值得不值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0:52

值得不值得

莫小米

 

     是个听熟了的故事,今天又重听。

   是七十多年前了吧,1938年,正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日本关东军纠合伪军,对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军和第五军为摆脱困境并开辟新的活动区而西征。

   那支队伍中有女人。与七十年后的姐妹们一样,有丈夫有孩子,爱漂亮爱家庭的女人。两军的女人合编成一个妇女团,随主力西下。

   那晚,她们露宿在乌斯浑河边,柞木岗山下。因叛徒告密,拂晓时分,抗联队伍被敌人包围了。

   敌人首先发现的不是妇女团,而是以师长为首的男兵营地。女兵们当时有机会脱险,可为了掩护大部队,她们毅然向敌人背后猛烈开火,吸引了敌军的火力。抗联主力部队趁乱突破敌人的包围圈,保存了实力。

   她们将敌人引到江边。子弹打光了,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

   这个结局很悲壮,这个故事很有名。在牡丹江畔的公园里,有“八女投江”的群雕,花岗岩的石材诠释着女战士的坚强。

   重听故事,结局却不一样:那个突围的师长大人,竟然丧失了抗日的信心,不久就和日本人谈判,接受了收编,也就是投降!

   天啊,这般美丽如花的八条生命,换来的竟是个投降变节分子,值得吗?

   这是我的想法,在眼下或许蛮有代表性。

   值得不值得,暗含着一种计算。

   一个大学生跳下水救人,救起的是个拾荒老人,自己却没能上来,值得不值得?

   一对贫寒夫妻收养的孩子患了白血病,千呼万唤亲生父母却不愿露面,他们倾家荡产,举债坚持给孩子治病,值得不值得?

   类似这样的问题,都会引起诸多的讨论。焦点就在,值得不值得。

   这是一个精于计算的年代。我的熟人中有位男士算得情场好手,每每如鱼得水却从来不会“泡妞泡成老公”。他的诀窍之一就是,在未出手之前先计算一番,对方有多大魅力,自己得费多少力气方能得手,后果如何?算算划得来就出手,否则一开始就不白费那劲。

   性价比,如今一个热门的词儿。从购房、购物延伸到跳槽、离婚、交友,都要算一算性价比。即成本和收益的比率,也即值得不值得。

   然而,八女投江救出的首长,日后是成了盖世英雄甚至开国元勋,或是成了投降变节分子,对她们来说有什么不一样吗?

   她们是为信念而选择。她们只有这一种选择,没有值得不值得之说。

   救老人的年轻人也一样。坚持为孩子治病的养父母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