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还有两个身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0:42:10
除了智慧老人


    孔子具有大丈夫精神;孔子有军人的精神;作为老人,孔子的精神就是包容与忍让。

    中国人的精神就是孔子的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仁爱精神、孝道精神与礼义精神。

    我们不能把对孔子的认识局限在《论语》一书之中,要参考其他经典学习,完整地了解孔子。

    孔子的精神就是执着。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是谁呀?是孔子。那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浪汉是谁呀?是孔子。那个人类历史上最爱做梦的人是谁呀?是孔子。

    孔子是伟大的诗人。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孔子是伟大的诗人,才能认识到孔子是伟大的哲人。既是诗人,又是哲人,这叫圣人。说到底,孔子是诗人。这与他编《诗经》没关系,与他的天性有关。圣人不是在知识、学养中诞生,圣人是在诗意的生活中诞生。

    ◎三种身份◎

    孔子具有大丈夫精神,是智慧老人

    为止杀而耗尽一生心血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孔子的精神。

    首先,孔子具有大丈夫精神。

   中国男人的两大美德:担当责任、充满爱心,在孔子身上都得到完美的呈现。夫子之世,礼崩乐坏;夫子之作为,独挽狂澜。敢于担当责任,敢做事,敢发言,敢带队,敢向前。孔子其实是个英雄,为我们开疆文化思想的辟土。孔子其实是个开国之君,为我们开创永久的帝国,永久的王朝。孔子有着谦虚的美德,他亲手打下的江山,让别人去坐王位,他只是默默守护,这真是一个不怕生、不怕死、不要名、不要利、一心干革命的好男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就是男人孔子的真情告白。作为男人,孔子的精神就是义字当头,仁在心中,做天地的忠臣,国家的孝子!孔子的精神就是忠贞!

    第二,孔子有军人的精神。

 

    军人孔子是真正的孔子。《史记》记载,孔子曾是鲁国的司寇与元帅,干的是带兵打仗的活,原来孔子的精神是从战火中熬炼出来的。从气节上讲,孔子为保卫国家可以牺牲生命;从本事上讲,孔子屡次击退外敌侵略。孔子不仅仅是军事意义的军事家,而是人性意义的军事家。中国军人的两大美德:忠诚与智慧,在孔子身上都得到完美的呈现。忠诚方面,孔子忠于三代鲁君:定公、昭公、哀公。智慧方面:夹谷会盟勇挫齐国,坠三都维护周礼。真正的军人不是打打杀杀,是止杀。所以当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就告诉他:“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并非孔子不懂军旅之事,他只是不屑于从技术上谈军事,孔子更关心的是灵魂战争。孔子一生,倾全力打造他的仁爱军团,为止杀而耗尽一生心血,为传播爱的理念踏上漫漫长征。孔子的团队是信仰团队。在朝时,孔子打造了有信仰的公务员团队与军人团队;在野时,孔子打造了有信仰的文化团队。最重要的是,面向天下百姓,孔子做了大量的传道工作,无怪乎他成为天下人的仰望,公认的圣人。这样一位有着顽强意志的战士,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安慰妇孺,拯救万民,孔子是中国军人的榜样。作为军人,孔子的精神就是勇毅!

    第三,孔子是一位善于总结的智慧老人。

    孔子有长者的精神。《史记》记载,孔子晚年被鲁哀公尊为“国老”,意思是大元老,大长老,大祭司。老子教给我们天道,以及化解天灾的办法,办法就是道法自然。孔子教给我们人道,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办法,办法就是克己复礼。我们用老子的天道、孔子的人道来天人合一,瞬间实现崇高理想,人生不再是梦。作为老人,孔子的精神就是包容与忍让。

    孔子告诉我们,人的手心象征仁义,人的手背象征中庸。这是中国人智慧最核心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从本心上讲,做人要仁义。从效果上讲,做事要中庸。仁义是本质,中庸是方法。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要仁义,做事要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