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西方吹捧式误读易麻痹国人?更应当警惕--军事--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2:43:27

专家:西方吹捧式误读易麻痹国人 更应当警惕

 

2010年07月15日08:23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本以“误读”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当前国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误读”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剖析。在当前的“误读潮”中,中国被“误读”成为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中国被恶意“误读”的例子实在太多:中国对西部省份开发的大投入也被“误读”成用心不纯;连中国近日正常处理美国间谍案也被误读成“政治操作”;买日本国债、购油田矿山、派军舰护航、发卫星探月……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可作为西方“误读中国”的理由。

  但是,对于“被误读”,我们应当有一个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我们绝不能把对方对我们的举措(即使是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举措)的所有的不同看法、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善意的批评,简单地归为“误读”中国的范围。如果这样做,除了证明我们缺乏自信之外,还会失去许多真诚关心、支持我们的朋友和伙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历了许许多多复杂的国内外形形色色的事件,中国的形象愈来愈清晰和透明。这些巨大的变化也是得益于我们从处置“被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关系”就是研究“误读”与“被误读”的学问。在国与国的交往中,“误读”和“被误读”是必然的,正常的,我们既不可要求别人与我们有一样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我们也可能对西方产生“误读”。

  当然,对那些别有用心的“误读”,我们也不能放弃“反误读”的权利。世界上存在着两种“误读”:一个是所谓正面的,另一个则是我们常谈的反面的“误读”。近两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复苏和崛起都给以极高的评价。在这些表面似乎是在赞扬中国的评论中,就有不少属于另一类型的“误读”。例如,有的人把中国空军的实力吹捧成“亚太无敌”;有的人则把中国的发展预测为将来会“统治世界”,更多的人把中国描绘成本世纪的“第一超级大国”。其实,这些表面的“颂扬”,正是对中国的“误读”。只不过这些“误读”因为是好话,听了顺心,所以没有人把它们也当做“误读中国”来对待。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西方的“捧杀”很容易麻痹和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甚至会令我们的少数企业沾沾自喜而不思潜伏的危机。我们很容易识别和对付那些在我们听来并不顺耳的批评,但在以“吹捧”为主的“误读”面前更要提高警惕,才可能做出冷静成熟的决策。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的精彩亮相,以及汶川大地震、南水北火的自然灾害的考验后的中国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不再因被西方“误读”而分心,而是懂得如何巧妙运用“被误读”来改善和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误读”和“被误读”的起因与解决办法。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误会产生误读,误读导致误判,误判引发误导。由于误导造成国家政策的失衡,于国于民都将是巨大的灾难。所以,我们应当最大可能地做到开放与透明,真正扩大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才能有效地改善被误会、误读、误判的境遇。 (作者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环球时报》2010年07月14日 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