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约会行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5:09
作者:沙莲香 |  文章出处:网络

  描述:

  你们多长时间听见男学生问"我怎么向女孩子提出约请?约会时你说些什么?我如何知道女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我?"这样的问题?约会就是与另一个人进入一种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约会就和合同法一样,也就是说,它是两个人之间基于某种特殊条件的默契。在这种情景中,他们之间的默契受制于个人目标、价值、兴趣和态度。

  假定任何学生团体的大部分人关心约会似乎是合理的,那么同样合理的是,确信他们的关心包括在某种条件下的忧虑(被约请一方拒绝),技巧缺乏(不知如何行动或联系)或缺点认知-评估的鉴定(不能以恰当的洞察力来看待某些事情)等。

  治疗程序:

  ⒈估价阶段:

  在你给顾客提供帮助之前,顾客必须陈述和明确他或她的问题。你能利用诸如斯宾伯格(Speiberger)的State Trait Anxiety Scale(1973)或卡特尔的Anxiety Scale Questionnaire(1961)之类的测验来判断,顾客在多大程度上以及是否正体验着忧虑。顾客自己和咨询者能观察到顾客的技巧缺乏或策略上的欠缺。但是,约会行为主要受制于三个心理学原则,即亲近、相似和奖赏、约会中,这三个原则最先受到关注。要使咨询卓有成效,咨询者让顾客了解这些原则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关系是重要的。对原则的了解应成为治疗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就是说,不论你可能采用哪种技术,例如角色表演和角色颠倒,让顾客了解这些技术如何与支配约会关系的三个心理学原则相联系是重要的。

  ⒉治疗阶段:

  通过角色表演、角色颠倒和/或角色观察技术,咨询者能帮助顾客澄清、估价和改变她或他的行动。通过行为演练,也就是估价、教导、模仿、练习、反馈、重建和总结的过程,技巧缺乏状况可望改观。

  演练过程包括社会技能方法,和系统的感觉迟钝一样,它归入行为理论模式中。然而,似乎正赢得声誉的改变社会行为的另一种方法是认知-行为方法,而该领域中讲述最清晰的方法属于艾利斯(Ellis),他主张:

  (a)应鼓励顾客正视他们在关系经历中正在作的事情,正在说的话。

  (b)必要的话,咨询者应教导顾客迫切需要的,用以提高效能的技巧。

  (c)咨询者应安排任务或给各个顾客布置家庭作业,比如:

  ⑴如果他害怕约会,让其约会。

  ⑵如果在寻找工作过程中,他或她已经感觉到某种不足,让其寻找工作。

  (d)咨询者与顾客进行融洽的谈话。艾利斯认为,既然情境包括顾客的信念体系,那么,与顾客谈话,努力促使顾客改变信念体系是必要的。

  (e)咨询要富有启发性,即咨询者是一位教师。

  (f)咨询者必须具有哲学素养,他既能促成改变,也能在促成的过程中,把变更模式化。

  (g)对他或她的顾客,咨询者要理解三件基本事情:

  ⑴顾客所经历的目前困难具有先前原因。

  ⑵顾客相信导致困难的各种条件仍然存在,因而,顾客的困难得以继续。在这种情境下,他认定他自己"我没有能力约会,没有人会喜欢我,我不能学会同女孩子交往,女孩子不真正喜欢我"。

  ⑶为克服困难处境,顾客必须向他或她自己的信念体系提出挑战。

  在建立治疗范例中,艾利斯已经作过各种尝试。他企图使顾客:

  (a)认识到他/她的消极思想和它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如何。

  (b)懂得如何通过首先改变其态度(信念体系)逐渐促进变更。

  (c)意识到如何采取必要的步骤来促进其信念体系改变。

  (d)懂得如何对非言语暗示作出反应。

  (e)懂得如何进行和终止谈话。

  (f)懂得怎样使自己在外表上更具魅力。

  (g)懂得约会关系共同导致的肉体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