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亭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21:10:29
 扬州五亭桥          五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概    况     瘦西湖在全国园林中独树一帜,五亭桥又是瘦西湖的标志,在全国园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象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确实,该桥受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很深,五龙亭五亭临水而建,中日龙泽,重檐下方上圆,象征天圆地方;西为涌瑞、浮翠,涌瑞为方形重檐,浮翠为方形单檐;东为澄祥、滋香,澄祥为方形重檐。五亭皆绿琉璃瓦顶,亭与亭之间有石梁相连,婉转若游龙,另龙泽、滋香、浮翠三亭有单孔石桥与石岸相接,珠栏画栋,照耀涟漪。  扬州五亭桥无北海开阔水面,当然无法把五龙亭照搬。但聪明的工匠别出蹊径,将亭、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桥亭秀,桥基雄,两者如何配置和谐呢?这里关键是如何把桥基建得纤巧,与桥亭比例适当,配置和谐。造桥者把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不同的卷洞联系,桥孔共有十五个,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状各殊,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在直线的拼缝转角中安置了曲线的桥洞,与桥亭自然就配置和谐了。难怪后人把桥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桥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这是力与美的结合,壮与秀的和谐。  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五亭桥中秋时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因此有徐凝的《忆扬州》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亭,故又名五亭桥。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  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 12 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两者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谐呢?答案就在桥洞。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空灵的拱顶卷洞配上敦实的桥基,桥基在直线配上桥洞的曲线,加上自然流畅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难怪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望江南百调》中提到: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如果乘船从桥下穿过,我们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 15 个桥洞。这 15 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说是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如果你能在中秋之夜来到扬州——这个中国月亮城。说不定就能领略到这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绝妙奇境。  站在五亭桥上向东看,远处的湖光水色就是一副典型的江南山水图景。而桥东面这座四面环水的建筑,叫做凫庄。凫庄建于 1921 年,因为形状类似浮于水面的野鸭而得名。它的整体建筑紧凑得体,有效地烘托映衬了五亭桥和白塔,成为瘦西湖上不可缺少的一处点缀。  五亭桥,联系了东方独具的刚柔之美,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也是让人们铭记的原因之一。         概    述   五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五亭桥原名莲花桥,是瘦西湖的标志之一,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又称莲花桥。 乾隆南巡时,曾感叹五亭桥像北海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的形态而建造。该桥受北海五龙亭影响很深。因它没有北海水阔,工匠别出蹊径,将亭、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共十五个不同的卷洞联系,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 如果说瘦西湖像一个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那么五亭桥就像一朵五朵莲花组成的腰带紧束着瘦美人的腰肢,更显出她无比迷人的风姿。配上附近纤细的白塔,一横一竖、一白一彩,水中倒影涟漪,别具特色。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位於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畔,是一座长达五十五米的石拱桥。桥正中的一个跨度为七米的半圆形,拱脚两侧各附以三面有小半圆券的墩台。石桥平面为工字形,四隅建有单檐四方攒尖亭,簇著正中的重檐四方攒尖亭。石桥造型玲珑精巧,十分美观。 瘦西湖在全国园林中独树一帜,五亭桥又是瘦西湖的标志,在全国园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象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亭,故又名五亭桥。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象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         设计特点   该桥受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很深,五龙亭五亭临水而建,中日龙泽,重檐下方上圆,象征天圆地方;西为涌瑞、浮翠,涌瑞为方形重檐,浮翠为方形单檐;东为澄祥、滋香,澄祥为方形重檐。五亭皆绿琉璃瓦顶,亭与亭之间有石梁相连,婉转若游龙,另龙泽、滋香、浮翠三亭有单孔石桥与石岸相接,珠栏画栋,照耀涟漪。扬州五亭桥无北海开阔水面,当然无法把五龙亭照搬。但聪明的工匠别出蹊径,将亭、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桥亭秀,桥基雄,两者如何配置和谐呢?这里关键是如何把桥基建得纤巧,与桥亭比例适当,配置和谐。造桥者把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不同的卷洞联系,桥孔共有十五个,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状各殊,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在直线的拼缝转角中安置了曲线的桥洞,与桥亭自然就配置和谐了。难怪后人把桥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桥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这是力与美的结合,壮与秀的和谐。五亭桥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五亭桥-扬州风景线的标志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颇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五亭桥是清代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 五亭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         旅     游   满城烟柳城情,烟花三月下扬州。瘦西湖永堔是一朵盛开的奇葩,袅娜的盛开在这美丽的烟花时节。我离她,真的很近很近,但我很多时候是怕与她近距离接近。怕,被我一惊,那沉睡千年的梦会醒。以前,我笃信:世界上存在一种爱,是站在一个远远的地方,看自己喜欢的人,若即若离,却形影不离。但春天,就有点不能自己。三月,我心似杨柳,被春风吹醒,舒展着那分袅娜的身姿,一坠秀发,便沈入了她的波心,我在劫难逃。我读着着千年的梦,像是饮一坛千年的酒,品着这千年的变迁,兴与衰似乎只是一瞬,荣与辱只是人间的游戏。李白一句“烟火三月”,杜牧一句“二十四桥”再加徐凝一句“二分明月”,却把她定格了,她也仅此而已。长堤春柳 桃花坞十里长堤,柳絮飘飘,桃花依日,只有它们,似乎依稀记得千年前的样子,飘飘洒洒,明明媚媚的在这个季节又开始新一次的轮回。瘦西湖的水依旧绵绵的流淌,水殿龙舟仍在,王侯宰相却只停留在千年前的繁华里,如今,只剩,如海的游人,荡漾着春天的心情。左岸,没有像是被故意修饰过,各式的花树都有。零星有几棵琼花,绣球花,桃花,紫藤花,也有各式各样的野花野草。有达官贵人,有凡夫俗子,它们,都尽情的开,极盛,都似乎在烟花三月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因为,它们都是扬城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漫步于此,心却特别特别的洒脱,尽管人多,花恼,但心思一扯,情意荡漾。前行,是一片桃花林,这里的桃花娇媚无比,艳绝千伦,满目盈满喜庆的气氛。但我一惊,中国每种艺术都很讲究意境,形喜实悲,黛玉葬花这出戏就在这里拍摄,反其道取之,却更好的证明了它的价值。我不是黛玉,没那么的多愁善感,但我也分明看见几片花瓣正零落成泥,我伸手触及它们的温度,却体会到了它们的心痛。“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徐 园行到长堤处,徐园展现在你的眼前,它是在桃花坞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封建军阀徐宝山在辛亥革命后,摇身一变做了扬州都督,掌管扬州,镇江一带的事物。他依仗自己的势力,在这建立了徐宝山祠堂。不去计较历史,它的存在确实也丰富了瘦西湖的人文气息味。徐园规模不大,但结构得体,庭院起承转合,错落有致。进了徐园门,是春草池塘吟榭,看见有一对父子正用刚买的的鱼食斗鱼,那小孩最多六七岁,把鱼食拼命的往下扔,因为那些红红的鲤鱼似跳龙门状的跟那小孩一样,欢天喜地。池塘里躺着睡莲,虽未开,但我听到一个关于睡莲的小故事:睡莲跟人一样,晚上同样得睡觉,但古时的女子很聪明,傍晚时把茶叶等放进去,第二天早晨取出再泡茶喝时,那茶就会盈满莲的芳香。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品一口那样的茶,一定,我一定会醉。接着,就来到了听鹂馆,但它前面两个“大碗”吸引了我,不,那不是什么碗,原来是两具铁镬,在旁边并立有《铁镬记》碑文,相传是南朝梁时期的遗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它门的作用好像为了防涝,据说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进入听鹂馆,一幅瘦西湖全景图展现在我眼前,我像是在高空俯瞰了瘦西湖,她美的有另一种风致。图的周围,是用楠木雕刻而成一幅罩隔,上面雕着岁寒三友,玲珑精致。由于是楠木,就富有它更高艺术价值,自古都说楠木有:千年不腐,万年不烂。按原路返回,左侧还有一个疏峰馆。小金山过了徐园,走上一座小虹桥。如果我有过多的笔墨,其实瘦西湖每一处景都可以幻化成一篇文章,这小虹桥似乎也特有情,春花烂漫时,它的美似乎就收敛了,但花谢后,它就是绿叶丛中的一点红,格外的耀眼。站立上面,一下子就感觉到瘦西湖水域宽广了,这时心中特想吟诗,可惜我不会。但我后来查了各种资料后才发现这小虹桥还特有名,难怪会引起我这么多情思,“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驻兰桡。”曾还吸引了 众多文人雅士在此指点江山,切磋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和动人的故事。康七年间王渔洋有一首: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无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走下去,就来到了瘦西湖上最大的岛——小金山。它由琴室、桂园、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吹台、绿荫馆、玉版桥、风亭、玉拂洞、假山、小南海等诸景组成。瘦西湖总体看来讲究的是借取其它景物来造自己的景,琴室里有幅对联“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就恰如其分的说明了这么一点,但是瘦要瘦得苗条,小要小得精致。小金山门口摆放着两只石狮子,一雄一雌。进门,两棵百年银杏屹立两边,展现着沧海桑田的峥嵘岁月,在参天古木下,一下子感觉自己真的好渺小。瘦西湖盆景很多,这里就有个水池盆景,它是一块钟乳石,相传它是宋朝皇帝下令收集全国的奇石,这石就采自广西溶洞中,它在运往扬州途中发生了农民起义而搁置在此,后来被扬州的一个盐商发现保存下来,是解放后搬回瘦西湖的。这么一块钟乳石的滴成要2000多年的历史。石的奇特在于它的中间是凹下去的,石沿上有心上人种了两裸盆景,一下雨,凹槽里就盈满了水,活像一幅瘦西湖的浓缩图,有树有水,美丽之极。一来到小金山,我不得不提一件我曾和一个朋友在这里遇见过的一件幸运事:第一次来得时候,我是先去逛个园的,是后来才来这的。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陌生人,但在不同的地方遇见同样的陌生人,那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在个园碰到时,我们跟着他们旅游团后走了会,我们保持着沉默在小金山再次相遇,他们管我们叫“小朋友”,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小朋友”,多小的词汇,我们都20岁的大学生了,心中难免有点闷闷不平,但听他们说要我们去看瘦西湖精华的时候,我们埂欣然答应。我们跟着他们进入一扇门后,有人就立刻把门关上了。我疑惑:难道这里会有什么奇物?听导游说,这虽是一条很短的廊,但是一眼是望不到尽头的,但从不同的点上看,景物都是不一样的。就进入了一间与其它房差不了多少的房间。导游说,这就 是青花瓷瓶,但我压根只看到什么瓶的影。后来才知道,它是夹在窗框后面的,我定睛一看,上面的图案清晰可见,很美。听其中一个人说“我七、八岁就开始来瘦西湖,到这么大(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还第一次知道瘦西湖有这么个宝。”我那时心想我第一次来就看到了,而且一分钱也没花就看到了,回去够吹牛的资本了。(现在想想,从那时的心态,我还满符合“小朋友”这称号。)记得从那扇门出来的时候,我特高兴。后来,我们又跟他们去了月观,听着扬州美女弹奏着古筝,真希望天马上就暗下来,在这扬州最佳观月点看这天下的二分明月,会是怎样的心情?真的,一生之中,我们会碰到多少的好心人,很少很少。但只要有一个,我们的心就不会累着,也会像我们可以帮助的人伸去支援之手。后面,有一个偌大的树桩盆景,一看到它,肯定会友人问你,这树是活是死?答案吗,应该是半死不活。听的人肯定差异,这树在解放前被雷劈断,但同样也有个好心人,为它消毒后,在它旁边种上二棵攀缘凌霄花,使它又一次复活了,它就叫“枯木逢春”。但现代人给它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生死相依”。哪一对恋人看到这,会不感动?向左走,在绿荫馆西,伸向湖心长渚尽头。亭为四方,重檐斗角黄墙,面东装木刻缕空落地罩阁门,濒湖三面各开圆洞门。亭内悬沙孟海题“吹台”匾,外悬刘海粟题“钓鱼台”匾。面吹台偏北而立,视西侧圆门,景收五亭桥;看南侧洞门,映白塔高耸。以门借景,昔有“三星拱照”之祢。为我国造园技艺中运用借景的杰出范例。在这拍张照片,简直一举三得。这钓鱼台是由乾隆在这垂钓得名,话说乾隆年间,乾隆游至瘦西湖,突然有了钓鱼的雅兴,扬州盐商束手无策,连夜堆积成这钓鱼台。但皇帝要钓鱼,如果掉不到可是了不得的事,于是盐商又命令几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把金黄大鲤鱼挂在乾隆的钩上,一开始皇帝开心极了,但借大的一个瘦西湖,他问:“怎么可能就一种鱼?”盐商灵机一动,说:“其它的鱼,哪条还敢上皇帝的钩?”乾隆听得开心极了。五亭桥沿钓鱼台折回,过了玉版桥,瘦西湖的走向就由刚才的由北至南改变成又西至东,沿着又一条长堤,我们走向由那盛开的莲花——五亭桥。左岸,依旧是柳絮飞扬。在这,我听着柳树为 什么又叫杨柳,话说隋炀帝年间,要来扬州赏琼花,但总觉得堤岸旁的是什么树,旁边的有个聪明官立刻就取了个名叫它杨柳。但我至今还不懂,隋炀帝的“炀”,杨柳的“杨”,扬州的“扬”,究竟有什么联系,但至少都发“yang”。 右岸,是一片琼花,那是一种洁白的花,如果说他不是秉承了雪的肌肤,像雪一样玉树琼枝,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她雪白,又叫琼花。其它的花,一个枝头只盛开一朵,而她,是无数朵。她分外层和里层:外层,是五瓣花成一小朵,像这样五朵、六朵或七朵围成一个圈。里层,是有无数朵与外面不同形状的白花组成。但这,是一朵。我感喟我语言的贫乏,难以将她的美丽描绘。她是高雅的,不与凡夫俗子同流合污,却举世无双;她是娇嫩的,四海不是她的家,唯独选择了扬州;她又是清高的,不与万花以五颜六色来争春,却把春意闹……许久,我想抵入她的心扉,读她解她成她。但我用尽智慧,心,竟还是隔着沧海,我渡不过。但我心海平静了,她开得,唯美,且无争。我,来了此,就在此,好好做沧海一粟,我的心智又为什么要为一些我无法掌握的命运耗费,只要自己在自己的生命枝头开放,也足矣。这里还搭了一个大木台,放着木偶戏,看得大部分是小孩,还有陪小孩的父母。记得小时候,大多只在电视里看,但那时如果可以街上有摆木偶戏的小摊子,妈妈总会陪我停下来看这滑稽的木偶,我那时的心情也许就是现在小孩的心情,但我的妈妈却不在我身边。想家,想妈妈,也想我的童年。我看完几场,带着记忆走向五亭桥。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它好像湖的一根细腰带,系着这苗条的少女,独具风姿。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颇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只要看到五亭桥,就知道这就是扬州,五亭桥是清代扬州两淮盐运使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五亭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五亭桥有15个桥洞,听说: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我亭内漫步,清风习习,撂动耳边的发丝,舒卷像莲一样的心事。也有很多人走累了在这休息,个个脸上喜洋洋的,评着各种事,讲着各种不同的方言,让今天心中的那分情都漫游于桥上,好不惬意。沿桥走下,分三路,往东可达凫庄,往南到白塔,往西可到二十四桥风景区。凫庄:它原来是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因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名凫庄。凫庄构景最大特色是尽量取小,细巧玲珑。东为水榭,西设水阁数间,南建水楼三楹,不规则的荷花池位于庄中,环植梅、桃、筱竹,更叠人高之湖石,立意颇深。凫庄似浮若泅,庄上亭、榭、廊、阁小巧别致,山池木石缀置得宜,正如《望江南百调》所歌: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杂措水波环,此地即仙寰。沿着一座弯弯曲曲的小白桥就到了凫庄,因为我夹这已是中午时分,也末领略到隐隐约约的样子,但在这烟花三月的瘦西湖,这里别有一番静意,也许因为偏僻了,也许没这还未到它极盛的时候。这里有个茶铺,几个脸上画着面谱的人在这谢妆,这里曾经有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我不得而知。但这有棵好大好大的桑树,上面的牌子写的是100年,一棵桑树能活100年,难以置信:小时候,我家养蚕时,我记得那时的桑树好小好小,爷爷要摘好多好多桑叶回家,如果这棵桑树可以长在那时我家的田里,爷爷就不会太累了,我也会少哭一点,那蚕宝宝也会吃得更甜了。那时我五六岁,农村有农忙,养蚕也是挣钱的一条途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养蚕,爸爸妈妈要工作,我要爷爷管着,我那时特别特别讨厌养蚕,一到养蚕时节,我就哭,因为爷爷就会只顾着蚕,而且那时等到蚕上山的话,就会占据我家好多房间,我老是觉得不自由,于是我就常常哭。现在,我已不太记得蚕宝宝的样子,但我还是很讨厌它,也不知为什么。但养蚕季节,可以吃到桑果,那是唯一的好处,现在那东西真得成了记忆中的美果。爷爷如果去采桑回来就会带来几个桑果,来减少我的泪水。记得还有一次,我跟几个小伙伴去田里玩,就去偷桑果,我回来时天已很晚,妈妈已下班回家,我真不想告诉她,怕被挨骂。但我的嘴唇出卖了我,妈妈叫我自己去照镜子,嘴紫得好可怕的。记得那时还挨了一次骂,好像以后桑果在我记忆中也没了。看着这么庞大的桑树,还有没熟透的桑果,我幸福的笑了。再过几天,等再过几天,我一定过来再看看, 那紫色的玛瑙,可以的话,一定再尝一下。逛的时候,看见有个人在这写生,旁边放着画板,两手抱膝,静静的盯着眼前的景物,在寻找灵感。我再出来准备离去时,她已把眼前的景,心中的情——用画笔染在了纸上。我一笔一画看着,也有几个像我一样的人——驻足,他们发出啧啧地赞叹声。我安静的看着她,那刻,我特别特别的羡慕她,她在自己精神的乐土上飞翔,而我的乐土在哪?文字?抑或其它?但我寻找了20年还未找到。她画眼前的绿色,但在她笔下是不同的,淡绿,墨绿,还有好多我叫不出的绿色。生命之中,只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的地点,展现自己的极致,哪里都行,那样都好。我看了一个多小时,把那幅快画好的画记入我心,走了,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白塔:回到刚刚下五亭桥的地方,我就去了白塔。它由乾隆年间程扬宗、吴铺椿先后营构。1984年,爱国旅日侨胞陈伸先捐款,于白塔睛云旧址兴建了一座两进院落的庭园。市园林部门先后又对围绕景区的汀屿、小池、曲溪、土丘等建筑和修葺,基本上再实现了“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的水乡意境。该园门嵌赖少奇书“白塔晴云”石额。内设积翠轩、曲廊、半亭、林香榭等景点。瘦西湖,有桥有塔。在以前,我看过一句话:桥是横着的,塔是竖着的,好象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两种不同的人生。我也不懂,但在逛瘦西湖时,总觉得一直在寻找人生。白塔,到过北京的人还以为是走错地方了,这景,也是“借”的典型。走上白塔的台阶,塔檐上雕刻着十二生肖,惟妙惟肖。第一次来得时候,我一直在寻找进塔的门,但找了半天还是没看到门的影,我听朋友说这压根就进不去。我心里纳闷,这么大一座塔,真的没门,真的只可近观而不可亵玩焉吗?至今我还对它“有门”还抱有希望?于是,那好像是我的一块心病,每次去都要瞧瞧,门是否真的已开。后来我听有人说:“是否有门无所谓,关键是你的心门是开是关。”高深!白塔左面是一个法海寺,很小,有几个尼姑在门口开门。我那时觉得瘦西湖有个法海寺有点突然,没带好一分虔诚的心,就只在门口拜了拜。但转出来的时候,看见有刊、卖铺,里面有卖各式各样的东西,我惟独对那个木鱼情有独中,也许是因为寄北那篇《木鱼》记得太熟悉,那种笃,笃……的声音会给我心灵的安静,“世间乐器千百,曲乐万千。我若把木 鱼声声也当做一种曲音,会否有人讪笑。如此,你只管笑罢,我则转身,自怡然听音去。”我不知道我自己行不行,我身上沾染了太多世俗的气息,愿这小小的木鱼涤净我心灵上的尘埃!但我买回去的时候,宿舍里每个人都惊讶不已,但她们也都忍不住,“笃,笃……”地敲了几下。她们怎样的心情我不懂,于我,只为寻找心灵上的安静。折回,往二十四桥走去。二十四桥风景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的一首诗,使就二十四桥名垂千古,扬州曾经的繁荣可见一斑。沿着又一条长堤,二十四桥风景区就到了,但此二十四桥已不是当初的了,是后人在旧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由玲珑花界、熙春台、十字阁、重檐亭、九曲桥,后又续建望春楼、栈桥、静香书屋等。其布局呈“之”字形屏列,构造旷奥收放,抑扬错落,各面转折对景都是一幅山水画卷,湖两岸长廊依云墙伸展,陆路与水道并行,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里的汉白玉碑上,就雕刻杜牧这首诗,是由毛主席亲笔临写。很多人都专心致志的站立碑前,读着这首传诵千年的诗,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听导游说这里的这块石头江总书记来瘦西湖时曾坐过,每个人都争先恐后要坐一下。我心想:今天人太多,下次,我也得坐一下,看看那石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一个人偷偷地笑。在熙春台上,希拉克来访扬州时曾满怀激情的挥过手。 走上栈桥,真有点像走上了铁索桥,摇摇的,晃晃的,一下子怎么就感觉革命岁月了呢,我自己都有点惊讶,我也不懂造园者的意图,也许我还未参透。二十四桥终于到了,我特意小心翼翼的走了一遍,心中还默数,不是因为不相信,只为用实践来检验一下,果真是二十四!站立桥头,没感觉到杜牧,反而想到了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不懂,扬州在历史上兴兴衰衰,太久远,太变荡,但也归于今日的平静的安宁,虽不是很发达,但还算静,很适合想点东西,写点东西。闭目,依稀中,听到箫声,看到千年前的样子。我不愿按原路返回,毕竟,我不愿再惊起太多感情上的涟漪,前面,仍是瘦西湖的景,但已没太多的有名景物,只是树树,草草,花花。我知道在我已经经过的路中,我还是错过了很多的景,但那份情,等以后再燃起。但我,已,爱上这个城市,让我,也好好寻找我自己的那片土地。线路规划:十里长堤--徐园--小金山--五亭桥--凫庄--白塔--二十四桥风景区。目的地介绍: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郊,是著名的风景游览点。它原来是一段自然河道,经过历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园林,逐步发展而成。美在蜿蜒曲折,古朴多姿。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46公顷,有长堤、徐园、小金山、吹台、月观、五亭桥、凫庄、白塔等名胜。十里长堤在湖西岸,从公园大门到小金山,长数百米。堤边一株杨柳一 棵桃,相间得宜,是赏春的好地方。“长堤春柳”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徐园在十里长堤走到尽头,便见一圆洞门,上书“徐园”二字。这里过去是军阀 徐宝山的祠堂,现在是游人休息的处所。小金山是瘦西湖中一小岛,原名长春岭,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干绅 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开挖了莲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 小金山四周环水, 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为一方亭,名“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在全国园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象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确实,该桥受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很深,五龙亭五亭临水而建,中日龙泽,重檐下方上圆,象征天圆地方;西为涌瑞、浮翠,涌瑞为方形重檐,浮翠为方形单檐;东为澄祥、滋香,澄祥 为方形重檐。五亭皆绿琉璃瓦顶,亭与亭之间有石梁相连,婉转若游 龙,另龙泽、滋香、浮翠三亭有单孔石桥与石岸相接,珠栏画栋,照耀涟漪。凫庄是扬州瘦西湖公园内白塔脚下的一个小小的岛屿。别看它廊台楼阁、花木山石一应俱全,但从高处俯瞰,它就像一只临波戏水的野鸭。前人给它起了一个饶有风趣的名字,就叫"凫庄"。在凫庄品茶,可是人间不可多得的享受,堪称瘦西湖中的蓬莱仙境。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间,系仿北京北海白塔式样而建造的喇嘛塔。传说当年扬州盐商巨贾为迎奉清帝乾隆南巡来扬而特地赶建起来的。塔分三层,砖石结构,高三十余米,气势壮观。塔下筑有长方形高台一座,四周围以栏板,前有小台,可从两侧拾级登临,有石阶53级,象征佛教“五十三参”。白塔位于高台中央,底层为砖砌须弥座,四面有十二佛龛,塑十二生肖像,象征周天十二时辰。中层为塔身,南有壶门,内供白衣大士像。上层是由十三层圆圈构成的“十三天”,形如壶颈,其上则是鎏金塔顶。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代杜牧的千古绝唱,引动了历代多少人对明月扬州的向往。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旱颓圮于荒烟衰草。近年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景区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富有诗意。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座白玉拱形桥,为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线路贴士交通外部交通 铁路: 2004年4月18日起,扬州开通客运火车,目前有到北京的直达特快列车和到上海、汉口、西安、广州的列车。 公路:扬州汽车西站位于江阳中路邗江路口,每天6:00-18:00,有发往南京、镇江的快客,20分钟一班。走高速公路到南京仅1个多小时车程。到镇江火车站也仅45分钟车程。(需摆渡过长江,渡船5分钟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