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引发的财富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8:04
[致富经]灯盏花引发的财富传奇(2009.6.5)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44429005516899
>>本期节目视频 
>>更多节目

在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海拔1500米-2400米的山上生长着一种野花,学名叫灯盏花。每年的春季,泸西县的农民会采挖这种野花卖给当地一些商贩,但把它当做一个产业来发展,似乎谁也没有想过。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阿勒村村主任何建才:也挖不了多少,拿去卖也卖不了多少钱,就一些草药商贩来收。
这种谁都看不上的野花,在一个人眼里,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个人叫杨建文。杨建文很早就离开家乡,靠房地产生意积累了上千万财富,在乡亲们眼里,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但1999年,他揣着3000万,又奔着家乡的这种野花来了,对这个传奇人物的意外举动,乡亲们和朋友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大兴堡村村主任张海生:哎呀这个老板是钱多了使不了了,怎么投资这个钱搞这个野花的。
朋友李志勇:他这个完完全全就是只有拼命地朝里面烧钱吧,反正我们就是那么个感觉。
朋友叶红敏:我觉得这个人是不是疯了,能够拿几千万,做个别样不好。
然而,正是这个近似疯狂的举动,让杨建文经过7年的沉寂之后,一鸣惊人。不仅每年能够有上千万元的收入,还带动了全县的农民种上了灯盏花。
杨建文:我们赚钱的同时,农民也赚钱。
那么,灯盏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让杨建文扔下他的房地产建筑公司不管,跑到山里来种花呢?他又是怎么破解灯盏花的财富密码,最终把野生灯盏花变成每年上千万的财富的呢?
2000年,杨建文在亲戚和朋友的不解与惊诧中,大刀阔斧的开始了他人工种植灯盏花的工程。
杨建文:我在想,无非就是这些个花,我们山上野生的到处都有,拿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应该好种。
然而,在杨建文看来应该一蹴而就的事情,却耗尽了他7年的宝贵时光。

按杨建文的构想,第一步就是收集云南境内所有灯盏花品种,选育出优质品种,由于自己不懂技术,杨建文从一开始就请了专家,2000年到2003年,选育出了适合人工种植的优质灯盏花品种,并通过云南农业大学的组织培养,培育出了优质灯盏花种苗,下一步就是把种苗移栽到大田,进行人工种植,然而,三年的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杨建文:希望尽快的实现见效,你年年在亏损,你受不了的,希望推广以后把规模做起来以后,产生效益。
三年的时间,杨建文兜里的3000万只见出不见进,选育出了优质的灯盏花品种,已经让他看到了希望,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年推广种植,不仅没有让他赚到钱,反而一年之中,赔得比前三年都多。
2004年,杨建文在泸西县中枢镇开始了灯盏花的推广。他首先找到的是大兴堡村的村主任张海生。大兴堡村的旱田以前主要用来种土豆和烟叶,每年每亩的收入有2000元钱。杨建文告诉张海生种植灯盏花,一年将有一个非常可观的效益。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大兴堡村村主任张海生:当时杨总他们来跟我们说,这个灯盏花销路比较好,一亩能收六七千,八九千块钱,当时我们一听就高兴了。
一听说一亩地能收获八九千元钱,张海生回村就张罗着大家种上了灯盏花,由杨建文提供花苗。2004年,杨建文在中枢镇十多个村,发展了3000多户农民移栽了1500亩地灯盏花。
杨建文:农民也没有种过灯盏花,那么就按照常规的种烟的一些方法,种下去了。
此时的农民们期待着一亩地七八千元的效益,杨建文也期待着1500亩地,将给他带来的100多万元的收入。
2004年10月的一天,杨建文准备去村里看看灯盏花的长势情况,刚进村,他就被激愤的村民包围了。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大兴堡村村主任张海生:当时我们实际搞下来,这个灯盏花是成片成片地就烂了。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大兴堡村村民张鹏名:我们村里人说种这个花,这种产业搞不成,是坑人的。
听到这个消息,杨建文感到一个最坏的结果就要来了!
他对村民们进行了安慰后,接着马不停蹄地对另外三个村进行了调查。

杨建文:这心里面就特别急,觉得问题怎么出在哪儿,怎么野生的那么多,长的那么好,反而种植就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量还不小。
因为灯盏花是温室育苗,然后移栽到大田里的,移栽的过程中灯盏花的根部很容易有伤口,感染根腐病。而且因为种植密集,又容易传染。杨建文挨个村统计了一下,1500亩的灯盏花,果真一株都没剩下。
杨建文:没有了,全是空的了,特别难过,投了不少钱,几千万进去。
更要命的是,灯盏花人工种植的失败,让3000多户农民一年没了收成,为了补偿种植户的损失,杨建文拿出了最后的400万元对种花的农民进行补偿,但即便是这样,也挡不住农民对杨建文的抱怨。
杨建文:名声名声没有,钱是钱损失了,公司又没有钱在周转,有的时候是生活费都有问题,都没有。
这时,杨建文已经4年没有收入了,他把所有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了这第一次推广种植上,却没想到得到了个最坏的结果。农民的抱怨,再加上对未来的迷茫,这让杨建文很痛苦。
杨建文:睡不着觉,晚上,一晚上办公室坐,抽烟,抽烟我不在宿舍里面抽烟,到办公室里抽烟,又回到宿舍里面睡一下,睡不着又到办公室里面抽烟,就是翻来覆去这样做。
朋友李志勇:我们都劝他,把公司打包卖出去,这样的话还能挽回一点损失。
4年的时间,3000万已经赔光,但那个巨大的财富诱惑依然在他的心中发酵,他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只是看似唾手可得的财富,却没想到接近起来这么困难。如果马上回头还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眼看着是一个财富商机就这样放弃,杨建文心有不甘。他开始找专家,研究防止灯盏花根腐病的办法,没想到专家给出的答案却十分简单。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生超:就用直播的方式,就是不再移栽了,那么不再移栽就消除了它根部的伤口,那么没有伤口,其他的真菌也就难以寄生到上面去。
杨建文照专家的指点,准备改移栽为播种,也许只差这一步他就成功了,然而这次,天气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要想播种,首先要有足够的种子,2005年5月,杨建文拿出600亩地繁育种子,到了10月份很快就要有种子了,却没想到,在这片地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一夜之间,所有的种子无影无踪。
杨建文:第二天我一看,全没了,当时种子很紧缺,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就和管理员发火了,怎么搞的,马上就要成功了,眼看就要采收了,一下子就没了。
头一天满地还是即将成熟的种子,一夜之间变得无影无踪,这让管理员也很纳闷。
技术员李国兴:一夜之间全没了,当时不但杨总痛心,我们也很难过的。
技术员刘炳华:他冲我们发脾气,我们也很冤枉。
600亩种子,一夜之间到哪去了呢?
灯盏花属于菊科飞蓬类植物,它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成熟后如果两小时内不采收,就会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当时杨建文种了600亩价值300万元的种子,就这么被风轻轻一吹,全没了,并且这一吹,又吹去了杨建文一年的功夫。
这个时候杨建文已经干了5年了,那么,在灯盏花里,到底掩藏着什么财富秘密,让杨建文花去5年的宝贵时光,并为此痴迷、为此癫狂呢?
灯盏花的价值是因为灯盏花里含有的一种元素,叫灯盏花素,而灯盏花素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制药厂厂长周敏:灯盏花素主要用来制作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药学博士孙汉董:对脑血管,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栓死,使用这个药以后,逐步的就打通了。
杨建文用三年时间培育出来的灯盏户品种,灯盏花素的含量是野生灯盏花的3倍,这正是诱惑杨建文种灯盏花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药学博士孙汉董:通过连续多年的优化,选育以后,那么找到了几个很好的品种,就是灯盏花素比野生的要高到1倍到2倍,有的达到3倍的这么一个量,非常好的。
杨建文:这是个诱惑,这是利润的潜力和诱惑。

杨建文投资种植灯盏花时就发现,野生的灯盏花越来越少,而制药厂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灯盏花早晚会出现卖方市场的局面。到那时,杨建文人工种植的灯盏花就会占领市场先机,给他赚取高额回报。
杨建文:一百公斤买灯盏花素2700元,除去400的加工成本,还有2300,再除去1500的原料,我还剩800的利润。
杨建文的预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2004年,野生灯盏花的市场价格开始攀升,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预料。
杨建文:那时候涨的最猛的时候,一下涨到,2004年涨到14、15元,2004年涨的是最猛的时候。
预想已经变成现实,市场已经形成,杨建文也已经无路可退,但眼前的问题是,怎么把灯盏花成熟的种子采集上来。
采集灯盏花种只能靠眼疾手快,随熟随采,如果以后农户的种子全都由杨建文来提供的话,600亩地的人工费,一天就要花去他上万元。
杨建文:我种的面积又大,要是我自己弄种子,那成本太高了。
杨建文决定从育种到播种全交给农民来做。
2006年刚开春,杨建文就提出了农户种灯盏花每亩收入1500元的保证,达不到就给补贴,这让中枢镇鲁克村的村主任何建才动了心。于是,鲁克村66户村民全都种上了灯盏花。这一年,每户村民的收入最低的也有5000元。
2007年,看见有了效益,其他的村子也种上了灯盏花。
2007年,已经是杨建文开始投资种花的第7个年头了,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那一年他带动农民种植的5000亩灯盏花不仅让他收获了300多万元,也让农户有了收入。
云南省中枢镇阿勒村村民马菊芬:光种子就能买一万多元,还有叶子,这样的叶子还能卖3000多元。
云南省中枢镇阿勒村村民王凤英:五六分田能挣五六千块钱。
现在,杨建文已经发展了1.2万亩灯盏花,一年能给他带来将近1000万元的财富。除了把灯盏花买给制药厂外,杨建文还发展了鲜食灯盏花、灯盏花茶等产品。经过了7年漫长的等待,杨建文又成就了一个新的财富传奇。








灯盏花在日本应用管窥
 
http://www.plant.ac.cn        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  作者:王少丽 山上千津子  日期:2008-5-1
灯盏花在日本应用管窥
关键词:灯盏花;应用;日本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74—01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灯盏菊灯等,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全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主产云南,全草含有黄酮,内酯,挥发油,氨基酸,有效成分主要为高山黄芩素等。因其解表作用较强,因此传统上很多书把其归为解表类药。以其通络止痛作用又常用于风湿痹痛、头痛、胃痛、胸痛、牙痛、跌打肿痛等疼痛证方面的治疗。其消积止痛作用也常用于治疗急性胃炎、小儿疳积等。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证明其在活血化瘀、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绸度改善微循环等方面疗效显著,而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必备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逐年增加、对本药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从一份有关灯盏花医药市场研究报告中我们看到云南、北京、黑龙江等地区已有几十个厂家生产的不同剂型和规格的灯盏花产品、其在广州、上海、天津、武汉、长沙、西安、南京、黑龙江、重庆、石家庄等全国各地的年销售额已越10亿元以上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那么灯盏花在国外、特别是在与我国相邻的日本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呢?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国,据日本厚生省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女性的平均寿命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位,现已达85.81岁的高龄。但长寿的另一面则是各种老年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人数的增多。目前心脑血管病患者已达1千万余人,占总人口数的8.3%、总疾病的37.5%,其中心脏疾患占总体疾病死因的第二位,脑血管疾病占死因的第3位,而各种老年痴呆者人数也已达32万余人,。
现在的日本其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活动量减少,加之饮食方面的欧美化和其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环境等因素造成所谓的与生活方式相关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生活习惯病在逐年增多。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的“内脏脂肪症候群”患者及其预备军的人数现已达1960万人。
此外,长年紧张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各种精神上的压力等也导致作为劳动者中坚的人们多患有如颈肩僵硬不适、腰痛、肌肉痛,甚至焦虑、失眠等各种病证。
基于这种社会的需要对于上述疾病的预防和改善就成了很迫切的课题。纵观这些疾病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病因有各种各样,但如果进一步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考虑就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与中医学所说的“瘀血”因素有关,因此“血瘀学说”这一始于《内经》,奠基于汉·张仲景、发展于清·叶天士等医家的理论及与其相应的“活血化瘀”疗法以及“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冠元颗粒”(冠心二号方为基础的方剂)等活血化瘀制剂在在日本也因此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在我们随处可见的“使你的血液顺畅的流动”等各种宣传广告栏上就可以得到证实。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表述的瘀血有“舌青”的临床表现仍为瘀证诊断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王清任重视气血理论,主张辨证治瘀的思想方法和其创制的活血化瘀方剂在指导和应用于临证;叶天士的“久病人络”、认为“病久气血运行不利、必有瘀血”的理论使得人们在一些慢性病治疗时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这种疾病的环境中活血化瘀要药灯盏花无论是健康食品还是药品的应用上都可谓崭露头角、产品多种多样、其中“清心”就是一种以灯盏花为主要原料的健康食品,它根据中医传统的对活血化瘀治疗的理论、采用理气活血、补气活血、补血活血、温阳活血的方法,配以丹参叶、鸡血藤、山楂、郁金、红景天、生姜等中药,并在此基础上配合现在医学的研究成果、加虾红素(Astaxanthin)、葡萄籽提取物等抗过氧化物质及具有增强神经传递和修复神经损伤、增强记忆力作用的婆萝密(Bacopa monniera)等配伍而成。为适应高龄化社会的需求、该产品以改善脑血流为中心以预防和改善老年痴呆证等。其次用于偏寒凝、气滞、气虚、血虚等原因导致的具有血瘀证特性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来预防和改善本文开篇中所提到的相关疾病,通过临床验证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从一斑我们可以窥全豹,现在的灯盏花已成为继田七人参后的又一云南名药在日本倍受属目。我们祝愿这朵花能开得更加绚丽持久、能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