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7:56:42
禅说庄子---达生
第一讲  通达生命和生活的实质(一)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达生》也是《庄子》三十三篇里比较重要的一篇。什么叫“达生”?这个“达”,就是“通达”,“达生”就是通达我们的生命,通达我们的生活,通达我们的生存之道。“生”,包含了生命、精神、生活、工作、生存等等,我们生命过程中的一切一切,都可以包含在这个“生”里边。人从生到死也就是一百年,这一百年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怎样过好我们的日子?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修为?这是稍有教养的人,稍有觉悟的人都要追求的目标。生命的意义、生存的意义在东方和西方有一定的差别,在东方来说,不论是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儒家或者道家等等,表面上看起来,是有有一定的差别的。我们怎样看待这些差别?怎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并且把握住他们的共同点?现在我们学《庄子》,《庄子》是道家学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道家学说中,对“生”这个概念,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通达生命之实情
以前我们讲《易经》、《大学》的时候,多次谈到“知止”的问题,《庄子》在《齐物论》、《大宗师》、《养生主》里也谈到了“知止”。
《齐物论》里说“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这就说明了我们的智慧存在局限性。《大宗师》说“以其知之所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是同样的意思。《易经》说:“君子以知不出其位”,同样给我们指出了——我们的思维不能超出我们的半径。那么,我们自己的定位点在什么地方?你超越了这个半径,你就会犯错误,就会走入歧途。《易经》的“艮卦”的核心思想,它所关注之处,予人启迪之处就在 “知止”这两个字上。这篇《达生》在这里所提到的这一切,也是在谈“知止”。在《庄子·养生主》里,这个“知止”,也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糟糕的。现在《达生》里这头两句,就把生命的有限性、局限性先放在大家面前。而作为一个“达人”,在面对生命、面对精神时,所应该有的一种态度给我们挑明了——“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生之情者”,就是通达我们生命的实情,明白养生之道的人。“生之情”是什么呢?我经常说,人的生命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生命”——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免不了的;一个是“社会生命”——富贵穷达,有的人富,有的人贵,有的人穷,有的人贱。生老病死是人人平等的,当了皇帝也离不开生死二字。就算是秦皇汉武,想长生,找神仙,结果找了一辈子也找不到。富贵穷达则是我们大家都很注重的,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认为这个生死对自己还遥远的很,觉得与自己还没有关系。看到那些老头子、老太太,觉得他们该死了,我还不该死。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年青,还有本钱,但当你老了,或进了医院,下病危通知书了,这下才知道身体、生命的可贵。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年轻人更看重的是社会生命,他们希望得到事业有成,飞黄腾达,这个就是年轻人的“生之情”。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给自己进行一个正确的定位呢?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位“君子”,那么作为君子,又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定位呢?所以,“达生之情”,就是要明白这个“生之情”是什么。道家如何来回答这个“生之情”呢?庄子立刻就把答案给出来了,这就是要“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这里说“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用佛教里的一类语言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决定见”,儒家学说里的“止于至善”,其实也离不开这一条!
“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我们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在我们生命过程中,哪些事情是与我们生命有关的,需要我们去做的?哪些是与我们生命无关,不需要我们去做的?哪些是和我们社会生活有关,需要我们去做的?哪些是与我们社会生活无关,不需要我们去做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而且是有关人生根本性时重大问题,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去考虑过!我经常说,没有事的时候,要学会给自己“盘点盘点”。《论语》里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自己检查一下自己做的事情,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肚子里每天来来去去的念头那么多,哪些念头是可以想的?哪些是没有必要去想的?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我们平时用在正事上,用在学习、修养、工作上的时间,是否真的充足?实际上,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荒废在无所事事、莫名其妙中的时间实在是太多太多!很多人都在无所事事中度过一生,莫名其妙地就耗费掉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精神。
为什么会这样呢?“生之所无以为”——很多无聊的事情,大家恰恰爱去“为” !很多本该“无以为”——那些用不着去做的,画蛇添足的、抱着娃娃找娃娃的、头上安头的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大家都总爱去“为” !像这样忙这忙那,忙了一辈子,结果毫无意义。这样愚蠢的行为,就是不知道“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啊!如果一个人善于安排自己的工作,善于安排自己的思维——就象西方提倡的“经济思维” 、“优化思维”那样。那么,我们的思维程序,就会像一台性能优越的电脑一样,遥遥领先于其他的电脑,其能量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得到最佳的展示!你的生命、你的精神,也会得到极好的保养。这一点,就是我们人生最简单、最基本的修为。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层道理,一天到晚就处在无所事事之中,或处于种种莫名其妙的不当为的事务之中,虚耗了自己的生命,虚耗了自己的精神。
如果不虚耗,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应该用的地方,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如果我们心能够作主,身能够作主,能够自主驾驭自己的念头,能够自主驾驭自己的精神活动,那么,搞一个科研,做一项研究就会事半功倍,想拿诺贝尔奖就可以如同是囊中探物!为什么我们不能一以贯之地去做出成绩?就在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习惯,经常自己给自己制造些莫名其妙的干扰,走入了歧途。精神走入歧途,行为也走入歧途。所以说,我们要对自己生命负责,要对自己的精神负责。
我们要调整自己,让自己走在一条最简洁的道路上达到我们的目的,而不能被其他杂事所干扰。我也反复说过,《易经》提倡的是“简易”,如果搞复杂了,搞麻烦了,那就不叫“易经”,应该叫“难经”了!我们怎样在生活之中做到简易、简洁和简捷?从而使自己能够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呢?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做到简易、简洁和简捷,才能使自己具备一个良性的工作平台,也才可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把不相干的事情、不该去干的事情全部舍掉。“舍得宝来宝换宝”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思维习惯,不必要的人事关系,不必要的事情,我们要分清轻重缓急。重的事情要做,急的事情要做,又重又急的事情要最先做;重而不急,你急有什么用?放在后边嘛;急而不重,也可以放在一边嘛;不重又不急的事情,你就完全可以不料理它,放在一边就是了。所以,一定要善于使用自己的精神,善于使用自己的生命。
你为什么选择?
“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我们要使自己“知命”,乃至于“达命” 。《庄子》里的这个“达命”,应该说比孔夫子的“知命”还要高一层。孔夫子说的“知命”仅仅是知而已。而“达命”是通达,洞悉!“达命之情”是什么?我经常说,命就是自己这么一百年间,种种选择所连成的线——我们今天在选择,明天还是在选择,把这一百年选择的轨迹连成一条线,就是我们的命运。
但是,你为什么选择?你为什么会这样选择而不那样选择?各人有各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就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价值观念高、价值观念美,他的“命”就显得精彩。有的人价值观念庸俗,他的取舍也庸俗,那么他的“命”也就谈不上精彩,自然就流于庸俗。那么,价值观念如何确立?这就需要通过“学养”,使自己的身、心、性三者得到优化,身体得到优化,性格、情趣得到优化,智慧也得到优化。这三者优化以后,你的命运才能得自由、得自在。平时我经常说,命有命运的“密码”,其实,这个“密码”,就在我们上面阐述的这几条之中。所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如何把控自己的命运?这就需要我们“达命之情”。
“达命之情”与“达生之情”,是协调统一的,一个是社会生命,一个是自然生命。“达命之情”一般就是属于社会生命。比如说,今天我想有一百万,我命中没有,老爸、老妈没有给我们留下亿万家产,我到哪去找这一百万?再想一下再自己周围的人事关系,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全部都没有这些;我想当官,想当省长、部长,有没有那个命?既然没有那个命,就不要用那个心思去胡思乱想。命就是这样,看起来“无奈何”,但我们的人生经常会处于这样的无可奈何之中。有些事情你作不了主,就像一片树叶落在大江中的旋涡里一样,天知道大江会把这片树叶送到哪个地方?又比如树上落下的树叶,如果大风来了,也没有谁会知道它到底会被吹到什么地方……
在《红楼梦》里,少爷和小姐们咏柳絮,薛宝钗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林妹妹说“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两人心态不一样,说得也就不一样。如果我们细心地在社会上观察,人的命,确实不一样。有的人贵,他为什么会贵?有的人贱,他为什么会贱?有的人穷,他为什么会穷?有的人达,他为什么会达?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人都想突破自己,那么,能找到一个突破口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扩大自己的认识空间,这个就叫“智”。
这个“智”,有“可奈何”的,也有“无可奈何”的。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自己吃什么、到哪里去玩,这个自己可能能够作主。另外一些事,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分钟以后你会想什么东西,你知道吗?一分钟以后,你会说什么东西你知道吗?一年以后,你想什么、有什么因缘,你知道吗?所以,要成为一个“达命之情者”,并不容易。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处在“十字路口”上,后面是已知,前面是未知;后面是已拥有,前面是未拥有;后面是过去,前面是未来。其实,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是如此。不管你是当皇帝也好,还是当亿万富翁也好,或者当小老百姓也好,都永恒地处于这种“十字路口”之中。面对于未来,就是无知,你不可能会知。对尚没有拥有的,你也未曾拥有。对于无知、未来、未拥有……知识便显得无可奈何,你的智慧也就无可奈何。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你只有用“逼近法”,用蚕食政策,今天啃一点,明天啃一点。吃饭都是这样,你不可能一口把一锅饭吃完,你必须一口一口地吃。走路也是这样,也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必须一步一步地走。当然现在有飞机了,可以两个小时飞到北京,很便捷,以前要一二个月才能到的。但是这两个钟头还是要一秒秒地过,你不能说自己念头一起,一说到北京马上就到北京了,这就成孙悟空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这里,庄子才会总结说“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在智力、知识、能力无可奈何的地方,我们就不要去强为。古人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佛教里常说“因缘成就”,什么叫“因缘成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条件成熟了,你才能办好事情。如果条件不成熟,你要硬上,莽撞地去做,那么耗了精力却得不偿失,那就不划算。所以,我们在看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达生之情”和“达命之情”。“达生之情者”就“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就“不务知之所无奈何”。那些莽撞的人,不相信前途上的麻烦、障碍,结果碰得自己头破血流。一个真正的智慧者,一个真正的贤达者,他对这两点都必须要有所考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明白了这个,我们就把自己封闭起来,百事不做,成了一个消极主义者,那是不对的。这里只是在提醒大家,特别是那些过于冲动的人,给他们一点清醒剂,使之回过头来明白这个“生之情”,明白这个叫“命之情”,让他们能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