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十大内功心法(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01:39:59
真的,面对人生,有时会非常迷茫,看不清模不透,剪不断理还乱,刚下心头却上眉头,欲说还休!我想台湾著名作家三毛,香港艺员张国荣之所以选择自行了结生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不管如何有看似多么充分的理由或者冠冕堂皇的借口,我认为自杀都是懦夫的行为,是缺乏责任心极端自私的表现!好死不如赖活嘛。

  大家应该都知道人生的三大喜事是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洞房花烛夜;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题名天下知的金榜题名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他乡遇故知,不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的那种老乡啊。

  人生的三大悲情谁能够告诉我是什么呢?――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的三大悲情都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其实人生一旦降临,生命不再属于自己。

  人们常说的人是为了别人活着,这是一句名副其实千真万确的大实话:小时候我们的生命属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中年时我们的生命属于我们的父母孩子配偶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老年时我们的生命属于我们的孩子孙子,虽然年老了不能工作,但是还是要勇敢坚定的活下去,不要给儿孙他们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你说是吧!

  生命虽然不属于我们自己,但在人生这一趟特殊的旅程中,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就像穿在自己脚上的鞋子是否适合,别人永远无法感觉和体察的。在人的一生中,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草根百姓下里巴人,也不管男女或老少,每个人都有三种极其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感情贯穿和左右自己的一生,那三种激情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对痛苦的忍受。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三种激情就是组成人生这本经的基本要素。

  对爱的渴望  

  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是指一种广义的爱,包括关心、关怀、关爱、诚实、诚信、诚恳、自信、幽默、乐观、韧性、执著、责任心、进取心、综合能力等等,你对爱的渴望来源对象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孩子、亲朋戚友、公司、员工同事、上司下属、客户伙伴等。对爱的渴望是一脉相通相互对等的,你渴望他们的爱,他们也渴望你的爱;一切的情绪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爱心,任何负面的情绪在与爱接触后,就如冰雪遇上了阳光,很容易就消融了。不管何时何地,如果有人跟你发脾气,只要你始终对他施以爱心和温情,最后你将彻底地改变他,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

  (大约50秒钟的视频短片)

  太阳·风·爱

  在一片一望无际广裹的平原上,太阳和风同时发现一位穿着棉衣的老汉独自走在小路上.风对太阳说:我敢跟你打赌,我肯定比你更快把那老头身上的棉衣脱下来,太阳不置可否轻轻一笑,算是答应了风.顷刻间,狂风大作,差点把那老农的棉衣吹脱了,说时迟,那时快,老汉一反刚才还行动的迟缓,一把抓住快要脱去的棉衣,双手紧紧地抱在一起,风吹得愈大,老汉就抱得愈紧,直至风吹得情疲力竭,无奈得摇摇头,算是放弃认输了.之后,太阳出来了,老汉继续赶路,刚才一直抱紧的双手也放开了,天气变暖,他松开一直紧扣的纽扣,渐渐地头上又冒出了汗珠,没多一会儿,老汉脱下了他视为生命般珍贵的棉衣.

  路人·恩泽 

  一个行路人因为太疲惫,躺在路边就睡着了.不一会儿,一条毒蛇从草丛中钻了出来,爬向那个沉睡的路人,毒蛇显然发现了前面的目标,昂着头吐着信子,路人就要死在蛇吻之下.就在这时,一个过路人经过这里,他打死了那条毒蛇后,没有惊醒行路人的好梦,就悄悄离开了.

  行路人一生都生活在别人的恩泽之中,但他永远不知道那次熟睡中发生的一切.其实,何尝我们每一个人又都不是那个行路人呢,纵然时刻都生活在他人的恩泽之中,只不过我们丝毫没有察觉而已,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罢了.

  在人生路上,不管相识还是不相识,只要相遇都是一种缘.台湾女诗人席慕容是这样描写缘分的:

  如何让我遇见你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能结一段尘缘.

  古人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天我们能够有缘相识,也应该是前世修了好几百年的结果,当然还没有一千年那么多。珍惜缘,就是要求我们以感恩的心感激相遇、相识、相知的每一个人,以爱和温情温暖相遇、相识、相知的每一个人:

  感谢父母赋予我的生命,给予我们一生难报的养育之恩;

  感谢兄弟姐妹给予的手足亲情;

  感谢爱人给予温馨甜蜜的爱情;

  感谢朋友给予千金不换的友谊;

  感谢公司搭建的我们展示知识、才能的平台,实现人生的价值;

  感谢客户对我们工作的认同和对公司价值的体现;

  感谢同事对我们工作的配合,让我们体认到工作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感谢消费者支持我们的公司,支持我们的工作,感谢他们作出的明智选择;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智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育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对知识的探索 

  这是受人类好奇心求知欲所驱动,知识涵盖面极广,平常的数理化,上指天文下函地理,人文社会科学等等。在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反对对知识面广的追求,但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在目前信息源爆炸信息量巨大,知识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的大背景下,对技能的学习应当奉行“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则,技不压身诚可贵,术有专攻价更高,就是要求我们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平衡好专与博的关系,许多人看似兴趣广泛,行行都是蜻蜓点水,不专不精,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到头来害己害人,最后这样的人都异口同声放同样的马后炮――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说这样何苦呢,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纸上谈来终觉浅,事不经过不知难。  

  对苦难的忍受

  苦难于人生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是组成人生本身的一部分,任何想超越人生苦难的想法都是乌托邦的,都是对现实无谓的逃避,注定是失败的,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生老病死,哪一样不是苦难?生给母亲带来分娩的痛苦;老给生命带来折磨;病给自己带来苦难;死为亲友带来伤心。基督教认为,每一个来到世上的人都是有原罪的,活着就是为了赎罪;佛教认为,因果相报,生死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无法改变苦难本身,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苦难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关于苦难的伟大教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欲求生富贵,需下死功夫;想要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想要人前显大贵,必定人后受大罪。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可以搬先人古训来安慰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俄其体腹,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功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可能你会说是自欺欺人的小把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的心理是需要调节的,心态的平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代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还三起三落,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专业一点的叫法称之为挫折管理,如果不懂得对挫折进行有效管理,必难成事.小不忍,必乱大谋,小就是眼前的挫折,大谋就是你的生命价值和人生目标。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因为科学家分析认为,人的情绪包括七大类:恐惧,愤怒,爱,快乐,惊讶,羞耻,厌恶;而正面的情绪占其中两个,负面的占了五个,达到72%,可谓的人生苦短,确实好像是那么回事,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懂得如何有节有序把握和调节自己的心态情绪了,时刻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所有的挑战;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对你哭;生活是由思想构成的,你选择什么,你就得到什么,今天你选择不开心,今天你得到就是不开心,而且这不开心的一天永远停留在你的人生当中,不可更改置换,世界也不会因为你的不开心作出任何改变,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哈哈,你说郁闷不郁闷!真的好郁闷,但是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现实,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才是真正的自狂自大自欺欺人,不要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和主人,以为自己是耶稣再世,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自己能够控制好自己,自己能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我有一个自己用了十几年的独家秘笈,而且屡试不爽,效果立竿见影,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是自己对自己喊口号,在人多的地方不方便叫喊出来就用默读的方式,叫喊的时候一定要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紧握双手,咬牙切齿,这样才会有效果,如果你认为效果不明显,就多重复几次,直到效果出来为止,慢慢训练,你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想到这个口号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自信,愉快,热忱洋溢,这句口号也非常简单,就是――我觉得健康!我觉得愉快!!我觉得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