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尝禅----中国禅宗演义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0:17:06
87、
惠明站起身来,准备离去,但觉得意犹未尽,他又问:“师父传法与你的时候还有没有其他密法?能不能把标准答案给我参考一下?”卢行者当即严肃地纠正了他这个错误的想法,“我们是禅宗,又不是密宗,师父要是有密法的话那就不是达摩祖师的传人了。”

惠明豁然大悟,心怀感激,“我在黄梅学习了这么久,从来没有反省,没有真正认识到自性。今天承蒙您的指示才知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看来我以前水喝的不够多。”

自性本自清净,你没有认识到的恰恰就是你自己。自己对自己还有什么秘密吗?如果一定要舍内求外,那自然就有密了。

两人相视一笑,合十作别。

在以后的十余年间,神秀和尚在北方传播禅宗教义,被武则天延请入宫,尊为国师,名噪四海,卢行者却悄无声息地隐居于怀集与四会两县之间。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卢行者到南海去,途中投宿于法性寺。一天夜晚,法性寺印宗法师给弟子讲授《涅槃经》,他也悄悄地进去坐在后排恭听。忽然吹来一阵大风,悬挂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左右摇动。

有两个正在开小差想心事的僧人抬头看见风吹幡动,不由诗性大发。一个吟道“啊!风啊!你那温柔的小手轻轻拂过幡。那沉寂的幡就动了起来。幡本无情物,风动你不动。”

另外一个不甘示弱,也咏叹起来:“在苍茫的大殿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殿之间,幡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两人声音越来越大,课堂秩序顿时混乱起来。坐在后排的卢行者完全听不到印宗法师在讲什么,满耳朵只有风和幡。

为了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他站了出来呵斥道:“你们两个稳定性和自控能力太差了,这在低年级中是普遍现象。你们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不检点。”

为了让这两僧人能够心服口服,他接着谈了自己对风、幡的看法,“不是风动,也非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如果心不动,风也不动,幡也不动了。”

在座的僧人一听,无不感到震惊。印宗法师见此人出语不凡,便邀请他入室详细询问。印宗问道:“行者定非常人,请问师承何人?” 卢行者将自己得传黄梅弘忍大师衣法的经过全都告诉了他。印宗请他与僧众见面,讲授禅宗要义,并请他出示传法袈裟让大家瞻礼。

东山法门南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88、
印宗法师邀请了当地高僧为卢行者削发剃度,智光律师为他授具足戒,法号慧能。后来有虔诚的信众在惠能的头发埋地处修建了一座塔,名叫“瘗发塔”。 瘗音yì ,意为埋物祭地。瘗发塔为仿楼阁式的砖塔,八角七层,高7.8米,形制十分精致,至今尚存于广东光孝寺内。

第二年春天,慧能回到了旧地曹溪宝林寺(现广东曲江县南华寺)。慧能回到曹溪后,韶州刺史,佛教爱好人士韦璩便亲到宝林寺请慧能到韶州城中大梵寺为僧俗大众说法。慧能在大梵寺公开登坛传法,韦璩先生在繁忙的公务活动之后还深入基层搞调研工作,他带领着韶州大小官吏三十余人参与了这次大会。除他们外,还有儒士和僧尼一千余人接受了继续教育。

慧能的弟子法海记录了这次弘法大会的内容,这就是后世禅宗的基本经典《六祖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行为记录能被称做为“经”,而一个宗派祖师言行记录也被称做“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慧能在曹溪一带受到了极大推崇,但他的影响还只是在区域性小范围内。而此时神秀一支的东山法门,在北方正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地发展着。神秀一直记得慧能当年写的那个偈子,他知道此人虽然目不识丁,却悟性奇高,有旁人不及的过人之处。这么多年了,他也想见一见慧能,看一下他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见解。神秀随即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慧能。

公元697年初,武则天和唐中宗下诏请慧能带法衣人京,并派内侍薛简到曹溪敦请。

从岭南到洛阳京都,千里之遥。慧能也知道北宗风头正健,虽说同出一门,但神秀师兄宣扬的是渐悟之道,与南宗的顿悟法门多少总有点格格不入。因此慧能并不愿意离开曹溪,他婉言谢绝说:“我身体有病,不能远行。而且我在南方的农村生活惯了,不能适应北方的繁华城市生活。听说还有沙尘暴,这容易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的。请转告皇上,我希望终老山林。”

薛简说:“人不去,法衣我要带走,否则实在无法向皇上交代。”慧能没有犹豫,他将木棉袈裟交给了薛简。武则天得到袈裟后,十分喜悦,恨不得围着它扭一段秧歌。她把袈裟放在宫廷中的道场内供奉起来。

为了表彰慧能从大局出发,维护国家领导权威的精神,她于同年九月下诏嘉奖慧能,并奉送磨纳袈裟一领及水晶钵一只。还敕令韶州刺史对宝林寺大加修饰,赐额名曰“法泉”。

89、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圆寂,终年七十六岁。圆寂后,躯体不坏,他的遗体被其弟子涂上漆,塑制成真身像。

唐代宗下诏赐六祖真身像为国宝,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堕。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又下诏赐安置六祖真身像的塔为“灵照之塔”。宋太宗建“太平兴国之塔”,安供六祖真身像。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改木塔为砖塔,并造六祖殿,安置六祖真身像。这尊塑像经历了将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沧桑而保存下来。至今还在广东南华寺。

慧能圆寂时并没有引起时人太多的关注。其一,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只钟情于密宗,朝廷和官方对禅宗大师并不感兴趣。其二,慧能和尚一直保持艰苦朴素和低调行事的作风,连一些知名文化传播公司都没有他的详细资料。

后人对他的无限崇敬和一切礼遇,都开始于他那位叫神会的弟子大闹滑台无遮大会和为政府筹措军费平息安史之乱以后。

德宗皇帝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令皇太子招集天下禅师,制定禅门宗旨。皇帝敕令,立荷泽大师神会和尚为禅宗第七祖,并在内府神龙寺立下碑文作为铭记。后来又撰写了从达摩到慧能、神会的七代祖师赞文。这表明朝廷承认南宗是禅门的正统,慧能为六祖,神会为直承慧能之后的七祖。

元和八年(公元815年),宪宗皇帝追谥慧能为“大鉴禅师”,赐大梵寺为大鉴寺。僧俗大众礼请著名作家柳宗元和刘禹锡为慧能撰写碑文以作纪念,这两人都毫不犹豫地称慧能达摩祖师以下的第六代。

在慧能逝去的百年之后,南宗终于取得正统地位,这为它的迅速扩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慧能的禅法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佛性论是其禅法的理论基础,慧能的佛性论强调佛性平等,每个人都有个自性清净心,清净心体上,本有佛性,与生俱来,不是由任何外在的力量赋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能成佛,都有成佛的内在依据和条件。

但众生所以未能成佛,是由于被妄念迷住了本心,烦恼、妄念污染了本心,使佛性不能显现,众生难识自心佛性。实际上,众生和佛的区别,是在于迷悟之分,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即佛。

众生的这种明心见性,需要自身独立完成,不靠外力,最多也只是大善知识指点一下,是所谓自性自度。众生之所以能够自度,自己救自己,是因为除了本有佛性之外,众生心中还先天具有般若智慧来观照自心。
这种观照,是一刹那完成的,不需要有渐进的过程,慧能称之为顿,顿悟成佛,所谓“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
90、
慧能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在中国禅宗史中的地位无出其右者。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慧能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佛教在慧能身上完成了去印度化的过程,彻底融入中国文化。

千百年来,儒家“仁义礼智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主流思想给了中国人太多的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历史责任。真正能够抛弃各种束缚,潇洒自由的中国人往往要以异端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的目光中。

慧能“众生顿悟,超越自性,解脱成佛”的思想用极简单的言语展示出一种自由境界。这种自由脱离了政治性和社会性的概念,指明了精神的自由。他让更多的人明白内心的清净无染,是对一切事相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这与传统的老庄学说不谋而合,融入了老庄的思想,却又更加便捷易行。

慧能的禅法,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相统一,这就有了更广泛的信仰基础,容易为人接受,不管是学富五车的士人阶层,还是大字不识的山野村夫。

他阐述了即心即佛,众生与佛平等无二的观点,给众生确立了切实可行的成佛理想,也适应中国人追求平等的要求。

他提出了自主的成佛方法,否认外在的偶像和权威,迎合了中国人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反对外力压迫的愿望。

他提倡顿悟成佛,不假渐修,简易快捷的成佛道路,受到喜简厌繁,具有功利性信仰的大众的欢迎。

慧能看出不必去西方求佛,不必出家修行,不必在理想境界成佛,只需在日常的现世生活中成佛。原本看似高深莫测的禅便具有了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禅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人生哲学。

中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还隐藏着这样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只不过是长久以来,肩上担负着的困苦给这种意境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慧能弟子众多,最著名于后世的有五人,即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他们得法后,都各成一家。其中以南岳、青原二家弘法最盛。后来南岳分为临济、沩仰二派;青原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形成了禅宗五派法流。宋代,临济一系又分化出杨歧和黄龙两派。以上合称“五家七宗”。

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慧能,禅宗所传法系一脉相承,以心印心,为什么慧能之后会分出如此众多的派别?原因之一是慧能的弟子们都没有得到传法信物----木棉袈裟。那么,这领袈裟到底在哪儿呢?
91、
公元705年,武则天派内侍薛简到曹溪将传到慧能手上的木棉袈裟带回京城。

如血的残阳中,武则天看见一只苍鹰从空中滑翔而过,雄健的身影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空旷,只有空旷。

一生的功过褒贬在她脑中飞速闪现,她想起了无字碑,她想起了自己一生的欲望。对耶?错耶?她在思维的迷宫中挣扎。她把宫廷供养的大和尚们召集在一起,准备召开一次研讨会,专门研究一下关于欲望的问题。

她的问题很简单:你们有欲望吗?众僧的回答自然都是无欲,欲望一起不就又要堕入红尘了吗?

忽然,一个不起眼的灰衣老僧举手发言,他说:“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我可不象他们,我是有欲望的,因为我还活着,吃饭睡觉算不算欲望?要是都没有欲望,大伙早就去西天报到了。武则天大喜,终于找到一个同道中人了,这是一个讲诚信的和尚。她赶忙叫人取来这位和尚的履历表。

智诜,俗姓周,出生资阳,十三岁出家,住资州德纯寺。唐太宗贞观年间,天才和尚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智诜从四川奔赴长安宏福寺拜谒玄奘。他在玄奘座下研习了唯识因明之学,这种深奥艰涩的佛学理论为他后来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高宗年间,智诜拜别玄奘,游历至黄梅双峰山,拜在弘忍门下,也成为弘忍禅师的十大弟子之一。

看完履历表,武则天掩卷叹息:“都是和尚,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只有他一人能够体会我的良苦用心。”想到这里,一种知音难觅的伤感涌上心头,她的眼睛有点湿润。她决定好好地奖赏一下智诜。五四青年奖章吧,好象年纪大了点,连老青年都靠不上了;三八红旗手吧,性别还要先变一变,不妥。武则天思来想去,最后一拍脑门,有了。他不是弘忍门下的禅宗弟子吗,那就把从慧能那里搞来的传法信物送给他。

纵是智诜师出名门,修行多年,当他看见武则天赐给他木棉袈裟的时候也有点惊慌失措,语无伦次:“这么贵重的礼物,我生日的时候都没有得到过,难道其中有诈?”武则天一手搭着他的肩膀,安慰道:“莫怕,莫怕。你就权当中彩票了吧。”

智诜收了袈裟之后,越想越不安。当年多少师兄弟为了这领袈裟反目,直到如今还有许多人对它虎视眈眈。记得小时侯,隔壁阿三抽奖中了五两银子,村里人足足瞪了他一个月。我得了这宝贝,恐怕已经有人在动心思了。

他赶忙向武则天告病辞行,悄悄回到老家资州德纯寺(今宁国寺)。
92、
智诜禅师在德纯寺弘扬禅法。因为他先学习了玄奘的唯识宗,后来又投到弘忍门下修习禅宗,所以兼有两家之长。智诜的禅学在祖统说及禅法思想上与北宗分庭抗礼,接近于南宗顿悟禅法,但又具备自己的特色。

这一派禅宗的学说独树一帜,几年之后,资州德纯寺俨然已经成为蜀中禅宗的中心。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智诜禅师圆寂,他将袈裟传给了弟子处寂。

处寂和尚,俗姓唐,人称唐和尚,十岁就因父亲亡故而出家,拜于智诜门下。此人道行高深,定力工夫深厚。他在德纯寺居住传法四十年,一直没有踏入离寺只有几里路的资中城,更不要说涉足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

他经常爬山越岭,哪里的森林茂密就往哪里钻。他大力提倡到山林中去修行,带动了许多知识青年展开了上山下乡的实践活动。

为了表彰处寂和尚给当地旅游经济做出的贡献,武则天准备奖励他一辆价值100多两银子的豪华越野轿车和一领袈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处寂和尚闭上眼睛想象了一下: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驾驶着一辆狂野悍气的轿车在山野间奔驰,那是一种很拉风的感觉!

但他马上静下心来,想起了智诜师父的教诲:欲望是可以有的,但是有了太多的欲望是会伤身子的,这很要命。他明白着呢:我又不是为了赚钱才来当和尚的,我是有信仰,有原则的和尚。于是他只收下袈裟,婉言谢绝了越野车。

我们的处寂和尚还有一点小小的嗜好,就是养宠物。当然,这也是出于长期野外生活的安全考虑,他养了一只老虎,为了威慑一些不安分的野猫野狗。那只老虎被他调养得象只温柔的绵羊一样,整天蹲伏在他的身边,只吃草,不吃肉。

这一日,处寂念完经书,正用一把干草喂他的宠物老虎时,德纯寺来了一位破衲敝衣、披发垢面的苦行头陀僧,请求拜师。处寂只顾低头喂虎,一声不吭。那头陀站起身来,也不说话,径直走到了供桌旁。只见他将一根手指伸到烛台上燃烧的火焰中,片刻之后,一阵焦味传出。

处寂淡淡说道:“怎么烤的,都焦了。”那头陀转了转手指,神色凝重地说:“焦是焦了点,可是很脆,还挺香的。” 处寂大惊,问道:“这是高丽棒子的特色烧烤技术啊,你怎么也会?”头陀露出一丝微笑,“我来自新罗。我是新罗国国王金兴光的第三子,在我国郡南寺出家,人们都叫我“金和尚”。

处寂见这头陀来头奇异,又有燃指供佛的虔诚,便收他为徒,赐法号无相。
93、
无相在处寂身边学了两年禅法,之后便效仿老师当年,上山深造,他到离德纯寺十来里外的天谷山石岩下苦修。

天谷山中间是条小溪,两边石壁高耸,西面山岩下有个巨大的石洞,无相便在那里坐禅。这是一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和尚,无论严寒酷暑,他在洞中一坐便是几天,纹丝不动。

几年之后,他使用了升级版的修行方式。除了面壁修禅之外,其余时间里,他总是打着饱嗝,剔着牙,四处游荡。有人把他的举动报告给处寂,处寂发了封邮件将他叫回德纯寺,问道:“你在天谷山搞种植还是畜牧?事业做得怎么样了?”他回答说:“也没做什么,就一个字,忙。”处寂和尚高兴地说:“哎呀,早知道你这么忙,我就不影响你了。你在那边忙,我在这里也很忙啊。”

这师徒二人一样事都不作,却异口同声地说忙,忙些啥呢?原来他们是“一念不起,念念无失,一物不作,物物不违”。这是一种表面上看似潇洒自在,实则事事用功,时时无歇的修禅方式。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四月,处寂遣人将无相再次叫回德纯寺,郑重地将木棉袈裟交给他,嘱咐他好生保管。

蜀地人民发扬了热情好客,讲文明,有礼貌的优良传统。对这异国高僧,资中人非常敬重,热情地邀请他进城去住。他却硬躺在烂泥堆中,坚决不进城。剑南节度使听说了这么一位流落在荒野的外宾,深深感到过意不去,亲自将他迎请到成都开示禅法。

无相禅师在成都设道场说法很有特色。在说法之前,他都要吊嗓子、练声。他那又高又亮的嗓音极具穿透力,方圆百米的听众都能感觉到电闪雷鸣。然后,他往往宣佛号,引声念佛,洪亮的声音让在场的信众敛神凝息。最后才开始坐禅讲经。

念佛是净土宗普遍采用的令学者净心的方便法门,并非禅宗手段,可是无相就是喜欢采用这种禅净合一特色修习模式。

除了创立引声念佛和无忆、无念、莫妄的“三句法门”之外,无相禅师还发明了“无相禅茶”。

无相禅师在天谷山石崖静坐、参禅悟道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蜀中闷热的气候和新罗差异很大。为了提神醒脑,解困除乏,保持口气清新,消除牙龈肿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他逐渐养成了饮茶习惯,开创了禅茶之法。至今,四川蒙山茶依然以其独特的品质、悠久的历史和茶文化享誉盛名。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
卷帘珠,江如练,细雨吹池沼。
安史之乱,唐玄宗避乱入蜀。
94、
也许是出于对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吧,他礼请无相禅师入内殿为他讲经,并敕令成都令杨竖为无相禅师修建了大慈寺。玄宗题匾“敕建大圣慈寺”,赐田千亩,共计九十六院,大慈寺因此而成为当时蜀地,乃至全国最大的佛寺。

从唐朝一直到今天的千年时光里,这座号称“震旦第一丛林”的佛教寺庙,经历了无数次的盛衰兴废。现在的成都大慈寺,位于市中心蜀都大道东侧,如今所存,已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日本茶道中的茶礼也源自成都大慈寺。北宋时期,法演禅师入大慈寺研修禅法,此间他还学习了茶礼。后来,他的师弟刘元甫从他那里了解到茶礼,著了《茶道清规》一书。南宋末年,大慈寺僧人道隆禅师东渡日本传扬佛法,也带去了大慈寺的各种礼仪,当然也包括茶礼和刘甫元的《茶道清规》。茶礼从此流传于日本,《茶道清规》一书以“和、敬、清、寂”为茶道要旨,这也成了日本茶道中人人尊奉的“四规”。

无相禅师继承发展了智诜学说,他又长住成都净众寺,形成了净众禅派。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五月,无相禅师在成都大慈寺坐化。无相圆寂之后,佛门弟子将其奉为“无相空尊者”,供入罗汉堂内,位列第455号。全国的罗汉堂,凡是有五百罗汉,其中的455位罗汉就是“无忆、无念、莫妄”的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圆寂之前又将木棉袈裟交给了传法弟子无住和尚。无住,俗姓李,出家之前是一名军官,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拜无相为师。无相逝世后,他移居保唐寺,正式打出“保唐禅派”的旗号,受到相国杜鸿渐与仆射崔宁的敬重和礼遇,声势显赫一时。

无住是一个异端和尚,他清高孤傲,有人来拜见参访他的时候,他既不迎接也不相送,不论贵贱,派头十足。连杜鸿渐和崔宁都经常受他的白眼和无端的凌辱。

他的派头也塑造了颇具特色的保唐禅法,他告诉人们“一切时中总是禅”。他追求自在清净,极力反对那些为完成程序而坐禅的做法。

他说,不可为贪求禅的意境而坐禅,如果有了这样的目的,为形式而坐禅就是“菩萨缚”,容易使自己的心性受到束缚。他认为只有在无念的情况下进行禅观才能真正体会到禅的快乐和真谛,他提出:“活泼泼,行行坐坐总是禅。”

无住和尚把禅法融入到行住坐卧,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讲究在具体的生活中是否能做到“无念”,这就使禅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