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喝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9:38
           喝茶已经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首先,它对我们的健康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喝茶时也存在着很多误区。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喝茶的几大益处。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2.喝茶的误区及患者禁忌

   喝茶的误区

 

一、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二、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或杀虫剂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会有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参照功夫茶泡法)。

 

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四、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五、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七、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八、晚上喝绿茶。

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并保持了其原始的性质,刺激性比较强;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

 

患者饮茶九忌

 

01、贫血患者: 特别是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往往使病情加重。

02、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患者: 因为茶中咖啡因能引起基础代谢增高,使病情加剧。

0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因为茶中咖啡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溃疡面,使胃病和溃疡加重。

04、肝、肾病患者: 茶中咖啡因要经过肝脏、肾脏新陈代谢,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不利于肝、肾脏功能的恢复。

05、习惯性便秘患者: 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使便秘加重。

06、肾、尿道结石患者: 茶中的鞣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07、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 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血液、血压有激发作用。饮茶过多会加快血液流动,使血压升高,甚至有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08、孕妇: 饮茶过多,会引起贫血,使新生儿因母体供血不足而体重减轻,宜不喝。

09、哺乳期妇女:因茶中的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痉挛,烦躁不安,出现无缘故的啼哭。

 

         3.喝茶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喝茶的最佳时间,就是在饭后一小时。
倘若吃完饭后立即喝茶,时间长了容易诱发贫血,而等到饭后一小时,食物中的铁质已经基本吸收完,这时候喝茶就不会影响铁的吸收了。
如果喝茶在早上和中午,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有些人养成了饭后喜欢马上喝茶水的习惯。认为这样,既可以清洗口腔,又能帮助消化。其实,饭后马上喝茶,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就冲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从而影响了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如果饭后喝了用15克干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长期如此,就要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

现在人们经常在酒足饭饱后要喝杯茶,这很不利于脂肪肝的预防。吃荤的之后不要立即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从而引起脂肪肝。


4.喝茶要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季节喝不同的茶

 

茶,是我国古往今来传统的饮料。但是,茶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也有其固有的禁忌。医学专家告诫我们,喝茶要看体质!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

燥热体质者,应喝凉性茶(绿  茶、铁观音)。

中性茶(乌龙茶、大红袍)。

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红  茶、普洱茶)。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5.茶不能和哪些食物同食

茶和鸡蛋同食,茶中的单宁酸会影响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茶与羊肉同食,会加重便秘
茶与药: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某些药物(如硫酸亚铁片、构檬酸铁铵、黄连素等)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则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兴奋剂就会使药物的镇静作用抵消或减弱。
因为药物种类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温水送服,有益无害。
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鞣酸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饮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为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蠕动,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滞肠内被动吸收,而不利于健康,所以,吃狗肉后忌喝茶。

 

 

           欢迎转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