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银行牵手天津商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6:35
12月6日,天津市商业银行(下称“天津商行”)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银行集团(下称“澳新银行”)在天津正式签订《股份认购协议》,澳新银行以境外战略投资者身份,认购天津商行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总股份19.9%的股份,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该交易还有待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批准方能生效。
同时,双方还签订了两个附属协议———《业务合作协议》和《技术支持协议》,约定在风险管理、零售业务、信息科技等若干业务领域,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合作;同时,澳新银行将按照协议约定向天津商行提供所需的全面技术协助,包括设立额度约合五百万美元的“未来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天津商行的技术改进和人员培训。
“(外方)肯定会派出董事,但目前还没有定下来派几个。”12月6日,天津商行一位内部人士说。
选中澳新银行
天津商行董事长彭子勤称,数年前天津商行就与国际金融公司(IFC)接触过,但是,当时天津商行并没有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打算,而是渴望上市。但在随后的几年里,国内资本市场一路下滑,十分低迷,几家上市银行的情况也不太好,加上仅上市程序就需要3年时间,天津商行只好暂时搁置了上市的念头。
对天津商行来说,引入外资股东与增资控股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2004年底天津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14%,核心资本充足率高达7%。
“现在看来这个水平是比较高的,但还必须考虑未来两三年的发展。”11月天津商行行长王金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所以我们年初就考虑要增资扩股,方案也定下来了,后来银监会要求引入外资股东,我们就准备把引资和国内股东增资扩股放在一起来解决。”
引资的消息引来了20多家中外资银行。一知情人士透露,曾表达过兴趣的潜在投资者包括东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其中,与澳新银行的接触比较顺利。
“他们(澳新银行)的经营理念、产品和技术比较适合天津商行。”王金龙说。
7月,澳新银行即已完成尽职调查;11月,合作意向已经十分明确,双方的谈判重点主要集中于具体的合作协议上。
澳新银行越来越贴近天津商行,缘于它与后者的遴选标准较为接近,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较好业绩的中等偏上规模的银行。澳新银行1835年成立于澳大利亚,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也是新西兰最大的银行。
每股1.82元?
由于澳新银行认购的股权比例是天津商行本次增资扩股全部完成后总股份的19.9%,而增资控股的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因此,天津商行并没有公布澳新银行的投资价格。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澳新银行的购股价格是每股1.82元,对国内股东的增资也是同样的价格。2001年,天津商行曾以1.42元每股的价格进行过一次增资扩股。
另一知情人士透露,天津商行此次增资所售股份不到10亿股,其中对澳新银行售出不超过5亿股,后者需向其支付约9亿人民币。此外,还预计对国内股东售股不超过5亿股。加上现有的15.5亿资本金,预计增资扩股之后,天津商行资本金总额达到24亿多元。“但现在国内股东还只是表达了意向,资金还没有到帐。”该人士说。
谈判完成之前,天津市银监局副局长张宝凤说,天津商行与外方谈判的价格与不良资产处置的情况密切相关,不良资产处置得越好,价格就可以更高。“到10月底,以五级分类的标准来看,不良贷款率为7%多一点。”王金龙说。
天津商行副行长刘健还告诉记者,不久前,天津商行在市政府的帮助下,与天津市土地整理中心商讨进行资产置换,即以近20亿元的不良资产置换该中心的土地,天津商行可享有该土地开发带来的收益,然后中心再把不良资产委托给天津商行处置,一段时间之后再置换回来。
近20亿元的不良资产,主要源于1996年天津商行成立之前,由其前身———各城市信用社遗留下来的,现已剥离到账外等待处置。资产置换是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时流行的做法,杭州、南京、大连等不少城商行都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采取了这种方式。不过有消息人士透露,有的城商行的置换并不成功,置换后并未得到预想的收益。
“资产置换的办法还是太慢了。”张宝凤说,“所以现在天津商行正跟几家国内的资产管理公司接触,希望整体打包出售。”
由于近年来天津商行一直有较好的利润,2003年、2004年净利润总额均超过4.1亿元,不良资产覆盖率达到77%,因此在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天津市政府更希望天津商行自我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