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为何“肥”“瘦”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22:29:44

一墙之隔为何“肥”“瘦”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04:57  大河网-河南日报

  □文/ 本报记者 于亚男 汤传稷图/本报通讯员 周 强

  核心提示

  省地矿局下属的两个单位同在洛阳市区,一墙之隔却“肥”“瘦”对比鲜明,这一有趣现象背后,折射出地勘单位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与机制的困惑。

  而中原崛起需要地勘单位自身要有实力、有活力,才能担当起资源保障的重任。如何突破制约地矿事业发展的瓶颈?这已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课题。

  在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省地矿系统讨论热烈,他们的改革思路也让人充满期待。

  “贫兄”“富弟”,隔墙相望

  在洛阳市洛龙区的一条街道边,省地矿局的两个下属单位——第三探矿队和第一地质调查队一南一北并排办公,中间只有一堵并不算高的院墙隔开。

  院墙北侧的第三探矿队显得有些落伍,办公楼和家属楼均显破旧。院墙南侧的第一地质调查队的楼房无论从外部装饰还是内部装修,条件都比第三探矿队好很多。

  论资历,第三探矿队算是“老兄”,第一地调队算“老弟”,而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如今的这对“同门兄弟”,“老弟”要比“老兄”富得多。

  第三探矿队除了院内的建筑,其他的家业寥寥无几,在职职工600多人,年收入六七千万元,勉强维持生计。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单位职工收入偏低等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第三探矿队。

  第一地质调查队在洛阳新区获批31亩的建筑用地,新建19层的地矿大厦和22层的职工住宿楼主体均已完工,另外在郑州市新开辟的基建项目也正在施工中。第一地调队在一批自采矿山的支撑下,全队年收入达2亿多元。在职职工500多人,这个单位未来的发展规划也可谓雄心勃勃,目前正在向省外、国外拓展新的项目。第一地调队在河南地勘系统已成了最先富起来的“明星”。

  “肥”“瘦”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第一地质调查队与第三探矿队原本是一家,1980年按照专业分工,两家各自独立出来。在“分家”时,第三探矿队的家当明显占优势,设备和队伍都比第一地质调查队的阵容更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以探矿工程施工为主业的第三探矿队在经济上陷入了低谷。在经营困难的局面下,第三探矿队参与建筑市场的竞争,其中一支建筑队伍甚至在温州已干了十几年。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在建筑市场上第三地矿队的优势并不突出。尽管付出巨大努力,第三探矿队仍然无法摆脱落后局面,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跳槽改行,职工收入增长缓慢。直到2004年,随着承担地质找矿任务的增多,第三探矿队的经济状况才逐步有了起色。

  队长黄帆说,第三探矿队今年的经济目标是完成710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了4000多万元。在达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后,第三探矿队准备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并设法更新设备,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第一地质调查队的发展过程与第三探矿队有很大不同。

  第一地质调查队在1980年与第三探矿队“分家”时的家底很薄。而专业队伍和科研实力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截至目前,第一地质调查队有各类国家级甲级资质9个、乙级资质7个,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52人,其中高级职称62人。

  依靠专业技术,第一地质调查队先后为国家找出了小秦岭金矿田、栾川钼钨矿田等大矿,曾两次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两次被国务院授予“为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

  第一地质调查队队长岳铮生告诉记者,该队在闯市场的道路上,经历了几次跨越。1990年属地化管理后,第一地质调查队服务当地经济的意识增强,自身的发展也逐步加速。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上取得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特别是1999年以后,直接参与开矿拓展了发展空间。2003年提出“集中发展”战略,再到计划2010年上市,第一地质调查队已悄然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一支劲旅。从2001年产值3200多万元,到2007年的2亿元,第一地质调查队的发展呈加速态势。

  地勘事业发展瓶颈待突破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第一地质调查队与第三探矿队的“肥”与“瘦”,其实都是表象,从更深层次上看,这两家单位的今昔变迁恰恰折射出我省地勘系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26个单位中,共有职工1.8万人,分布在全省11个市。从部管到属地化管理,河南地勘系统在50多年的历史中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其自身的发展却显得相对滞后,政策与形势几经变化,也似乎让一些地勘单位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有关专家认为,地勘单位本来是在地质找矿最专业、最权威的,但现实是,地勘单位在我省能获得矿业权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几乎所有可供开采矿山的矿权都被社会资本登记控制了,地勘单位只能给拥有矿权的老板打工,发展空间有限。

  据了解,省地矿局曾提出,要求各地勘单位向第一地质调查队学习,争取拿到自有矿权的矿山进行开发。对此,一些地勘单位感到很为难,因为机会实在太少了。

  记者近日在省地勘系统采访,多位专家都提出,目前的利益分配模式对地矿事业发展很不利。

  按照现有模式,地勘单位的工作职责是找矿,矿找到后交给国家,完全是无私奉献式的。

  一般作家创作出一部作品就拥有著作权,而地勘单位发现一座新矿山却没有相关权益。这种状况存在已久,但近年国内许多专家对此质疑。专家认为,发现一座矿产的经济与社会意义远比一般性的发明创造要大,但“发明人”与“发现人”的权益却相差万里,忽略矿产发现权的代价可能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近年,一些地方有了地勘单位以探矿权入股矿山的尝试,但总体上看,地勘单位的收益仍然较低。

  专家指出,地勘单位戴着事业单位的帽子闯市场,这帽子弄不好就成了“紧箍咒”,事企分开、明晰产权、明确权责已成当务之急。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去年8月18日在省地矿局地调一队调研时也提出,要“用市场经济办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呼唤地勘“新跨越”

  中原崛起离不开资源支撑,找到足够的资源并加以利用离不开地勘系统的工作。从省情来看,我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好资源、环境制约两大难题。正是基于此,省领导对地矿工作十分重视。

  前不久,代省长郭庚茂在听取地矿系统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增强国有地勘单位活力。张大卫副省长也多次就加快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作出指示。

  7月28日,省地矿局召开全局领导干部会议,部署“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省地矿局局长唐全国说,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领导干部们“讨论得十分热烈”。

  一位地矿干部说,内蒙古地矿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制度改革,既调动了地勘单位的积极性,激发了活力,也使资源保障工作科学有序地运行。

  唐全国说,省地矿局作为我省地质工作的主力军,职能定位必须与需求相适应,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性地学服务,促进地矿事业和地矿经济全面发展,简言之就是“找矿、服务、促发展”。

  据了解,在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省地矿局确定将对地勘单位现有格局进行改革。

  改革的框架是“两精干一过渡”,即精干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切实强化资源保障和服务功能,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地学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精干闯市场的力量,真正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市场主体;要在过渡期间,继续按事业单位待遇把不具备闯市场条件的人员安排好。前者工作主要由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后者主要涉及各地质工作队。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地勘单位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唐全国说,在发展过程中,将贯穿一条主线,即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始终坚持和突出六个基本点:一是以地质调查立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是地矿局立局之本。这个基础千万不能丢。有了这个基础性的优势,就能派生出资料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就能提高综合实力。二是以地质找矿兴局。地质找矿,是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始终将地质找矿作为地矿局的中心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性地勘投入,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选择有资源潜力和市场需求的矿产地,争取找矿新突破。三是以矿产开发富局。目前,国际、国内矿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矿业市场持续繁荣。地勘单位拥有发展矿业的技术、成果、人才三大优势,要在依法取得采矿权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创建骨干矿山企业,做大、做长、做深商业性地质工作的产业链,增强地勘经济抗风险能力。四是以科技创新强局。制约省地矿局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拥有的矿业权不多、项目来源不稳定、市场竞争压力太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是科技与人才的瓶颈制约。要紧紧围绕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抓好关键技术的攻关。五是以统筹兼顾安局。六是以“走出去”活局。靠“走出去”拓展生存发展空间,靠“走出去”搞活地勘经济。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有组织、有规划的对外开放带动战略,最大限度地整合局内力量,选准并集中目标“走出去”。

  唐全国说:“我省地勘单位体制上迈出一步,活力释放出来,通过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一定能建设出一个专业一流、实力雄厚、富裕和谐的河南新地矿。”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