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報"五一游行评论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5 23:40:40
尊重他人表達自由 放下心結尋求共識 ? [昔日]  2007 年 5 月 13 日  星期日
對於「五.一」遊行事件,社會各方的看法相當分歧,顯示在社會經濟急速發展下,本澳社會政治生態環境處於蛻變,由此更令人關注澳人的意識型態會否出現明顯的不同取向以致社會走向分化?顯然,現在已經看到,傳統思維和現代思潮的互相撞擊下,社會的多元和複雜化之態勢已不可避免了。而面對這新態勢,澳人需要深入考量澳門未來何去何從,這當中很關鍵的的是,無論是甚麼思維和取態的人,都應立足於以澳門利益為依歸的概念上,學習尊重別人的表達自由。亦只有各種不同看法與意見,在理性和自由交鋒下,經過廣泛對話辯論方可尋找出社會最大共識,這樣,我們社會才可向建立理智政治文化的方向演進。
無庸諱言,對於「五.一」事件,社會上的看法相當分歧。其中,傳總陣營似在「一聲令」下,大量的聲明和表態的廣告及座談會訊息,以排山倒海之勢佔據了一些報章的言論陣地,傳統陣營所表達的立場基本有兩大點,一是譴責「五.一」事件「搞事」之人;二是力挺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與此同時,發起遊行示威團體負責人和民主派,則要佔據道德高位,強調他們行動的正義性,而新澳門學社更抨擊傳統陣營的聲明或表態,「這些鋪天蓋地而來的聲明是同一口徑地指斥五一遊行是違法,只能給人感到有人不惜破壞澳門的法治基石,試圖透過文革式的手段,以大量聲明及座談批判等方式來為五一遊行定性,實行輿論審判,這是法治社會所不容的。」
顯然,傳統陣營與不同聲音者的處理意態,其實都是同出一轍,就是兩者思維都是大批判式的,都是偏離了民主要素之一的尊重不同的表達自由,亦由此令人感覺到澳門原有的包容、和諧及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等這些優質傳統,卻隨著樸實小城在邁向國際都市的發展過程中開始漸漸消逝,這並不是好事。尤其是包容精神,這是維繫著澳門在過往經歷了不少曲折的社會價值,是澳門社會平和以及人與人相處具濃厚人情味的基調。然而,在經濟迅速發展,以及社會矛盾和深層次問題逐漸暴露以至趨向複雜化的情勢下,人們的處事方式卻是趨向激烈狀態,而放棄了原有的包容等傳統價值。
澳門這幾年無可置疑出現了不少問題和弊端,譬如政府管治水平不高及施政跟不上時代步伐與形勢發展;廉政建設的滯後,特別是O五年立法會選舉出現的賄選問題,前運輸工務司長歐文龍涉嫌嚴重貪污案以及坊間對官商勾結的指控、第四屆東亞運動會的浪擲公帑、一些官員的道德操守問題等;本澳經濟社會急速發展,但財富與資源分配不平衡以至不公平狀況;澳門原有社會價值在經濟大潮下備受衝擊,有認知的市民自覺地要守護著澳門文化價值,如保護松山東望洋燈塔行動和質疑賭業過濫聲音等,但政府施政卻迷失於偏高經濟利益角度出發而出現的急功近利狀況,這就使得市民在守護文化傳統時倍感吃力;還有在市民方面,面對著急速發展的環境大轉變,相當市民適應不到,這無論在工作能力、生活習慣等都面對難點。諸如此等的狀況,民間社會早已出現了民意不滿民心思變狀態,各種訴求聲音愈加強烈。
可是,政府在之前相當時間仍無知無覺,而作為特區政府的泛執政力量的傳統陣營中人仍是感覺良好,一些所謂社團領袖只滿足於本身的權位壟斷和經濟利益的保護。所有這些,都是導致政府的施政效益不彰,傳統陣營未能立足於民意基礎。這些正是政府和澳人必須作出深刻的反省,檢視各自本身的不足,才能尋找出適合澳門未來健康發展之道。
因此,澳門現在不能再勇於「內鬥」,因為這只會無盡地內耗我們原本就不多的能量,以致產生更多後遺症。毫無疑問,我們現在要做的是, 無論是政府、傳統陣營和不同聲音者以至全澳市民,都暫且放下心結,以包容的心,在立足於為「澳門好」的最大利益上,共同討論澳門問題,共同努力建設好澳門這個我們的家,這才是澳門人之福。(「五.一」事件話題之三)本報記者 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