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翰:吴冠中为何是中国艺术界的孤独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3:43:20

周文翰:吴冠中为何是中国艺术界的孤独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8日07:59  新京报

  近年来吴冠中先生的画作连连拍出千万高价,是艺坛明星人物,容易让人忽略他这一生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艺术界的“孤独者”。

  吴冠中先生25日仙逝,享年91岁。吴先生耄耋高寿,艺术成就日益得到各界认同,然而,敬仰他人格、爱他画的人仍可能有些无法割舍。

  几年前我做记者的时候采访过吴先生几次,他瘦小,有“清气”,年过八十仍然思路清楚,说话有条不紊,语调带点家乡宜兴话的口音,没有很多在北京待久了的艺术家程度不一的表态腔。而且,近年来,他数次公开对现今的艺术体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老而弥坚,无愧于他崇敬的鲁迅先生之批判精神。

  对吴先生的观点,媒体喝彩者众,但实际效果了了,在我看来有点“如入无物之阵”的感觉。因此,当时我就猜测吴先生的呼吁注定无效,原因无它,过去三十年中大多数变革都是“危机”驱动型的改革,诸多艺术体制中人其实宁愿团团坐吃果果,吴先生这样的文人岂能撬动现实?

  近年来吴先生的画作连连拍出千万高价,是艺坛明星人物,容易让人忽略他这一生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艺术界的“孤独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三十年间,他受到主流的现实主义画派排斥,甚至在中央美术学院无法立足,而最近三十年他虽然得到海内外很多人的认同,在学术和艺术市场上获得响应,但一方面传统派画家觉得他“忘本”,另一方面有年轻艺术家、批评家又嫌弃吴先生“不够前卫、不够抽象”,而且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新派油画风格似乎步步落在欧美绘画潮流的后面。

  有争议是正常的,但细细分析这些争议的缘由却令人有无奈之感。比如吴冠中的同学赵无极、朱德群的确在绘画上比吴冠中“更抽象”,可大背景是后两者留在海外创作,而吴先生1950年回国后的三十年甚至没有独立创作的权利,几乎没有渠道和外部艺术世界沟通交流。

  更重要的是,从吴先生“风筝不断线”———主要指他画画的时候有抽象的图示,但仍然有部分画面接近现实物象,能直接辨认出来———的话引申一步,他的艺术探索始终注意和社会大众一般审美水平保持适度联系,不愿意完全为极少数文化圈内人的“严肃思考”玩深奥,以致多数观众无法欣赏理解,这也是他继承鲁迅先生“启蒙”思想的一部分吧。

  在评价吴先生的艺术创作成就的过程中,我想应该反思流行的“全球创新竞赛”式的艺术比较模式,部分批评家喜欢从形式创新的角度比较某种风格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率先出现,谁是原创谁是模仿,并以此评定优劣。也许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分析,比如一个艺术家和当地的具体的环境、观众如何互动?效果如何?

  值得庆幸的是吴先生已不必面对你我纷繁的评说,就像风筝断线了,飞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希望他能在那里自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