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9月6日《化石》编辑向毛泽东“诉苦”惹风波(佚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8 21:31:32
1975年《化石》编辑向毛泽东“诉苦”惹风波(佚名)
1975年《化石》编辑向毛泽东“诉苦”惹风波
佚名
1975年,在“文革”中复出的邓小平开始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整顿,胡耀邦、李昌等闲置多年的老干部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担任领导职务。但落脚未稳,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杂志编辑张锋上书毛泽东,气氛一时有些紧张起来。胡耀邦稳妥处理此事,未给“四人帮”以可乘之机。
毛泽东要看大字本《化石》
1975年7月23日,医生为毛泽东的左眼做了针拨手术,消除白内障。几天后,毛泽东的左眼视力已可以应付阅读。他心情高兴,想看一些比较轻松的读物。8月下旬,毛泽东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动物学报》杂志和《化石》杂志产生了兴趣,要求将这两种杂志印成大字本给他看。
《化石》是一本科普杂志。8月27日,当年39岁的编辑张锋跟随中国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王台来到中科院院部,领受编排大字繁体版杂志的任务。
编排有限的“大字繁体版”,印给谁看?当然是印给毛泽东看了。这使《化石》杂志惟一的编辑张锋兴奋不已。当时《化石》杂志是半年刊,1973年创刊,到此时总共只出版了六期。“文革”中,几乎所有科普类杂志都停刊了,有限的科普杂志《地理知识》《化石》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化石》在1973年创刊时发行500O份,到1975年已增加到51150份,不断有读者来信要求将杂志改为季刊或双月刊。
7月下旬,胡耀邦、李昌等来到科学院,使张锋的信心大增。8月7日,张锋给胡耀邦写信,要求增加《化石》刊期,增加编辑力量。接信后,胡耀邦和科技四局基本同意这个意见,但《化石》杂志的出版单位——中国科学出版社却不那么积极,这和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印刷力量紧张显然是有关系的。
毛泽东要看《动物学报》和《化石》,说明他对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关注的,说明领袖和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高墙,是可以沟通的。9月初,张锋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将长期以来遇到的麻烦和苦恼写信直接向毛主席说说呢?眼看着给胡耀邦写信还推动不了《化石》的发展,张锋开始酝酿给毛泽东写信。
贴了4分邮票的“诉苦信”
最敬爱的毛主席:
我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名编辑。科普刊物《化石》三年来虽然得到工农兵的初步好评,但却受到出版部门个别负责人的排斥、压制和少数权威的挑剔,不得不停留在可说是“过了酷暑待来春,犹抱琵琶半遮面”(至今仍为半年刊)的境地。它只能在曲折的斗争中顽强地、艰苦地生长着……
信的中心意思是反映增加《化石》刊期时遇到的困难,希望缩短刊期、加强编辑力量、改进印刷。信中在涉及胡耀邦时说:“胡耀邦同志来院后,我在8月7日向他报告述及《化石》增刊一事,院四局也已将同意改季刊的意见告诉出版社。可是据了解,直至8月27日中央交办任务下达前,科学出版社领导小组扩大会上一致的口径是:顶住!这又是为什么?”
张锋在信中还说:当前适宜于知识青年和中小学生的科学普及杂志实在太少了。应大力创办几种通俗而有趣的、有丰富思想和科学内容的杂志,特别是综合性的自然杂志(如可办《学科学》、《中学生》、《科学画报》、《函授大学》等等);报刊上,特别是几家大报,应多组织科技书刊、科普工作的评论,多刊登一些自然科学的讨论、评述文章。《化石》如要发展,可考虑研究范围更广泛些,办成《自然史》一类月刊……
张锋在这封信中,有好几处将问题提到了“路线斗争”的高度,说“斗争仍在继续”,“必须抓紧出版战线上的两条路线斗争”等等,这显然是受了“文革”思维的影响。信中对科学院中倾向于提高本院科研水平,而科普杂志更适合由院外的单位负责的观点,也多有上纲上线之处,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三千多字的信一气呵成。张锋将信装进信封,贴上4分的邮票。9月6日早晨,他上班经过邮局,围着门外的邮筒转了好几个圈。他写信时没有告诉妻子,此时有过一番犹豫,要不要把信投进去?最后想到,写都写了,哪有不投之理?他将信封塞进邮筒后,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
胡耀邦的应急处理
没有想到,10天后的9月16日,毛泽东看到了张锋的信,批示道:“小平、文元同志:请考虑,可否将此信印发在京各中央同志。毛泽东,9月16日。”毛泽东意犹未尽,在信尾又写下六字读后感:“一封诉苦的信”。毛泽东的批示连带张锋的信马上印发给中央各部委负责人。胡耀邦知情则要更早一些,是邓小平办公室直接向他转达了此事。
看到毛泽东的批示和张锋的信,胡耀邦有些意外,也有些紧张,主要因为这封信还送到了姚文元的手里。不久前,胡耀邦在中央党校“读书班”学习时,和程子华、吕正操曾一起议论,认为姚文元写文章强词夺理,应写信向毛主席反映。来到科学院以后,胡耀邦和李昌对张春桥、姚文元的做法很不满,有时在办公室里颇多讽刺讥喻,渐渐连秘书也不避讳,会不会一言不慎,正好给姚文元以可乘之机?胡耀邦显然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胡耀邦还是认为,张锋的信确有可取之处,《化石》办成半年刊显然不合适,应该增加刊期,如果科学出版社还要“顶住”,那就不对了。
接到毛泽东批示和张锋信件的当天上午,胡耀邦召来了吴明瑜和罗伟,对他们说,你们看,我才来两个月,麻烦就来了。这封信一公开,新华社很快就会来人。现在,你们负责把这件事了解一下,院党组也要做出几条决定,你们要连夜把这些情况写成汇报,尽快报上去,赢得主动。他还和李昌商量,将主席批示和张锋的信,加急印刷一万份,让全院人员周知,表示科学院对毛泽东批示非常重视。
胡耀邦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两天后,姚文元办公室打来电话,询问对这封信的处理结果,以及胡耀邦是什么态度。李昌接听了这个电话,回答说,很快就会把处理结果报姚文元办公室。
胡耀邦催问张锋信中涉及的情况,科学出版社负责人报告说,这主要涉及怎样看待研究和科普的关系。在科学院,大部分人认为应该以科学研究为主,科普不是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所以在经费、印刷诸方面,前段时期对《化石》的支持不够,这一点,张锋说得有道理,科学出版社要吸取张锋信的积极之处,加强对《化石》的支持。胡耀邦心里有底了,下一步,他马上安排召开科学院干部大会,宣读张锋的信,“诉官僚主义之苦”,把问题推到前台。
从张锋说到陈景润
9月20日下午,科学院召开了“落实毛主席9·6批示的干部大会”。胡耀邦在会议召开之前,还召见了前来开会的张锋,并请他作了发言。轮到胡耀邦讲话了,他站起来,第一句话就解释了他为什么要站起来:“我坐着说不出来,我要站起来讲。”胡耀邦说,“文革”中毛泽东对“小人物”来信有三次重要批示。一是批示李庆霖的信,督促克服官僚主义,关心群众生活。二是对电影《创业》作者张天民来信作了批示,这一批,会促进文艺战线上的更大繁荣和发展。第三,就是对张锋信件的批示。
胡耀邦说:“主席是抓典型。抓住张锋同志信这个典型,来促进科学宣传、科学出版、科学实验,促进我们全院、全国科技战线上的工作。”由此,胡耀邦肯定张锋写信的勇气,指出他想把本职工作搞好,他是个螺丝钉、小人物,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胡耀邦说,张锋今天的讲话也很好,值得学习。但他随后又说:“是不是张锋今后就保险了呢?那也不一定。从不革命到革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两种可能,一天天一年年把自己的工作推向前进,好上加好,也可能。不好了,跌倒了,那也可能。”
出人意外的是,在这天的讲话中,胡耀邦第一次当众提到了数学所的陈景润。他说:“现在对陈景润的争论应该澄清了吧。对陈景润不是还有争论吗?陈景润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有。他那么刻苦地钻研数学,有了那么大的成绩,不值得学?”胡耀邦介绍说:英国人写了一本关于属性理论的书,第11章就叫做“陈氏定理”。“当然陈景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刻苦钻研,而且有成就。在这一点上,我跟他比,觉得惭愧,惭愧得很哟!……假如我们讥笑他,我们站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个是非不能含糊。陈景润政治上不好?能不能这样讲?我觉得不能这样讲。如果百家争鸣,我作为一家,不同意这个意见。”
在“文化大革命”的荒唐岁月里,数学家陈景润曾饱受折磨。胡耀邦在大庭广众之下,第一次明确地指出:陈景润在“政治上基本上是好的”。
“不要送姚文元了”
李昌也在9月22日到院、所两级干部会议上,专门就毛泽东对张锋信件批示一事讲话,着重说明科学院领导对主席的批示非常重视。李昌讲话后,吴明瑜、罗伟就科学院落实主席批示一事起草了报告,经胡耀邦阅定,再请人用毛笔抄成大字本,由胡耀邦、李昌、王光伟三人署名,送邓小平,并请他转呈毛泽东。就在这时,姚文元办公室再一次打来电话询问如何处理主席批示之事。李昌问胡耀邦,这份报告是否也抄送一份给姚文元?胡耀邦说,等一等。报告这样写道:
小平同志并呈主席:
9月18日,我们接到了主席9月16日对我院《化石》杂志编辑张锋同志信件的批示。院核心小组立即进行学习。19日,我们召集部分单位先走一步,检查了有关工作。20日、21日、22日,又召集京区29个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学习讨论。我们都谈了学习的体会。张锋同志也到会发言了。主席批示和张锋同志的信,已经传达到全体职工中了。一个学习和贯彻的热潮正在兴起。
……
目前科技出版编辑力量太弱。1965年科学院科学出版社有自然科学期刊80多种,书籍400多种,还有科普出版社和其他出版机构出版大量自然科学书刊读物。这几年,科学院科学出版社(科普出版社已并入)只出30多种刊物、一二百种书籍。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开展学术交流、报道科研成果、推动百家争鸣、普及科学知识和宣传自然辩证法的需要。按现有的出版力量,积压的稿件要五年才能印完。这方面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商量解决。
关于贯彻主席的科技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意见,以及整顿科学院的一些想法,我们前不久上送了《汇报提纲》,不知主席是否看到了,还望给予指示。
胡耀邦 李昌 王光伟
1975年9月24日
很快,毛泽东圈阅了胡耀邦的报告,退邓小平。看到了毛泽东退回的报告,胡耀邦说,不要送姚文元了,毛主席已经看过了。
从1976年开始,《化石》改为季刊。张锋后曾担任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总编辑。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