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全球粗钢生产量中国居首 达4.2亿公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2:12
行政院主计处依照国际钢铁协会(IISI)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粗钢生产量达到12. 2083亿公顿,比2005年增加9.6%,亚洲产量6.5亿多万公吨,增长14%,增幅是世界各区之冠,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五成,如以国别看,以中国的产量居世界之冠。
中国去年粗钢生产量达到4.2亿多公吨,比前年大幅增约两成,远远超过居第二位的日本,日本有一亿多万公吨,两国相加,已经占全球44%,至于台湾则有两千多万公吨,也比前年多8.8%。另外欧洲总产量为两亿多万公吨,只有中国的一半,美洲和俄罗斯则也都只有一亿多万公吨。
另悉,2007年世界级钢厂的竞争力最新排名出炉,俄罗斯的钢铁巨头谢韦尔钢厂跃居第一位,而中国钢铁企业的排名普遍下降。
与全球钢铁产量排名不同,全球钢厂竞争力排名主要考察钢铁企业的扩张产能、利用钢铁技术的能力、所在地风险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这份全球最具权威的WSD钢铁企业排名中,又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评估项目,它们是:一、规模;二、在高速成长的市场区域;三、在成熟市场中的控制力。同时也对其他一些项目的个别权重做了改动。总体上,拥有以下特点的企业权重值较高:一、采取积极的经营管理策略;二、扩张产能;三、产业链的整合。
在更为严谨的评估下,平均权重值最高为俄罗斯的谢韦尔钢厂的7.93,韩国的浦项制铁和刚刚合并完成的安赛乐-米塔尔分列二、三位,2006年安赛乐和米塔尔重组前,竞争力分别排第13和第6名。而宝钢则从2006年的第三位降到了今年的第四位。
在最新出炉的钢厂竞争力排名中,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排名都有所下降。除鞍本钢铁竞争力排名有所上升外,宝钢、马钢、沙钢的竞争力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析人士指出,这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下降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