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社 中国:奥运开幕要有个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4:50
北京奥组委于4月14日召开“我所期待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座谈会,听取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对举办好开幕式的意见和建议。张艺谋等开幕式创作团队的主创人员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向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们介绍了工作进展情况。他说,开幕式的创作方案正在进行进一步细化工作,今年8月将把确定的方案提交给国际奥委会审批。
张艺谋说:“创作团队成立正好一年。承担了这个任务,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比拍十几部电影压力还大,难以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谈及开幕式的创作思路时,张艺谋表示,多听有益。开幕式约50分钟的文艺表演时间里,如何将有着五千余年灿烂历史的中国文化更好地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是艰难的艺术创作,需要坚持艺术个性。
各界代表一致认为要向中国神话要灵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专业2004级学生吕帆说,北大师生们大多认为开幕式要表现出“古老华夏与青春中国”的融合,不要搞成一个什么都有、什么都不能充分体现的大杂烩。
体现中国神话特色
他建议借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的思路,采用汉字拼图等方式,将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字,用艺术的方式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刘铁梁认为,奥运会开幕式要多从中国神话中找构思。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源头,就来源于神话。神话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可以找寻到历史的记忆。
来自部队的作家王宏甲十分赞同在开幕式上采用中国神话元素的建议。他说,中国的神话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观。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无一不是牺牲自我、成就集体的典型。
首汽公司出租车司机于凯在一周时间内征集了二百多名乘客对奥运会开幕式的意见和建议,他说,一名外宾表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要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一位北京的老大爷说,开幕式上要展现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如风筝、空竹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主持人王佳一特别制作了一期“美丽的畅想──我来设计奥运会开幕式”与听众互动的节目,二千余名听众积极为开幕式贡献自己的建议。
市民那和利期待奥运会开幕式展现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风采。
而奥运专家则强调要用国际语来讲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认为,开幕式将是向全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千载难逢的机会,应当用最能吸引人的方式来创作,采用国际性的时尚元素来诠释中国,尤其是要注重视觉效果,切忌假大空。
他认为,奥运会开幕式的创作,既需要集思广益,同时也要力排众议,要给予艺术家足够的创作空间。
奥林匹克专家孙葆丽说,必须采用国际语言来整合各种中国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被世界各地的观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