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用腿,也用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51:01

世界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继续厮杀,该晋级的晋级,该出局的出局,不分名气,没人客气。它除了是球队PK的战场,也是中外各类体育名嘴的竞技场。一次次解说或狂喷后,留给观众的除了世界杯本身的魔力,还有名嘴们的个性魅力,当然,也有不少因人而异的遗憾。

 

以数百条脍炙人口的“韩乔生语录”而横空出世,成为后现代解说标杆人物的韩大嘴,在南非世界杯时段嘴变得更大言语更“嗨”了,虽然没亲赴南非,但他的出镜率甚至高过去南非的那几个小字辈。尽管节目大多在深夜,但韩大嘴发扬一不怕累,二不怕错的精神,唐僧般喋喋不休,誓把足球娱乐化道路走到底。有观众形容,韩乔越来越有类似芙蓉姐夫的评论风格,虽是戏谑之辞,但看得出观众对韩乔主动坚持草根路向的欣赏。自从沈冰火后,男观众在深夜除了期待球赛外,还期待一个美貌与知性并重的女球盲陪男观众看球,结果他们等来了王梁。怎么说呢,此女长相尚可,也不懂球,但似乎总也找不准男观众的兴奋点,缺乏如沈冰般的男观众缘。既生冰,何生梁,王梁或许会感叹:哎,先入为主,要是我在前面,我一她二,指不定有多少男粉丝呢。

 

美女王梁之前横亘着一座“冰山”,央视解说员刘建宏段暄贺炜们面前则横亘着黄健翔。刘建宏段暄有资历有口才,但似乎各有软肋,刘是缺乏激情,时有口误;段则如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水平不稳定。倒是常年解说西甲的贺炜,顶着黄健翔徒弟的名头,用词专业,语气从容,时有妙评,让人能在某些激烈比赛的当口体会到解说语言的美妙余味。

 

刘建宏跟韩乔生的距离多远?或许就5年,如果他激情丰沛,犯的某些错误更经典的话。贺炜跟黄健翔的距离多远?也许10年。他拥有专业技能,拥有语言技巧,真正继承了黄健翔衣钵。但贺炜也许永远都寻不到如黄健翔意大利咏叹调般的火山爆发,因为,那样的爆发,纯粹是大脑与内心,灵感与激情的结合,它只发生在某一个特定瞬间,无法复制,难以模仿。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eb1fa0100jhbh.html) - 世界杯用腿,也用嘴_谭飞_新浪博客

再来看看国外的世界杯解说员:南美解说员以肺活量见长,巴西解说员声音贯穿比赛始终,该放则放,极具个性地不掩饰个人好恶。欧洲解说则更加丰富和多元,不乏专家分析,比如曾经的“足球绅士”莱因克尔,他的解说准确到位,一针见血,让普通球迷有拨云见日之感。而德国和英国的解说员则往往会加入一些调侃的成分,英国解说员喜欢拿荷兰人开涮,调侃得不留任何情面。一衣带水的日本,解说员通常是抒情派,仿佛个个都是春上村树的粉丝。国外的足球解说非常注重和强调专业性,但绝不晦涩难懂,而是把激情、理性、个性很好粘合,带给观众快乐和震撼。

 

中国观众时常会面对那些发生在凌晨的世界杯比赛,这样的比赛精彩也就罢了,不精彩的话,观众就只能期待解说能够弥补。观众的期待值高吗?不高。他们不希望用另一种枯燥加重比赛的枯燥,不希望夜色深沉里的悠长等待换得“淡出个鸟来”而已。想想那些激情四溢的南美解说员进球后极度夸张的一长串高亢叹音,我们没那样的民族习惯没那样的狂欢精神,但至少,数亿世界杯看客有资格享受中国式生动!

 

世界杯用腿,也用嘴。前者是眼睛的精彩,后者是耳朵的精彩,加起来就是:足球的精彩。

 

谭飞/文(载6月22日《环球时报》)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invite/att_reqback.php?code=7B1HhON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eb1fa0100jhbh.html) - 世界杯用腿,也用嘴_谭飞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