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廷初选胜出五看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3:35
在日前的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初选党员投票中,谢长廷胜出。由于苏贞昌宣布退出初选,游锡堃表示停止竞选活动,吕秀莲无论是党员投票还是民调数据都与谢差距较大。因此,舆论早前已认为谢几已被定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对于这次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初选党员投票结果,有以下几大看点:「台独」势力未成主流一是极端激进「台独」势力并未成为民进党主流。之前,尽管「四大天王」都在政见会上向「独派」大表「忠心」,但整体而言,只有游锡堃力主「法理台独」,表现出死硬激进;至于其它苏谢吕三人,皆守住「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底线,并主张「须依现行宪制进行修宪」,则三人可谓皆是「维持现状派」或者「事实独立派」,并未主张激进的「法理台独」。而这次党员投票结果,游锡堃得票甚少,表明他押错了宝,他所主张的极端激进「法理台独」路线虽然得到辜宽敏等「台独」大佬的公开力挺,但并没有真正赢得民进党党员的多数。相比而言,曾经因「宪法一中」说遭到其它「天王」围剿的谢长廷获得了更多认同。值得观察的是他曾在政见会上表示,如果他当「总统」,第一件事情一定要让「立法院」过半,如果民进党没有过半,他负责「乔」到过半,让民主程序可以进行。这表明,许多民进党员也对台湾政坛长期的蓝绿对抗空转产生了厌倦,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远甚于对「法理台独」的关注。二是陈水扁不仅跛足,而且跛得特别严重,给其未来短命任期的动作走向投下新的变量。之前,陈水扁挺苏贞昌已经非常露骨,但苏的落败,表明陈水扁在党内已经很不得人心,威望尽失。「扁长情结」,扁先出尽风头,但最终将是长笑在最后。之前,陈水扁在接受电视访谈时一方面「漏嘴」挺苏,一方面公然表示要用接下来一年的任期做四年的事情,暴露其在推动「法理台独」上蠢蠢欲动。但是,谢的出线,使扁的如意算盘落空,认识到自己在党内的威望扫地,并且以游锡堃为代表打出来的激进「法理台独」主张并未成为民进党党员中的主流,陈水扁何去何从?谢长廷本身弊案缠身,为了在大选中表示清廉,他会不会拿陈水扁的贪渎做替罪羊转移视线,至少不那么卫护陈水扁,使陈水扁将来的命运更加凄惨?总之,陈水扁的末日光景不好看。马谢之争更加激烈三是谢长廷接下来的「长路」更加凶险,会不会变生莫测值得观察。之前,「四大天王」为了争夺「总统」候选人之位,上演了一出吕谢游联手打苏的好戏。这是因为当时苏掌握行政资源,又有陈水扁在背后支持,明显「形势比人强」,所以其它「三大天王」要联合起来打「出头鸟」。而现在,谢在党员投票中大幅领先出线,则就是他成为了「出头鸟」。表面看来,苏宣布退出选举,游表示停止竞选,只有吕要继续抗争,不大可能再上演「三打一」的局面,但实际上,按照民进党有关规则,第二阶段占70%权重的民调还是要进行,苏、游、吕并非真的已是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次民进党「总统」候选人之争,对于扁、苏、游、吕来说关系到政治前途的生死,因此他们绝不会真正甘心让谢一个人好处全得,谢本身有弊案过往,可供攻击的地方不少,如果协调不当,谢仍然会中来自党内「同志」的暗箭。四是「马谢之争」将更加激烈、胶著,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更加扑朔迷离。谢出线代表民进党来与马英九争夺「总统」,对马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谢本身也有多个涉嫌贪渎的案底可供攻击,这对于深受首长特别费之累的马英九来说自然是个利好消息。不利的一面则在于,谢本人非常擅长于选举,狡猾多智,心思细密,而且之前刚刚经历过台北市长选举、民进党内候选人初选等大选热身,等于是提前展开了大选,更为重要的是,谢在政绩等方面还有可赢马英九之处,例如根据中时电子报于2006年12月26日所做的民调,给以马英九80分以上成绩的台北市民共占47%,与52%的高雄市民给曾经的高雄市长谢长廷80分以上相比,马还略逊一筹。而联合报最新的民调则显示,如果由谢迎战马,马目前虽然仍然保有四成三的领先优势,但和四月底的调查结果对比,支持谢的选民由一周前的二成一增加为二成八,而支持马的则由五成二降低至四成三。当然民调只是一种参考,但客观上,谢是政坛老将,历练丰富,与马作对撕杀,堪称「棋逢对手」。台海局势较为乐观五是台海未来长远局势较为乐观。所谓「较为乐观」,就是相对而言,比起最坏的局面来说要好。因为,尽管谢在深绿「台独」势力的绑架之下,在民进党「总统」初选政见会上也公然叫嚣「台独」,背弃其过去的「宪法一中」立场而表示要全力推动「一台宪法」,但相比较来说,谢的「台独」立场终归不如游锡堃那么激进极端,他的出线也避免了苏贞昌被陈水扁绑架要跟著冒险立即推动更为激进的「法理台独」的风险,之前也确有报道指他提出「宪法一中」和「高雄和厦门都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等。在党员投票结果出现后,谢立即发表的声明中,称自己是一个从现实出发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坚持「台独」立场,一方面强调「从现实出发」,而台海关系发展的现实,是大陆实力不断增强,两岸交流密不可挡,台湾年轻一代摆脱李登辉世代的「皇民情结」、陈水扁世代的「反国民党专制情结」和「仇共仇中情结」之后,将会更加懂得以全球化的眼光看问题,更加理性地看待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只要大陆政策得当,则认同「一个中国」的人会再次多起来。如果谢真的愿意从这个现实出发,那么,他如在2008年大选中败给马英九则是另一回事,即使是他获胜,应该也至少比陈水扁现在就想冒险一逞「法理台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