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中:揭开价值之谜(二)——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0:01:48
郑克中:揭开价值之谜(二)
● 郑克中
亚里士多德猜想到了隐藏在交换等式背后的“共同物质”是物的效用,但他无法证明;后来的人,沿着他的思路往下走,也走不通,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这就是被他们称之为的“价值-效用悖反律”。于是就另辟蹊径,有人找到了劳动,有人找到了边际效用。当然都不对。所以如何解决价值-效用悖反律就成了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不得不在这里用较长的篇幅来专门探讨它。 ( http://www.tecn.cn )
一 定义需要
我可以说,“价值-效用悖反”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这完全是由于人的一系列习惯性的逻辑思维错误引起的一个子虚乌有问题。可是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众多研究者并没有认真地去解决与价值有关的诸如需要、效用、需求、需要与效用关系、需要与需求关系、效用比较、效用度量、一般需要与具体需要关系等等问题,因而就产生了许多思维概念的混乱。这些混乱最终把价值理论变成了经济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当然比猜想还要糟的是,误导了几个世纪的人类社会实践。 ( http://www.tecn.cn )
现在就让我们从头,或者说从最基本处入手,解剖一下上述那些对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当把这一切都做完了以后,事情真相就会在我们面前显露无遗了。 ( http://www.tecn.cn )
什么是需要?如何给需要下个定义?我发现经济学家对这样的问题基本不大感兴趣,所以要想寻求有研究的答案,还得到社会心理学家那里去找。但我看了一些,也没有找到满意的,一些书都是抄来抄去的,只有原苏联的《哲学百科全书》和一位保加利亚学者尼科洛夫的《人的活动结构》启发了我[1],现将我的思考结果叙述如下: ( http://www.tecn.cn )
在汉语中“需要”一词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需”,另一部分是“要”。“需”就是在人或其他主体中产生了空虚或不满足感;“要”就是希望将这种空虚或不满足感加以弥补、充填,使之恢复常态。所以“需要”两个字本来应该是“虚邀”。因为汉语同音假借的结果,才变成了“需要”。“虚”就是空虚,“邀”就是追求、向往的意思。将两个意思合在一起,就是说,在有机体或类似于有机体内出现了空虚和不满足,于是就产生了补足空虚和不满足的愿望、追求,这就是需要。 ( http://www.tecn.cn )
从根本上说,人或其他生命体、组织,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与周围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依存、交换关系。在它们之间必须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交流。这种交换和交流,保证了生命体和组织的存在、发展、进化,所以需要就是这一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反应。当生命体或组织与外界处于交换或交流的不平衡状态时,或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状态时,立即就会产生不足与缺乏的感觉。所以“需”可以看成是从主体发出的、对客体依赖关系的确认、感受信号。 ( http://www.tecn.cn )
要(邀),求也。表明是希望获取、得到的意思。在有“需”的情况下,就是希望获取、得到业已感到缺乏、不足的某种东西。因为有了“需”,即一种生理或心理不足的感受,所以才产生了“要”,即满足这种不足的愿望。举例说,胃里缺少了食物,身体就产生了一种不足,不足就是饥饿感,这就是“需”,因为有了这个饥饿的需,就又产生了消除饥饿的愿望,这就是“要”。 ( http://www.tecn.cn )
综上所述,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给“需要”下一个明白、完整的定义了:
需要就是生物体或组织依据自身存在状况,对满足其生存、发展条件和物质不断作出选择意向的生理、心理过程。 ( http://www.tecn.cn )
上述定义首先强调了需要是生命体或组织主观的感受、感知和愿望;其次指出了,这种感受和愿望来自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依赖、依存关系。 ( http://www.tecn.cn )
很清楚,这样定义需要,还需要回答两个诘难,否则定义的准确性就会受到质疑。
第一个诘难是,除去人和生命组织,其他的社会组织、无机物也有“需要”。这该如何理解?比如,“社会需要多元化意识形态”,“田地需要施肥”,“水库需要加固”等。不难看出,这类“需要”其实都是人的需要,不是物的需要,是人的需要被转移到了物的身上,假借物,反映了人的需要;或者说,是人的需要披上了物的需要的外衣,实质仍是人的需要。 ( http://www.tecn.cn )
第二个诘难就是“需要不仅仅是表现在匮乏、缺乏、不满足方面,充满、盈溢也产生需要,即释放、排泄(非贬义),的需要”。比如,人需要排泄、宣泄、释放,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休息,吃饱了,喝足了需要排泄等等。就是说,不满足产生需要——欠缺的需要;太满足也产生需要——消除过剩的需要。当然我们要是板起面孔做学问,不妨将前者称之为“正需要”,后者称之为“负需要”。其实那样做没有多大意思。我们一般理解需要,就是由不足、欠缺引发的需要。至于释放、排泄的需要,那只不过是人借助了“需要”一词表达了“应当做”、“应该做”、“必须做”等意思,并不是在真正意义上使用的需要。因为需要一词本身包含着急切要办、非做不可的意思,所以人们才把它引伸用来表示那些对人来讲是紧急要办的事情。满则溢,满了就要溢出来,这不是人主观需要不需要溢出来的问题,而是必须或一定溢出来的问题。 ( http://www.tecn.cn )
所以我在这里只好声明,我们只研究原本意义上的需要,而不研究衍生意义或词法意义上的需要。
对以上所说的内容我想补充、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 需要是人的主体行为,是客观现实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形成的主观感觉和愿望。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人若没有了需要也就没有了行为动力和创造力。 ( http://www.tecn.cn )
第二, 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千世界,万物皆备于我。有的需要具有不间断性,比如呼吸;有的需要又是有固定间隔和不断重复的,比如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有的需要是有形的,有的需要是无形的,前者被称之为物质需要,后者被称之为精神需要;有的需要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有的需要又具有孳生性,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又产生了另一种需要;有的需要又因人而异,呈现出多姿多彩性……总之,人类和个人就是这样以需要为动力,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推动社会进化。所以说到底,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要问题。 ( http://www.tecn.cn )
第三, 需要像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其依据的事实却是客观的,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现实反映。 ( http://www.tecn.cn )
二 定义效用
明白了需要,接下来让我们来研究效用。
既然需要是因人有某种欠缺、不足而产生的满足欠缺的愿望,那么如何使欠缺得到满足,愿望得以实现就成了必须回答的另一个问题。这就是效用问题。 ( http://www.tecn.cn )
单说需要,只表明了主体人处于一种状态以及改变这种状态的愿望,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问题的全部是:有需要,就要有满足需要的东西,或者说需要是有对象的。人不能毫无所指地空谈需要。谈需要时必须谈到需要什么。比如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钱、需要名誉、地位等等,而不能说,你需要,我需要,我们需要……。这就说明,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构成了人的需要的客体、对象、目标。需要都是有对象的、目标的,没有对象、目标的需要是没有意义的。 ( http://www.tecn.cn )
需要的对象、目标就是在经济学中被称之为效用物的那类东西。效用又被称之为有用、用处,在马克思著作中又被称之为使用价值(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叫法。价值依存于交换。交换才有价值。但物的效用却不依赖于交换而存在。所以物有效用并不一定与价值相联系。在交换产生以前的物和不参加交换的物依然有效用)。物有效用是什么含义呢?就是物能满足人的需要。比如有一个人感到了饥饿,说明他胃里缺少了食物,于是就产生了对食物的需要。这时恰巧有食物存在,人就可以将食物吃进胃里,使缺少食物的胃重新被填满,人就可以产生饱的感觉。饱的感觉就是食物的效用被实现了。对食物而言,它是物,但不是无意义的物,它身上带有一种东西,或叫做一种属性。这种属性对人能具有某种好处、利益,这就叫做效用。食物能叫人“饱”,水能叫人“解渴”。“饱”和“解渴”就是食物与水的效用。凡具有效用的物,就叫做效用物。于是我们这里就可以给效用下一个定义了: ( http://www.tecn.cn )
效用就是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的属性或功能。
效用与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效用以需要为存在的前提,需要以效用为目标、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效用,没有效用需要也不能得到满足。比如,一支笛子,对不会吹的人来讲,没有效用,当然也就不会对笛子产生需要;反过来,如果有人会吹笛子,对笛子产生了需要,但却没有笛子,那么需要也就不能得到满足。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仍然是存在的需要,但是没有需要对象。所以对效用而言,需要的存在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效用。 ( http://www.tecn.cn )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就物本身来说,任何物都有区别于其他物的自身独有的个性、功能、属性,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类赋予的,都是客观的存在。我们设想,假如没有人类,没有人的需要,难道那些天然功能、属性就都不存在了吗?比如笛子,是否因为人不会吹,作为笛子发音的属性就不存在了呢?很显然,它们会依然存在。就是说物自身所拥有的各种属性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人是否需要为转移。当然,这时这些物的自然属性就不能被称之为效用了,因为它们没有成为人的需要的对象和目标。也就是说,物的各种自然或人工属性是物所固有的客观存在,但能否使“属性”变成“效用”,完全取决于是否有人类的需要存在。 ( http://www.tecn.cn )
我想,上面我已经把需要与效用是怎么一回事说清楚了,但这里仍需要强调一下:千万不要把需要和效用混为一谈。需要与效用虽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绝不是同一个事物,也不可相互代替。需要是人的主观感受和愿望,效用是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没有需要,客观物所具有的功能、属性依然存在,只不过不叫效用,有了人的需要,才叫效用。所以效用的实质就是那些被人所需要的物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绝不是无的放矢。到以后大家就会明白,边际效用价值论之所以走入另一个歧途,就是因为他们彻底混淆了需要与效用的关系,把效用当成纯主观的东西了。 ( http://www.tecn.cn )
正因为效用具有客观性,人们才有可能把物与效用直接联系起来,明确指明是什么什么物的效用。比如人们可以说,水的效用,面包的效用,衣服的效用,货币的效用……这无穷尽的名单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效用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因为你不能说渴和不渴的效用,饥或饱的效用,冷或暖的效用等等。前者是物本身的属性,而后者是人的感觉和感受。 ( http://www.tecn.cn )
正因为效用具有客观性,于是人便赋予了效用物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内容。什么是财富?自经济学诞生以来,便众说纷纭。其实财富的实体就是效用物,是效用物的统称或效用物的集合。无论是大自然的纯粹赐予,还是经过了人类的智慧创造,凡是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也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属于财富范畴。江河、湖海、阳光、大地、空气、森林、草原、各种动物、植物,矿藏、文化、艺术、宗教、学说,以及构成我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的一切东西都是财富。人也是财富,是创造财富的财富。西方经济学家曾讨论过货币是不是财富,中国人也说它,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怎能是财富?其实货币是财富的代表,是财富中的财富。人类社会创造出货币,赋予其效用,但没有赋予其饿了可以直接当饭吃,冷了可以直接当衣穿的效用,而是让它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随时可以变成可吃的饭和可穿的衣,只要持有者愿意。 ( http://www.tecn.cn )
比照需要,不妨也为效用总结几条特征。
第一, 有时一种物可以有多种效用,同样,多种效用也可以满足同一种需要。前者比如一块石头,石头可以做建筑材料,也可以当艺术品欣赏,还可以做武器等等;后者比如面包、馒头、米饭都可以充饥。一物有多种效用,可以使物尽其用;多种效用满足一种需要,可以使人的生存变得容易和获得满足。 ( http://www.tecn.cn )
第二, 物的效用虽然是客观的存在,但发现和利用物的效用却是主观的,并且是与人的知识、能力紧密联系的。比如原始人都是用手去挖掘植物的块茎,有一天突然有一个人想到去折断一支树枝,用树枝来挖,既省力又有效率,于是树枝第一次有了效用,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工具。工具就是根据人的需要被人利用和制造出来的效用物。 ( http://www.tecn.cn )
第三, 人可以利用和制造效用物,但千万不要以为世界上所有的效用物都是人创造的。人本身是大自然创造的,大自然在创造人的同时也为人的生存创造了基本的条件。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世界”,只是说劳动在某种程度上发现和改变了原有物的一些效用,从而改变了人的生存状况。“世界”可不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来。 ( http://www.tecn.cn )
三 效用的度量和比较
既然效用是客观的,是物固有的属性或功能,那么就应当是可以计量的。但是效用如何计量,难倒了所有经济学家。其实非常简单。关键是要找到计量的工具和单位。上哪里去找到统一的效用的计量工具和单位呢?其实我们早已经就找到了,这就是货币和货币单位。但是我还没有就此进行过详细论述,所以这里必须补充上得出这一结论的来龙去脉。 ( http://www.tecn.cn )
说穿了,人对任何一个具体物的效用的度量,也就是用该物的自然量度工具和单位对其进行的度量。比如度量水,用磅秤,单位用公斤;食物也是如此;衣服用“件”;房子用“间”;汽车用“辆”;画用“幅”,参观门票用“张”,等等。所有这一切物的原本度量单位也就是物的效用度量单位。人为什么要度量物?度量它的效用而已,看看这些效用当如何分配、使用。 ( http://www.tecn.cn )
一个人饿了,他需要500克面包(代表食物的标准量)才能吃饱,每一只面包是100克,那么他每吃一只面包,就只满足了他需要量的五分之一。换一句话说,100克面包的效用只满足了他所需要量的五分之一,500克面包的效用才能使他完全满足,所以面包的效用计量单位就是面包的重量(质量)计量单位。再比如,一个人有一件衣服,那么一件衣服的效用也就是一件。他不会不把一件当作10件。一件只可以给一个人穿,10件可以满足10个人的需要。 ( http://www.tecn.cn )
当然,还有些物的效用单位可能不像面包、衣服那样令人感到习惯,但也毫无例外,效用的计量,也是以其自然量度单位为单位的计量。比如看一场戏剧,听一场音乐,获得一幅画、、一本书、一件古董,等等。戏剧、音乐的计量单位就是论“场”或“次”,画就得论“幅”,书就得论“本”,古董一般论“件”。一场戏剧或音乐就只有一场的效用,两场(同质的)的效用就大一倍,可以让多一倍的人获得艺术享受;画、书、古董也一样,只要是同类或同质的效用的计量,也就是单位量多少的计量。 ( http://www.tecn.cn )
效用既然能够计量,当然也就能够比较。我想,明眼人或许已经看出,我在上面已经在有意无意对效用进行了比较。500克面包所拥有的效用是100克面包的5倍,2件衣服的效用比1件多1倍,2场戏剧的效用比1场也多1倍。 ( http://www.tecn.cn )
效用的这种比较,其实是任何人都知道的,因为这就随时随地地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就不停地进行这种比较、选择,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孔融让梨,被传为美谈,那是因为孔融知道,大梨的效用比小梨大,故让大取小,表现了小孩子的高尚道德。可经济学家们却糊涂了,找不着北了。他们硬说什么效用物越多,效用越小。照此逻辑,小梨的效用大于大梨,一个物的效用比两个物大。照此逻辑,人类的任何大规模生产都是傻瓜的表现——因为他们那是在努力减少效用呀! ( http://www.tecn.cn )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同类物的效用比较。
同类物效用的计量,使用的工具和单位就是该物的自然量度工具和单位,其比较当然也就是直接、简单的量的计算就可以了。可是,要是不同的效用物该如何比较呢?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直接、简单呢?比如,一个面包与一件衣服,怎么判定哪一个效用大,或哪一个效用小?还有,大,大多少?小,小多少? ( http://www.tecn.cn )
这确实是个难题。但其实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早就被悄然解决了,只不过还没有被人认识到罢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是交换。用交换的办法来比较不同物效用的大小,应该说这确实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交换不仅替代了人类的无偿占有,从而把人类从类似于野兽般争夺中解救出来,同时又为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寻找到了一个可自动调节的机制,这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他们把不同的效用物拿出来,放到一起(市场),用自己出让的效用物的多少(D)来表明对另一种一定量效用物(U)的渴望强度,即D/U。如果对方在没有任何外力的胁迫下同意交换了,那么就意味着,这一定量的两种效用物在这一时空条件下,效用是相等的。1匹布=2只羊的含义,就是说在此时此刻和这样一个范围内1匹布的效用等于2只羊的效用。 ( http://www.tecn.cn )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人A手里有一张电影票,但到快入场时,他突然感到了饥饿,于是改变了主意,想用电影票换一份食品;这时,又有一个人B手里刚好拿着一份热狗来到影院门口,他很想看电影,但票已经售空。徘徊之际,A找到了B。两个人经过协商,同意交换。A获得了热狗,B获得了电影票。 ( http://www.tecn.cn )
在没有交换情况下,没有人会知道一张电影票的效用与一份热狗的效用,哪一个更大或更小。但是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说,它们的效用相等。效用相等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是人类用交换的办法,对物效用进行比较获得的。A 获得了一份热狗的效用,正是他原来拥有的看一场电影的效用;反过来,B也一样。成交就意味着双方已经把物的效用放在了一个天平上,并且使天平获得了平衡,每个人获得的满足恰好等于他舍弃的满足,所以两者相等。 ( http://www.tecn.cn )
交换在发展,后来终于产生了货币。货币就是人们选择了一种交换物把它固定下来,所有的物都与它交换。如果说在物物交换时代,比如在1匹布=2只羊中,1匹布的效用是用2只羊的效用表现的,反过来,1只羊的效用是用0.5匹布表现的,那么也就是说度量布的效用工具是“羊”,度量单位是“只”;度量羊的效用工具是“布”,度量单位是“匹”。度量工具和度量单位是不统一的。如果再有许多其他的不同的交换存在,那么度量工具和单位就会更是五花八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知道自己所有的效用物如果再同第三种或更多的物交换,结果会是如何。所以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效用物从众多物中产生或叫分离出来,它能与所有的物交换,那么所有的物也就从它这里获得了统一的度量工具和度量单位名称,这就是货币。比如,有如下的一些交换: ( http://www.tecn.cn )
1匹布=1000元
1只羊=500元
1头牛=2000元
这样交换的结果,使有布的人不仅知道自己的布的价格是1000元,而且知道一匹布的价格比羊多一倍,比牛少二分之一。价格是什么?价格就是效用量!是该物用统一的效用尺度——货币对该物效用度量的结果。 ( http://www.tecn.cn )
货币的诞生终于使人寻找到了一个工具尺度,使对物的效用的度量有了统一的标准,从此人们度量物的效用变得像度量物的重量、长度等一样的现实和容易。 ( http://www.tecn.cn )
当然,货币虽然不像法定公斤(千克)、米尺标准单位那样永远固定不动,但相对稳定的存在已经使人类感到满足了,因为毕竟寻找到了一种可以度量物的效用的统一工具,实现了对所有物的统一度量和比较。其实严格地说,法定公斤、米尺等标准物理单位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只不过很微小罢了,那么货币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和人的智慧、能力还不能完全把握的情况下,它的不稳定表现也就可以原谅了。 ( http://www.tecn.cn )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人类对物的效用的比较采取了两种办法,也就是减法和除法。前者是直接比较法,后者是倍数比较法。同质或同类物的比较用减法,直接比较其大小和多少,所用工具和单位就是物的自然度量工具和单位;不同质或不同类的物的比较用除法(比例、分数、除法的意义是相通的),也就是价值公式V=D/U,所用工具和单位就是货币和货币单位。 ( http://www.tecn.cn )
经济学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能够直接度量所有物的效用的工具,都失败了。他们不知道不同效用的直接比较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一种办法,即通过交换,实现比较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并且人类早已经在实践中了,只是没有人看透这其中的奥妙罢了。用两句诗来形容,就是: ( http://www.tecn.cn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众里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