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继盛为例谈明代士大夫如何偏见误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0:14:55

 

  至于杨继盛说的明朝是应战而不是求战,是鞑靼在袭扰明朝而不是相反,因此明朝进行的是被迫的、正义的战争,“何佳也”。这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理。在整个战和过程中,明朝基本上都是扮演着一个被动的角色,来打的是鞑靼,要通贡的也是鞑靼。战争并不是明朝挑起的,从明朝的角度来看,自己是多么的无辜啊。然而,杨继盛有没有试着从俺答、从蒙古人民的角度来看过这个问题呢?他们迫切的需要汉地的物资,可明朝却拒绝和他们交易,那他们该怎么办?除了抢掠,还有别的出路吗?当然,从道德上来说,需要汉地的物资并不能成为对汉地进行抢掠的正当理由。但是,“国”际政治并不是由这些高调的道德来决定的,当蒙古人民落到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做那种宁可饿死也不掠略的君子的。所以,战争实际上可以说是明朝绝贡的政策逼出来的。可是,杨继盛的双眼却看不到这些,他大概根本就不屑去看看长城北面人们的情形……

  杨继盛是明代有名的忠臣,也是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意见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也不能说是由于愚蠢所致。他的缺点和错误,第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所存在的普遍的缺陷与偏见。这些偏见的影响之深之广是惊人的,文人们就连写小说的时候都不忘要讽刺一下那些靠做买卖来祈求和平的“奸臣”们。他们将爱国主义曲解为一味的强硬政策。认为战才是爱国,和就是卖国,任何形式的妥协让步都是屈辱。第二,机械式的简单逻辑。他们认为战与和互相矛盾,只能选择其一,而不能折中,也不能软硬兼施,搞两手抓。对手要么是完全可信的,要么就是完全不可信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他们当作“贼寇之性诈变无常”的论据,彻底否定整个和局。第三,零和定式。在他们看来,鞑靼所得就是大明所失,从而认定“互市者,和亲别名也”,将互利互惠的马市看成是给俺答送钱而求苟且偷安。以他们的逻辑来看,在战争中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若是得到了,那么必定是付出了别的更大的代价。他们不能够理解什么是互利互惠、什么是“汉鞑两利”―或者用今天的时髦词汇来说,就是“双赢(win- win solution)”。第四、自我中心主义。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只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他们不愿意去认真地研究对方、了解对方、理解对方有什么样的需要,其利益与己方有什么交集,有什么可以达成共识、实现双赢的机会。恰恰相反,他们非常起劲地给对方画上“夷狄之性”的脸谱,试图以此证明对方的“其心必异”。好在当时还没有什么“民族性”之类的理论,不然他们就更可以拿来论证与俺答之绝对不可合作了。就是这些缺点和局限性,使得杨继盛和许多其他的士大夫们怀着拳拳的爱国之心,却提出了将同时损害汉蒙双方利益的建议来。直到几十年后,高拱和张居正才以务实、理智的态度找回了和平的机会。

  在激扬文字、品评前人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也反省一下自己。前人的缺点和局限,我们是否也有?李光耀说:中国的青年,必须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保证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了正确的历史观和其他的观念呢?如果俺答再次来求贡,我们会不会再让他等四十年?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