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庆:泡沫是怎么吹起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1:28
我在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把2007年称为中国经济的“泡沫元年”,这明白无误表达了我对于未来10年中国经济和股市的本质看法。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泡沫经济时代,而这个泡沫的核心正是股市泡沫。
有人说,股市都是有泡沫的,没有泡沫就不是股市,这话一般来说有道理,但却远远不能涵盖中国股市泡沫的本质特征。我说的泡沫,特指与上世纪末的日本股市泡沫那种最终将导致经济危机的那种超级泡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泡沫。最近与朋友们探讨日本泡沫与中国泡沫的专题,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日本股市泡沫主要不是日元升值造成的,而是金融开放和居民投资偏好急速改变导致的,虽然日元升值表面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居民储蓄向股市的快速流动。
与日本类似,中国也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也同时面临着储蓄向资本市场的快速流入,这种流入是决定中日两国股市泡沫的基本因素,而升值预期与外资介入,不过是一个重要的触发因素。由于居民投资偏好迅速改变,从而导致储蓄快速流入股市,决定了股市的快速膨胀。很多人不了解储蓄流入股市的能量,以为央行提升利率会打压股市泡沫,这主要是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入的研究。尽管从一般意义上说,央行加息对股市具有很大负面影响,但那是对储蓄率较低和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而言的,对于中国这种股市规模远远小于信贷市场的国家,这种命题并不成立。
简单来说,如果中国17万亿居民储蓄中有30%进入股市,会导致股票市值增加多少?表面上看只有5.1万亿元的“真金”,但是它带来的股票市值增加却不是5、6 万亿元。根据我们的研究,资金流入的效应与流通市值的规模直接相关,而与总市值只有间接关系。按照我们的实证研究,在股市上升阶段,每一元新增保证金推动流通市值的增长大约在4元左右,这是资金在股市中的乘数效应,那么对应5.1万亿的储蓄资金流入,流通市值的增加值应当是20万亿左右。考虑到大股东为了维持控股权,大约有40%的股份会处于事实上的“不流通”状态,那么5万亿储蓄带动的总市值增长就是34万亿,对于我们这个股市来说,就意味着大约上证指数10000点!
这就是股市上涨的基本动力。
有了这个物质基础,股市具体上涨的方式,就可以百花齐放了,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强势群体为为弱势群体讲故事的系列流程。首先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应该有合理的PEG水平——这叫价值重估;其次进行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向绩差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这叫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脱胎换骨;第三,以股票为基础开发各种衍生品,这叫投行创造价值或者金融创新。只要股市走过这样三个流程,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会在原有实业资产的水平上大幅提升,其泡沫程度达到10倍左右。而所有这些流程的欺骗性在于,一旦你进入这种思维模式之后,你会觉得这种高估完全是合情合理的——直到有一天股市崩溃的时候才发觉原来这就是泡沫!
经历过日本泡沫的人会告诉你,泡沫经济一旦启动,是一个几乎无法逆转的过程,而身在其中的人发现,泡沫中的每一件事在微观上看都是合理的,也是符合生活常识的——只有在泡沫破裂之后才知道,这些局部看来合理的东西,在宏观上是极端荒谬的。
我们的股市也正是处于泡沫初期,我们每个人也会觉得泡沫好像都是由业绩支撑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这个缘故,如果任由市场投机规律主导,我们这个股市在储蓄资金的滋养下可能会超出想象地上涨,10000点以上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股市如此上涨的后果是难以承受的。所以我说,现在预测股市能长到什么位置毫无疑义,根本不必关心大盘指数,我们所要关注的是,政府会对此容忍到什么程度。本周股市的剧烈波动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在现阶段宏观经济数据不足以改变市场轨迹,真正决定股市走向的,是政府的调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