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分作文的雷人之处在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55:45
 

高考零分作文的雷人之处在哪?

李宁

太油菜了,网上流传的今年高考零分作文:(题目《早》)早是万恶之源,判卷老师若是不信可问百度。早泄、早恋、早孕、早搏、早衰、早逝、早熟。为了现身说法证明早的害处,今天我早交卷。就写到这吧,交卷,早死早超生……

高考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谁人想,这是出题老师始料未及的。不过,拔出萝卜带出泥。我们从这篇高考作文,还是能窥出很多弦外之意。有许多雷人之处?

一是这篇作文为什么会判零分呢?这是雷人之一。首先应于界定的是,这篇作文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和现象,一定程度上是高三学生对社会问题观察认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这篇作不符合健康向上的基调、也不是高三学生应该在高考作文试卷上写的文字,但是,它不违法。既然不违法,又体现一定思想,那么为什么会是“零分”这样的“绝对”评判呢?

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的这一思想,我们要做的不是急着判零分,将其一棍子打死,而是寻找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最主要的。另外,对于这样的作文,应该作为一个特殊事件加以处理,从笔者来看,这样的答题,阅卷老师是不应该“武断”的判为零分,而是需要谨慎,或者给予不予判分。

二是高三学生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作文呢?这是雷人之二。笔者认为这是社会不良现象侵蚀到青少年身上的具体反映,罪恶之源是社会,是社会的不良现象和个体罪恶对青少年的具体影响,是社会转型矛盾、社会文化观念革新过程中,对于没有形成价值观的青少年的一种毒害。其次是教育的失败。高三学生,正是受教育、促进健康成长的阶段。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高中教育实质上是培养考试的工具,由此,对于那些考试不理想、应试能力不强的学生,得不得正确看待考试、成绩的教育,相反,会被老师冷落、会被家长训斥、会被同学看不起,因此导致他们心中不满,才出现“早死早超生”的想法。

三是这篇作文为什么会公开在网上流传呢?这是雷人之三。因为,作为反映一份青少年思想转型矛盾、对社会看法有不健康情绪的文字,实质上可以归属为青少年隐私的范围,我们社会有必要为他进行保密,就像对未成年人犯罪时审判予以保护一样,可以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假如这篇作文在社会流传起来,知道是那个地区、那个学校的学生,那么对他将来的就业,即使不考大学之后进入社会就业也是一个影响),这起案例,我们需要进行找个体进行谈话、交流、教育,而不是这么快的公开由社会审判。

再一个,如果这样的事件继续公开,其实是一种对社会其他同类青少年的误导。因为这可以出名呀,因此会有示范效应,有的学生在第二年会竞相模仿。最近富士康事件中的宣传报道,不是这方面明摆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