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拆铜像引出大骚乱 警方再捕六百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5:34:55

警民对峙

怒吼的民众
爱沙尼亚政府27日发布声明说,已拆除位于首都塔林市中心苏联战士公墓中的铜制苏联红军雕像。不满当局强行拆除铜像的俄裔示威者27日晚上再次和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共造成74人受伤,包括9名警察,另有600人被捕。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骚乱是在26日晚开始爆发,俄裔示威者主要是不满当局强行拆除塔林市中心一座前苏联红军铜像。该座铜像是纪念1944年苏军从纳粹德军手中解放爱沙尼亚的战争中牺牲的五万名红军。
由于爱沙尼亚早在1991年脱离前苏联独立,因此当局要拆除这个被视为前苏联象征的铜像,此举惹起当地俄裔居民不满,要力保铜像,而和爱沙尼亚裔居民发生冲突。在周四的首场彻夜骚乱中,一名二十岁青年被人用刀刺死,另外逾三百人被捕。这是1991年爱沙尼亚独立以来最严重的骚乱。
数百名俄裔示威者27日晚继续进行抗议,并和防暴警察发生冲突,防暴警察出动水炮及发射橡子弹驱散示威者。混乱中,有警察用警棍追打暴徒,有暴徒则以石块还击,并击破店铺橱窗及汽车的玻璃窗,又放火烧广告牌,并乘机抢掠店铺。
为防止示威者冲击国会大楼,当局要在通往国会的道路上架设路障。有六十名青年在国会附近示威,要求总理出来和他们谈判。
在第二晚的冲突中,一共有74人受伤,另有600人被捕。被捕者多是俄裔青少年,大多饮醉酒。警方说,经调查后,会把他们交还家长看管。
爱沙尼亚当局这次拆除铜像,也令它和俄罗斯的关系紧张,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及国会都要求总统普京和爱沙尼亚断交或施以经济制裁,以示抗议。
在爱沙尼亚130万人口中有30万俄罗斯族人。俄罗斯族人将苏联红军铜像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象征,一些爱沙尼亚族人则将其视为俄国人统治爱沙尼亚的象征。
《爱沙尼亚日报》最近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49%的爱沙尼亚居民反对拆除铜像,37%的人支持,另有14%的人未做决定。

“请保护我们的士兵”

警方试图驱散民众

三百余人被捕

苏联红军的铜像

爱沙尼亚示威人群与警方发生冲突
 

 
爱沙尼亚警察逮捕示威民众
 

 
爱沙尼亚示威民众手拉手保卫苏军铜像

 
爱沙尼亚首都苏联红军铜像
 
爱沙尼亚政府4月27日早晨发布声明说,已拆除位于首都塔林市中心苏联战士公墓中的铜制苏联红军雕像。爱政府说,导致紧急行动的原因是26日夜间抗议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造成1人死亡,56人受伤。俄罗斯外交部27日说,拆除铜像没有正当理由,俄将重新审视与爱沙尼亚的外交关系。
拆除行动连夜进行
路透社援引爱政府发言人亚什科的话说,“铜像和整个纪念碑都已被移走”,这一决定于27日凌晨3时40分(北京时间27日早晨8时40分)由危机处理委员会在紧急会议上做出,并马上执行。
亚什科说,纪念碑现已被送到秘密地点,由警察看管。红军士兵铜像日后将送入塔林的军人墓地。爱沙尼亚电视台27日播出的画面中,纪念碑和铜像都已从原来的位置消失。
塔林市中心的苏联战士公墓建在一座小公园内,里面埋着1944年秋天苏联红军从纳粹德国手中解放爱沙尼亚时牺牲的13名红军士兵,他们的遗骸于1947年下葬。遭拆除的那座2米高的苏联红军铜像建在苏联战士公墓中央,伫立在一座巨大的石墙前。
亚什科27日还宣读声明,解释了迅速拆除铜像的原因。声明说:“政府做出拆除决定,目的是避免发生严重的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这种行为给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抗议示威引发骚乱
爱议会于今年1月10日通过了一项“保护军人公墓法”,允许将苏联军人的尸骨迁移出塔林,并允许拆除苏联军人的纪念碑。爱总理安西普几天前表示,铜像在5月9日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前,仍将伫立在原位。
在爱政府表态有意拆除铜像并搬迁墓地后,一些爱沙尼亚的俄罗斯族人组成了“守夜队”,日夜看护在墓地周围。这些人26日清晨4时30分左右与警察发生首次冲突。警察将几名“守夜人”强行驱走后,于5时在墓地周围竖起了2米高的金属网,禁止任何人进入,其中一面挂着一块大白布,上面用爱沙尼亚语、俄语和英语写着:“墓地正展开考古挖掘和鉴定工作,请在工作区保持平静、行为得体。”
26日白天,在警察看护下,墓地周围一直很平静,只有一些人在金属网前摆放鲜花。但傍晚过后,1500多名示威者开始聚集到公墓,一些人试图冲破封锁线,推倒金属网。警方用高压水枪、橡皮子弹、声光弹和催泪瓦斯还击。
冲突进一步引发塔林市中心骚乱,一些歹徒开始砸抢商店并焚烧汽车。警方公布消息说,26日夜至27日晨,冲突造成1人死亡,56人受伤,300多人遭逮捕。
两国外交争端骤起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米哈伊尔·卡梅宁27日对拆除铜像行动发表评论说,俄方为爱政府的举动感到遗憾,并认为这么做“不正当”。他说,“这一事件应得到国际组织严肃看待,有必要采取措施冷却爱沙尼亚当局的狂热”,俄罗斯以后也有必要“根据塔林事件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
俄联邦委员会(上院)主席(议长)谢尔盖·米罗诺夫27日早晨对议员发表讲话说:“我敦促你们通过一项递交给总统的决议,要求断绝与爱沙尼亚的外交关系。”
此前,俄爱双方已就铜像和公墓问题展开多轮交锋,俄方称爱方举动“试图重写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违反国际法与基本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爱方则反驳称“这是爱沙尼亚内政”,并指责俄方“蓄意说谎和诽谤”。
俄媒体报道说,俄罗斯可能对爱沙尼亚采取经济制裁措施。爱总理安西普26日已承认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并预计在拆除行动后可能更糟。
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至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瑞典、波兰、丹麦、德国等占领和统治。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受沙俄统治长达200多年,1918年2月24日宣布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次日,德军占领塔林。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1940年6月,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沙尼亚被纳粹德国军队占领。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现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
在爱沙尼亚130万人口中有30万俄罗斯族人。俄罗斯族人将苏联红军铜像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象征,一些爱沙尼亚族人则将其视为俄国人统治爱沙尼亚的象征。
《爱沙尼亚日报》最近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49%的爱沙尼亚居民反对拆除铜像,37%的人支持,另有14%的人未做决定。
俄罗斯威胁全面制裁爱沙尼亚并断绝邦交
由于4月27日凌晨爱沙尼亚政府动用特种部队驱散抗议人群强行拆除首都塔林市中心的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俄罗斯官方和各界民众反应激烈,俄外长宣布将采取措施严厉反击,议会两院要求实施全面制裁,召回大使,断绝外交关系。爱沙尼亚大使则指责俄方干涉内政,进行政治讹诈。
4月27日下午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一致通过决议,呼呼俄联邦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反击爱沙尼亚政府“原则性不友好不道德行为”,建议首先采取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和金融在内的经贸制裁措施,然后采取外交措施,召回俄驻塔林大使,禁止支持拆除苏军烈士纪念碑的爱沙尼亚政治家入境。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同样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俄联邦总统对“明显对现代俄罗斯不友好”的爱沙尼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包括断绝外交关系。
俄外长拉夫罗夫宣布,爱沙尼亚政府拆除纪念碑的行为是在公然“唾弃欧洲共同价值观”,做出与俄交恶的非正常关系选择,此事不仅触及到了俄爱双边关系,还关系到整个欧洲。拉夫罗夫说:“俄罗斯对这种亵渎行径和驱散示威者的方法感到愤怒,俄方将采取应对措施,虽然不会是歇斯底里式的,但必将是严肃的,以此表明我们对此没有人道的行为的真实态度。”
俄国家杜马副主席、自由民主党领袖日里诺夫斯基则率领该党议员前往爱沙尼亚驻莫斯科使馆前抗议塔林当局的不当行为。
爱沙尼亚驻莫斯科大使卡利尤兰特反驳俄方的谴责,指责俄方以断绝外交关系进行讹诈,公然干涉爱内政。她宣布:“我们认为外交关系的破裂是没有根据的。爱沙尼亚是主权国家,在国际法框架内行事,任何人都无权干涉爱沙尼亚内政,我们不会屈从于其他国家的讹诈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