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天涯读书周刊第八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7:38:35
『天涯读书』 [周刊]天涯读书周刊第八期
作者:天涯读书  提交日期:2007-4-26 21:14:42
天涯读书周刊第八期
第八期目录
书评
向敬之:追索美味,哪怕是疯狂
朱晓剑:日本的庶民文化
书话
胡宇峰:哪些人在普及历史
介子平:晚节要紧
书事
潘小娴:那些热闹非凡的文化圈
小庄:签名本
序跋
南北:行走、禅思和写作
聂作平:我感谢
推荐
编后记
《天涯读书周刊》官方博客网站:http://tydszk.blog.tianya.cn/
出品单位:http://www.tianya.cn/index.asp?vitem=390
感谢所有的读者和作者,真诚期待我们的工作能听到您的回音。建议、意见、投稿请发信至:tianyadushu@126.com
天涯读书周刊
第8期 总第008期 2007年4月27日出版 每周五出版
编委会 朱晓剑 白白好多哦 笑看云起 忘情云端 蓝紫木槿 米兰天才 月照花林
轮值主编 朱晓剑
专栏作者 林赶秋 漂泊京城 子非鱼兮 公子羽 老唐子 朴素 白水依人 曹树厚老人 蓝剑紫笛 兰逸尘 向敬之 玻璃唇 逸轩 重越 刘苏里 寄意寒星
合作媒体 信息时报
声明
天涯读书周刊所采用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如有媒体选用稿件,请与作者或天涯读书周刊联系。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15:00
书评
追索美味,哪怕是疯狂
——评蔡珠儿《饕餮书》
向敬之
古往今来不少可爱的人儿,带着和不同美食缔结不了情缘的心思,吃进了各色风味,也写出了异彩文字。善吃者又会写者,如远者苏东坡、近人梁实秋,前者把一方东坡肉吃成了千年盛誉,后者居雅舍谈吃惊服着四海众生。但,能以一怀别样性情,自说为“怪兽,老饕和馋猫”的,也许只有蔡珠儿了。不知道是由于长于文章的因缘,让她的厨房有着香格里拉的吉祥灵气;还是因为喜好吃食,使她的料理洋溢温馨花气的文字魅力。
蔡珠儿,深谙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神对接,虽是多年新闻媒质的从业者,但是一直厮守着前辈秀雅女子的灵性与睿智。从她写在《饕餮书》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她擅长与生活亲密交往,认真做好了一个有心人。写着关于美食的文字,她没有过多地过往于高级食府和山珍海味之间,只是有力地抓住了平时生活中的普通食品,哪怕是一个粽子、一碗小米粥。然,正是因为她乐于吃吃写写,不经意的时候她满怀痴情,把吃进的食物化尽了一时说不够的人生真义,让流走的文字伴随着特别思维带给人更多的惬意和干净。
活在天地之间,时有无限灵气洗心润眼,时有风雨阳光和你同行。但,因为有着味蕾的存在,喜欢吃、崇尚吃的大有人在,更有人愿意把自己吃出的感受与想法一一写了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掩饰或张扬追求吃喝、讲究饮食的小我心神。蔡珠儿借着东坡先生的好赋和妙趣,写成了美食文化甚至是现实生活中可爱的怪兽出现、老饕幻化和馋猫重出,带着一定的机心与慧心,把食物的春秋代序、身世查考、香港氛围和小道可观感悟出一番清新及亮丽。虽然,蔡珠儿与众多饮食文学写作者一般,都是一边吃食一边作文,在将菜肴做得色香兼美的同时,把文字写得不见妖娆多出馋性。她时常穿上围裙,守着炉火,砧板上搁着一叠文献史料、专书剪报,还有几把白晃晃的刀,一片痴情貌。举凡篓里时蔬、锅内鱼肉、案上鲜果,皆有来历典故,无一不沾染古墨、暗合时潮。每一行文字或一系列标点,表面看是展厨艺以飨知交,骨子里是书写着一个时代与民族文化承传的谨慎和自豪,在深层次上写出了独特的典丽与平静,还有几分和其他饮食文学写作者不同的着力与切入。
古人写吃,不是题诗就是宣泄几段文字,总不忘写写自己的无题情思和烦忧,很少有人多几许幽趣让人深为同感叹服不已。今者蔡珠儿写在《饕餮书》中的平实,飞旋的多为生活的映象,满足的更是自己的熟悉和欢乐。她把台式烧肉棕喻为乡土情结和私密皈依,在包棕的过程中找到了乡愁释放与记忆重建的最佳依托,无论是采买选料,还是制造作为粽子精华与灵魂的卤肉,以及浸泡虾米、花生、栗子、棕叶和糯米等等之类,直到包好,送人,她都能感觉到轻松与开心。她不因国人吃食大闸蟹吃得出神入化吃出幽深精粹而喜,平心静气地将那种充满情趣的大闸蟹美味神话反思成一种并非无名的麻醉沉溺,就是因为几碟可能引人馋性剧增吃像变形的大闸蟹,她不甘心去埋头细啃,不乐意在蟹壳刻故事,想到了唐宋以来的节令饮食传统和美食意义,知晓了元画家倪云林、明作家张岱、清曲家李渔的痴迷佳话,明白了大哲人鲁迅写文怒斥法海的真正含义和时人的饮食胜利法。她以一连串的联想,由影片《堕落天使》、《九龙冰室》、《行运一条龙》等等分别想起了黎明、郑伊健、周星驰之流所扮演角色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循着人们对茶餐厅的熟悉与好奇寻知其中的隐私和真实,甚至巧妙地指出了带着浓厚草根味的茶餐厅不仅是香港市井文化的鲜明象征,而且在蛊惑仔的帮派内讧和外侮争斗中具有精神认同,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香港社会的极小化。她再一次以“我爱你,就像鲜肉需要盐”的欢呼,借力于食物与权力的精微辩证,重解了李尔王的感情迷失与人性新生,鲜活地把大至无法指画边际的政治或其他都在人的身心口舌之间找出了有趣的具象反映,她也知道像春秋时期的管仲、有汉一代的桓宽、法国的大革命、甘地的真理之战等等,都是最为鲜明的政治与盐的活剧。
人世间原无曹雪芹写在大观园里的佳馔琼液,蓝天下多为神仙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流传,但是,有了蔡珠儿似的先人和时人,总是把最为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菜蔬、茶汁弄得色香盈盈,也吃得津津有味。在蔡氏的思想中,吃的过程不仅仅停留于单纯的营养层面,她能通过慢慢的长时间的咀嚼找寻到一种生活真味,同时在追索美味的时分发现另一份生存意义,不论是一碗忧郁的老火汤、一块团圆的月饼,还是一秀清宫的满汉全席、一盘炒饭的身世之迷,或者是在几碟私家菜中窥见一门社会学问、SARS猖獗时期没有鸡吃的难熬,甚至是就着米酒、伏加特、二锅头、洋芋片和年菜之类想象出几许哲学和禅意。于《饕餮书》的文字里,更多的是珍藏着给人亲切耐人韵味的幽情,干净,清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造作痕迹,自然地勾画着食物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而没有刻意去追问美食及吃喝的形式主义。戏言饕餮,作者没有美食家或美文家的架子,全身心在欢快的旋律中戏说自己对人与自然的认同和遗憾。不说她的饮食观是一种难得的创新,但能如此借助生活文字,欲言自己大饕、馋猫的食性与馋心,却在尘寰深处捕捉到了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哪怕是一回移行换步的戏法,似乎有着几分疯狂,又有着几分平静与祥和。
(《饕餮书》,蔡珠儿著,岳麓书社2006年12月版,12.00元)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17:00
书评
日本的庶民文化
朱晓剑
日本的浮世绘是德川时代(1603-1867)随着风土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那种世俗气息是颓废的,也是令人沉醉的。每每看到这样的图画不免浮想一番,到底也只是浮想一下而已,那样的时代是今天无法体味的。但在茂吕美耶的《江户日本》、《物语日本》中,这种世俗则是另一片景象了。
茂吕美耶本身就是位传奇女子。她生于台湾雄市,初中毕业后返日。她是运途坎坷的日中混血儿,二十岁为爱走天涯弃学嫁入豪门,离婚后只身携带两幼子千里迢迢跑到郑州留学,卖过古董学过甲骨文,乐观抗癌逆转人生。她最大愿望是当座无形桥梁,交流中国与日本的文化,目前制作日本文化物语网站,影响非凡,这些文章均选自那里,不过,这比时下流行的所谓博客书厚重的多了。
《江户日本》是以德川幕府时期江户城(东说旧称)中人们的世俗生活方式和种种习惯趣闻见长。举凡饮食、生活、情色、娱乐、幕府、侠义、怪谈等等都有很有趣的记录,从将军到贫民,从武士到艺会,无所不谈,勾勒出一幅喧闹的江户时代浮世绘,这也正是谷崎润一郎曾描述过的时代,如他在《思东京》一文中,把自己家人骂为“败北的江户儿”;他们有都会人的潇洒,但是缺乏奋斗的力气,于是在社会大转变的时刻,总是跟不上潮流,必定为败者。不过,我更为喜欢的是茂吕美耶的江户时代。
茂吕美耶的文笔轻快、诙谐,甚至包含了时下的娱乐气息,比如把日本人将吃河豚比做偷情一样危险。比如《山芋与大黑》谈烤鳗鱼技术的费时:这个“一剖、二烤、三蒸、四烤”的技术非常难学,如果让一些冠军级鳗鱼料理厨师来说明,他们可能会一本正经向你说:“剖三年,串八年,烤一生。”不过,她还会感慨一下:“阿弥陀佛,还好我志不在烤鳗鱼,否则,剖三年、串八年、烤一生,那我休想嫁人了。”这样见性情的文字殊为难得。
在另外一本《物语日本》谈的是拉面速食面、说澡堂泡汤、讲忍者剑客、扯发财猫、岁时纪事的寻常小景,这些草根文化看来细小而微不足道,事实上其背后却透着鲜活的历史以及古奥的来历,弄不好极易陷入资料的堆积,从而变得苦涩无味。然而进入茂吕美耶的文字中,却始终令人充满了阅读的愉悦。令人佩服的当然不仅是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将这般历史演化成篇篇可读的小品。
说来,不同文化自有其特色,日本文化物色之一便是“物语”,在别的文化里微不足道的事物,到了日本,都成了大学问,说来无不头头是道。诚然,茂吕美耶的物语是独特的,正如出版人傅月庵对茂吕美耶作品价值的评价:所谈统一在构成日本庶民文化性格的重要部分,有一种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更具人间性、天下性。不过,在她的文章中,常常会发现有不少中文随意的运用,却又极恰到好处,难免会使人惊呼:“这人,怎么可以把我们的话讲得比我们还好?”
《江户日本》 《物语日本》[日]茂吕美耶/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18:00
书话
哪些人在普及历史
胡宇峰
前些年猛读明史,沉迷不已,近时发觉明史暴热,以明史为题材的书,泛滥书市;以明史为谈资的人,充斥街头巷尾,倏然就对明史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恶心。然而,诚如某本书的标题所说,“历史总是叫人惦记”,半月不读史,便觉头重脚轻,如墙上芦苇,于是,决定转读宋史。
也尝有心一攻正牌史料,然而,《宋史》难治,人尽皆知,文本亦浩繁、偏僻,不像《史记》、《三国志》等书,流布甚广,俨然显学,想寻一本简体横排版的《宋史》,不啻痴人说梦。此其一,可谓客观因素。其二,亦有本人自身的原因。自步出校门后,工作繁忙,俗务缠身,心绪烦躁不宁,人也日渐惰怠,每见大部头古籍,便有望而生畏之感。为与己方便计,与其苦功故典,莫若读些通俗读物,只要并非下三滥,一样可以获取知识,同时还有养神解乏之效,何乐而不为?
孰料,出乎我的意料,走了几家书店,讲述宋史的今人作品,居然难得一见,上网搜查,竟也寥寥,很费了一番功夫,只购得两本,皆为跟风之作,一本叫《品宋朝》,作者是南京大学的副教授赵益;一本叫《正说宋朝十八帝》,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游彪。个人感觉,两本写得都不好,前者标榜文学性强,而我读到的所谓文学性,不过是些连篇累牍的议论和感慨,繁复堆砌,令人生厌;后者自诩“正说”,虽力求严肃而有趣,可惜文笔不济,结果画虎类犬,寡陋而乏味,同样不能令人满意。
书市一片繁荣的背后,却没有合适的书可读,真令人遗憾。我们亦有必要警惕这种虚表的繁荣:到底是什么催生了这样的鸡肋?左右这种繁荣的,是哪种结构的脑和手?秦史火过,清史火过,三国史火过,明史正在火,汉史虽算不上火,亦是一壶温过的酒,而先秦史、南北朝史、五代史、宋辽夏元史,却似窖藏多年的女儿红,女儿已成老妪,孙女也成了更年期妇女,重孙女都红了,仍没有挖上来品酌的意思。什么原因?
哪个热,哪个冷,是多支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些力量当中,影视诡异地成了主导。当下的影视,尤其是电视,在外在的社会风气和内在的制作思维的支配下,俨然一根文化的搅屎棍。原本一锅好汤,沤得久了,搅得狠了,便渐渐地馊了、臭了,与粪便无异。搅屎棍搅到哪儿,苍蝇跟着飞到哪儿。从这个角度看,未曾被搅到,还是幸运的。
以清史为例,清史之所以红,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捏有话语权的人——影视剧、电视节目的制片人和编导选中了它。没有《百家讲坛》,就不会有阎崇年说清帝,也不会有纪连海说和绅。当然,他们是清史研究者,没有电视节目的邀请,还是会说,但决不会这样说,影响力也决不会这么大。所以,尽管主讲人是他们,但主心骨却是电视制片人和编导。电视制片人和编导是怎样的一类人?他们本身千差万别,高下不等,但行业当前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对待历史和文化上,必然是急功近利、浮光掠影的。历史的重述和普及,由这样一群人掌舵,轻佻和浅薄可想而知,也一目了然。
因此,当我发现我有意阅读的宋史几乎找不到普及读物时,失望的同时,我又感到庆幸。每一段历史,都是一座矿藏丰富的矿山,山头几乎已经炸平的,我不想多说,至少宋史这一座,还未曾遭受毁灭性开采。当然,它迟早是要被开采的,而且开采的方式,与业已开采的那些矿山,多半并无二致——影视制片人和编导爆破,历史学者逐臭,读者和观众不自觉地接受污染……但至少在真正发生之前,我还可以幻想,它将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历史的归历史,影视的归影视。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19:00
书话
晚节要紧
介子平
周作人与杨荫榆于二三十年代都曾是北京知识界的显赫人物。周作人在蔡元培长校北京大学时,得其兄鲁迅推荐,任北大东方语文系主任兼教授,后因善书 “闲适幽默”的小品文而名声大噪。杨荫榆1924年夏继许寿裳任北京女师大校长。1925年5月9日,她开除了学生自治会的六名职员,学生教师多不服,教育部长章士钊则支持杨的行为,并于8月1日派军警解散女师大,五天后下令停办该校。之后的11月,章去职,女师大复校,杨荫榆也离京。因鲁迅文章的缘故,现在很多人都熟悉这位女校长的名字。周作人于建国后撰写的《知堂回想录》对杨荫榆压迫学生的作法,用一句话总结,说杨“以婆婆自居,把学生们看成一群童养媳。”
“七七事变”后,北大迁校长沙,规定副教授以上者全部南走,因困难留平者凡四人,即马幼渔、孟心史、冯汉叔和周作人。前三位年事已高,周作人当时52岁,肯定不是由于这个理由留守的。“八月二十五日,日本宪兵四人到第二院校长室检查,由(郑)毅生独自支应,后来周作人闻讯赶到,用日语和日宪兵驳辩,那时他还站在北大同人立场说话。”(见《北大旧事》之罗常培《七七事变后北大的残局》文)。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杨荫榆身上。杨自京归南后,在故里苏州办了一所女校。抗战时,日军占领苏州,四邻深受日本军人蹂躏,杨多次仗义去日本领事馆交涉。杨荫榆同周作人早年均求学扶桑,与日人交涉大概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吧。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在其《将饮茶》之《回忆我的姑母》中对此事有详尽记述。
“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去。1938年1月1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而周作人的晚节却没有这般闪烁。日据时期,他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总署督办,还曾在报上刊发过着日军戎装照。按著名侨领陈嘉庚“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提案之界定,周是铁定的汉奸。有好事者将这一事实说成是其日本老婆的唆使,其将祸水泼向女人的同时,怕还隐匿着另一重含意。解放后,周从事翻译工作,还“摈弃前嫌”写了些回忆鲁迅的文章,于1967年了却了一言难尽的一生。周作人的文作得好,恰是作人糊涂,好在现在已没有人再以人废言了,所以各类集子实在出得不在少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类似的污点怎能不计较。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于“九一八”后也蛰居北平,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大学者的周作人在民族大义上却不如一介武夫。同是留守的孟心史,为守“饿死不失节”的信条,全家只落得日食一粥,最后与夫人双双被饿死。几番比较,周出任伪职的原因便可猜出大概了!从他身上,让人仿佛又看到了钱谦益、侯朝宗、马士英、阮大铖之属龌龊的影子。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20:00
书事
那些热闹非凡的文化圈
潘小娴
说起林徽因,总是绕不过“太太客厅”这个亮眼的文化符号。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林徽因所在的东城北总布胡同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空间,聚集了当时北平一大批对文学、艺术和学术有兴趣的文人、学者,其“太太客厅”也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记忆。林徽因式的文人沙龙和家融为一统。林徽因的沙龙和家是干净的,在这个“ 太太客厅”的沙龙里,她成为了绝对的中心人物,众星捧月围拢了她。
唐小兵《三十年代北平的两道风景线》(《书屋》2007年4期,) 便是对这个我们熟悉的曾经热闹非凡的“太太客厅”文化圈做了一番生动的评点,尤其有趣的是,唐小兵还对与“太太客厅”同时代出现的并且相互呼应的另一个文化圈——金岳霖的“星期六茶会”做了一番趣致的解读。
唐小兵如此评价“太太客厅” 文化圈:不管来访者的出身,职业或社会地位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只要他们被这个象征着当时北平知识界顶峰的“客厅”所接纳,就可以融入一个知识贵族的公共空间。换言之,林徽因的“太太客厅”,与其说是中国式的文人结社的现代延续,不如说是近代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沙龙等公共空间的“东方版本”。这个说法实在太妙趣了。
转而说金岳霖的“星期六茶会”,唐小兵则认为,金的单身汉生活为朋友间的交往,提供了自由自在的公共空间,而知识分子最在意的就是这一份不落俗套、不被羁绊的精神自由,单身汉身份使金少了很多俗务,这种生活习性适合在北平的知识群的“分层”中发挥着隐性而有效的作用。例如作为从欧美留学归国的教授,吃西餐、喝咖啡、茶会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金岳霖的“家”恰恰可以提供这些细节的满足,使得这些学者虽然身处仍旧落后的中国却可以“象征性”和“周期性”地缅怀和重温西方式的生活方式。
唐小兵的寥寥点评,让我们看到了热闹非凡的文化圈的深层实际特性。作为沙龙文化的“东方版本”,“太太客厅”、“星期六茶会”这两个雅致的文化圈,生动地勾勒出了当时中国与西方文化对接的一个缩影。同样是关于文化圈的盛事,张伍的《热闹非凡的〈啼笑因缘〉现象》(《读书文摘》2007年4月)则呈现出了另一番的光景——那是一番他人热闹而作者张恨水却非常冷静淡漠的风景。
无庸置疑,说到张恨水,人们便会想到《啼笑因缘》,说到《啼笑因缘》,人们便会想到张恨水。两者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张伍的《热闹非凡的〈啼笑因缘〉现象》对张恨水与《啼笑因缘》的火暴现象做了一番回顾,且不说电影电视的改编在当时无穷无尽,还出现了无数的话剧、京剧、河北梆子、木偶剧、连环画等不断翻新的众多版本。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张伍对张恨水的那些细节化的诉说。他说,父亲张恨水去银行办事,惹来人们的注视,很不好意思:“人的面孔被人当小说看,是件很难堪的事。”对人们对《啼笑因缘》一书的捧和骂,张恨水则不做一声,他认为“只要书在就会说话”。在这样的旋风与狂热中,张恨水的坦然实在让人钦佩,正是“花如解语浑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关注王朔,算得上是近期一个最热闹的文化现象了。《半是装疯半叫卖》(《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10期)这篇文章从王朔的文学风格去探讨中国文化话语的变迁。作者认为随着80年代的到来,话语的暴力代替了身体的暴力,从王朔本人的行为上看,自80年代到现在有一个从“撒野”到“撒泼”的转变过程。而《王朔,你憋坏了吗?》(《经典杂文》2007年4期)则从王朔近期接受的一个访谈,谈到了从过着隐居生活的王朔,回到风口浪尖的文化圈中,如何变得一派的矫情。
其实,对于王朔这个文化现象,虽然大众的看法一味地不那么厚道,但是,也不可否认,当今的文化已经喧嚣得人人都难以承受寂寞。作家是如此,批评家也是如此,读者也一样如此。而像张恨水的那种“花如解语浑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也大体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了。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23:00
书事
签名本
小庄
1
在川师逛旧书店,顺便买了几册书,都是那么回事的书,不算是好书。翻翻,仅此而已。其中,有一册是苏伟贞的签名本《沉默之岛》,是送给周艺的。多年前我在蜀报工作时,有一同事即以周艺名,不知是否同一人也。
2
诗人杨然的《千年之后》,是在平落古镇的河滩上签名的。那天,一群诗人散在河滩,拍照片。他为了去取书,而错过了众诗人的合影。他的诗应该是属于乡村诗歌吧。时而读之,不亦乐乎,印象非凡,味道醇厚。读的很慢,一册诗集至今还没读完,诗歌是需要品的嘛。
3
闲逛旧书摊,难免会遇到一些签名本的流出,不知赠书的人知晓后,是何等滋味。也许这样的书的流出会有各种理由,但到底是遗憾的。在旧书摊,这样的书或许多卖些钱,令人惊喜的是,摊主不知那是本签名本,或觉得没多少价值,几元就贱卖了,于我,就似拣了宝贝,有次,我买了册苏恒教授的诗集就是。他是川师的教授,诗集又有高尔泰的序言。现在,苏恒教授故去,诗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4
有次,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朱伟到成都来搞活动,我去看了,因认识三联论坛的梅姐,就讨了一册他的《有关品质》,自然是签名本。因偶尔在杂志上写一下来信,他居然记得。在活动的间隙略微谈了谈。随后在报纸上做了介绍。后来,每年都收到三联的台历,礼物虽小,亦有价值,那份古雅是台历中少有的吧。
5
很少去凑热闹去找一些名人讨要签名、拍照,那合影的姿势多少是做的,也无趣味。所以在我收集签名本图书时,也没觉得有多少可惜之处。而我收的一些签名本,大抵是我极为喜欢的书,不喜欢的,即使是放在室内的某个角落,想起来,也总觉得不爽的。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25:00
序跋
行走、禅思和写作
——《南北自选禅意文集》自序
南北
2006年10月,我结束了在成都四年多的旅居生涯,开始了新的迁徙。我这次的地点是皖南,是黄山和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选择这里,缘于一些我看到的文字,那些文字中描画的山山水水,晚霞朝露,吸引了我。我出生在豫中平原,从小很少有机会亲近青山绿水。后来从乡村进入城市,先是开封,后是郑州,再后来又到成都。但这几处地方也都是平原。当然,我曾经作为一个旅游者去访山问水,但我在心里却有个愿望,就是能居于山水之中,居于城市之外,观察和感受四季的不同和变化。只是很久以来,我却找不到这样一种路径。乡村,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已经不知道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下,我该怎样的回归或是进入它。我这个在城市的喧嚣中浮沉漂泊了几十年的人,心中的乡村景象,还停留在那些朦胧的童年时光。
但是,人一旦有了心愿,有了一种向往和追求,就有了一个行进的方向,有了搜寻的眼睛和为完成心愿而产生的推动力。皖南,这是个在我来此之前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是,我搜寻的目光落在了这里,友人的帮助成全了我的心愿。其实,我需要的,也就是山水中的一间房子,一个可以生活可以写作的地方。
我现在住的是湖边一间小酒店的客房。本来想在这个小镇或者附近的村子里面找间房子,但都没有成功。这里没有城市中随处可寻的出租房。在酒店里住,就感觉自己真正是一个客人,是一个随时都需要上路的旅行者。但我必须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因为我要写作,写作是我的工作。不写作对于我来说,不但生命会失去意义,也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就是说,我得靠写作来养活写作。我常常用禅家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来鼓励自己。不让自己有偷懒的理由。
在行走中,在写作中,我知道我还必须用经卷、诗歌来占领我的精神空间。我先是读完了梁启超先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这是我在来此期间途经南京时买到的。我在上面写写画画,涂涂抹抹,记下我自前辈智者那里获得的片刻感受。接着我开始读《愣伽经》。读这部经,和读梁先生的研究论文不一样。我需要转换时空才能让自己进入。但我必须进入。《愣伽经》是禅宗传入中国后的启蒙经典。当年达摩初祖传给二祖神光的,就是这部经。
但是,我读的更多的还是禅语公案和历代诗偈。那些活泼而富有理趣的小故事,那些锋利多角的睿智语言,让我感到亲切,也启迪多多。阅读,不但开拓了我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也启迪着我文章和诗歌的写作。比如唐代的赵州和尚,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个榜样。“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中未了然”,老和尚到了80岁的时候,还在到处的跑着参访游学,只是为了去除掉心中的一些迷惑疑问。实际上,在我看来,他不是不想止住脚步,而是没有寻到那个可以让他安歇身心的地方。史料记载,赵州和尚法名从谂,生于公元778年的晚唐,在50岁的时候,成为南泉山马祖道一弟子普愿禅师的门下弟子。普愿寂后,从谂又云遊四方,直到80岁那年,才止于赵州(今河北赵县)的观音院,开了一代禅风,影响广大。于是人们便称他为“赵州和尚”或简称“赵州”。
赵州和尚寂于公元897年,世寿120岁。如此高寿的僧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我所知者,就只有民国时期的虚云大师,也寿高120岁。且,他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青壮年时期,都是平常和尚,没有什么大的成就,都一直到了古稀之后,才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古佛禅风。看来,一个人的事业成就,与生命个体的健康与否及寿命短长,也是不无关系的。假如天不假命,在你还没有成就事业之前便被拽入轮回之中,那也就只好一声叹息了。
佛禅的修炼之道如此,那么写作呢?我承认那些少年天才和神童,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名满天下。如今的少男少女一夜成名者更是不计其数,人们为了成名,已经发疯发飙了。但我知道,那些真正能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留下智慧和帮助的,一定是那些甘于沉寂和饱受磨砺的人。
我从来对于自己的生命没有太多的奢想。但对于自己的写作,我还是有所要求的。我可能不会成为大师,但我不能不以大师作为楷模来要求自己。这就像六祖慧能在五祖问他来黄梅作什么时回答的“求作佛”一样,首先要给自己立一个高大的目标在前面。惟有这样,在名利纷生红尘滚滚的生命路上,才不至于迷失了方向,才会注重足下的同时,始终明了自己要行的路。
我是一个行者。惟有那个“求作佛”的目标在,道路的继续和生命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
2007-3-30,皖南太平湖
《南北自选禅意文集》 南北著 即将出版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27:00
序跋
我感谢(代后记)
聂作平
后记类似于演出完毕后的谢幕,用于表达感谢和谦虚。聂老我也未能免俗――谦虚就算了,还是来一次感谢吧,感谢所有和这本小册子有关的人和事。
感谢孔子。他老人家轻描淡写的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直被我认为是有关饮食的是经典论断。优质和优雅的生活,一定会或隐或现地体现这八颗汉字的精神。
感谢母亲。吃着她做的家常便饭长大,然后便像一朵命运的蒲公英,被一阵阵没有方向的风吹落到江湖。人近中年,越来越觉得从母亲的菜园子里摘回来并由她亲手烹饪的菜才是人间之至味。
感谢张岱、李渔、袁枚、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等前贤。衮衮诸公关于饮食的锦绣文章,一直是我多年以来热爱并见贤思齐的。犹记得十余前年,刚从大学分配到一家生产锅炉的冰冷工厂,除了几个同学偶尔凑钱喝回烂酒,几乎没有饭局,那时候,上述诸公的文字曾让我口舌生津。
感谢多年来请我大吃大喝的狐朋狗友。“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每当回想起觥筹交错,酒酣面热的饭局――套用一句最滥情的话: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感谢知名和不知名的厨师们。这么多年来,到底在多少家餐馆品尝过多少位大师傅的作品呢?这是无法统计的。从公路旁最简陋的苍蝇馆子到都市里最奢华的高档酒楼,菜品、价格、味道均有霄壤之别,但它们都有一个最低的底线:能够填饱饥饿的肚皮。
感谢四川科技社编辑陈蓉伟先生。这些有关饮食的文字,原本零散地发表在报刊上,蓉伟兄读过几篇,觉得不错,于是动了结集出版的念头。蓉伟是我的牌友,我们经常聚集在成都市中心一家有银杏树的会馆里,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打牌,百分之一的时间谈文学。这就是那百分之一的产物。
感谢亲爱的读者。读者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尤其对我这样一个身处体制外的职业写作者而言。巴金说他要把心交给读者,这不一定办得到,我在努力把最好的作品交给读者。
春天又来了,如火如荼的春天像潮水一样势不可挡。这是一个踏青品美食的大好时节,我将关上电脑,呼朋唤友,冲进春天的敏感地带大吃大喝,直到被眼花缭乱的美食折腾成全中国最幸福的小市民。
同志们,冲啊!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著 即将出版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28:00
推荐
《叶雨书衣》 范用著 三联书店
范用的书,基本上是“小书”,不厚,有味,但比许多大家写得有意思。这不是因为他是出版家。这本书,大多是他设计的,简洁、淡雅的风格,独立于书林。我买了好多册这样的书。花哨的书,不大敢买。受不了那样的“诱惑”。所以很少上当。
《诗经别裁》 扬之水著 中华书局
扬之水的文章好,以前在三联是才女,今天看,依然是。陆续买了一些她的书,都不厚。她对《诗经》的解读是蛮有意思的。这样的书,适合慢慢地阅读,快了,就无法体味出其中的味道。
作者:蓝紫木槿  回复日期:2007-4-26 21:29:00
嗯,支持!主编辛苦了!
作者:天涯读书  回复日期:2007-4-26 21:30:00
编后记
五一到了,天涯读书周刊所有人员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
这一期周刊的文章加大了首发文章的比例,以后将会有更大的改进,我想,这份周刊从创办之初,我们就有一个理念,开放办周刊。她不是小众的杂志,而是大众的(相对而言,大众也不过是一部分而已)。她还在成长,需要更多的人员来浇灌,才能健康成长。
最近有不少读者给周刊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将有利于周刊的建设,比如增加更多的阅读经验,比如进行栏目调整等等,今后,我们将在工作中逐步改进,以期达到与大家分享阅读。
在五月,天涯读书周刊将有一些变化,比如增加栏目,其中有主题,每期将会有不同的人员就一个话题进行探讨;比如专栏,更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出现。总之,天涯读书周刊将向其他先进的电子杂志借鉴,做到更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