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渴望从高考“解放”的身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47:11
[原创]本周人物:那些渴望从高考“解放”的身影
文章提交者:曾颖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2010年6月8日下午,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考点外,上演着一幕幕场面热烈的庆祝场面。襄樊四中考生撕碎复习资料,抛撒到空中,“欢送”高考;重庆,巴蜀中学的考生们把老师抛向空中庆祝;在石家庄市第24中学参加高考的学生走出校门时举起象征“胜利”的手势;
在许多学校,从楼下到楼下,铺天盖地地下起由课本和资料碎片形成的一场大雪。
有媒体以《我们‘解放’了”!》为标题发布了以上图片。这个标题,似乎喊出了高考考生们积闷在胸中许久的心声。这声音应该说是凄楚而令人伤感的——要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人才会想到“解放”这个词啊?而事实上,这个让他们渴望“解放”的,不过就是一场决定他们继续接受再教育权的考试。而在高校越来越普及,高考考生逐年减少,大学入学率越来越高的当下,这种考试,事实上已简单化至“只是决定他们去哪里上大学的一场考试”。但即便如此,许多人仍将此看作决定未来人生道路走向的重要决定因素。用某些父母在考前几年就开始的战前动员上的发言所讲的那样——成龙成蛇,上天入地,都在此一遭了!
今年参加高考的这批考生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与上一代高考恢复时期那些人相比,他们的生存条件和人生际遇,都相对更平和一些,但是,由于教育条件的历史性限制,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是领教过高考,以及由它带来的幸福或伤痛的人生转折,许多人至今还在品尝着这些人生后果。正因为如此,他们对高考,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这种情结,通过日常言谈和行为,投射在儿女们的身上,给他们形成无形的压力。使高考在他们心目中,失去平凡的意义,而被强加了许多令人敬畏甚至压抑的色彩,进而,成为一种需要“解放”的威压。
这种威压,是日积月累不舍昼夜的读书学习;是父母将家庭荣辱生死祸福大任降于孩子们年轻肩膀上的凝重表情;是考前几年就开始的政策盘算——迁移户口改民族找关系办理可以加分的任何手段;是媒体无休止的炒作提示以及由此引发的整个社会如临大敌的战斗氛围……
这些因素,与6月沉闷而烦燥的气候相结合,形成一股令人窒息和压抑必欲“解放”的氛围,那漫天飘撒课本和复习资料的狂欢,那场铺天盖地的由课本碎片形成的雪里,有好多令人心惊又感叹的东西啊。
就目前中国的教育条件而言,我们短时期内还不能澳大利亚或北欧一些国家那样,实行高中毕业证就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理想化状态。素质教育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升学机会的公平。而高考,无疑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择方式。它比起看出身、看手上茧巴看三好证书或国家二级运动员之类的选择条件,相对还是要公正些。虽然这种公正,灵活性不够,存在教育指向方面的问题,执行中还有一些被利用的空子。它可能不是一场完全公正的比赛,但比起完全无规则或无比赛,还是一种进步。
这只是过程,不是终点,需要修正和完善的东西还很多。但愿到他们的下一代不再被这种困扰他们的高考困扰,梦想他们所梦想的“解放”,从容淡定地将升学过程常态化和普通化,并且不再仇恨课本和书……
946万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们,好好睡一觉吧!
         
  *.*.*.*   2010-6-12 15:11:4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凯迪新版公测入口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denengmowang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不是他们从高考解放,而是想用高考解放自己。大学毕业后还会看到他们找不到工作的身影!可怜的孩子们!
  *.*.*.*   2010-6-13 8:44:5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wangkunting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2年终于刑满释放了,可四年后,新的刑期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