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记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2:00:01

凭吊海瑞

 

旅行车在雨后的高速公路上疾驶。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像水洗的一样光洁、清爽。乘客们似乎被刚刚过去的电闪雷鸣闹晕了头,都在闭着眼睛回味那些激动人心的旋律和音韵。只有司机又嚼起了槟榔,哼着五指山的民歌小调,确实有滋有味。广东的三位“老小姐”跟着唱起来。那两个小女孩哭鼻子的事也成了大家谈笑的题目。一时间,车内恢复了往常的欢声笑语。

在临近海口的时候,导游程先生向大家介绍了海瑞。这位历史名人,高风亮节,刚正不阿,为民请命,感人肺腑。是海南人的骄傲。所以,凡是来到海南的人,都要拜祭陵墓,寄托仰慕之情。

海瑞(公元15141587年)是明代中期的著名政治家。生于海南琼山,四岁丧父,由母亲谢氏教养成人。“家贫出孝子,国难铸忠臣”。他自幼发奋读书,立誓救国救民。由于才学逾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考取举人。先后被派到福建、浙江、江西做宫。嘉靖四十三年升任户部主事,因为冒死直言,得罪了嘉靖皇帝,被罢官下狱。嘉靖死后,他被重新起用,官至应天府巡抚,吏部右侍郎。1569年因为他挫抑豪强,退田予民,昭雪冤狱,得罪权贵,而被第二次罢官。1585年,海瑞出任南京都察御史。他为人刚直,清正廉洁,体察民情,革除弊政,多有建树。最后死在南京任所,万民为他举丧,皇帝钦命将其葬于故乡海南。

海瑞的陵墓坐落在海口市西部两公里的滨涯村外。陵园前门是一个石坊,上面刻着“粤东正气”四个大字。刚正、雄伟、很有气势。园内的中央南道直通陵墓,两旁竖立着石马、石狮、石羊、石龟、石人等。椰林环抱,庄严肃穆。园内设有海瑞展览馆,陈列着有关海瑞的史料。据历史记载,明世宗(即嘉靖皇帝)晚年,妄图得道成仙,不理朝政,以至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当时有个童谣:“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隐喻嘉靖昏庸无道的严酷后果。1564年,海瑞调进京城在户部任职,感念百姓疾苦,决心冒死向明世宗进谏。他先为自己备下棺材,诀别亲友,给皇帝上了一道《治安疏》奏折,历数嘉靖皇帝君道不正,迷信妖妄,致使腐败丛生,民怨沸腾之状,企望皇帝幡然悔悟。这就是所谓《海瑞骂皇帝》典故的出处。

关于海瑞的民间传说很多,都是讲“海青天”的故事。他有个外号叫“笔架博士”。那时,他刚考中举人到福建南平当教谕,也就是现在的“县学”校长。由于执教严格,学校办得井井有条,所以常有上司来“视察”。一些学官为了讨好上司,见面就趴在地上磕头。海瑞认为学校不是官府衙门,只可作揖,不能跪拜。因此不管谁来,他都站着作揖,两边的属下却要磕头。看上去像个山字,又像个笔架,故被送予“笔架博士”的绰号。嘉靖三十三年,海瑞在浙江淳安当县令,他不畏强权,公然挡了都御史鄢懋卿的大驾,成为当时官场的一大新闻。这个鄢懋卿,是大奸相严嵩的干儿子,依仗权势,为非作歹,穷奢极欲,非常骄横。这次皇帝派他到南方督理盐政。他认为机会难得,明为巡察盐务,实是搜刮民财。所到之处,除了花天酒地之外,还要收取地方特产和钱财礼物。沿途所得已经装满了几条大船。这些自然都得摊派到老百姓头上,闹得百姓怨声载道。海瑞为官一向敢于直言。为了不增加本县百姓的负担,他给鄢都御史上了一个禀贴:“看到大人明令迎送从简的宪牌,又听说过往州县供应非常奢华,淳安如何办理,卑职左右为难,务请大人明示”。懋卿看了禀贴,十分气恼,本想整治海瑞一番,但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不好发作,只得乖乖“入瓮”。海瑞根据钦差大臣的“明示”,把仗势欺人的旗牌官痛打了一顿,让鄢懋卿丢了面子,有口难言。等到他的大队人马到了淳安以后,吃住安排一切从简,又让鄢懋卿吃了一个闭门羹。从此,他无心继续在南方巡察,只得找个理由“打道回京”了。七品芝麻官斗钦差,靠的是一腔正气。有了正气,自然就敢讲真话了。

1959年,毛主席用海瑞的故事,教育干部讲真话,号召大家学习海瑞精神。两年后,明史专家吴晗写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宫》。196511月,姚文元在文汇报发表批判吴晗的文章,把学术讨论变成了两个阶级的斗争,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恶浪。从此,中国经历了十年浩劫,海瑞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海瑞墓在文革中遭到了彻底破坏,八十年代重新修复。如今,墓地显得更雄伟,更壮观,更肃穆。是海口的一个重要景点,瞻仰之人不绝。站在墓碑前,发现海瑞已经离开人世四百多年了,做为一个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他到底为后人留下了什么?是文稿,是诗词,还是什么精神?在瞻仰之余,确实让人思索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