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中国命运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6:35
作者:figi mei
有一些读者来信或在我个人网站(www.figimei.onchina.net)上留言,与我讨论中国加入WTO
的问题,很多读者询问:“WTO条款中什么对中国影响最大,中国的真实未来是什么?”实话
实说,我不是经济学家,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经济学是课程之一;我也不在中国,所以掌握
的情况并不十分具体。这个题目很大,牵涉很多行业与专业,我也没有办法用一、二篇文章
说清楚。况且,也只是个人的观点,影响不了中国的整个局势。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愿
意同大家交流我个人的看法。
我一直认为WTO对中国是个极为重要的合约,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合约。特别是对政治和
法律的影响,可称为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将决定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在今后
数年,WTO将对中国以下三方面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三个方面则决定着中国的命运。这就
是:中国的法律,农业,金融。
很多人在中国加入WTO后都谈到了中国行业上的问题,但很少涉及政治因素。本居士在前几篇
文章中主要探究的都是WTO的政治因素。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谩骂和不满。其实,就中国而言
,WTO的真正意义就是政治。具体表现在中国法律的变更上。我曾在我个人网站BBS上回答某
读者提问时说:“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经济,而是法律。这个问题牵涉到整
个中国的国本,也牵涉到中国百姓的具体利益。您可能听到了关于网络域名的官司,这是宣
告中国企业在法律上失败的第一步,而这个问题在今后会更加严重。特别是全球信息化,一
旦中国企业失去了信息化的优势,中国企业失败的将更惨重。而信息化是目前中国与国际上
技术和产业方面差距最小的产业,海外企业全力以赴来压制有其目的,而这又与中国政府的
态度有关并与法律有关。在以后你可能会看到美国法院宣判中国企业或百姓法律败诉,中国
法院和警察要帮助美国法院、日本法院或德国法院执法的奇怪现象。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不超
过三年就会出现,中国司法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实际上这是很严
重的问题。可惜的是中国百姓和企业尚未看到这点,尚未意识到未来的险恶。至少在目前看
,中国更改宪法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了。”所以,当中国不得不面对法律变革的时候,这
就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共产主义截然不同的新路,这样的变化怎么能不影响中国的未来?
说到中国,决定中国命运的问题实在太多,但WTO产生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着中国的命
运,这就是农业。
一谈到WTO,很多人就想到汽车行业。其实这样考虑问题的人实在是很愚蠢,如果一个国家管
理者或经济学家只看到了汽车行业,这只能说明他无知,是个不称职的管理者或经济学家。
汽车行业是个高消耗,低产出的落后产业,尽管它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但它绝对不是个
高技术,高产出的行业。大家可能并不清楚,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一辆汽车的利润不超过五百
美元,以工作量和能源消耗而言,逊于电子行业,甚至服务等行业。中国加入WTO后对世界各
国商人的最大吸引力是廉价的,取之不尽的劳动力和广大的未开发的市场,这是人力资源再
分配的最佳结果,也是以往战争要达到的资源再分配的变种。你有廉价的劳力,我就会将工
厂投资到你这里来,为的是赚更多的利润。如果你有巨大的市场,我也要来,为的是将产品
卖出去,目的也是赢利。我从事多年投资行业,我从来不会对慈善事业感兴趣,帮助中国贫
困地区发展是政府的事情,不是我个人的事情。我追求的是利润,是让钱生钱,而不是亏掉
,这是我工作的职责。这个道理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难道商人的职责不是赚钱吗?经济规律
如此,中国的生产加工业就没有必要担心,既然中国汽车行业既有廉价劳动力,又有市场,
你怕什么?这个行业又不是高科技产业,决定不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你又担心什么?以我个
人预计,在十年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今后美国人和日本
人开的汽车尽管名字还是丰田,福特,但制造商都会变成中国,无论美国还是日本的汽车生
产商都会将工厂移到中国。不单是汽车行业,其他制造业也同样会如此。这是经济规律决定
的产业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决定的。还可以预计的是,今后大家使用的电脑芯片同样会是
Made In China 。这样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富余人口有着极大的好处,
将安置更多的百姓就业,特别是在中国全面转型期间更加重要。
中国需要的不是产业制造业,需要的是产品的品牌。制造业不能决定国家的未
来,但企业品牌却可以影响国家的未来。
在国人的眼中,农业是个落后的产业。其实,这是国人的思维误区。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农
业才是真正的高科技产业,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将会落实到农业生产
中。大家都在讲,电子技术之后就是生物技术,但又有谁知道生物技术最后要落实到哪里?
农业才是真正的基础。
我曾在前几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在加入WTO时,作出的最大让步是农业,中共总理最担心
的也是农业。为什么?
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看,我并不觉得中国农业会有经济利益上的损失。相反,农业会有很大
的收益,甚至要高出工业。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与国际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着五十年的差距,
无论在技术和品种上都无法比肩。中国加入WTO将会对中国的农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产业
结构会更合理,效能会更高,产出会更大。中国农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美国农业是以机器
化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生产适合于粮食生产,但并不适合蔬菜和水果生产。粮食生产可以
机器化,使用极少的人力就可以完成,但蔬菜和水果则是需要大量的熟练农工。这就是中美
之间的互补之处。大家都知道粮食生产的利润低于蔬菜和水果,中国农民转型生产蔬菜水果
又有什么不好呢?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你说农业没有问题,那你为什么说它是影响中国未来的主要因素?”
谈到这个问题,就又要牵涉政治问题,中国农业问题本身就是政治问题,这是中共几十年错
误政策所造成的。在中国经济开放早期,中共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工业化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或知道了也没有重视。在法律制度和社会体制上严重地限制了农民的城市化转型。当中国面
临加入WTO的最后一年,中共才明了农民对中国未来的严重影响,才开始放松户口制度,但为
时已晚。中国有八亿农业人口,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十年,中国将会有四亿以上的农民失业,
更有可能的是农户变相破产流入城市,寻求转化为产业工人。在目前,中国的农业本来就有
很多富余人员,大量的农民无事可做。当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进入中国之后,更多的农民会
面临着失业,数量庞大的失业农民才是真正影响中国未来前途的大隐患。在目前,中国面临
的问题是贫富分化加大,国家保障体制没有建立,这些失业农民一旦离开土地就是一无所有
,既没有资本,又没有技术,很快就成为产业社会的边缘人,所能做的工作只能是低薪的劳
力工作。但更多的可能是失业,衣食无着,到处流浪。这样的流动大军正是破坏中国社会安
定的主要因素。这也使农业问题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中国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加入WTO,司法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中共是否能痛下决心全面
易帜,全面修订宪法和其他附属法律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这个修改的时间也同样决定着中
国的未来。到目前为止,海外的大型企业和投资商对中国仍是持观望的态度。中国经济开放
二十年所吸引的海外投资,大部分是华裔或初中级技术产业,大量的资本之所以没有进入的
主要障碍就是中国的法律。中国加入WTO,就要遵守规则,海外资本和产业要进入中国看的就
是规则和法律,没有保护,谁愿意用钱冒风险?中国法律修订的快,修订的好,海外投资和
产业进入的就快。特别是产品加工业就会吸收更多的年轻农业人员来转型为产业工人,帮助
中国农民城市化,产业工人化,化解不稳定的失业人口。但如果中国政府不能及时修订司法
,无法公正执行WTO规则,或沿用中国民族本性来绕圈子靠打擦边球来维持政党利益或小集团
利益,那么,海外财团和产业集团就会继续观望,放慢进入中国的速度,甚至于停滞。而更
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商人不可能因为政治而放弃自己的市场和利益,何况贸
易不同于产业投资,是一笔交易完成就马上收钱的短期行为。这时的中国政府就无法阻挡廉
价的美国小麦,加拿大粮食进入中国市场。这样一停一进,对中国的影响就很大了。农民一
方面面临强大的竞争,另一方面又没有出路。转型需要技术和时间。无论蔬菜和水果都需要
更大的资本和技术,还有漫长的时间。一部分没有出路的农民就要涌向城市,而城市同样面
临着大量的失业工人无法就业,老工业无法转型,怎么可能会在这样的基础上安置更多的无
丝毫产业技能的失业农民?本来工业投资就需要时间缓冲,一个工业投资从计划到生产平均
需要14个月,这段时间的空置对要吃饭的百姓是无法躲避的。如果大量的产业投资因为法律
上的原因而停滞,中国的社会就会陷入很危险的境地。毕竟人是要吃饭的,当他连最基本的
生存都不能保证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遵纪守法吗?大家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有八亿农民
的国家,四亿人口的失业会是什么结果?
曾有网友来信询问中国未来的优势如何保持。我当时这样回答,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廉价的
劳动力,而且可以保持二十年不变。
生产行业的成本构成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制造成本,二是销售成本,三是技术成本。在这
三项中,技术成本的变量最小,而且基本是固定的。在制造成本中,随着国际贸易的透明化
,原料成本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的成本差别就在劳动力成本之中了。根据2001年
的测算,美国一个产业工人的平均小时工资是51.84美元(包含保险和福利等);而中国是多
少?以我掌握的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产业工人,平均每月收入不超过200美元,平均一个小
时不超过1.1美元。这样的差距怎么能不吸引产业制造商?而且,在中国的未来,又有数亿的
农民失业大军作后备,中国产业工人的工资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们可以回头看
看,投资在广东地区的外资企业,二十年来,它们的工人工资提高了多少?是否赶上了物价
调升的水准?广东地区的二十年开放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这一事实。正是中国拥有的数量庞大
的隐性后备劳动大军,才是保证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最基本因素。也是维持中国未来发展
和吸引海外投资的手段。我可以断言,中国劳动力成本在二十年内没有国家可以抗衡,十年
内,产业工人人均月工资不会超过400美元,初中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月工资不会超过800美元
。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有强大的农业失业人员在做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从这方面看,农业问题就成了中国加入WTO后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说:“
农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我相信,中共总理担心的也同样是政治问题,而
不是经济问题。
我曾讲过,未来统治世界的手段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金融。如果说中国的农业问题会因
为失业人员的隐患而影响中国的未来。那么,金融的问题则会影响中国的政府和政治,甚至
百年以后的民族发展。
数年前,我访问中国时,曾和一位中共的国有资产管理局官员谈到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奇怪
中国政府为什么只发行长期中央政府债券,而不是象美国一样既发行长期债券,也发行短至
30分钟的短期债券。在美国,联邦政府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同样也发行债券,甚至只有数百
人的小镇都会发行债券。中国政府目前的状况很奇怪,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中国政
府是老子借债,儿子花钱。”中央政府大量发行债券借钱发展经济没有错,但地方政府本身
不承担任何责任,于是就拼命找中央要钱,并在上缴的税收中想办法克扣。毕竟地方利益是
每个执政者都可以看到的,影响到自己的政绩和声望,更会影响自己的升迁。这样的结果是
,地方谁有本事搞到钱谁就是老大,谁能搞大项目花钱谁就是能人,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我
的事了。其后果形成基础建设加大,但产业产能降低,资本利用率降低,泡沫经济不可避免
,严重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经济这种畸形状况,是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体制。中央强调集权,地方强调
发展。同时,这样的局面又造成中国财政和金融体制严重落后。企业和政府相互勾结,形成
白道恶势力。中国的金融不是盈利发展的生产商,也不是合理配置的资金贸易商,而是中央
政府的钱库,地方政府的钱包。其实,在一年前,我曾写了《旅美轶事》,我的本意就是想
通过美国的生活故事来向中国读者讲述一些美国的制度和思想。在《旅美轶事》中有一篇写
的是“警察局破产事件”。这个故事就很能反映美国的政治和社会体制与中国的不同,其间
的优劣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金融会怎么样?本居士在前几篇文章中早已涉及,本居士最担心的
也是中国金融全面陷落。中央政府的财政也陷入困境,形成一个大量举债,老子吃儿子,甚
至吃孙子的恶性循环。
当前,在金融方面最紧迫的事情就是,中国加入WTO,各国投资的海外资本在中国将享受国民
待遇。这样一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就成为海外企业的首选目标。中国的股票市场虚高的
市赢率和不堪一击的上市企业都给海外有实力的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股民怎
么会不受经济利益的诱惑?谁又甘心去投资欺骗中国百姓数年的上市公司,而不去投资稳定
的海外合资公司?而海外合资公司在中国募集资本一旦开始,必然会受到股民和游资的追捧
,取之于华,用之于己就成了海外企业的根本目的。其结果很明显,海外企业只要借用原来
良好的业绩和信誉,在中国投资少量的种子基金,就可以大量地在中国股票市场圈钱。然后
以企业全球化的名义将资本投资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同时利用募集的资本扩大对中国市场的
侵占,形成垄断经营。而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些企业也就自然而然地要在中国政府
中寻找自己的代言人,参与中国政策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现有和未来的利益。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新旧交替,新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尚未完整建立的国家里,你会相信
财团不干涉中国政治的谎话吗?看看日本和美国,哪个财团不干涉政治?哪个财团和大跨国
公司没有自己支持的议员?尽管美国社会很公平,中小企业老板不会因为政府法令多变而困
惑;但强大的行业协会同样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同样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当
中国的金融全面沦陷的时候,你还能保证政府是真正代表百姓的利益吗?
政治本身就是经济利益的延伸。当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拒绝。商人本
身就是经济利益的追求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就是人的能力标志。当金钱成为权力的时
候,约束它的只有民主和透明的政治体制。而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执政党是否会尽快的放弃
自己的利益,尽快实施法律和政治上的改革,减少中国变革的代价。
决定中国改革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法律,农业和金融则是关键的关键。中国未来的发展不仅
与之紧密相关,而且改革的时机、时间也很重要。在这些相互纠缠的问题上,一步失误就会
影响到全局,社会的动乱就会让中国民主进程倒退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