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股尾盘40分钟涨40点 大逆转透见底信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8:22
期股尾盘40分钟涨40点 大逆转透见底信号?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0-06-09 07:56:34

专题:关注期指大逆转

市场动态:

40分钟涨40点 股指期货尾盘上演大逆转

资金动向:

主力合约成交量连续6日萎缩

"空军总司令"国君期指空单连减三日

机构动向:

2500点更多基金开始抄底 兴业、广发、银华全线增仓

央企2500点借道基金专户入场

 

记者观察:

转债大热与基金低仓位释出新信号 市场或发生转折

 

 

40分钟涨40点 股指期货尾盘上演大逆转

  40分钟40点!6月8日,股指期货尾盘上演大逆转,14点35分开始,主力合约IF1006从2685点启动,被一股神秘资金一路推高,至15点15分收盘时,该合约被拉高至2724.4点接近全天最高价收盘,平均每分钟上涨1个点,多头在瞬间掌握了主动权。究竟是现货市场见底信号?还是投机资金刻意扰乱市场?此举耐人寻味。

  尾盘急拉40点

  上证综指在8日尾盘再次展开2500点“保卫战”,让股指期货市场多头找到反击机会。尾盘14点35分以后,期现货一起经历一波急拉,期指空头平仓盘大量涌出。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的观察,短短40分钟内,主力合约IF1006持仓量大幅减少5000手,持仓量由21000手,减少至尾盘16000余手,减仓幅度接近25%。

  伴随空头减仓离场的同时,主力6月合约期价从2685点附近起步,被一股神秘资金大幅拉高,平均每分钟上涨约1个点,盘中几乎没有任何回调,上涨斜率呈60度角。截至收市,6月合约期价报收于2724.4点,该点位离当日最高价2726点仅差1.6点,期指相对于现货升水回到25点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6月合约当日成交仅为22.5万手,该成交量是6月合约上市以来的地量。

  “今天减仓特别集中。而尾盘的价差放大,这就说明减仓是空方所为(空方减仓的交易指令是做多)。空方减仓力量之大,甚至在现货收盘后的15分钟,期货还能上涨0.61%。以此来看,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后市是看多的”,东方证券衍生品首席分析师高子剑分析说。

  何人所为

  令人疑惑的是,期指市场空头平仓盘一路推高期价的同时,主力空头席位增仓幅度却是空前之大。中金所公布的持仓排行显示,空头持仓前三位国泰君安期货、中证期货、长城伟业期货8日分别增仓394手、660手和220手,这是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空头主力的最大增仓量,此举令投资者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认为主要是市场的力量,多头对短线杀跌的空头进行围剿,短空被迫在尾盘高位平仓出场所致”,某大型券商系期货公司总经理表示,“至于是否有资金刻意操纵尾盘股指期货的价格,目前还不能简单做出判断”。

  据介绍,在期货交易中,空头平仓盘和多头开仓盘同时都是做多力量,一旦空头反手平仓,加上多头的乘胜追击,两股力量可以在瞬间将期价推高。而上证综指成功守住2500点,也为期指低位做多提供了重要力量。正因如此,在中金所持仓排行榜中,尽管银河期货和鲁证期货的空单明显减仓414和245手,但并没有看到主力空头大规模减仓的现象。

  那么,股指期货大逆转会否是现货市场的见底信号?高子剑认为,目前期货开户数还是不多,而且他们不是现货市场的主力,因此现在仍无法判断。(中国证券报)

资金动向:

主力合约成交量连续6日萎缩

  昨日,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006收于2724点,成交量跌至22.5万手。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已经连续6日萎缩,市场对于股指观望气氛浓厚。当前股指所处点位较低,估值较为合理,多头反攻或在等待时机。
  沪深300现指延续前期震荡格局,多空双方在2500点—2900点区间争夺激烈,拉锯战或将延续。迫于国际经济形势压力,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紧逼,股指仍有下探动能,但鉴于经济恢复绝非1年前的大动荡可比,多头认为当前已到底,难以继续下行。
  目前,国际金融环境仍不容乐观,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继续蔓延,但投资者应该站在较为理性的角度去看待目前的状况。
  国内方面,5月份的物价指数可能高于前两个月,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6、7月份物价上涨源于一年以前所释放的流动性,而此后由于货币供应持续收紧,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物价上涨压力将下降,而目前商品指数低迷或许也给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降温提供有力支持。对于货币的供应,央行仍然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加息预期减弱,适度从紧的方式没有改变,大体上采取“收三放一”的策略,以减缓货币持续收紧的影响,但市场仍有所体现,一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为2.09%,上升8个基点。对地产的调控政策继续稳健实施,虽然不能确定房价将要下调的幅度,但从政府想要达到的目的来看,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房地产股票对于地产的调控已反映得比较充分,地产行业的再调控,对于股指的负面影响将大为削弱。
  从资金面的情况看,造成短期的资金相对短缺是农业银行IPO上市,农行上市可能吸收市场将近500亿的资金,在大家手中紧握资金不愿放手的时期,这无异于给市场抽血,增添股指空方力量,或造成市场的短期动荡。本周限售股解禁近500亿元,且其中有不少小非,在股市仍有下探动能时,小非减持套现动力可能更大,这对股指无疑是雪上加霜。从供给需求而言,股指短期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沪深两市1400亿的地量成交,以及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连续6日萎缩,目前成交量跌至22.5万手,已经充分显示市场对于股指观望气氛浓厚,股指跌势恐难继续,虽然外围股市并不乐观,但国内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另外,当前股指所处点位较低,估值较为合理,多头反攻只是在等待时机,近期宽幅震荡或将延续。 (天琪期货 韩金柱)

 

"空军总司令"国君期指空单连减三日

周一,整个市场再次弱势尽显。期指前期大幅升水的场景已荡然无存,这进一步显示出市场的悲观气氛。全日1006合约下跌1.79%,报收于2706.2点,成交量继续萎缩至29万手,持仓量也进一步下降至15673手。持仓量连续下降,意味着多空双方均保持着谨慎心理。目前1006合约离前期低点仅一步之遥,多空抉择即将出现。

  昨日1006合约最低下跌至2680点,离前期2677低点仅一步之遥。广发期货分析师陈震祉告诉记者,后市依然看弱,宏观面仍然充满担心,资金面匮乏,后期难以再次推出二轮经济刺激政策。技术上,1006合约多头如果没有坚守住前期低点,技术性破位或将意味着新一轮下跌趋势形成。

  昨日君安再大幅减持空单618手,其空头持仓已下降至1837手。连续三个交易日,君安已在1006合约上累计减持空单高达1629手。君安连续减持,有分析人士指出是在下一个合约上移仓,但是从1007合约近三个交易日情况看持仓量放大得并不明显,因此君安在1006合约上大幅减持空单或为平仓了结。

  君安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近期公司席位连续减持空单,并非做空不坚定了,而是向下空间已小。
 

机构动向:

2500点更多基金开始抄底 兴业、广发、银华全线增仓

  上周A股继续震荡下行,周跌幅达到1.64%。经历4月、5月的接连大跌之后,6月A股市场仍未企稳,因此部分逆势增仓的基金就特别引人关注。一向谨慎的如兴业全球系基金开始加仓,而颇具标杆意义的大基金公司如银华、广发等仓位维持稳定,预示着当前是合适的底部区域?大跌之下,又是谁在抄底呢?

  兴业有机增长加仓11%

  继两次大笔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之后,上周兴业全球系基金选择大举加仓。在不断震荡破位下行的A股市场中,一向谨慎的兴业全球系基金公司似乎正在开展一系列的“抄底”行动。

  在兴业全球基金二季度策略中,投资总监王晓明指出,市场下跌是新基金建仓的好时机。他指出,今年操作上的关键一点是“做足确定性”,确定性增长应该享受溢价,医药等消费股尽管估值不低,但未来的成长确定比较大,所以超过预期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金融股主要是估值相对偏低,成长速度尽管不是很快,但估值提供了很好的安全边际。股指期货出台会给大盘蓝筹带来相对中小盘股的超额收益,但实现的时间跨度是个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在未来的一年时间中会逐渐表现出来。而小盘股的疯涨是很难长期持续的,估值的偏离具有自我纠偏的机制。对于后市走向,王晓明认为,今年估计有波段机会,大跌将有利于新基金建仓。

  继前期的相对谨慎之后,兴业全球近期操作或许正是体现了对波段行情的把握。4月7日兴业全球宣布自购新基金兴业合润1300万元;5月19日至21日起的5个交易日内,分别申购兴业全球视野和兴业有机增长各2500万元。基金自购通常都被解读为对后市投资机会具有信心,而兴业此番自购品种为旗下老基金,或许更能印证这样的判断。

  而仓位统计数据测算出兴业全球系基金上周大幅加仓。据统计,上周兴业有机增长主动增仓幅度在股票型基金中力度最大,达到11.69%,这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只加仓幅度超过10%的股票型基金,加仓之后仓位为67.32%。此外,兴业社会上周加仓5.95%,至76.63%;兴业全球加仓3.47%,至77.81%;仅有配置混合型基金兴业趋势减仓2.54%,至67.69%。此外,从净值变动上看,新基金兴业合润已经开始建仓,净值累计下跌1.79%。截止6月3日,兴业系旗下表现最为抗跌的基金为兴业有机增长,今年以来累计亏损3.43%,其次为兴业社会,亏损6.64%。而亏损幅度最高的兴业趋势,跌幅为14.22%。

  广发、银华全线增仓

  上周广发系基金也全线加仓。加仓比例最高的广发核心,加仓幅度为7.81%,仓位达到70.90%。广发大盘紧随其后,加仓6.46%,仓位升至76.74%。此外,广发稳健、广发聚瑞加仓幅度超过2%,而广发聚瑞仓位已经高达85.92%。广发优选和广发聚丰加仓比例超过1%,广发聚丰仓位也升至85.33%。此外,广发小盘和广发聚富加仓比例虽然低于1%,但广发小盘仓位已经高达85.33%。

  广发聚富基金经理王国强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比单选个股更重要,广发基金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低估值的蓝筹板块,比如金融、银行、保险等;二是持续增长、估值不算高的内需板块,包括医药、商业零售、信息技术等;三是有刺激因素影响的板块,比如新疆板块;四是弹性大、短期贵、中长期看好的板块,比如新兴产业等。王国强表示,近期周期类股跌幅很大,短期内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对于估值特别便宜的品种可进行交易型操作;医药和医疗设备股属于长线品种,具有核心壁垒、符合发展大方向的公司股票值得关注;金融板块方面,保险股相对银行股有更好的空间;商业板块方面,在核心地段、有核心资源的百货要好于超市。

  上周同样全线加仓的还有银华系基金。其中银华优质加仓3.51%,至73.97%;此外,银华主题、银华优选、银华优势、银华领先加仓均超过1%,而银华优选和银华领先仓位均超过86%。

  银华基金表示,其在中期对市场判断在维持谨慎基础上稍转乐观。6、7月份市场可能承受较大压力,主要是因为CPI同比还将继续上行,社会舆论和政策层关注同比多于环比。同时,短期总需求确实出现疲弱迹象。最近钢材、部分化工品价格下跌也从微观角度验证这种迹象。6、7月份市场对经济走弱、甚至二次探底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加剧。但通胀如果能较早就进入环比回落态势,对市场而言是较大利好,将确保国内调控政策进入观察期,明确政策“有压有保”的相对平衡态势。市场对经济担忧,使得业绩预期的下调加速展开,也有利于风险的提前释放,因此维持对市场震荡筑底的判断。

  新华、中邮高位减仓

  而今年以来表现出色的嘉实系基金,上周却相对谨慎,大部分基金进行了减仓操作。数据显示,上周嘉实系股票类基金仅有3只加仓,而其余集体进行了减仓。减仓幅度最高的嘉实回报为-4.38%,嘉实策略、嘉实研究和嘉实增长均减仓超过3%。

  此前坚持高仓位操作的新华系基金上周更是大举减仓,旗下仓位超过90%的基金集体消失。新华分红减仓8.47%,至84.75%;新华成长减仓6.80%,至85.61%;仅有新华资源略微加仓1.01%,至81.10%。尽管大幅减仓,但新华基金仍整体保持较高仓位,或许减仓更多的是一种调仓,为可能的反弹机会做准备。新华基金认为,从今年以来的大盘跌幅以及当前萎缩的成交量等因素判断,短期内大盘存在一定的反弹机会,但更长时间的走势则受制于宏观经济的演变。如果房价仍不出现回落,政府还会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目前,“土地税”、“房产税”渐行渐近,在政策尚未明朗前,市场走势仍可能有反复。另外,政府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对银行产生的影响预期不明,也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

  同样大幅减仓但仓位仍然高企的还有中邮系基金。上周中邮优势减仓4.54%,至71.69%;中邮成长减仓3.19%,至81.08%;不过中邮优选仍然略微加仓0.61%,至95.23%。


央企2500点借道基金专户入场

从5月下半旬至目前,央企也开始通过基金专户进场,部分央企资金已到位,寻合适机会入市。   

  央企试探性入场

  分析人士称,在近期股市持续震荡的情况下,易方达能获得如此大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机构资金提前布局后市的打算。

  另有一些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近来确有部分央企加大了基金专户的投放,一些基金公司通过竞标拿到大单,这些专户主要是从5月底至目前为止的半个月时间内投放的。

  从5月下半旬至目前,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震荡。

  这部分入场资金仅仅被视为央企试探性入场的举动。

  “虽然央企的资金进来了,但一般我们专户资金建仓比较谨慎,会先买一部分,有‘安全垫’之后再放大投资。”一位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

  另有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在目前A股市场低迷、市场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基金公司对于受托“打理”的央企资金也比较谨慎。但央企资金的入场,对于机构而言,也有市场风向标意义。

  “国字号”资金的动向,对A股市场影响力巨大。5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求是》杂志撰文,要求中央企业在今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加快清理非主业和低效资产”。同时,慎重进入股市、期货等高风险领域,严控风险。

  5月6日,A股市场即出现一根长阴线。上证指数当日暴跌4.11%,A股本来在暴跌后的2800点附近平台整理,随着国资委的公开发言,市场继续下跌,估值区间继续下移。

  国寿120亿资金已入场

  在央企谨慎入场的同时,保险资金的大举买入让基金业感到困惑。

  早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现金流大户”中国人寿(601628)在多家基金公司买入3亿至5亿元基金,国内众多沪深300指数基金拿到买单。一位基金业机构业务部人士透露称,中国人寿(601628)在近期基金业全行业“洒”了120亿元资金。

  中国平安(601318)与中国太保(601601)的买单也不小。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告诉早报记者,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平安(601318)和中国太保(601601)在其公司买入总量10亿元的基金。

  “我们最近基金买入大单比较多,总能看到机构一两亿的大单进来。”另有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

  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市场中发生。近来有媒体报道称,保监会有关部门召开会议讨论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并对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的政策进行了微调,尽管会议的内容对保险资金入市并不能带来实质性影响,但监管部门释放的政策信号,还是让市场略感振奋。

  不过,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中国平安(601318)在目前市场位置相对谨慎,从各大基金公司与中国平安(601318)的沟通情况来看,中国平安(601318)将市场机会的时间窗口放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

  不少基金经理担心,市场最近出现的一些资金流动现象,或与农行IPO有关。

  “最近的一些迹象似乎有着维稳的意思,就是为了在农行上市前烘托一下市场环境,如果真的是这样,农行上市任务完成后,政策的利好就会消失,所以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要有独立的思考。”有基金经理表示。 (东方早报)

记者观察:

转债大热与基金低仓位释出新信号 市场或发生转折

  受累于多重因素,最近两月A股市场平均下跌约20%。而记者注意到,当前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中行可转债倍受机构追棒;二是基金仓位平均已降至75%左右,与2008年市场低位时大体相当。有基金投资总监称,农行上市,或许是一个基金大举建仓的好机会,也可能是导致市场发生转折的大概率事件。

  可转债受宠折射资金充裕

  此次中行400亿可转债网上网下共计冻结资金3834亿元,网下有1569个机构获配,超过200只基金参与其中,基金动用的申购资金达611亿元。机构的积极参与,固然显示出弱市中可转债攻防兼备的特性拥有极大的吸引力,也显示出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与私募基金仓位均不高,拥有充足的现金。

  考虑到4只新股解冻资金1543亿元,加上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110亿元资金释放,本周解冻的资金接近7500亿元。市场资金面相当充裕。


  基金低仓位预示见底?

  与中行可转债受追捧对应的是,基金现在手中有钱,手中有钱对应的是基金低仓位。

  基金仓位高低一直被看作是市场风向标之一。过去8年实证研究表明,基金仓位达到高点时,意味着市场见顶;当基金仓位达到低点时,则意味着股市见底。

  根据上海财汇信息公司的数据,偏股基金2005年平均仓位显著下降,并在2005年三季度末形成低点,而上证指数则在2005年10月形成底部。此后一轮牛市启动,基金仓位不断攀升,直到2007年三季度末偏股基金出现平均约88%的历史高仓位,上证指数则在当年10月出现6124点的历史高点。

  直到2008年,偏股基金仓位达到平均约68%的相对低位时,上证指数则在当年10月末出现1664点的重要底部。

  本报每周一基金仓位观察栏目显示,上周德圣大型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75.26%。而另一仓位观察机构浙商证券金融工程部最新测算,上周基金的平均仓位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至74.56%。两个机构的仓位测算报告都认为,由于去年发行了29只指数基金,剔除指数基金的高仓位影响,现在偏股基金的仓位实际与2008年68%的仓位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偏股基金目前仓位已接近2008年低位。

  基金仓位降低,市场是否重复历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金减持的意愿与动能已经大不如前。当然,这种动能之源还在于市场估值。浙商证券认为,当前沪深300指数静态市盈率低于20倍,如果对应公司盈利增长20%-25%计算,动态市盈率水平为16-15倍,估值已接近历史底部区域。

  农行上市或是市场反转之时

  农行上市肯定是今年资本市场的重要事件。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就认为,农行上市标志着中国银行(601988)改革和上市告一段落。他表示,在市场处在高位时,大型公司上市对投资者是不利的,如中石油上市;而在弱市,新股定价相对而言有利于投资人,农行上市可能符合这一特征。现在正逢弱市,农行上市之日,或是市场转折之时。

  “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知悉农行的发行价,但从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农行发行价会有吸引力。”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也会像中行转债一样,获得机构认同。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称,优质公司加上价格合适,没准是一个基金大举建仓的好机会,也可能是市场发生转折的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