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5:11:07
《中学历史教学世界》
[高考历史复习]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引言分析
1.引言简明扼要地指出“先秦”一词的含义。先秦,旧时多指春秋、战国时期。今在讲中国通史时,多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2.引言从人类产生、文明发展阶段等方面对中外历史进行了比较,反映了我国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我国现存已知最早人类遗址和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当非洲的埃及出现文明曙光时,我国正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绚丽的彩陶文化时代,炎黄文明也已经崭露头角。
3.引言概括指出了上古时期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形成。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互相竞进时期,我国正经历文明勃兴的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欧洲希腊、罗马城邦国家繁荣之时,我国也处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昌盛时代。东西方辉映,地中海和中国,逐渐形成世界两大文明的中心。
高考范围
1.先秦
(1)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
1)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①夏朝的建立
②商朝的兴衰
③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④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⑤井田制、分封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①农业和畜牧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交通和城市
(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①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②民族融合
(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和城市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4)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①老子和孔子
②百家争鸣
③文学和艺术
④天文和物理
⑤扁鹊
近五年高考已考试题
(一)全国卷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
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社会组织形式不同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D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1.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大致处在  B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二)上海卷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
1.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
A.10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2.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⑴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⑵迁都
频繁异姓反叛  ⑶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⑷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⑴⑶⑷       D.⑵⑶⑷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31. 我国已有多处文化遗址、古迹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北京人遗址、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除上述例子以外,请你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在今陕西、新疆、西藏范围内任选一个值得向联合国申报的文化遗产,并简要说明理由。(应包括名称、时期、内容和意义)(4分)
31.本题为开放型题,按下列原则给分:选点正确(1分),时代正确(1分)内容正确(1分)意义正确(1分),如半坡遗址(1分),新石器时代(或答具体年代也给分)(1分)是我国最早的母系氏族时期的遗址,(1分)反映了原始氏族部落完整面貌(1分)。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考试上海卷
1.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  B
A.周公东征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
28.20世纪中国的考古取得了巨大
成就。请在已发现的我国原始社会的遗
址中任选一处,划圈标在下图相应的位
置上,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和历史意义。
(4分)
28.原始社会遗址名称、位置(l分);
特点(2分)历史意义(1分)。如:北京人、
位置正确(1分)生活在距今40—50万年前;使用并能保留火种;过着极其艰苦的群居生活;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任答2点,每点1分)。首次以事实说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或中国人种自生说)(1分)。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
1.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C
A.元谋人、蓝田人             B.元谋人、北京人
C.北京人、山顶洞人           D.蓝田人、山顶洞人
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B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                   D.共和行政
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35.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辑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13分)
35.先民聚居: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等。
防洪治水:都江堰、东汉(或王景)治黄河、元朝修治黄河等。
农田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吴国、唐朝、吴越、南宋、明朝等兴修水利工程,三国时期的翻车、唐朝的筒车等灌溉工具等。
舟楫航运:秦朝的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朝修建运河(或漕运)、造船业、指南
针的使用等。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
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  D  )
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B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
1.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山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B
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2.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A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C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8.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如图).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
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
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
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
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6分)
28.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三)广东卷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
1.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传说中的人物  ②建立了夏朝  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④舜的儿子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
A.兼并战争    B.铁器使用    C.各国变法    D.商业兴盛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10分)
38、答案要点:(10分)
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5分)
晁错处于西汉安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5分)
41.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7分)并说明其原因。(6分)
41.答案要点:(13分)
①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1分)南朝时期,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有了提高。(1分)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不断推广种植。(1分)南宋时,水田增加,苏湖地区稻米产量很大。(2分)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2分)
②原因: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经济交流,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的提高。(6分)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河南卷)历史试卷
1.夏朝农业生产使用的主要工具不包括  D
A.蚌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石制工具    D.铜制工具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
1.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B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广西卷)
29.(10分)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6 分)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强盛。(4 分)
(四)综合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8-22题。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C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1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D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20.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D
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22.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
A.“两个凡是”论              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一)
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C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五)春季卷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安徽卷)历史试卷
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 饲养家畜家禽                 D. 营造公共墓地
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C
A. 群居生活                     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C. 人工取火                     D. 使用简单的语言
3.导致西周共和的直:仗猿因是  C
A. 王室衰微,诸侯反叛           B. 奴隶起义
C. 国人暴动                     D. 犬戎攻破镐京
4.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 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 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5.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B
A. 使用铁器和牛耕               B. 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 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内蒙古、安徽卷)历史试卷
1.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汉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D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
2.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
A.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六)广西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西卷)历史试卷
1、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
A.韩非子     B.庄子     C .孟子    D.墨子
(七)江苏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历史试卷
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D
A.夏、商                  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
①春秋.战国,秦朝。    ②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③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
[高考历史复习]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高考历史复习]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1 [高考历史复习]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05高考历史总复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章 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思考及作业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决胜方略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决胜方略 是谁抹杀了祖国5000年的历史?祖国今年才“60岁”? - 【匡復華夏—興漢版】 - 汉网... 千年男体备忘录——男性身体的另类历史-第一章 高考冲刺名师支招:文综、历史、政治复习备考 中国国学网--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成就 2010高考零分作文《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 历史的沙漏—不了解的历史 如何做好历史课的期末复习 高考冲刺名师支招:文综、历史、政治复习备考 - 高考 - 中国教育在线 历史复习问题汇集 历史复习记忆方法 湖北高考零分作文 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 湖北高考零分作文 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 湖北高考零分作文 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 2010高考零分作文之《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 — 无聊哦 2010高考零分作文之《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 2010高考零分作文之《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_1口袋推推 2010高考零分作文之《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