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剧种之京韵大鼓--常识--美育--姿格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2:09:05


    木板大鼓的唱腔为板腔体,伴奏乐器只是鼓和板,进了北京以后,增加了三弦伴奏,艺人们走街串巷过着“打鼓弹弦走街坊”的卖艺生活,被称为“逛街儿”的江湖调或怯大鼓。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旗籍出身的艺人金德贵,在长期演唱中将有板没眼的木板大鼓,发展成一板一眼的板式,称为双板,字音也改成接近北京的语音。他曾命名为“京气大鼓”,但没有流传开,人们仍然称他演唱的为怯大鼓。

  
    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住在北京石头胡同的艺人胡金堂(胡十),为提高怯大鼓鼓词的质量,适应城市听众的需要,开始移植子弟书词《长坂坡》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嗓音脆亮,一气呵成,被誉为“一条线”,声名渐起,代表曲目有《樊金定骂城》、《高怀德别女》等。

  
    与胡同时享名的还有擅唱《三国》短段故事的霍明亮,他原是做生意的,下海卖艺以后,也移植一些子弟书词如《单刀会》、《战长沙》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底气足,嗓子又冲又亮,最擅长唱武段子。后来,他们去天津行艺,和当地的瞽目艺人宋玉昆(宋五)一起,被誉为胡、宋、霍三家,统称怯大鼓。

  
    之后怯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自清末起就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

  
    1884年起,刘宝全往返于京津之间,先后拜宋玉昆、胡金堂、霍明亮等人为师,并曾为胡金堂、霍明亮担任三弦伴奏,二十岁以后正式演唱怯大鼓,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对怯大鼓进行了革新。

    一是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京白、唱京韵,演唱短段曲目;二是吸取各种戏曲、杂曲的曲调,丰富了唱腔;三是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四是三弦伴奏结合唱腔托腔保调严谨自如,宣统三年(1911)后增添了四胡、琵琶,形成珠联璧合的伴奏小乐队。在文人庄荫棠等人的帮助下,他还改编、整理了一些新曲目。刘宝全把怯大鼓的唱词、音乐、表演综合为一体,使“词为根、腔为本、表演为枝叶”。

  
    与刘宝全并起的京韵名家还有白云鹏和张筱轩。

  
    白云鹏青年时在农村演唱竹板书,后改学大鼓,光绪二十六年(1900)来北京金乐班演唱,以吐字清晰、行腔柔美、演唱风格朴素自然见长。张筱轩自幼住北京南郊,早年票演时调小曲,后来拜朱德庆为师改唱木板大鼓,演唱时虽曲调较原始纯朴,但京音纯正、咬字清晰、刚劲浑厚,具有一气呵成的特色。刘、白、张成为民国初年京韵大鼓最早期的三个流派。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叫过很多名称:在北京曾称“京调大鼓”、“小口大鼓”、“音韵大鼓”、“文明大鼓”、“平韵大鼓”,在天津曾称“卫调”、“卫调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民国三十五年(1946)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唱词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衬字及垛句。每篇唱词约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韵以北京十三辙为准,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京韵大鼓的唱腔,经过刘宝全和弦师韩永禄、白凤岩、韩德福等人的革新创造而丰富多彩。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紧慢板〕。京韵大鼓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有重要的位置。韵白讲究语气韵味,要半说半唱,与唱腔自然衔接。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

  
    民初,专门教唱京韵大鼓的名教师王文瑞等培养了一批女演员,民国三年(1914)后,北京天桥建立有女演员演唱大鼓的书馆,又名落(1ào)子馆。民国五年(1916)后发展有环翠轩、藕香榭、振华园等近十家。最著名的演员(当时称鼓姬)有冯凤喜、于瑞凤、良小楼、白银宝、何金桂等。她们演唱的曲目有一部分如《包公夸桑》、《玉堂春》等,和刘宝全、白云鹏、张筱轩的曲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