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国 外国公司打入中国市场的代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8:31:03
中国人称之为“学费”。美国商人说这是不那么适合刊出的内容。这里说的就是外国公司在学习如何打入中国市场时付出的代价。对许多外国公司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不可抗拒诱惑力的大市场,这里有13亿消费者,当然也有数不清的挑战。
美国家电业巨头惠而浦公司亚洲区总裁表示,对惠而浦来说,十年来在中国的投资经历了大起大落,这个过程是“代价高昂的一课”。
在退出两个陷人麻烦的合资企业后,这家美国公司的高管说,他们已经走过了亏损数百万美元的阶段。实现方式是:减少过多的产品类型,把精力集中在实力雄厚的产品上,全面接管合资公司,以及让企业文化更贴近中国消费者。
现年49岁的惠而浦国际公司总裁迈克尔·托德曼说,生产洗衣机和微波炉的惠而浦中国公司2006年开始盈利,预计今年利润还将增长10%-15%。
1995年,惠而浦公司大张旗鼓地进军中国。就像大多数美国公司一样,惠而浦公司最初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以及来自中国的竞争。惠而浦中国公司的一位经理说,他们想“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并不需要最新的产品”。但是,迅速发展的当地公司很快证明,这是错误的。
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的大中华地区执行总裁汤姆·多克托罗夫说,“惠而浦面临着克服传统经营模式的挑战”。他说:“有些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做得非常好。宝洁就是最好的例子。有的公司,像惠而浦,知道得就有点太晚了。”
托德曼认同其中的一些批评。他说:“传统上来说,许多美国公司都带着许多(美国)人来这里做生意。把企业的理念带来固然重要,但最终你还是需要当地的人才,需要那些了解这里的市场和消费者的人,以便推动企业在这个市场的发展。”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中的一员。托德曼说,这时打人市场变得容易多了。
2002年,惠而浦公司出钱让其中国合作伙伴退出了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从而全面掌控了微波炉和洗衣机业务。
其他变化也接踵而来。2004年,公司的亚洲总部迁到上海,而且公司开始寻找一些既了解美国又了解亚洲的公司运作的高级经理人。
同样,中国也发生了变化。托德曼说:“现在中国也有了与西方类似的大型电器超市。以前,我们不得不通过各种零售渠道摸索前进。”
托德曼说,2007年。惠而浦公司有价值7.5亿-10亿美元的产品来自中国,公司在中国的雇员达到了2500人。据介绍,公司在中国有两个研发中心,因为“这里有非常出色的设计人员,公司把最新的技术放在这里。”
托德曼说,中国现在是一个更适合做生意的地方。惠而浦对其他觊觎中国市场的美国公司的建议是:利用当地的人才,并努力了解你的消费者。他说:“最好随时更新你的看法。你必须了解他们的习惯。这里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作者卡勒姆·麦克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