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7:36:31
都师范大学尹少淳 一.导言 美术课程关注文化,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因为美术课程始终就没有脱离文化,也不可能脱离文化。区别在于,过去的美术课程与文化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关系意识,美术课程也没有如此理直气壮地高呼着走向文化的口号。现在的美术课程则以自觉的态度,高唱着走向文化的进行曲,态度张扬地浩浩荡荡地走进了文化。 且让我们倾听那震耳欲聋走向文化的进行曲: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2]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文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文化素养。”[3]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让学生较为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像。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4] 这是一个信号,释放出这样的一个重要信息:美术既是文化的载体,自身也是文化的一种类型,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应该仅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并通过对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 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学习,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种积极的拓展和重大的进步。在这种大的美术教育背景下,美术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会相应地对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非常现实却必须回答的紧迫问题是,一个只知道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能否适应这一要求?在走进文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叩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 如果答案是乐观的,我们需要的是 “锦上添花”;如果答案是悲观的,我们需要的是“亡羊补牢”。因此,不管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不管是需要“锦上添花”还是需要“亡羊补牢”,我们是否都需要走过一遍文化的田园,观望一下文化的阡陌,来感悟文化、认识文化、亲近文化。 二.文化是怎样被定义的 1.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它常常腾之于众口——“学文化”、“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水平高”、“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在当今社会,似乎不说“文化”等于没“文化”,不说“文化”无法表现“文化”,文化真是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 上述文化,名为文化,其实其内涵并不相同。二黑哥学的文化、弟妹儿女学的文化是一种文化,但主要指的是识字和各种学科基础与基本技能,学得好自然可以称为“文化成绩好”、“文化水平高”。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则是另有所指,所指为何?正是我们所要关注的。 要使问题变得清晰起来,我们首要关心的问题自然是文化是怎样被定义的。 文化被模糊地使用着,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似可意会,又难明确。于是,有心人喟叹如是:文化是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又是非常难以定义的词语!难则难已,但天下之事何难于人类,于是众多人热衷于探讨文化的内涵,以便给四处奔突的文化套上僵辔,让人得以从各个角度得以静观,以便认识之,驾驭之。 学者们对文化的探寻精神和结果,足以感天动地,让人肃然起敬。 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在他们1951年所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中做了统计,在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就有164种之多。莫尔1965年的统计的关于文化的说法达到250种。以后,俄罗斯的学者克尔特曼则发现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400种。可见,文化问题的已经是学术界和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至今人们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探讨仍是前程遥遥,终点杳然。 翻看几本权威的中国、外国的工具书,看文化是如何被定义的吧!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会发现对文化有三种解释:“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5] 我们看到,前两种解释与我们正在讨论的文化的意义相关,第三种则与我们经常谈到“学文化”、“文化成绩”和“文化水平”的意义相关。 再翻开《不列颠百科全书》,我们发现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上,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及其它有关成分。” [6] 对文化还有一个经典性的定义,是由著名的英国文化学者泰勒(E.B.Taylor)于1871年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所做的:“文化包括作为社会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全部能力与习惯。”[7] 在当代,一个比较有影响的文化定义是克罗伯提出的,他说:“文化是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着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8] 你同意上述定义中的哪一个呢?如果难以决断,请别忙着下结论。要正确地理解文化的含义,我们还需要从文化一词的辞源学来加以追根溯源。 2.理解文化 我们知道,在英文中,文化一词是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其含义是栽培和培育。这一基本的含义对我们理解文化十分重要,因为众所周知,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是不需要栽培和培育的,栽培和培育只能是人的行为。所谓栽培和培育指的是通过人工使植物的生长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后来此意转化为教育、训练,使人超越自然状态,成为有教养或修养的人。这种转化其实是基于一种同构关系,即将自然状态的植物进行栽培和培育以达到人所需要的理想状态与对自然状态的人进行教化以达到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同构。Cultura对植物是培育,对人类则是教化。理解这种关系并不困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也常常将儿童比作花朵,教师比作园丁吗?儿童的成长犹如花的开放一样,需要教师像园丁那样去培育。 Cultura正是在这种同构的关系上完成了向“教化”这一含义的转变。据说这一意义的转变始于古罗马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演说家西塞罗,是他于公元前45年在《图斯库卢姆谈话录》中首次使用了Cultura anima表示“培育心灵”。而这一词汇的现代意义则是由17世纪德国历史学家普芬道夫所赋予的。[9] 在中文中,“文化”一词是对英文Culture的翻译,但这一翻译不是中国人做的,而是日本人做的,尽管如此,日本人的翻译却是依据古汉语,自然也就保持着古汉语的原意。那么,中文的“文化”来自于何处?它的原意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的。 中文中“文化”一词最早的渊源可能来自“人文化成”,载于《易传》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明显地具有教化的含义,即通过教化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创造艺术,进而以人文成就教导民众,创造文明的社会。最早将“人文化成”转为“文化”的是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表达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0] 从上面的辨析中,我们可以找到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与其它生物相区别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因为只有人类能够通过教化形成文化,文化不是可以通过体内遗传所能获得的,必须依赖体外信息的传播。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广义的教育的结果,所谓广义教育的意思是既包括学校教育,又超乎学校教育的所有的教育形式;既包括有意识地接受教育,也包括无意识地接受影响。人类能够通过教育而获得文化,形成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正是文化使得人类与动物界分道扬镳,使得人类比起动物界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许多学者都尝试过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加以分类。有学者认为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内在的情感与认知层面,一是外在的物质与行为层面,这两个层面具体包括哲学、美学、宇宙观、价值观、意义体系、信仰体系、行为模式、符号、规范等,以及复杂的相关产品,如艺术创作、教育内容、道德标准、分类系统、宗教、传说、礼仪、习俗、律法、语言、日常用品等。[11]其它还有一些分类则更为具体,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婚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实际上,我们对文化还可以这样来认识,即文化是以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为核心,以思维方式为内显特征,以行为方式为外显特征的人类的生存方式。不同文化的人和族群所显示的差异,其实正是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显示出的价值取向、对世界的看法、对美的认识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要影响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文化,关键是要影响他或他们的原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影响他或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导致他们的行为方式的变化。其中,最为核心的应该是价值观。 那么什么又是价值观呢?价值实际上是外界的人、事、物与特定的人或者人的群体所构成的需要关系。特定的人或者人的群体有某种需要,而外界的人、事、物能够满足这种需要,那么两者就构成了价值关系。那么所谓价值观指的是特殊的个体或群体对外界的人、事、物的价值认识以及相应的价值取向。一般而言,价值观具有多元的特征,比如有的人认为辣椒有价值,有的人认为辣椒没有价值,或者更“文化”点说,有的人认为京剧有价值,有的人认为京剧没有价值,实际上都是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的认识和判断,也相应会表现在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上。 个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与群体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所在群体的价值观的影响。 接着上面的话题——要影响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必须是从影响他或他们的价值观开始,我们可以这样说,接受一种文化其实就是意味着接受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要用一种文化影响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宣传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我想介绍我所看过的两场美国总统访华期间现场电视直播。 我记得克林顿总统与江泽民同志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克林顿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的价值观,弄得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而布什总统在胡锦涛同志的陪同下到清华大学演讲时,采取的是相反的策略,没有正面地批评中国的价值观,而是积极地宣扬美国的价值观。这里,我想截两个片段,看看布什如何宣扬美国的价值观的: 正当美国人在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同时,我却担心中国人不一定总是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我的国家的真实面貌,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电影,还有电视节目,往往并没有全面反映出我所认识的美国的真正的价值观。我们成功的企业显示了美国商业的力量,但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社区精神,还有我们相互对彼此的贡献往往并不像我们金钱方面的成功那样的显而易见。有些关于美国错误的描述则是他人做出的。 在美国你可以支持我们政府的政策,同时你也可以公开的毫不掩饰的表述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害怕自由,他们会说,自由可能会导致混乱,但是实际上并不会这样。因为自由的含义远远超越了人人为己,自由赋予了我们国民许多的权力,同时也邀请他们履行重大的责任。 我们的自由因为有道德,所以是一种有方向,有目的的自由,我们的自由在强健的家庭中,在强健的社区中,在强健的宗教团体生活中得到了熏陶,同时也为一个强大而公平的法律制度所监督。 我的国家显示给世界最伟大的象征是自由女神像,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看过它,它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如果仔细看她的话,它手里拿的是两件东西,其中一只手拿的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火炬,是自由之光;另外一只手是一部法典,我们美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我们的法院是清廉的,也是独立的,我是总统,哪怕是我,我也无法告诉法院要如何来判案的,行政部门,立法部门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可以。根据我们的法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为法律所不耻的,自由的投票之后才能得到。 我们有着一部宪法,它现在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它限制,并且平衡三个部门之间的权力,这三个部门就是司法、立法和行政机构。我是行政机构的一员。 我们美国生活的很多价值观,首先都是在家庭中陶冶形成的,就像在中国一样,美国的妈妈们、爸爸们疼爱他们的孩子,他为他们辛勤的劳动,做出牺牲,因为我们相信,下一代的生活总会更好。 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可以找到关爱,可以学习如何负起责任,如何陶冶人格。很多美国人都主动的抽出时间为其它人提供服务,这个有很多人几乎成年中的一半人每周都拿出时间使得他们的社区办得更好,他们辅导儿童、探访病人、照顾老人,并且帮助做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国家一大优点。 人们主动的承担起责任,帮助他人,他们的原动力就是善良的心,还有他们的信仰。[12] 可以看出,布什总统的确在努力通过宣扬一种价值观,达到宣扬美国文化的目的。在这种宣扬的过程中,布什期望通过让中国的大学生接受美国的价值观,认同美国文化,他们的价值观随之改变,他们的行为辄从之以移。 所谓价值观导致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有用与没用、好与不好、应该怎样与不应该怎样这类问题的判断,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觉得一件事情是有用的、好的、应该这样的,那么他或他们就会去做,而且按照他或他们所生存的文化环境中的习惯去做;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觉得一件事情是没有用的、坏的、不应该是这样的,那么他或他们就会回避它、讨厌它、批评它,也会按照他或他们所生存的文化环境中的习惯去做。所以,价值观始终是文化中最核心的成分,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会导致他们的行为方式或生存方式的变化,反过来看,人们的行为方式或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他们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在凤凰卫视的一个栏目《李敖有话说》中谈到:古代有一个人叫曾子。曾子临死以前有个自己的理论,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所以曾子临死时候叫他的左右,他的下一代,他的学生看啊,看我手,手好好的,看我脚,脚好好的,为什么呢?爸爸妈妈留给我的,我好好的保护它们,我没有毁坏它们,看我的脚,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这样我死了没有遗憾啊。为什么这样子?大家有没有看那个三个演义里面的夏侯淳啊,他被一个箭射过去,射到他的左眼,他怎么样?他把那个箭拔出来,连眼珠子跟那个箭秆一起拔出来,然后把那眼珠子吃下去,为什么?他说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这个眼珠子是我爸爸的精子,我妈妈的血液制造出来的,我不能丢掉它,不可弃也。所以呢,他不是启予足,启予手,而是启予眼,我的左眼珠子啊,虽然中了一箭,拔出来把眼珠子吃掉。[13]这里,我们看到的行为——曾子临死前让他的学生证明自己身体的完整性,夏侯淳将自己被射中的左眼吞进肚里——的后面,恰恰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孝道的体现。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他们持有这样的价值观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为。 任何人都会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因而不存在脱离文化而生存的人。因此文化能帮助我们了解人和影响人,也因此文化成了我们认识不同个体和族群的一个重要框架。任何社会中的事物也是文化的体现,将社会中的事物都放在文化的框架和脉络中去理解的观点,被视为文化观。在现代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待问题似乎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潮流,其中的确存在着某种合理的因素。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我们的确无法估计,可以说即便我们如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我们也始终难以跳出文化的大掌中。台湾作家龙应台对文化的作用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虽然非常感性,但却是事实,包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 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更不是“吃饱了才有时间去想”的风花雪月。 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教养体质。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手所触摸、心所思虑的整体环境的美丑。文化是经济,它的产业所值——媒体、设计、建筑、音乐、电影、电子、广告、文学、体育、观光……早就是先进国家的经济项目大宗。 文化是外交、是国防,尤其对于弱势国家,文化是柔能克刚的军队、文明渗透的武器。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理性有多强、想象力有多猛、创意有多奔放、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旺盛,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14] 三.搭建文化的知识平台 儿子与母亲有着血缘关系,母亲的基因遗传至儿子,儿子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会遗留母亲的痕迹。因此,了解母亲有助于了解儿子,反过来说,了解儿子也有助于了解母亲。 文化与美术也是母与子的关系。美术也是文化的儿子,因此了解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子。美术既然是文化的产物,只有通过认识美术的文化本源及其来龙去脉,才能对之有深刻的了解。同时,美术既然是文化的儿子,通过了解儿子,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他的母亲。换句话说,美术既然存在着文化的基因,那么通过对美术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文化母体。 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文化,也为了更好地通过文化了解美术,我们应该搭建一个文化的知识平台,也即对文化学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个知识平台的构件主要是文化形态、文化模式、文化接触、多元文化主义(或多元文化观)、民族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知识。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讨论文化与美术的问题,并让美术课程积极地走进文化。 1.文化形态 是指对文化进行的形态划分,并由此形成一个具有统一线索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序列。所谓文化形态划分中的“统一线索”,也即一种能够一以贯之的依据,并根据这一依据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来理解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比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Morgan.,Lewis Henry)依据“生存技术”所作的划分是蒙昧(以火、渔猎、弓箭为特征)、野蛮(以陶器、畜牧、农耕、冶金为特征)和文明(以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为特征)三个文化形态。其中火、渔猎、弓箭、陶器、畜牧、农耕、冶金、标音字母和文字都是“生存技术”的内涵。还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方式是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并据此划分为采集文化、农牧文化、工商文化和后工商文化四种文化形态。关于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该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的图表。[15] 各种文化形态及其特征 文化形态 在世界范围 存在的时间 基本特征 经济组面 政治组面 精神文化组面 采集文化 (初级阶段) 距今300万年 至1.5万年前 以采集食物为主,也狩猎较小的动物。 用火,石器,骨器,复合工具。 两性分工,血缘家族,母系氏族。 血缘婚,族外群婚姆权制。 语言、结绳记事。 经验知识,数的观念,原始艺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 采集文化 (高级阶段) 距今1.5万年 至1万年前 采集,狩猎大型动物,细石器,弓箭,独木舟,手工织物,住宅。 居民点。 母系氏族繁荣,胞族与部落,部落联盟氏族民主制度。 经验知识。 艺术进一步繁荣。原始宗教,巫术。 农牧文化 (初级阶段) 距今1万年 至6千年前 动物的驯养与繁殖,利用畜力,刀耕火种、制陶、纺织、制革,家庭手工业。人口大幅度增长,有剩余财产,财产的私人占有。 面积较大的村落。 对偶婚。 氏族民主制度,酋长、家族。 精制的艺术品与装饰品。 神话、神的观念。 农牧文化 (高级阶段) 距今6千年 至3百年前 田野农业,大规模放牧,手工业高度发达,商业的发达,畜力、水力、风力的利用。 金属工具,特别是铁器的普遍使用。 家庭、私有制,国家、法律,官僚制度,阶级及其它政治组织。 一夫一妻(一夫多妻)。 各种政治制度。 文字、数字、哲学、诗歌、雕塑、绘画、文学,一些科学分支知识,现代宗教。 工商文化 (初级阶段) 距今300年 至100年前 大工业、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 煤等非再生能源的利用。 各种机器的广泛运用。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达。 代议制,选举制。 近代工业组织(公司等)法律的专门化及国际法。 各种利益集团,新闻机构。 实验科学,力学,分析数学近代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戏剧,小说。 工商文化 (高级阶段) 距今100年 至30年前 电力的利用。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的利用。 各种电子仪器,电力机械。 国际范围分工合作。 国际组织(联合国及其它专业、区域性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广播、电视等媒介机构 学术社团的繁荣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各种文学、艺术流派。 后工商文化 (初级阶段) 20世纪60 年代以后 电子计算机运用于社会,新的信息产业出现,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最重要地位。 国际分工合作深化,各国经济互相依存。 世界政治格局,整体的世界。 家庭、社会组织,教育等几乎所有方面都发生剧烈的变革。 组织多样化,由大到小。 在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的综合化发展,系统论等“六论”为代表。 文学、艺术等具全球性。变化速度更快。趋同性和多样性并存。 后工商文化 (高级阶段) 预测之中 预测之中 预测之中 预测之中 文化形态的知识告诉我们了文化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化的演进序列,从而提供了一个认识文化现象的有用的框架。比如,卡通艺术的真正流行必然在是后工商文化才有可能,因为只有在这种文化形态中,计算机和电脑网络的普及,印刷媒体的高度发达,传播速度的加快,各国的经济互相依存才会为卡通艺术的流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2.文化模式 指一种与其它文化相区别的具有文化自主性的文化整体。文化模式这一术语是美国文化人类学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使用的。它关注的是各种文化中体现内部相互整合的特征与状态。 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出版的《文化模式》一书中谈到:“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有为其它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些目的的服从过程中,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们的经验,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当那些最不协调的行为被完全整合的文化接收后,它们常常通过最不可能的变化而使它们自己代表了该文化的具体目标。” [16]另外一个名叫克罗伯的学者对文化模式的界定则是:“文化模式是那些赋予任何文化之连贯一致与计划内部关系之安排或体系,并使它免于仅只漫无目的的事物之累积而已。” [17] 从上述两种说法中,我们可以领悟出这么的意思,即文化模式是文化内部各种关系依据特定目的组织成的一种体系,它保持着文化的一贯性。不同的文化模式之间,因为这种组织的不同而形成区别。 文化模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本身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以便更深入的认识相关的问题。伯罗克将文化模式分为普遍文化模式和特殊文化模式,前者指人类共有的文化模式,后者指不同文化特有的文化模式。尔后,他又进一步将特殊文化模式分为初级文化模式(或称为主要文化模式)和次级文化模式(或称次要文化模式),前者较稳定和具有普遍性,后者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和个性。还有的人将文化模式划分为简单文化模式和复杂文化模式。所谓简单与复杂指的是内部文化的特质的丰富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依据这一理解,显然我们看到,现代的文化模式比起原始时代的模式要复杂得多。[18] 如果说文化形态倾向于向我们提供一个纵向比较的框架的话,文化模式则更倾向于向我们提供一个横向比较的框架,实际上文化模式不同,会在语言(语言、姿势和文字制度等)、物质特质(食物习惯、住所、运输与旅行、服装、用具、武器、职业与产业等)、艺术(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宗教活动(礼仪的形式、看待病人和处理死亡等)、家庭与社会制度(婚姻关系、亲属关系计算的方法、遗产、社会控制、游戏与运动等)、财产(不动产与动产、价值与交易标准和贸易等)、政府(政府形式和司法手续等)、神话与科学等方面形成区别。[19]一般而言,文化模式相同的社会成员会拥有相近的价值观、符号和象征系统,并在基本的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比如,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而西方人使用刀叉进餐,就是不同的文化模式使然。 文化模式不同的两个人,对待同样的事情甚至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法,甚至会形成或大或小的冲突。读读下面这个生动有趣的案例,能够让我们很清楚地理解这一问题: 异国文化下的婚姻 David是美国人,比P小4岁,两人在美国相识、相爱、结婚。David被P东方女人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所吸引,P为David的博学多才、幽默开朗所打动。爱情的开始从来都是建立在彼此欣赏和认同的基础之上的,问题是这样的欣赏和认同能否在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中持续下去。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听音乐会。漂亮的女主持人出现在台上时,David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她真性感”,P当时非常不满地对David说:“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不要对儿子说这样的话,他还是个孩子。”David看了看我,尴尬地笑了笑。是啊,按照中国人的观念,对8岁的孩子说“性感”这样的词太露骨太过分了。而在美国人眼里,“性感”是一种由衷的赞美,可以用来针对任何人或事。   另一次是在一家印度尼西亚餐厅吃饭。那家餐厅供奉着一尊神像,神像的男性性具是木制的,后安装上去的,非常挺拔夸大,大约是象征生意兴隆吧。P的儿子好奇,拔下那个木雕的男性生殖器拿在手里把玩。David在旁边宽容地笑着,P则迅速从儿子手中夺下那木雕放回原位,并愤愤地对David说:“你怎么也不管孩子,这种东西也是玩的?”David反问:“为什么要管他,他懂什么?对孩子来说,那只是个玩具。”餐桌上的气氛有点尴尬,他们的儿子不明白自己闯了什么祸,看了爸爸又看妈妈。   David是个有才华的工程师,有段时间不想去找工作,整天在家研究做菜的技艺。P认为一个大男人就应该养家,年纪轻轻不求上进算什么?David对做菜兴致勃勃,没得到夸奖,却遭到抱怨,当然也很不满。美国人认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   选择了婚姻,不仅意味着选择了责任,更多的时候意味着选择了宽容和认同,国际国内婚姻都如此,只是能看破这一点的男女又有几对?[20] 这段跨国婚姻中的夫妇二人分别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从而也在一个家庭的范围中展示了一种有趣的“文化冲突”。 3.文化接触 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冲击等现象。文化接触是文化存在的一种必然的现象,在古代它主要是通过商贸、迁徙、战争等进行的;在现代社会,文化接触的途径则更为多样,尤其是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之间的流通,加大了文化接触的范围和加快了文化接触的速度。在文化接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拥有十足的“定力”,不可能“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有时会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对我们长期持有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遭到质疑和改变感到不适、不安,甚至痛苦;有时候我们可能狭隘封闭,对外来文化心存成见和偏见,采取极端的排斥的态度或抵制的行为,体现所谓“我族中心”的心理;有时候我们会对来自其它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产生文化认同,并相应地发生接纳行为。对文化接触这一问题,经历外族入侵而出现过强烈的文化反思和经历过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全面接触和猛烈碰撞的中国人应该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我们可以从近代以降面对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学界的种种表现看出对文化接触的态度。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重创了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感和自信。在反思种种现象的过程中,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学术人物都对中西文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归纳起来不外乎三者,其一极端的诋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像钱玄同、吴稚晖、胡适等就是如此。钱玄同甚至提出来要废除汉字,他认为所有的中国的书,只能读半页,半页以后全是昏话。吴稚辉则主张根本不要看中国的书,要将中国的书扔进粪坑中去,所有的中国文化都不行。胡适则鲜明地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其二是主张保持中国文化的正统,但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而且这种长处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比如,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三则是保守地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坚持认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比如梁漱溟等人就认为中国文化将来会统一世界,儒家文化必然会复兴。 文化接触肯定会引发原有文化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导致异化,使一个民族丧失自己的文化;②导致文化的重新定位,在这种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文化的继承者发生本质的变化;③导致社会成员有意识地保护和复兴本土文化的某些方面;④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是原有文化所不具备的。[21]在理解文化接触这一问题时,我们应该认识到:①文化接触不可避免;②文化接触是一种文化获得生命力的基本途径;③文化接触是利弊相衡,应该注意趋利避害。 4.多元文化主义(或多元文化观) 多元文化主义最早萌芽于美国,却形成于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在1971年推出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成为了多元文化主义正式形成的标志。以后,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政策蔓延至澳大利亚、美国和其它一些移民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元文化主义超越了政策领域,衍成为一种政治思潮,而且影响日甚。 作为一种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主张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独立价值,主张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要求主流文化或国家对此给予公共的承认。 第二,主张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以及同质化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帝国主义。 第三,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发展和享用自己的文化传统;要求主流社会采取差异原则,赋予文化少数民族以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多元文化主义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认同,并且成为一些国家的文化政策,首先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导致了文化认同危机,使人们看到保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紧迫。与此相关是人们处于对民主性和平等性的关注以及解决多元社会的复杂问题的需要,反对一元文化主义,即欧洲中心主义。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后现代思潮的推波助澜。[22] 多元文化观似乎没有多元文化主义那样具有政治性或政策性,比起作为政治思潮的多元文化主义要温和得多,或许仅仅表明的是对多元文化现象的认同,主张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鉴于多元文化观对文化生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它在当代社会被广泛赋予了教育学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已成为许多教育门类或课程的共同的任务,在这种环境下,自然也就成为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之一。 作为美术教师,形成多元文化观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甚至是不认同的文化,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承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可能不认同和选择它,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认同和选择它,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轻易地否定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还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这样就会给不同文化的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调整自己的视角,尝试了解和理解其它文化,实现所谓跨文化理解,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积累,达到一种文化自觉的状态。 5.民族文化 要理解民族文化首先要理解民族与种族两个不同的概念。种族与血统、体质相关,是体质和血统上的共同类型,而民族则与文化相关,是文化上的共同模式。民族与种族的关系具有包容的关系,也就是说一种民族可能由一个或若干种族组成。比如中华民族,就是由若干种族构成的多民族的集合体。 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并以此形成独特的生存方式,也就是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依托,被一些学者称为“精神植被”,它使得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得一个民族拥有自尊的资本,使得一个民族获得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因此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接触日益广泛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其重要。 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需要理解这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宗教、伦理和哲学思想以及语言、艺术、建筑、工具、器皿、衣食住行等。尤其要理解和保护这个民族的核心的价值观,如果这一点崩溃了,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大厦将倾。 民族文化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自尊,所以保护自身文化的特质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本能,更是一种自觉。我们在欧洲旅行时发现,一些重要的文化场所,比如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奥塞美术馆更注重运用本国的文字,没有滥用英文,显示出他们对民族语言喜欢和尊重。据报道,法国文化部已经声明在所有政府部门、政府文件、出版物以及网站上禁止使用e-mail这个词汇。这是法国政府采取的最新措施,以保护法语词汇,阻止英语单词入侵。我们知道e-mail表示电子邮件,这在网络通讯时代是一个全球性的词汇,而法国政府要求用courriel这个新词来对之加以替代。这虽然有反应过度之嫌,但这的确反映出法国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心态和决心。[23] 最近韩国首都汉城市市长宣布将“汉城”改为“首尔”,撇开其它因素不谈,其实也正是民族自尊的心理在起作用,因为在韩国人看来“汉城”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的色彩。 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概念还有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民族在演进、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与现代文化的突变性、多样性等形成对照。传统文化在满足现代人生活的一些方面,可能会出现不适的现象,需要被改造,但其核心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民间文化与传统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地域性,即一个民族在一个地域长期生存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质。比如,我们提到蔚县剪纸、潍坊风筝、无锡泥人等都是民间文化。 在当今社会民间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民间文化的有价值的东西正在丧失,所以保护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读读下面的文章,相信会感触良多。 西部民间文化正以惊人速度消失 广受关注的舞蹈家杨丽萍说,她一直有一个理想:“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能真实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和情感的作品太少了。就像自然环境需要保护一样,西部的人文环境安全更需要保护。 脆弱的西部人文生态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5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民间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并流传至今,被视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有资料记载,云南收录在册的民歌就有20000多首,舞蹈7000余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族民间文化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消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在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能吟唱本民族史诗或掌握其它文化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在云南省玉溪市,一位彝族老人保存有几百册彝文古籍。他去世后,因为后代中无人懂彝文,家人就把全部彝文古籍堆放在屋檐下,风吹日晒损坏丢光。一些专家估计,颇有特色的云南基诺族服饰可能在20年中消失,他们居住的传统竹楼在10年内将被现代砖瓦建筑全部取代,许多民间舞只有老人会跳了。 由于西部经济落后,在宁夏、新疆等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穿自己民族的服饰,而更向往牛仔裤、KTV等现代生活方式。 “快餐式”文化冲击西部文化 “现在很多作品一味追求轻松华丽,缺少耐人寻味的厚重感。艺术工作者缺乏深入生活的体验,缺乏沉下去的耐心。”从事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叶永青说。 在商业利益的巨大刺激下,浮光掠影,甚至猎奇式的“快餐”文化产品正在悄悄蔓延。一些旅游景区以“感受民族婚礼”的“抢亲游戏”之类活动招揽顾客,不仅对当地原住民极不尊重,还损害了西部民族文化的品位和形象。[24] 上面这篇报道说的是中国的西部地区,那么在中国发达的香港特区这一问题同样十分严重。香港一篇文章谈到:香港的民间工艺“飞机榄”和“木偶”式微,民间工艺在香港无法挽回流逝的命运。其原因是行内后继无人,年轻人不愿学,而老一辈的师傅又不肯倾囊相授。此外,市民不重视民间艺术也是重要原因。有识者指出现在生活质素提高,市民可以选择的娱乐增多,不再像以往般看重传统工艺。报道还谈到,政府也帮助推广,可惜宣传乏力,收效甚微。因此,该报道呼吁更多的市民关注和珍惜民间艺术,参与学习民间艺术,要将民间工艺“带入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民间工艺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入行。民间工艺师也可以尝试与商户合作,获得公司的赞助,并在商业活动中使传统工艺资源增值。政府也应该效法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资助计划,支持民间工艺师。[25]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作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与多元文化观相提并论。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首先美术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要在感情上认同,在知识上理解,然后才能贯彻于教学当中。 6.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所谓精英文化很难明确地加以限定,应该是社会精英(官员、知识分子或具有较高知识品位的人)所创造或由社会精英所享受的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社会精英所掌握的话语权力和方式得以保存和传播。精英文化一般趋向于关注和思考人和社会的终极目标,显示知识的优越感,重视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具有正典性和主流性。 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它是以大众为享受者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以娱乐性和消遣性为特征,与消费文化或商业文化的相联系。我们不能说大众文化完全没有教育功能,但它的确展示给我们的是极度强化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大众文化包括民间通俗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但在当代社会更为突出的是后者。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大批量生产以及时尚化的运作方式,大众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具有广泛的影响。大众流行文化包括电视文艺、综艺、游戏,大众音像、流行歌曲、通俗和时尚报刊、网络文化等。在美术中则包括卡通艺术、俗艳艺术、电脑绘画以及具有刺激性和愉悦性的现代艺术等。 不管我们喜欢抑或讨厌,大众文化毕竟凭着自身的通俗性、娱乐性、刺激性,并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和商业运作方式,广泛地流行于我们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回避它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而且它对人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因此,要充分认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的现象,一个社会应以知识阶层(有独立见解的)为代表的精英文化为主,多种文化现象共存。如果社会没有主流文化,是一件可怕的事,说明这个社会的文化没有进取心和发展的主导力量。问题的关键是一个社会应该以什么品位的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我看来,主流文化不可能以宣泄性、娱乐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为代表,而只能以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精英文化为代表。 以往我们的美术教育单纯关注精英文化而忽略大众文化的影响,我们似乎总在竭力抵抗大众文化对学校的入侵,但却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这一做法的确值得反思。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卡通、电子游戏、电视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美术教育不应忽视这一现象,要在顺应中加以引导。同时,也不要因为这些表浅的文化而抛弃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精英文化。这种辩证的做法,一方面可以使人类社会的精英文化积淀得以保存和发展,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另一方面又贴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排除现代流行文化的弊端,吸取其良性的东西。 当然,关于文化的议题还不少,在本书中不可能极尽其详,尤其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西方文化的特征等问题,更需要教师们通过阅读和学习加以理解。但既然我们已经将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那么对文化议题的关注和学习,就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态度和必须实施的行为。 四.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 要对视觉现象进行具体的文化分析和判断,需要一种认识的框架。因为在一种认识的框架中,具体的视觉现象才能被定位。当然,文化的框架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我们的需要似乎更有必要对中华文化的特征和西方文化的特征有个基本了解,应为我们的美术学习主要是在这两种文化背景中展开的。 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文化划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但他们各自内部的差别却是非常之大的,几段简短的文字要想描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各自的特色和相互的区别实在过于理想,况且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内部也是特别复杂多样的,差别也是如此的不同,比如中华文化内部的汉民族文化与其它少数民族文化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西方文化内部,法国文化与德国也存在不同,主要来源于欧洲文化的美国文化也与欧洲其它国家的文化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主要应该着眼于它们的基本特征和主导方面。对各自内部来说,我们是“求同存异”;而对中西文化两个部分而言,我们则是“求异存同”。 1.中华文化的特征 地理环境 文化实际上是特殊的人类群体与所处的环境互动而形成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必须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生存环境。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源是多源头的。众所周知,文明的发源一般都与大的河流有关,因为人的生存总是与水紧密相关的,人们需要水饮用,需要水灌溉,因此主要的中华文明主要有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珠江文明等。与此同时,很多学者也认为,黄河流域的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而且,中华文明是由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向中下游发展,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向,同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步地向周边辐射。中华民族的始祖皇帝等即诞生于现在的陕西境内,现在的河南则成了夏商周奴隶制社会的中心,而春秋战国的中心则在现在的山东。而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诸子百家大多活动于黄河的中下游。因此,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一般而言,中华民族所处的环境属大陆性气候,农耕经济是其生存的主要基础。由于对农业的依赖和重视,“上农”成为一个突出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儒家所倡导的“士农工商”的社会次序中深刻地感受到。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中有一篇《上农》,冯友兰先生说:“在这一篇里,对比了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从事‘本’业的人即‘农’的生活方式,和从事‘末’作的人即‘商’的生活方式。农很朴实,所以容易使唤。他们孩子似的天真,所以不自私。他们的财物很复杂,很难搬动,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们也不弃家而逃。另一方面,商的心肠坏,所以不听话。他们诡计多,所以很自私。他们的财产很简单,容易转运,所以一旦国家有难,他们总是逃往国外。这一篇由此断言,不仅在经济上农业比商业重要,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农也比商高尚。” [26] 由于大陆地区广阔,加之以农耕经济为主,安土重迁,因此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由此也导致了丰富而多样的民俗习惯和民族风情。在语言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县与县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的方言都不相同。 民族特征 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种族,而是多种族的融合。中华民族又称华夏民族,具体地说,华夏本是炎黄部落的称谓,后来由于在迁徙、战争的过程中与东夷部落和苗蛮部落逐渐融合,成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的代称。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通商、迁徙等融合了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羌,隋唐统一以后又进一步与吐蕃、回纥、突厥、契丹、疏勒、龟兹、于阗等氏族部落如何,使得中华民族的成分趋于多样和多元。以后这种融合也一直在进行。所以,中华文化的特征实际上是由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 语言文字 人类的文字几乎无一例外地始于象形,汉字却是至今依然具有象形特征的极少数文字之一。汉字是中国的主要文字,汉字没有演变为单一的表意文字或表音文字,而是把表意和表音融为一体,成为象形、会意的艺术化的方块字。汉字虽然由图式演化而成,但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图形化,而是体现出组合考究,寓意深刻的特点。 人们甚至认为,从汉字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注重整体、综合、含蓄的思维特征甚至中华民族的性格。如“武”实际是由 “止”和“弋”组成,表达的意思是“武”的目的不在于“武”,而在于“止弋”,或者说战争的目的在于和平,反映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理想和愿望。 从汉字中可以发现诸多的哲理,汉字从表面上看是符号、图像,但其实里面含着理。比如,孬由不好组成;泉是清澈的,故说白水;岩实际上是山石;女子娇媚故为好;男则田里的出力者;生活在山里的人则为仙……等等,不一而足。 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一般认为距今5千至6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符号是汉字的原始形态。以后历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体、楷体等演变,字形结构基本确定,并因此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汉字的结构严谨,布局均匀,体现出平衡、对称、避让、顾盼、和谐、对比、变化、呼应等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自然观 中华文化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采取亲近、同情和爱护的态度。这一点与西方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很大区别,正如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所说:当 “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 [27]中国人的宇宙哲学是一种有机统一的整体观,自然不只是纯物理的现象,而是情、义、生命的构成体,天道与人道圆融相谐。《列子·天瑞篇》所言“人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表达的正是此意。[28]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所谓圣人正是那种能够仰观天文、俯查地理,中通万物,了解自然法则,知道自然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具有顺变本领的人。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和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对待自然的关系上人并不是表现得消极无为,而是顺天应时,巧妙地加以开放、利用和创造,极少采用功利的、破坏性的行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禹治水所采用的疏导之法,而非如今天普遍采用的拦坝堵截之法。中国的科技和工艺也是如此,重视尊重自然规律,了解自然法则,并巧妙地加以运用。《周礼·考工记》就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29] 中国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还深刻地影响了思想伦理和文学艺术。以山比仁,以水喻智,以物比人的品性格调,屡见于中国的政论、品文和文学艺术中。山水诗、山水画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特殊的品类,取自然景物自况和他喻,寄情山水,崇尚自然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人格中深入骨髓的精神。 宗教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其宗教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远古时期即出现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秦汉以降则出现了众多的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袄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萨满教、东巴教。宋、元、明、清民间则流传有明教、白莲教、八卦教等。但对中华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佛教和道教,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佛教大概于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其基本教义认为四大(所谓四大指地、水、火、风)皆空,人生为苦,通过修炼,达到“觉悟”。所谓“觉悟”即通过精神的解脱、超越红尘,悟出人世的真谛。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教在公元13世纪初逐渐衰竭,然而佛教却在中国得到了真正的发扬光大,并带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由中国转入东亚和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过一个中国化或者说本土化的过程,并与印度佛教形成了区别,其中最根本的是更重视人,而非外在的佛,即由佛向人转变。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主要佛教的儒学化的结果,具体说就是儒学的心性说成功地改造了印度佛教的佛心说,从而将佛从外在的偶像崇拜转变成了人的内心的信仰与追求。禅宗提出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表达的正是我即佛的思想。中国佛教受儒学的影响显示了一种追求不离世的解脱的、修炼的思想和特征。这一思想和特征也在中国的佛教艺术中反映出来,其中所彰显的儒者气派,表达了一种文质相谐、美善圆融的儒家审美理想,显示了中国佛教艺术“善塑性,不善佛性”的特征。 道教出现于东汉中叶,以所谓“道”为最高信仰。尊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教义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使精神和肉体长生,最终成为神仙。因此,道教主张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追求自心的净空。道教的建筑、音乐、美术、文学、医学等在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甚大,具体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文化的影响几个方面。[30] 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哲学的主要血脉是由经学理论到儒学思想,虽然存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现象,也存在具有重要影响的道家思想,但儒家思想最终还是成为中国哲学的正统。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征是注重整体,重视直觉,强调对独特性的感悟和体验,偏重于综合、相关思维、辩证思维、一元性、收敛性,多用隐喻、典故,而拙于逻辑分析、抽象思辨、体系建构,从而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深邃,而富有哲理,却乏于庞大严密的体系结构。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直处于变化当中,但其基本的思想却保持不变,如“三纲”之治,“五常”之德。所变者,大多限于风俗,文化制度。所谓三皇不同礼,五代不同俗,就是这种变化。中国哲学中非常强调变易之道,认为事物都是变化的,老子就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变化的,可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意指事物发展达到极限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则能发展,发展才能生生不息。[31]而关于变化的原因则提出了二元对立的观念—— “有对”。所谓“有对”即事物对立的两面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这种关系推动事物的进步和发展。如长短、难易、高下、有无、刚柔、强弱、损益、动静等对立的因素相互依存,老子成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32]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事物的转化与发展。概括地说,所有的两端,归纳起来不外阴阳,即阴柔和刚强两极。关于事物两极的主次关系,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而言《老子》更看重于阴柔一端,认为阴柔在事物的转化与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易传》则更看重刚强的作用,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3] 中国传统哲学不仅讲究变易,而且讲求会通,即各派之间虽有争论乃至攻讦,但互相之间却讲究借鉴和融通。 伦理道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伦理特征,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也被冠于礼仪之邦的美名。这种伦理特征的形成与孔子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做人的道理。孔子的理想是一个人应该成为有道德修养、有学问、遵守准则的“君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建构,孔子具有开创之功,以后的思想家、学者也多有贡献,这些思想包括尊老敬贤,重视国家和集体利益,重义轻利等等。这些思想对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即使是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激烈抨击的人也难以抵御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比如,鲁迅先生应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批判得非常深入的人,但他对自己的母亲却是非常孝顺。 民族性格 个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民族的性格同样千差万别,但是在一种与西方人的性格比较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般而言,中国人的性格大多属于内倾型,好静、含蓄、偏柔、讲人情、讲面子,此外做事比较马虎。熟悉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学者林语堂先生曾从德性和心灵两个方面对中国人的性格做了描述,包括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智慧、女性型、缺乏科学精神、普通感性(非逻辑性)、直觉、拟想(或说想象)。应该说,他的眼光还是比较敏锐的,大体上勾画出中国人性格的特征。 2.西方文化的特征 地理环境 与中国文化起源于内陆地区的大江大河不同,西方文化则起源于大海,具体地说是地中海。地中海岛屿众多,大约有480多个,岛屿之间交通不便,互相之间似乎是独立地存在。这些岛屿夏季少雨,土地贫瘠,农业不甚发达,一些人口集中的城市必须依赖粮食进口。但希腊经济作物充分,矿产丰富、手工业发达,加之港多水深,商业和航运的条件优异,从而导致了商贸的发达,形成了商业文明的特征。 商业文明的特征是市场意识,平等交换,而其基础则是独立意识和开放心理。由于航运工具的改善,商业活动的范围扩大,文化的多元分立的意识也随之进一步加强。 民族特征 与中华文化重视文化学意义上的民族不同,西方人更看重种族的意义。白种人尤其看重种族的地位,由此我们看到种族优异论、灭绝种族的战争也大多是在西方人的社会中,或者由西方人施于其它的种族,我们看到的希特勒法西斯针对犹太人的灭绝种族的大屠杀就是典型的例子。 语言文字 西方的语言文字基本属于印欧语系,来源于古代的印度、埃及、巴比伦。古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系统的基础上,在辅音字母之外增加了元音字母,完善了字母系统。在希腊文字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了拉丁文字,两者共同成为了近代欧洲文字的基础。现代西方的文字,都是以音素为拼写单位的拼音文字。 西方文字的中单个字母基本上没有意义,只有组合起来形成单词才具有意义。在英文中惟一例外的是 “I”,表示“我”,而且这一个字母永远只能是大写,有论者根据文字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思维方式的论点,认为这表明西方文化对对自我的重视,西方社会是个人主义的社会。此论是否过于臆断,自然由读者定评,但西方文字与中国文字极不相同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自然观 与中华文化强调对自然的亲近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由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将人放到了与自然的对立面。正是由于西方传统文化对自然采取了对立的态度,因此表现出对自然的认识、征服,甚至索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自然变成了客观研究的对象,使得西方形成了一种机械的、原子主义的自然观,从而导致了西方传统文化对自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精神。 宗教 西方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而其前身则是公元前586年产生于阿拉伯的犹太教。犹太教崇拜真神耶和华,视犹太人为上帝的选民——上帝选拔出来完成使命的人。公元1世纪左右,巴勒斯坦地区散布着一个传闻——上帝的独子耶稣降临人世,传播教义,反抗压迫,倡导穷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能够升入天国。基督教由此形成,公元3至4世纪逐步传遍了整个罗马帝国,到了11世纪发展成世界性的宗教。 基督教有三个主要派别,分别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影响极大,在中世纪尤其如此,它不仅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社会财富,而且以政教合一的方式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不仅如此,基督教甚至还控制了整个意识形态,连哲学和科学都成为其婢女。西方社会的文学、艺术都受到了基督教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其基本教义的来源,尽管各派的解说不同,但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创世纪说”。基督教比起其它宗教似乎更完整地描述了神创造世界万物的经过。这种说法,抬高了神的地位,让人感到上帝是天地的主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至善、至智、至爱”,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人必须敬畏和顺从他。 “原罪说”。宣扬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诱惑,触犯了上帝的禁令,被逐出伊甸园,来到了地上。因此,人类都有了原罪,人性是恶的,人应该向上帝赎罪,其主要禁欲,用灵魂战胜肉体。 “救赎说”。人有原罪,所有人无法自救,上帝便派其子耶稣代人类受死亡,以自己的鲜血赎信教者的罪。 “天堂地狱说”。人世间充满了罪恶,未来基督要降临人世,审判活人与死人,信教者将进入天国得到永生,不信教者将被抛入地狱受到永久的惩罚。[34] 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家似乎不像中国哲学家那么从整体来观察思考,而更偏重于对个别问题的加以深入考察和思考,并且在此基础上就能创造一种学说,乃至一个学派,以至于西方哲学流派纷呈,观点众多。各种思想和观点,如走马灯似的出现、转换和消失。由此我们看到,西方哲学体现为一种多元共生的格局,不同的学派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学术强化到极致。 西方哲学具有非常强烈的理性特色和批判精神,尤其擅长于逻辑性的体系建构。“西方的哲学方法历来注重抽象思维、形式思维、逻辑思维。分析性,多元性,发散性,是它的基本特征。”[35] 伦理道德 应该说,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任何真正的宗教的教义中都包含倡导人们向善和行善的愿望,因此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中也包含着善的道德取向。但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价值取向,体现为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对个人才能的承认,对个人奋斗的鼓励,对个性张扬的褒扬。在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又非常强调公平、正当的途径,强调遵守社会的规范、强调诚信的原则,因此,对法律的尊重成了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相辅相成的必然选择。 民族性格 西方的民族性格可以说相差很大,对待同一事情会表露出不同的态度和思想取向,乃至不同的方法。据说,有一次国际联盟以“大象”为题举行了一次征文,英国人写的是《英国统治下的非洲猎象事业》,法国人写的是《象的恋爱观》,意大利人写的是《象啊!象》,德国人写的是《关于象的研究》,波兰人写的是《波兰主权与象之关系》,所以有论者认为:“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几个国家的民族性格的特点:英国是个老牌殖民主义者,征服和占领似乎成了英国人的特长;法国人浪漫多情;意大利是个诗意的国家;德国是思想家的故乡;波兰则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维护主权是头等大事。” [36] 尽管如此,西方的民族性格也有共性特征,这就是好动、外向、直率、崇尚力量和阳刚、具有冒险精神、追求实惠、讲求精确。 以上通过中西文化一些方面的比较,强化了各自的一些特征,这种强化肯定会流于简单、武断,抹杀了更为细致、丰富的一些差别,但从另一个意义上看,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的框架,帮助我们对一些具体的事实加以定位。也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尺度,虽然这个尺度过于概括,但可以帮助我们根据这个尺度来判断更为细微的差别。凡学习美术者,大多知道“三庭五眼”之说,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的五官位置符合“三庭五眼”的规律,但我们不能说所有人的五官位置都符合“三庭五眼”的规律。我们并不能据此否认“三庭五眼”规律的存在,反过来说,“三庭五眼”这一规律恰恰有助于帮助我们判断那些与此规律不符的特殊的五官位置和特征。由此,我们可以说,上面的描述和比较所提供的认识框架的作用与“三庭五眼”的认识框架的作用是一致的。 从文化生态和多元文化观看,文化之间应该是没有高下之分,没有优劣之别的,每个沉浸于特定文化的人都会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好处。但随着交通、通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的作用,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对自身文化和其它文化的反思、批评,以至于态度和行为上的抛弃或接受也就随之发生了。在这一过程中,有理性的批评与选择,也有时尚的模仿和追逐。 虽然世界上有多种文化,我们也不便判定不同文化间的高下与优劣,但我们也可以制定一个标准——凡是适合人性的文化才是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和具有存在和发展价值的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古代妇女缠足的文化、印度的寡妇自杀殉葬的文化都应该算是落后的文化,肯定不能见容于当今社会。 其实,任何文化的一些最核心的价值都会长久的保留下来,并结合当今的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形成人类文化的普世价值,包括热爱和平、珍惜自然、保护环境,尊重生命,诚信、礼貌、宽容、人权、自由、民主和法制等。应该说,这些都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坚持和贯彻的普世价值。 五.美术课程如何走进文化 1.美术教育的基础——形象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一些新的理念对美术教学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对美术与文化的关系的强调,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文化的议题,并努力将其变成一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从而拓展了美术教学的功能。在美术教学中比较广泛地引起注意的议题包括精英文化、民族文化、大众(流行)文化、地域文化等。从2004年12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美术课评比现场会上看,很多的选题都具有极强的文化内涵,如涉及区域文化的《黑瓦白墙——画画家乡的老房子》、涉及大众文化的《卡通明星总动员》、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色彩印象——中国红》、《大家动手做条龙》、《中国写意画》、《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和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面具设计制作》《鱼的剪纸》。当然,其它选题也可能或多或少与文化的议题相涉,只是它们的旨趣不在于阐释和理解某种文化而已。2005年1月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的全国农村艺术教育试验区录像课评选中则更显示出了乡土性、民族性、原创性的特色,绝大多数的参选课都与地方的民间美术资源相关,散发出浓郁的民间文化的芬芳。 的确,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增强美术课程的文化含量,正在变成许多美术教师的自觉行为。那么,是否选择了文化的议题,就能很好地达到将美术学习当作一种文化学习的目的呢?我看未必。这里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因此接下来我们应该对这些方面加以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我们的讨论之前,应该厘清一个概念——形象。美术的立身之本是形象,它诉诸于视觉和触觉,尤以视觉为甚。在英文中,形象基本是用image来表示的。在台湾,image大多翻译成影像,不知这是否与现代视觉文化中动态的、与视频有关的形象激增有关。在中国大陆,按大多数人的理解,“影像”往往与影视的动态形象或电子媒体中的视频形象有关,比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组的节目就叫《影像中国》。在中国大陆image还常常被翻译成图像,比如贡布里希的Symbolic Images 就被译成《象征的图像》,扎克斯尔的A Heritage of Images 就被译成《图像的遗产》等等,这种理解兴许基于静态形象。在我看来,其实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应该是“形象”,或者说它既可以包括“影像”的含义,也可以包括“图像”的含义。从英汉词典上看,image的意思包括:①(在心中描绘的)形象、印象、概念;②像、肖像、雕像、偶像;③极相似的东西、翻版;④(映照在镜上的)映像,(透过镜片的)映像;⑤比喻,形象化的描述。但其基本的含义是形象。 对形象我们可以这样来加以认识——具有外形、色彩、质感的,单个的或组合的,平面或立体的,静态和动态的,具有一定审美品质和意涵的,诉诸于视觉(有时包括触觉)的,自然和人工的事物。 无论是美术、视觉艺术还是视觉文化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形象的基础之上的。在理解了形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谈论如何美术教学如何走进文化的问题。 2.由形象而文化,发掘文化内涵 文化是可以从一定的理论意义上加以认识的,就如我们前面的文字所描述的那样,但作为美术教学,我们认识文化的途径应该不同于其它学科。其它学科可以从文本的阅读、阐释达到了解文化的相关议题和内涵的目的,但美术学科更多地应该假形象的途径。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鉴于对文化的讨论多流于空洞的理论层面,主张要更关注文化的物质问题,尤其是衣食住行这类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物质层面的变化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意义,直接反映出社会文化价值的变迁和发展。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美术正是最能直接反映文化的特征和文化变迁的具体层面的物质媒介之一。 当然,如果仅仅是展示一种物质层面的东西,一种具体形象的东西,也未必能够达到对文化的自觉和理解,还必须对物质层面的东西、具体形象的东西,加以观察、阐释、解读才能对文化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也才能够达到文化自觉的程度。 因此,美术课程走进文化必须是在形象观察、阐释、解读和文化感悟、理解两极之间展开的,以交互的方式进行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就拿四川省成都市凉水井小学钟蕾老师的《中国传统色彩印象——中国红》一课说事吧。 首先,钟老师以图片呈现事实:这些图片包括春节期间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装饰物上的红色;敦煌壁画中的红色;油画《开国大典》中的红色;剪纸作品、婚庆服饰、影响作品、雕塑作品中的红色;刘翔运动服的红色……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红色的确是中国人喜欢的颜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常见的颜色。 其次,教师点明了“红色是令人热血沸腾的颜色,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着喜庆热闹,代表着吉祥如意,更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的颜色。” 再次,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色的运用的方法。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为事先准备好的一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门庭进行装饰,加深对中国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7] 依据我们上面的观点,这节课应该说还是比较好地涉及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具体的形象,也就是带有红色的中国人生活中的形象,其二是教师或多或少地对形象后面的文化进行了发掘,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吉祥如意的追求。当然,就后者而言,教师还有进一步揭示和阐发的空间。 如果教师将第二个环节取消,直接由事实进入到介绍传统文化对红色的运用,并继之于进行操作活动,那么这样一节课虽然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题,却无中国传统文化之实了。 3. 由美术拓展到视觉文化 美术是我们所熟悉的概念,然而,当我们提到这个字眼时,许多对美术比较陌生的人心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国画、油画、雕塑,或许还包括建筑、工艺等,尤其在很多人心中美术似乎与绘画是等同的。还有的人可能将美术局限于纯美术或者称精致美术的范围。总之,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美术这一概念大多与美术馆、博物馆的艺术相涉,与过去相涉,与历史相涉。事实上,往往能进入美术课程中的美术内容,也基本上是有一定“历史的”。比如,我们对美术作品的介绍常常是那些所谓“盖棺论定”的内容,连西方现代美术也大多局限于20世纪上半叶的作品。针对这类美术所进行的教育,应该说对培养学生对人类经典文化的感情,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的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这种艺术受到场地和空间的限制,必须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书店才能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其次,一些作品与日常的生活经验关系甚微,脱离学生的精神需要,难以与学生发生兴趣关系,因此难以建构学生的视觉艺术经验。 随着商业广告、电影电视,尤其是电子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图像和影像充斥着整个社会,成为人们接受社会信息最为直接的媒体和方式之一。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一个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概念——视觉文化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视觉文化呢?在英文中大概有两个词组可以译成视觉文化,一个是Visual Literacy,它似乎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含有主体应该“拥有”的意义。其意思是针对视觉现象激增的现象,要求一个社会公民必须具备起码的视觉文化,具体是:①理解视觉艺术作品的能力;②分析作品的形式构成和风格规律的能力;③评价作品的价值倾向和审美品质的能力;④直觉地把握作品完形、互动和协调的能力。[38] 这一词组的意义有点像我们大家所理解的“有文化”和“掌握文化”的涵义。对这一词组的理解来源于我们为了能够阅读报刊、书籍、信件,必须识字、掌握语法同样的道理。另一个是Visual Culture,与Visual Literacy比较,它似乎是相对客体而言的,含有客观“存在”的意思,一如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道理。 眼下大家所谈论的视觉文化,实际上指的Visual Culture所表示的意义。然而,对这一意义上的“视觉文化”的解释却是非常宽泛的。美国学者莫则夫(Mirzoeff)认为 “视觉文化即是每天的日常生活。”( “……everyday life is visual culture”)[39]其实,英文的直译应该是“日常生活是视觉文化”,不知道原译者是否觉得“日常生活”与“视觉文化”具有可逆性,因此采取了逆向的表达方式。这种可逆性还正说明了“日常生活”和“视觉文化”两者是相等的。而事实上,日常生活与视觉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并非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切都是视觉文化。我们已经知道文化一般与人为相关,与自然是相对的,那么一个没有经过“人化”的自然——树木、大山、河流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进入我们的视野,为我们的视觉所感受,但却很难称其为视觉文化,因为这些视觉现象不具备文化的基本特征——人为性或非自然性。因此,这一定义应该说是不严格的,但也恰恰体现了一种泛视觉化倾向。 在接受莫则夫的思想的基础上,台湾学者郭祯祥、赵惠玲给视觉文化的定义是:“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吾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之视觉经验。”[40]应该说,这一定义,比起莫则夫的定义要准确得多,也有助于使得美术教育的内容得到拓展,使得美术教育不仅能包括传统纯艺术的内容,还能包括各种其它的视觉艺术形式和能够表达价值观的具有视觉性的产品。 学者沃克(Walker)和查皮林(Chaplin)1997年将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分为四大部分,并解释了它们的递进关系:由一般产物覆盖文化产物,文化产物包括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又分为精致艺术、工艺与设计、表演及艺术庆典、大众与电子媒体四个领域。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两人还提供了一个图示。[41] 一般产物 文化产物 精致艺术 工艺/设计 表演艺术 及艺术庆典 大众与 电子媒体 视觉文化 四个研究领域则具体包括: (1)精致艺术(fine arts):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复合媒材、装置艺术、摄影、录影艺术、偶发及肢体表演艺术、建筑等。 (2)工艺与设计(crafts/design):城市设计、零售商设计、标志与商标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插图、制图、产品设计、汽车设计、武器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印刷、木刻及家具设计、珠宝、金工、鞋、陶艺、镶嵌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吃文化、服饰设计、发型设计、身体装饰、刺青、庭院设计等。 (3)表演艺术及艺术庆典(performing arts and arts of spectacle):戏剧、行动、肢体语言、乐器演奏、舞蹈/芭蕾、选美、脱衣舞、时尚秀、马戏团、嘉年华会及庆典、游行、公共庆典如加冕典礼、露天游乐场、主题游乐园、迪斯尼世界、商场、电动游戏、声光秀、烟火秀、照明灯和霓虹灯、流行及摇滚音乐会、活动画景、蜡像馆、天文馆、大众集会、运动事件等。 (4)大众与电子媒体(mass and electronic media):摄影、影片、动画、电视及录影、有线电视及卫星、广告及宣传、名信片及复制品、插画书、杂志、卡通、漫画及报纸、多媒体、光盘机视讯、网际网络、电视播出、虚拟现实、电脑影像等。[42] 其实这种分类,倒还真的非常的“后现代”,借用国际政治领域“霸权主义”的术语,我想称呼其为“视觉霸权主义”也未尝不可。而且,上述分类中,重复、累赘的地方也非常多。 但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还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具体地说,就是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畴。美术教育可以从视觉文化中获取养分,或者说从视觉文化中选择一些内容加以组织使之成为美术教育的内容。应该看到,我们的美术教育以往主要内容是以所谓纯艺术为主,然而现在学生则生活在所谓视觉文化的大潮中,美术教育不能对这一现实状况视而不见,应该在努力适应的过程中加以积极的引导。再则,在美术教育中关注视觉文化现象,或者说实施视觉文化教育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视觉文化泛滥中出现的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排除其中的糟粕,吸取其中的良性的东西,建构积极的人生价值系统。 4.观察、解读、阐释与创作、制作相结合 不可否认,视觉文化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围,也让学生对视觉经验的积累从学校扩展到了社会。因为,视觉文化让学生将眼睛所见的一切都变成了发展他们视觉经验的资源。这虽然有些宽泛,但也是利大于弊,值得我们借鉴。 然而作为美术教育,与视觉文化的确有还是有所区别,关于这种区别,维尔申纳夫(Wilsonrf)认为艺术教育像一棵树,枝干分明,脉络可辨,视觉文化则像地下茎植物,四处窜生,难以追踪。[43] 这一描述表达的意思是,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有组织、稳定的,而视觉文化的内容则是庞杂、多变的。似乎艺术教育与视觉文化的区别仅在于组织或庞杂、稳定或多变,但这的确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别,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作为学校教育如何对待视觉文化呢? 合适的策略是在保证学校美术教学的秩序和逻辑的前提下,鼓励教师扩大眼界,吸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觉现象,补充学校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对地方、乡土、区域和社区的视觉现象的引入,对计算机、网络和大众媒体中的视觉现象的引入,对相关议题,如战争与和平、环境、自然灾害、艾滋病暴力、慈善等的视觉图像和影像的关注等。 在认识视觉文化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一个不平衡或片面的趋势和现象。面对纷繁多样的视觉文化现象,我们可能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对图像和影像的观察、解读和阐释方面,努力发掘其中的文化意义,探讨其中蕴含的社会生存方式的变化、意识形态的特征和价值趋向,也即偏重于社会意义的开掘,而忽视对美术本体或形象生成规律的认识,甚至抛弃操作的活动(这无疑是美术教育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出现一种类似于“看图识字”的单纯的“看图识义”活动。 任何美术教育都应该注意全面地照顾到其中的价值,不能单独地重视其中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全面地把握美术教育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图示来帮助大家直观地加以理解。 美术本体的基础 形象(或有美感或有 意涵图像和影像) 观看、解读、阐释 形象生成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制作、表达、创作 形象生成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语言、文字 材料、技术 这个图说明美术教学或者说视觉文化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形象(图像和影像)基础之上的,一般而言,能够进入美术教学或者视觉文化教学中的形象要么是有美感的,要么是有意涵的,视觉文化的教学可能更偏重于有意涵的形象。对待形象(图像和影像)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教学方向,一个对形象的观看、解读和阐释,以便发掘其意涵——包含的意义、意识形态特征、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另一个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表达,这需要与材料、技术相关联,学习如何通过技术将要表达的东西融入一定的材料中。因此,这里需要让学生了解形象生成的规律,具体来讲,就是熟悉与形象构成相关的点、线、形状、结构、色彩、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将它们组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综合上面解释,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形象关注三个层面:其一,文化的意涵(包括群体和个人的生存方式、价值取向);其二,形象生成规律;其三形象生成技术。完整意义上的美术教学应该是针对这么三个方面进行的。当然,在一定时间范畴对其中某一个方面的侧重或者对某一个方面的忽略,都应该是正常的,但如果将其当作一种特殊的教育思想并长期地侧重或者忽略某一方面,则应该加以检讨。 从当前视觉文化教育开展的情况看,的确存在着重视社会意涵,而相对忽略对形象生成规律的认识和形象生成技术的训练。我们再来看看美术本体拓展的过程,了解其中门类和对形象生成规律与技术态度的变化。 美术本体的拓展 传统分类——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等。 重视技术生成 类型拓展——绘画、雕塑、设计、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建筑与环境艺术等。 重视技术生成 泛视觉化倾向——与生活有关的视觉经验。 忽视技术生成 美术 视觉艺术 视觉文化 我们看到,在美术向视觉文化的拓展过程中,原来的美术和视觉艺术的美学特征在逐渐地弱化,或者说,美学特征在视觉文化中已经不是必然的特征,显示出一种回归纯形象的趋势,尽管还保持着明显的意涵性。 这实际上是美术发展中的逆向行为。为什么说是逆向行为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让我们回顾一下美术是如何演变的过程吧。 我们知道,所谓美术脱胎于人类普遍的造物行为。人类社会早期,人们或出于功能目的而创造器物,如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或出于巫术祭祀目的创造偶像物,如图腾、宗教造像、面具等。在这类造物活动中,主要追求的是比较实际的功能目的,虽然存在着审美的因素,但并不占据主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学因素逐渐融入其中,并变得愈加强烈,最后导致了美学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的所谓纯美术的出现,同时在以使用功能为目的的造物中,也渗透着比较强烈的美学因素。比如art “艺术”这一概念,最初的意思是“技术和技巧”,早期并不完全具备美学的含义,直到17世纪具备了美学的含义。这种过程,体现的是由一般的造物到艺术的造物的演变。 随着现代主义的出现,长期以来传统艺术所形成的美学规范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创新和表达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一些作品可能让人感觉并无美感,但却可能因为创新性和表现的深刻性而因人注意,甚至让人喜爱。 现在出现的冠以视觉文化之名的泛视觉化现象,让人感觉与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一种相似的关系,似乎也是在淡化美学因素,更多地看重文化意涵。我们长期以来进行的美术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而我们感觉到的视觉文化内涵中的美学因素的丧失,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动向。 无论在对视觉形象的分析中,还是在对视觉形象的创造中,可能都应该包含着一定的美学因素,尽管这种因素比起以往可能有大幅度的降低,但完全忽略之并不可取。因为,无论在观察、阐释和表达、创造的过程中,对形象的解构和建构都无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形式美的法则。 通过上述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考虑的是,在美术教学向视觉文化教学拓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拓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识,但同时也应该关注对形象生成规律和技术的学习,在形象(图像和影像)的基础上做到观察、解读、阐释与创作、制作相结合。 5.兼顾大众与精英文化 在现代视觉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生活中的视觉现象——海报、广告、卡通、影视、计算机网络图像、化妆、纹身、建筑、服装、饰品、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商品包装、书籍装帧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对形成学生的视觉经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所谓精致艺术。因为,精致艺术一般只能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而那里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而不是一个日常的生活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育不能忽视视觉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但生活在良莠不齐、复杂丰富的视觉文化中,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让学生建立起一种批判意思,让他们面对形形色色的视觉文化时,能够选择和甄别,形成有价值的视觉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视觉文化的认识往往与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相关,流行或大众文化之所以是大众或流行的,正在于它的刺激性,内容或者结构的简单、直白,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学校教育中完全忽略流行文化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明智的态度。在接受大众或流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关注其中正面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比如见义勇为、善良、正直、诚信、仁义、爱国、平等、博爱、友谊、关注自然和环境等加以发掘和吸收,而对于暴力、赌博、淫秽、贪婪、自私等则采取批评和反对的态度。 当然,视觉文化是一个更为包容的概念,其中也包含着精致艺术。视觉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倡多元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