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线的操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4:35:57
不少人都喜欢做短线,在市场里也不乏短线高手,总结这些高手的特点,最大最明显的就是以“短平快”的累积收益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本人所讲的“稳,准,狠,快”。但事实上,也有相当大的投资者因为种种原因却做不到追求的利润增长,很多情况下却还一追就套,一买就跌,还有的朋友即使抓中几次后,却往往被一次失误和失手前功尽弃,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劳累下来,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往往并未上涨多少,弄不好还可能缩水,用“竹篮打水”来形容恐怕再恰当不过了。
现把个人短线操作的几个规律下个总结,
第一,在介入的品种筛选过程中,必须锁定强势品种,不论是股票还是权证,都从
1.每天深沪股市的涨幅榜上寻找,
2.全日走势较强盘口处于逐步拉升的品种进行跟踪,
3.技术形态上要求已经处于短期整理时间在3个月左右,
4.上档压力线位置较远,或者干脆是严重处于背离状态,
5.成交量上应该是前期放量后突然盘中凝固,量逐步温和缩小,
6.在30和60分时线上KDJ等指标低位金叉出现,
那么,这些品种应该纳入密切跟踪了,在随后可能出现的涨幅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从中挑出认定的后市可能续涨者。因为谋求的是超短线利润,甚至可以不必关心该股对应公司的主营业务、业绩状况等基本面因素,但必须对其
7.流通盘、
8.主力介入程度及现状,
9.甚至第二天会否因召开股东大会等而停牌,或是否除权等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以便制定相应的投机策略。
第二:时机和时间的掌握:
1.判定大盘走势意指即使做个股的超短线,也必须得到较为强势的大盘配合,否则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打折扣。
而股指全天大部分时间的走势对于超级短线投机者来说也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尾市的走势。
这一点做股票一定要坚持,通常不要在早盘去追,除非已经坚决看好了,并且股票有基本面的实质性的利好支撑。所以,为了避免上当,尤其是大盘处在一个敏感的时候,
2.最好是选择快收盘的时候开始狙击,一般讲两点半后介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点半时启动的上涨是真涨,当然两点半左右开始的下跌也是真跌,并且将对次日早市的走势产生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点半时大盘如螃蟹般横行,即使其后有所上拉或下砸,一般情况下幅度都不会太大,但此时若选准个股仍有不少机会。同时,
3.在买入看好的股票时不要太过张扬,尤其是资金量较大的朋友,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将所有资金“一枪打”,以免引起主力的警觉而停止拉升甚至就此洗盘,这可是超级短线爱好者最忌讳的事情,并且将所有资金介入一只股票也不利于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是逐步加仓,在T+0的权证身上,自己必须还注意5分钟K线移动变化,每一个阴线必须接着有1个大阳来扭转向上,否则就是开始变盘的征兆。假设你买进一个积极看好的权证5分钟内还不主动突破,那么你应该不管是赚是赔都要出来,因为起初让你看好的趋势已经很可能终结了。
第三:短线操作必须要有计划:自己买进它,
1.你认为合理的价格是什么位置,
2.你觉得会涨到什么价格就可能不涨了,
这些事先要想清楚都应该按照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如达到预期赢利标准或止损位时,当然应该退出观望,即便未获得预期收益或未触及止损价,也最好于当天了结———许多人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超级短线做成了普通短线,进而进一步“拉长”为中线甚至长线的。本人曾经还记得某朋友说到自己买的万权当时在人气鼎沸的时候买的,0.78的价格居然抱到0.21,这样的教训很深刻。
第四:短线出进的指标配合:进行短线操作不管你用什么指标,只要是你看着熟悉,用着拿手的就可以,对本人来讲,就简单地看着KD指标就可以了。对待权证5分钟和15分钟的最好用,
KD指标对待股票10分钟和30分钟加60分钟的非常不错,
1.在30和60分时线上KDJ等指标低位金叉出现买进.
2.时间周期越短的如果开始慢慢下破时间周期长的指标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出局观望了。
如何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要成为赢家,
最重要的就是看准趋势,大盘的趋势对了;
所买的股票(权证)形成上涨突破趋势了,
尤其是你判断出真正的龙头品种,那么你的致赢将是无疑。
这个里面的关键就是只做龙头,只做热点,只做波段行情,跟着主流资金大资金走,而股票(权证)的价格因素可以忽略。
比如本人去年底开始做宝权就是专抓其趋势线,发掘G藏矿业、广电网络、G上港等都是如此手法,包括目前重仓的广船国际也毫不例外。
在宝权即将谢幕前1个月,本人开始逐步清空帐户,采取部分持有成长股600685而外出旅游休息和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态逐步从暴起暴落的权证中解放出来。当回头看到市场股票的趋势逐步在向自己预期的向船舶制造业这个热点这个趋势延伸的时候,再次果断全仓杀入主流品种里去,从而使自己时刻跟随了主力大方向。
炒股就是炒心态,无论涨还是跌,无论利好还是利空,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只要你所介入的股票是自己精心研究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要求,并且有主流资金积极投身其中,风吹草动奈何自己不了,这样下来炒股、工作、生活既规律也有节奏,这样的操作就是你在操作和左右股票,而不是股票在操作左右你。
很多时候,经常看到听到有人叹息,什么股票抛早了,什么股票卖低了,其实,这有什么好叹息的,只要你始终是在赢的时候抛,只要你是始终赚,多和少赚都不必后悔。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看清楚主力的完全的意图,他也不会把自己的目标位置告诉大众,因此在跟庄中,只能够做到自己不受伤,不亏损就是最根本的所在。
对技术,对基本面偶是所有都接纳,但是,从不去迷信它,大家可以看看,谁谁能够依仗技术走遍天下,时刻制胜,而那些发明这些技术的人士假设其理论与实用那样有效,他岂不是富可敌国了。系统学习和阅读各种证券书籍,这样只是让你具备基本的不被人欺骗的常识,让你不是去盲人摸象,碰碰运气,想象当然,但是这些还不是你能够赢钱的关键。看不懂的时候,拿那么几千块钱,多练手,多练心态,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过硬的技术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成熟自己,实现这些了,那么你选择重兵出击吧。
在这个博客里,本人推选出了登海,广船,江南,爱使,华神,有研硅,北辰,大族激光,横电磁等股票,以后也只关注这些几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咬定青山专一而为,这也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些股票里有的是成为主流热点了,那么果断买进持有跟随主力,而有的只是自己看好,但是,主力还没有拉抬,那么天天盯好它就是,一旦它选择突破,再立刻杀进。
对于自己关注的股票,应该多留心他的消息,这些消息一个是从公司的官方主页上,同时也是股票价格上,任何消息莫过于在股票价格上来反映,股票的K线就是对消息的真实反映,主力有决心拉高的股票必然还有大众所不知道的幕后消息,所以,偶多次说,偶以K线定乾坤就是这个道理。
懂买而更知道卖,有不少朋友问,买了的什么时候卖呢?对于长线股,中线股,一般多注意其周K线和20,30日线,通常有主力呵护的品种一般不会让这些指标被严重破坏的,如果这些指标走坏,并且成交量出现放大,价格又在短期被急速拉抬了,就应该考虑出来休息了。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更能够使大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浅谈技术分析(2006-11-18 23:51:18)
技术分析和能运用技术分析炒股赚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就好象认识中国字不一定能写小说,会一些定式不见得一定能下好围棋,哆唻咪算上高低音不过20多个音,专家排列的结果叫乐曲,一般人排列出来的可能就是噪音,所以,万万不要因为懂一点技术分析反而亏钱却去抱怨技术分析没用,其原理跟拉不出什么东西却怪地球吸引力不够大是一样的。
技术分析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的概念。且不说门类、流派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种类的技术分析,由于时间单位不同、参数不同等等,分析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打个比方说,一路上扬的股票,从“顺势而为”的角度说该买,若用其它某种分析可能意味着某上升目标已到达,则该抛了。同样,一路下跌的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是某一级别的回调正好到位,那就该买了。因此,只要涉及到分析就应该全面分析。
很多股民、网友都迷恋来自“庄家”的消息,却不想想“庄家”的女朋友把消息告诉她的姐妹再因其二大爷在家吃饭时说漏嘴被隔壁老王家的保姆听见了再转告保姆的老乡——也就是你的女朋友,这消息还有什么价值吗?所以,任何消息绝对不会是第一手。(什么庄家“消息”等传到你的耳朵里,那全世界都知道了,千万不要不把自己当外人)。再说了,自己选股选错了还可以说是手气的问题,听了假消息被套,那可就是“脚气”的问题了。
基本面是个什么东西,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它意味着股票该值多少钱。那么,若某股处于被低估状态、有谁会抛?若处于被高估状态、有谁买呢?事实上,被低估的股票持续走低、被高估的股票持续走高的现象倒是比比皆是,看看ST股票是怎么涨的就清楚了。也许有人会说,炒股是炒发展、炒未来,那就更奇怪了。亏损企业的未来一定会好、绩优企业的未来反而暗淡吗?如果这么说,二傻子的未来一定是最可观——因为他已经见“底”了(也就是“利空出尽”了),一旦扭傻为聪,前程是多么不可估量啊!
技术分析(或干脆说分析)之于股民大约有四种状态:
一、眼里没图表,心中无分析(大部分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大厅里看有如火车站的列车时刻表般的大屏幕的散户同志们,普遍属于这一类)。这类状态的特点就是“捏着老伴的手,仿佛左手握右手,一点感觉都没有”;
二、眼里有图表,心中无分析;每周末买一份带图表的证券类报刊杂志的股民基本属于这一类。面对如此豆腐块般大小的图表居然还能产生“灵感”,能不亏钱算成绩,能赚钱则是奇迹,若能发财就是滑稽了。
三、对着电脑观图作分析,“十八般武艺”基本全会,虽也时有斩获,更多的时候是在感慨“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是自己的判断有误”、“技术分析永远是对的,错的是自己运用不当”。进入这种层次的朋友千万别灰心,你就快找到感觉了。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过去了就是崭新的一天!
四、技术分析的最高境界是无须分析。虽也是凭感觉,但是,此感觉非彼感觉也。达到此境界者,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图而是“势”;心中想到的不再是“万一会跌”而是“只要续涨”;第一反应不再是“要么…、要么…”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股市中赚钱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是任何一种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资金水平,不同的心理素质,不同的技术分析水平,在同一种运作模式下其结果也会是差别很大的,因此,“跟着赢家走”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找出适合自己各方面情况的合理路子来。就好象周润发与午马就是两种风格的演员,注定走的是两条路。周润发衣架子好,披风衣和穿大棉袄一样有型,但要是午马穿上大棉袄就咋看都是一位苦大仇深的老农民。同样是低着头,对周润发而言是深沉,换成午马就会让人以为他在拾粪。
1、不要对某一天的行情变化过于敏感和关注。
事实上,行情永远呈趋势(涨或跌)运动和无趋势运动(盘整)。其虽然由每日、每周的行情组成,但某日或某周的行情不会必然地对整个趋势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牛市中不排除有局部回调,但其调整的程度和形态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并不能直接证明行情是否见“顶”。因此,在上升趋势能够确认的情况下任一价位都是好的买点;此时,所谓“逢低吸纳”是没有意义的。
2、“填权”是一个虚假命题
由于国内股票分析软件在开发上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许多软件“绘制”的日线图和周线图上存在着因股票除权而导致的“缺口”,于是股民对此展开了想象,除权后上扬叫“填权”、反之则叫“贴权”。事实上,填权与否与其运动趋势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不考虑原趋势特征,单纯地去研究某只股票是否会“填权”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看图表一定要看经过“复权”处理后的图表,它体现的走势才是真实的,是反映趋势的。惟有在“复权”后的图表上才可能测算出行情运动的目标(主要是中线目标)
3、许多股民自认为自己是散户,所以无法把握大势,只能炒炒短线。而在操作上往往是赚钱的股票“短线”出来了,亏损的股票却作成了“长线”,其结果是常年处于浮动亏损状态(或恶性斩仓)。试问:对大势无法把握就一定能把握“小势”吗?事实上,大势倒容易把握到差不多准的程度,众人皆知“长江向东流”,但在局部却不排除有向南、向北、甚至向西的地方,你说是大势好把握还是“微观”好掌握?96年5月买任何一只股票持到97年5月,都是很赚钱的;但是,任何一只股票在此期间也都有过局部调整的时候,真要带着极端的短线思维去炒作,其结果不排除“赚了指数赔了个股”。所以,再次强调趋势永远是第一位的。
4、股票走势图是庄家随意画出来的,故技术分析是没有用的;同一种说法还有就是“庄家总是反技术操作专整图表派”。
持此观点的人肯定是“短线客”,故其往往过于关注某时某刻的行情变化并试图寻找某种答案以证明其某个观点。别忘了微观世界本无规律。第二,所谓庄家,其也是股市投资者之一,也必须通过低买高卖来实现利润。出于操作上的需要,其在“低买”的过程中希望有人愿意卖、在“高卖”的过程必须要有人能愿意买,为了低买,其或在熊市中直接承接(这是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或在盘局中制造短暂的恐慌(向下打压)诱发新的抛盘以达到“低吸”的目的(这里有“画图”的现象存在)但不能确保成功,上述两种情况若做“过”了是会使某一种可能的走势图产生变化,但是,谁能说行情在没有庄家行为的情况下该图表原本应该如何走?谁又能证明其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庄家“随意”之所为。这又是一个“虚假命题”。至于拉升出货就更简单了:庄家必须让散户相信某只股票还会有相当的上升空间才能实现顺利出货的目的,故第一步首先要拉高,在此过程中所有的持股者集体进入盈利阶段,有炒短线爱好或习惯性“解套”者则不断地将持股转让给庄家,令其持仓成本逐渐提高,也使其不得不继续拉升以打开出货空间,最后就相当可能变成其“自弹自唱”;此时,惟有向下打才有机会出货(利用股民“捡便宜货”或“抢反弹”的思想)。在此阶段,随意拉升是容易的,有钱就行。而随意打压是伤人伤己的,从机会成本上看,伤己更甚。因此,股市中大多数是“长庄股”,一庄做几年是很正常的。站在“趋势”的高度来看,庄家局部的一切行为都是“雕虫小技”。
另一方面,什么叫“反技术分析操作”?技术分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分析模式吗?十个人可以有九种分析方法,庄家去“反”谁?持此论者恐怕有必要好好反省自己懂得的太少。
5、谁都掌握了技术分析,都知道该在什么价位买什么价格卖,都赚钱了,谁又该亏钱呢?大家都认为该买时谁会卖呢?大家都应该卖时又有谁来买呢?
此话冷不丁一听真有道理,可谓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可惜命题本身有误。第一,技术分析不是一门有绝对标准的分析方法,即使人人都掌握了技术分析,其特点、方法、侧重以至结果依然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别的存在就导致上述论点的后部分结果必然不会出现。第二、即使大家“套路”完全一样,也有一个“度”的差异:因掌握程度、状态、背景等等的不同而会作出不同的买卖决定。所以,不要把不可能存在的问题假设出来去证明另一个不可能的结论。“存在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对行情的分析中,对价格变化的研究永远是排第一位的:涨了还是跌了;在涨还是在跌。其它研究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震荡指标(或称摆动指标,诸如KDJ、RSI、MACD等)试图从涨跌的时间、力度等角度来研究趋势以及“顶”和“底”,但其最终只能佐证价格研究结果,很难单独作标准
股市是一个很特殊的搏弈场:它首先不象赌大小点,不是对就是错;它允许“对”一部分或者将“对”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而“错”则是你认为是错就肯定是错了。股市也不象不同段位的棋手之间的对弈必须要通过让子、让先等办法才能将大家置于同一起跑线;股市里大户和散户的机会基本上是无差别的,虽然大户能在操作上可以比散户灵活,但是这种灵活也需要相当的技巧。我们经常能遇到(或听说)某某股民投资1万元(或几万元)翻了多少多少倍,却不大容易听说某大户投资几百万元现在已变成几千万元,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资金越大,在操作过程中心理要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而心理状态的好坏常常能在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成与败。在股市,无论你投入多少资金,其盈亏总是呈比例的:投入1万元盈亏2000元和投入10万元盈亏2万元都是20%;假如你在心理上不能承受一定值的浮动盈亏变化,则几乎意味着你无法从事股票投资。例如:以投资5万元为例,当盈利超过1000元时不过相当于2%,但你若联想到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百元、而据此迫不及待地了结的话,在浮亏1000元时你更会难以承受如此“打击”(1000元可以买多少斤肉、下多少回馆子、买多少件衣服啊!)而2%的波动几乎是天天都可能发生的。散户把小赚即清仓称为“见好就收”,而遇亏则扛,不解套不出局,结果越套越深就愈无法出局,此时,则自我安慰“作长线投资”,这一“长”就有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这种股民又怎能适合在股市上混呢?
任何大的下跌行情都是从小的调整开始的,而小的调整一旦结束又经常引发新一轮升势,这就是一个两难命题:我怎么知道谁将导致大的下跌行情谁又是新一轮升势的前奏。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办法:一、看目前处在什么浪况;二、看该浪的基本目标到达了没有;三、看均线组合是否未因“调整”而被破坏;四、设置必要的止盈(损)位。别忘了,市场永远是对的。此外,“低卖高买”也无妨:只要“高买”后能再“高卖”就行了。关键是要持仓持得心理踏实。
发现“低”和“顶”都是不实际的;同时,也是不必要的。对于每一位股民来说,如果能够在大多数时间买到买之后很快开始上升的股票,只要一直能保持这种状态,则无论每次净盈利率能达到多少,其累计结果都将是极为可观的。
炒股并无绝对正确的模式,同一时间是集中全部资金做一只股票还是几只股票,是始终保持满仓还是1/n仓,其结果好与坏完全取决于操作者本人的综合情况。本人的建议是“能让您的心态达到最佳境界的操作模式就是最好的”,换言之,“最好的仅仅是针对具体的人而言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当然,有一点还是可以明确的:即在大盘(指数)处于上升趋势时,“满仓”的风险相对小,反之则大。
对于绝大多数股民而言,“炒股”最难之处是不知如何从上千只股票中去发现“潜力股”以及如何判断其投资价值,在操作结果上往往表现为“买进——套牢——割肉(或解套)——再买进——再套牢……”的恶性循环。在这种循环中,股民自我安慰“我是作长线投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买一次股票一套就是一年甚至更久,其结果往往是:或在底部割肉(套得精神接近崩溃)或在刚解套时(也就是大升势之始)匆匆出局,如此既长线又无利可图,说明其对任一只股票的未来结果都是无力把握的,久而久之其有限的资金就会在割肉和交税中“蒸发”殆尽。
“游戏规则”往往都不复杂,复杂的是利用规则成为赢家。围棋规则是轮流落子,桌球规则是以白球击目标球,都不复杂;但是,未经正规训练的人一定是输家,即使你知道下“三.三”可以活角或偶尔能进几个球入袋,但都不能扭转整盘“输”的局面。炒股也是如此,完全不懂分析的人大约是极少数,有一定见解的则比比皆是;而事情坏就坏在“有一定见解”又没有“一定”到能盈利的程度,这可就麻烦大了!
“技术分析”中的“技术
灵活机动地采取跟随这些大资金、大主流方向的基本分析,再加必要的技术分析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才有加大胜数的可能。

一直觉得技术分析就像是无林高手所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的套路一样,是一种应该懂得的基本常识而已,也像是象棋里的“象走田,马走日,士支对角”的规则。技术分析中的种种理论依据都只不过是建立在前人曾经试探过的一些经验总结上。但是,到实际的运用中,就不会那样百试百灵,在现在的市场环境里,哪怕有50%的胜算都未必。就和真空中羽毛会像石头一样垂直快速下坠、但在气流变幻的环境中却无法预测轨迹一样,股市纷繁复杂的环境会让技术分析这根羽毛飘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更何况不少大主力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刻意做盘做指数,画K线非常娴熟,往往看似漂亮的突破K线(图形),第二天却直线破位,叫吃技术饭的跟盘人士深套割肉甚至伤筋动骨;而那些接连破位仿佛要天踏地陷的股票,往往在你止损离场观望的瞬间迅速暴涨如虹。
不否认市场中确实存在着技术分析高手,但是也不要忘记,《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作者利文斯顿、《华尔街45年》的作者江恩——技术分析的顶尖人物,曾经叱咤风云,但最后都落到了相当凄凉的境地。
曾经有很多人指出过技术分析在逻辑上的不可靠:技术分析所有的预测都来自于对历史数据的考察,其理论基础是,市场本身是有效的,所有的信息已经反应在价格中,因此,只需要对市场价格本身作出研判,就可以推断未来的走势。
有效市场理论在实证中受到了严峻考验,统计数据直接否定了完全有效模型,但是对于半有效模型还存在争议。因为统计数据还显示,过去走势和未来走势之间的确并不是完全的随机漫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联——而这正好是技术分析希望打开的宝库之门,于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分析流派:波浪、时间周期、神奇数字、甚至晦涩难懂的混沌。
对此,巴菲特做了如下总结:“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市场只是经常有效而已,并不像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们所认为的总是有效。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别就像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差别。”他的老师格雷厄姆则认为,“金融分析师的工作是介于数学家和演讲家之间的那么一种角色。”
要知道,这些争论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发展了200多年的美国市场的数据基础上的,而对于仅仅只有如此短暂历史的A股市场来说,诞生之初的混乱还远远没有过去,市场的有效程度可想而知。2001年,威廉指标的创始人——拉瑞·威廉姆斯来中国访问,并现场演示他的交易技巧,虽然大家都很希望看到他在A股上玩一把,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下手,而是做了一次惊险的标普指数交易。至于原因,他没有说,大家自己猜。
虽然从理论上看,在A股市场的前十年中,市场的混乱程度足以动摇技术分析存在的根本。但奇怪的是,这恰恰是技术分析在市场中最大行其道的阶段,而且我身边的不少人通过它赚了钱。作为典型案例,涨停板敢死队也归于此列。
一种解释是,技术分析本身具有“自我证明”的特性,也就是说,有越多的人采用相同的方法来预测市场,共同行为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就越大,实际结果与预测也就越接近。比如,很多人通过K线图发现某只股票在10元处是一个重要支撑位,于是在接近10元的地方买入,结果股价果然就会在此反弹。但还有一点会让你一辈子都知道痛,那就是不幸遇到某个主力,他恰恰就利用大众看准某个技术位置的价格来抢反弹,索性将计就计全部把筹码砸给你,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凯恩斯用“选美理论”来概括这种现象——在选美比赛中,评委们作出评判的标准,不是选出他本人认为应该获胜的选手,而是选出他认为别人也会选出的选手。这十分符合涨停板敢死队的逻辑:既然有人认为这个股票应该涨停,那我就先把它推到涨停。
上海证券交易所实验室的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在股价越是接近涨停板的时候,价格上涨的速度越快,就好像涨停板上装着一个磁铁,你离它越近,吸力就越大。这说明,在越是接近涨停板的时候,跟风的人越多。
如果市场中存在足够多的理性交易者,那么他们高抛低吸的套利行为将能够抵消追涨杀跌者带来的影响。但是,在2000年以前,没有基金,没有保险公司,在以散户为基础的A股市场里,追涨杀跌的人显然占据了绝大多数。而相对现在来说,已经逐步进入大资金大机构的对搏阶段,所谓单靠几张图表,几个技术K线形态来行走江湖,可能会在他们的庞大资金优势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一旦遇到大小非猛虎解禁出笼,以往的成本线评判法则势必会不堪一击。如果灵活机动地采取跟随这些大资金、大主流方向的基本分析,再加必要的技术分析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才有加大胜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