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为何大都“短命”?鸠山辞职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33:12

鸠山含泪辞职
当地时间2010年6月2日,鸠山自去年9月的政权更迭之后仅在任8个多月便宣告下台。而之前的安倍、福田、麻生都在位都很短,而日本战后“寿命”最短的首相宇野政权只存在了68天。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令人不免感叹:日本首相多数“短命”,强势首相屈指可数,真是“铁打的政府,流水的首相”?
二战后换相30位
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领导人任期以日本最短。日本首相任期平均是26个月,而德国总理是88个月。二战后日本换了30位首相,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最少的是8个,最多的是13个,当然有的是总统。可见日本的一把手换得要比其他西方大国频繁很多,二倍到三倍的样子。
日本在全球贸易、文化和科技领域中一直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唯独在政治领域,近年来领导层鲜有稳定之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对于近年来日本政治家总是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人们有各种看法和解释。有人认为这是日本政坛一贯“论资排辈胜过政绩”的传统观念使然;有人指出这是日本僵化的教育制度所致;还有人相信这是日本政界和商界任人唯亲的歪风盛行造成的恶果。
目前日本正陷入二战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亟待强势领导力挽狂澜的紧急关头,首相麻生太郎却令日本国民大失所望。
困扰日本的远不止经济问题。纵观近日本政坛走马灯似的换相,正如日本媒体所言:骇人的不是日本政治家的失误,而是他们的失误有多频繁!
日本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政局却颠簸不断,缺乏大国风范。究其原因,在于日本政治体制有欠成熟:政党之争的焦点更多在于权势名利,而非国计民生。首相通常是党内派系利益平衡的“产物”,利益失衡就得换人。

鸠山曾接待日本小姐手足无措
鸠山辞职原因一:金钱问题
首先是鸠山首相自身的政治资金问题。鸠山出身在一个政治世家。爷爷当过首相,爸爸当过外长,外公是世界著名的轮胎公司普利司通的创始人。
因为,鸠山从政以来,长期坚持不要企业政治资金的原则。但是,当鸠山当了首相之后,人们才发现,他母亲每月给她1000多万日元(约70多万元人民币),十多年来,给了他10多个亿日元。而这些钱都没有记在《政治资金报告书》上。鸠山的母亲因为继承了父亲——普利司通创始人的大笔股份和遗产,因此老太太是很有钱。但是,当她悄悄地拿出自己的钱来支援儿子的“革命事业”,却违反了日本的政治资金规正法。
结果,她把儿子扶上了首相的宝座,同时,也无意间在儿子的宝座下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这颗炸弹终于在鸠山当首相2个月后爆发了。虽然鸠山最后以“自己不知道”为由,并交纳了6亿多日元的财产继承税,躲过了司法追究,但是却一直成了媒体和国民追究的一大政治污点。也使得许多支持鸠山和民主党的人失望,鸠山内阁的支持率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里,从当初的74%暴跌到17%。
鸠山还说,民主党标榜“清廉”,由于他的政治资金问题,使得民众质疑为何连身为党魁的他都卷入金钱问题,他也感到自责。

辞职原因二:无法摆脱美国强权
日本首相鸠山的败退看上去无时不显出一个穷途末路者的悲哀气氛。这个一上台就高调宣示要与美国“平等外交”、主张脱欧入亚,试图摆脱美国对日本强大影响力的民主党首相,最终只能无奈带着他当初的豪情许诺——普天间机场“必须迁到县外、乃至国外”,落寞散场。
他竞选时的豪言壮志,看上去只是民主党取代自民党组建新政府的一个变革措施,但其实,它真正背负的,是二战后65年,美国在日本头顶上一直挥之不去的强权阴云。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让日本人有了自信的物质基础,然而他们内心蠢蠢欲动、试图同样崛起的政治地位却被美国时刻压制,无时不在美国政治巨人的阴影中生存。
自民党一直对美国毕恭毕敬,追随美国,可以说,鸠山所领导的民主党当初能够顺利上台,正是凝聚了民众对日本摆脱美国附属地位,独立成为政治强国的期许心态,而普天间军事基地能否如鸠山当初所承诺的那样如期迁移,则是这种潜藏心态能否在现实实践中得以起步的试金石。然而,在美国的施压与民众的要求选择中,鸠山选择了向美国妥协,而此时,一上台就要求“平等外交”的鸠山恐怕才意识到,美日同盟根基难撼动,他不得不从理想“跌落”到现实中来。这不得不说是鸠山个人政治上的挫败,但也是日本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挫败。
可是这毕竟还是脸面上的。23日鸠山在冲绳对当地辩解说:“作为首相,我必须说,我们不能出现可能削弱驻日美军威慑力的情况。”第二天,鸠山接受记者采访时又说:“考虑到现在的朝鲜半岛和亚洲局势,将日美关系建立在牢固的信赖关系的基础上比什么都重要。”由此可见,鸠山和日本政府最担心的,还是中国、朝鲜等临边国家。可是这种表态也无意在传递一种信号,就是日本最根深蒂固的心理,并没有具备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离开美国的庇护,一个离不开他国威慑力的国家,一个把同美国关系放在无与伦比的高度上的国家,如何又能获得真正的国家尊严?
起码,鸠山的离去,预示着日本头上的美国乌云还将持续下去。

 
鸠山与小泽一郎
各方反应:
美国:无论谁上台 都得遵守声明
对于日本政局,美国国防部高官1日表示“无论日本由谁上台执政,都希望能尊重普天间问题日美联合声明”。他还强调“联合声明是政府间达成的协议,并非政治家之间的协议”。对于鸠山政府下一步的动向他未予置评。
民主党内部:干事长同期辞职
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同时表示辞职。针对鸠山辞职,日本民主党参众两院议员已经于2日上午召开紧急大会,商讨因应对策。民主党表示将选举新任党代表领导本党并出任首相。
日在野党:鸠山理应辞职
日本各在野党2日上午纷纷表示首相鸠山由纪夫辞职“理所当然”,并考虑加大力度追究执政党在政治资金和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上的责任,并要求解散众院。

事件由来及回顾:
普天间基地位于日本冲绳县宜野湾市中心,面积约4.平方公里,占整个宜野湾市面积的25%左右。1945年占领冲绳岛后,美国陆军在当时称为“宜野湾村”的地方修建了一条长2400米的土质跑道,供B-29轰炸机起飞袭击日本本土,这就是普天间基地的最早雏形。1957年该机场转交给美国海军,逐渐成为驻日美海军陆战队在冲绳岛上的两大基地之一。普天间基地有70多架直升机、12架空中加油机和3600多人的部队。基地周围住宅、学校等民用设施密集,由于安全和噪音等问题,当地一直有要求返还基地的呼声,美军自己也称该基地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基地”。
1995年,驻冲绳美军士兵强奸少女事件在冲绳引发了大规模的反对美军基地运动,日本全国各地也举行各种规模的抗议集会。此后10年间两国就普天间机场迁址问题一直争执不休。
2006年5月,日美两国就驻日美军整编达成最终协议,决定将普天间基地转移至冲绳县名护市的美军施瓦布军营沿岸地区。
2010年5月28日,日美政府就普天间基地问题发表共同声明。正式声明将普天间美军基地从繁华的普天间市中心迁至该县北部的名护市边野古施瓦布军营,并且填海建设1800米长的跑道以供美军使用。该协议基本上回到了1996年自民党执政时期日美达成的基地搬迁协议,并承诺将在今年8月底之前确定具体施工方法。
2010年5月30日,由于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因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被罢免消费者行政担当相一职,社民党因此决定退出联合政府。自去年9月开始的日本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的联合执政就此宣告瓦解。
2010年6月2日,鸠山由纪夫辞职。(Tian,纵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