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未来的中国打交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36:33
[杜平] (2007-03-30)
在新加坡生活十多年,很少有机会与教育部门接触。虽然我一直在用心观察,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认识和看法,但大多时候都是隔着花玻璃看窗外,所得景观都不够清晰。
但是,在过去一个星期里,因为要陪同来自郑州大学的朋友周文顺教授,我有幸直接参与了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双文化课程研讨会”以及“中国通识”讲座,阅评了三所中学提交的总共30篇有关中国的调查报告,并且“客串”了一场关于中国外交的专题讲座。其间所见、所闻与所感,自然要比过去更为直接和深入。
学生论文令人惊喜
“双文化”课程在2005年开始实行,基本思路是在保证英语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从中学时代开始,就着手培养一批对中华文化和现代中国都有深刻了解的双文化精英。整套课程为期四年,首先在华侨中学、德明政府中学和南洋女子中学实施,立化中学不久之后也很快加入。虽然各校整体方向一致,但教学方式和内容却各具特色,并且都卓有成效。关于这一点,我在阅读同学们的调查报告时,所得印象尤其深刻。
最初,当教育部课程规划司的朋友委托我评阅这批学生的“论文”时,心头立即掠过一丝惊讶。这批学生在前往中国开展社会调查之时,都是初中四年级学生,撰写论文时也刚刚升入高中。十六、七岁的新加坡学生,对自己所生活和成长的社会尚有很多不甚明了之处,他们又何以用“论文”的方式,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中国社会进行观察、分析和评论?
带着一种好奇,准确地说是怀着很大的疑问,我非常认真和仔细地看完了华中、德明和南中三校提交的全部论文。在一般情况下,阅读学生的习作是一件苦差事。即便是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投给早报的某些文章有时候也难免令人头皮发麻。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的大多数论文,却经常在不经意之间让我感到一阵惊喜。
儒家文化对新加坡人和山东人的性格究竟有什么影响?中国人对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的不同态度,是否折射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青年的择业观有所不同?山东威海人的环保意识为什么比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还强?新加坡各类学府究竟对中国学生有多大吸引力?从中国青年的消费意识中,新加坡商家能否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商机?
无需阅读调查报告的内容,这些有趣的题目就足以令人感到兴奋。坦白地说,在我们平时的印象中,此类课题并非是中学生的知识、见识和分析能力所能承担,更何况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本地学生。可是,令人惊讶和喜悦的正在于此。他们在调查中非常投入和认真,并且很善于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充分的数据,论述过程中图文并茂,透过各种现象去分析深层的本质原因,继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提出解决某些问题的建议。
毫不夸张地说,有些调查报告所涉及的问题,恐怕连中新两国的有关学者和官员都未必完全了解。郑州大学的周文顺教授慎重其事地阅读了其中三篇比较突出的报告,然后感叹地说:说老实话,现在的中国大学生在写论文时,也不一定有这么认真。虽然语带鼓励之意,但他对这批中学生以及“双文化”课程的高度肯定,显然是发自内心的。
了解中国的兴趣在增长
在我看来,这批调查报告只是“双文化”课程在短短两年里取得的具体成果之一。在“双文化课程研讨会”和“中国通识”讲座上,上述四所中学以及部分初院同学们的表现,同样令人感到鼓舞。
周文顺教授的三场讲座,分别涉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和困难、中国的权威思想以及台海关系。还有我自己所讲的中国外交问题在内,这些题目本身对现在的大多数中学生都不具吸引力,何况与新加坡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几场讲座不仅获得了热烈的反响,而且同学们在问答时间里所提出的问题,不仅相当有水准,而且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与国际时事完全合拍。
令人感触最深的一次,是在立化中学举行的第一场“中国通识”讲座上。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年逾半百的资深教授面对满堂稚气的少年,侃侃而谈当代中国的思想权威。同学们倾听之认真,反应之热烈,恐怕连他们的家长都未必相信。
这是一个有趣的新现象,也许值得人们去深思。这么多年以来,我的耳边一直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包括一些家长口中的“华文无用”、“华文难学”,“孩子不愿学”,等等。可是,这几次讲座的过程以及学生们的论文,却给我以相反的印象。实际上,“双文化”和“中国通识”课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学习语言的范畴,而同学们没有抗拒,反而如此欢迎,这该如何解释?
具有战略远见的决策
在与教育部有关人员、上述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的接触中,我能非常清晰感受到两点:一是他们对“双文化”课程充满热情;二是他们对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人才,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到目前为止,参与“双文化”课程和“中国通识”的学生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人数却在增加之中。借用教育部课程规划司副司长余立信的话说,在传授有关中国的知识方面,要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在当前客观条件下,这是一个务实的步骤,并且已经跨越了“是否应该学习华文”的争论,因而是一项具有战略高度的决策。
面对不可阻挡的中国崛起之势,新加坡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必须采取更多相应的步骤,至少还应该有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参与到“双文化”计划中,让新一代新加坡人与中国的同龄人同步成长,这样才能学会更好地与中国人打交道。
南大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吴英成博士曾经对我说:在学习华文和认识中国方面,学生的家长们应该有忧患意识,千万不要给孩子们的未来留下任何遗憾。对这句话,我非常赞赏。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