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非典”工作中需关注的气象问题分析和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3:27:47
防治“非典”工作中需关注的气象问题分析和建议
魏 丽1 , 喻迎春2 , 肖 安1
(1.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 2.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
摘 要:分析了5~7月我省“非典”防治工作中需关注的气象问题,如历年5~7月气温、空气湿度、日照时数变化;计算分析了南昌市空气质量、人体舒适度、感冒指数等,从适应气象环境变化的角度,提出了5~7月防治“非典”工作中应注意的气象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SARS  防治 气象问题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P49;R1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033(2003)02-0037-03
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地寻找“非典”的病源、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生态平衡、尤其是微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突出地改变了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媒介昆虫孳生分布、传染病谱格局及流行病学特征,助长了全球传染病的蔓延流行。“非典” 也是在这种气象背景下蔓延的。作为气象科技工作者,我们也在开始致力于探索“非典”防治工作中的气象问题,研究诱发“非典”疫情的产生、发展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天气气候变化来预测、控制和防治“非典”等等。近期我们从国内外资料中,归纳分析了气象条件对“非典”病毒传播扩散的影响和防治工作中的气象适宜性,并根据近30 a的气候资料,计算分析了我省5~7月与防治“非典”有关的气温、空气湿度、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感冒指数、病毒等污染扩散指数、人体舒适度、空气质量,力图从适应气象环境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5~7月防治“非典”工作中应注意的气象问题和建议。
1 气温等要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5~7月气温逐渐升高,日照增加,有利于抑制“非典”病毒的滋生和传播;但工作人员隔离服内外温差大,增加了一线治疗和检疫工作的难度。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平均气温>20 ℃,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SARS病毒存活时间显著下降,有利于阻断病毒的传播。通过分析南昌、吉安、赣州3个城市近30 a的气象资料,发现我省5月上旬~7月下旬的逐旬平均气温均在20 ℃以上,为21~30 ℃,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71%~85%,日照时数逐渐增加(图1~图3)。温度逐渐升高、日照增加有利于抑制“非典”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有利于增强夺取防治“非典”胜利的信心。但由于一线工作人员穿着的隔离服至少有1~2层是由塑料或橡胶等不透气材料制成的,气温升高后隔离服内微气象环境中的温度比隔离服外环境温度平均高出4~5 ℃。当温度上升到25 ℃以上时,隔离服内的温度则会达30 ℃以上,大大超出了人体适宜的22~26 ℃,加上工作环境不能使用空调等降温设施,会造成工作人员大量出汗、胸闷、甚至虚脱等现象,增加了工作人员从事治疗和检疫难度。随着我省夏季的来临,应及时采取措施,减轻高温对一线医务人员、检疫检查等工作人员身体和工作的影响。2  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应避免或减少在空气质量差的情况下进行户外活动。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会大大降低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由于空气中的粉尘会成为包括“非典”在内的病菌的载体,病人打1次喷嚏或者1次剧烈的咳嗽,会产生100万粒左右的小飞沫,其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或其它病原体,这些飞沫在静止的空气中以1 cm/min的速度向地面慢慢降落,一旦通过风散入空气中,传播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直径<2.5 μm的细小灰尘,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肺泡,把细菌带入体内,刺激人体的黏膜组织,降低人们对于病毒的免疫能力。
据资料分析,南昌市空气污染物变化气候特征一般是:5~7月,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且降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大,对污染物质清除作用明显,使空气污染程度相对减轻,夏半年污染程度轻于冬半年。空气污染程度还与短期天气变化关系密切,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小风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在6~8时和18~20时出现高峰期;出现中雨及以上降水时,空气污染减轻,随着雨量的增大,空气质量越来越好;雾日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且由于雾滴的凝聚作用,容易将大量的污染物聚集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易造成重污染;出现雷电的时候,容易加重污染,但如果此时有较大的降水,则可以不考虑雷电的影响。2003年南昌市5~7月的雨量略偏多,对污染物质的清除作用比往年略好,因此对病毒的清除有利。户外工作人员每天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段内,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户外防“非典”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加以防护,避免或减少病毒感染的机率。
3 健康指数变化的影响分析
关注健康指数变化,提高防御病毒感染的能力,应根据健康指数预报和分析,选择适宜时段安排户内外“非典”防治工作。根据人体对空气温度、湿度、风、气压变化等气象要素的感受,我们计算分析了5~7月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感冒指数。有关部门可根据健康指数的分析,选择适宜时段安排户内外“非典”防治工作。
3.1 5~7月日平均和中午前后人体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反映人体对空气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感受,而人体感觉最敏感的是温度变化。从5月开始,我省气温上升明显,进入夏天,7月上旬左右南昌汛期结束,转受副高控制,天气炎热,人体感觉不舒服。在舒适度差的情况下,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人体舒适度的计算公式为:K=1.8T-0.55(1.8T-26)(1-U)-3.2+32。其中,K、T、U、V分别代表舒适度指数、温度(℃)、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风速(m/s)。由图4可以看出:在中午前后,5月下旬开始,指数达到8级,微热,少部分人感觉不舒服,可适当进行室外活动;6月下旬升至9级,热,大部分人感觉不舒服,并可能导致中暑,中午前后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应使用风扇。进入7月份后,雨季结束,日平均指数均在8级以上,白天和晚上均感觉不舒服。据计分析,2003年5月份中午前后的舒适度指数就可达8级,人体感觉较往年偏热;6月份基本正常;由于预计雨季结束期偏迟,进入7月中旬指数才会达到8级,感觉要比往年热得晚。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午前后和6月下旬人体舒适度不佳,应减少户外活动,并适当调控室内工作环境。当人体舒适度指数达8级以上时,人们会普遍感到热,白天晚上不舒服,此时防“非典”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应谨慎使用空调等通风降温设备。一般情况下尽量使用风扇进行通风,空调等通风降温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清冼消毒,并定期清洗更换机内过滤机和过滤网,防止病毒在通风环境中传播。
图4  南昌市1961~2000年5~7月逐旬的日平均和中午前后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  图5  南昌市1961~2000年5~7月逐旬感冒指数变化3.2  5~7月暑湿感冒指数变化趋势
感冒病毒的传播和繁衍及人体的免疫力状况与天气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高温湿热天气感冒发生率较高。图5为南昌市1961~2000年5~7月逐旬的暑湿感冒指数变化图。其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其中△T为预报日的高低温之差,即日较差;U为预报日的平均相对湿度,Tmax为预报日最高气温,医疗气象指数Z=A+B+C+D。当Z>5级时取为5级,当Z<1级时取1级。结果表明:从5月中旬开始,南昌市暑湿感冒指数就达到了4级,即容易感冒,应注意加强自我保护;6月下旬达到一个高峰,感冒指数达5级,极易感冒,应特别注意采取好防范措施;雨季结束后,进入7月上旬后指数又有所下降,回到了4级。2003年暑湿感冒高峰为6月中旬~7月中旬,持续时间可能会比往年长些,应注意预防此类感冒,以减轻“非典”工作防治的压力。         资料表明,历史上汛期过后,常伴随着流行病疫情的加重,如呼吸道、肠道病、皮肤病等。WHO和我国防非典专家研究发现:引起“非典”的新型冠状病毒在腹泻者的排泄物里能生存4 d,在香港,65%的非典患者有腹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典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染。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病菌容易孽生繁殖,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人饮食睡眠不佳,抵抗力相对减弱,尤其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道抗御病菌的能力也下降,容易传染肠道疾病,夏季肠道感染性疾病较多,霍乱是最为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发病急,传播快。因此在5~7月防治“非典”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尽量避免其他传染性流行疾病与“非典”迭加后增加防治“非典”工作的压力。
4 结语
防治“非典”工作中的环境条件和人对病毒的免疫能力与气象条件、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有密切关系,各级防治“非典”指挥部门和处在防治和检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应随时关注天气、空气质量和健康指数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选择最宜的工作时段,调控工作环境,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增强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免疫力。同时,也应加强气象与突发性流行病的关系研究,提高防御突发性疾病的科学水平。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陈双溪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的多方指导,张崇华、刘文英也为本文提供了部分资料,在此特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雷桂莲,喻迎春 . 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J].江西气象科技,1999,22(2):40~41.
2 高绍风,白万隆,朱超群,等.应用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 宝和.认识病毒[N].科技日报,2003-04-22.
4  胡钧,徐学敏.影响SARS传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空气的相对湿度[EB/OL].中国新闻网,2003-05-02.
5 WHO.消化道与非典[EB/OL].新华网,2003-05-06.
6 环境变化与传染病流行[EB/OL].人民网,2003-04-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3年05月08日
第一作者简介:魏丽(1961-),女,高级工程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遥感应用和农业气象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