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测量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31:54
(2009-05-22 14:31:46)转载
标签:房产
内容: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三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及坡度线的测设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了解建筑物变形观测、竣工测量方法。
重点:点平面位置及坡度线测设方法;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
难点: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测设工作的概念
1、定义
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建、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2、测设的基本工作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3、测设的方法——分直接法和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关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比较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把点归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这种比较精确的放样方法叫归化法。
二、水平距离的测设
1、直接法
从起点 A 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 B 点。
2、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 B 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三、水平角的测设
1、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2、归化法。步骤如下:
(1)用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在实地标定过渡点 P 。
(2) 精确实测 ,并测量 OP 长度为 S 。
1) 计算归化值。,式中
2)从 P 出发,在OP的垂直方向上量取值,得 P终 。

四、高程的测设
1、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点 BM 和待放样高程点 P 中间位置附近架仪,后视 BM 点,读后视读数 a ——得视线高 Hi =HBM +a ——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 b=Hi -HP ,并沿尺底画线,得 P 点。

2、楼层高程的传递方法
设 HA 为楼底层 ± 0.000m 的室内地坪高程,则楼层 B 点的高程为:

3、水平线 50 线的概念及测设:在室内墙上测设一条比地面高 50cm 的水平线。
§ 10.2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一、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 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二、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一)直角坐标法
1、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2、方法:
在 O 点架仪,瞄准A,量取 y ,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 A ,反拨 90°,量取 x ,得 M 点;量取( x+MN ),得 N 点;同样的方法,测设 Q 、 P 点。
3、检核:四角是否等于90°,MQ 、PN 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二)极坐标法
1、适用:无彼此垂直的主轴线且便于量距时。
2、方法:
(1)计算测设元素
距离:
角度:
其中,坐标方位角由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2)拨角,量边。
在点 2 架仪,瞄准点 3 ,反拨,并在此方向上量取 D1 ,得 A 点;搬仪至点 4,瞄准点 3 ,正拨,量取 D2 ,得 B 点。
3、检核
丈量 AB 间距离,与设计长度相比,误差符合要求;若应用全站仪,输入控制点及待测设点的坐标后,即可。
(三)角度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
1、适用:不便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 拨水平角。
(四)距离交会
1、适用:距离较短,便于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 D1 、 D2 ——量取 D1 、 D2 ,得待测设点。
§ 10.3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施工测量的原则:先在施工建筑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测设出各个建筑物。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的场地。
(3)导线——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形式及要求
(1)布设形式有:“一”字形、“ L ”形、“十”字形、“ T ”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主轴点不应少于 3 个。
3、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2)由建筑红线 123,直角坐标法放样建筑基线 ABC。
A 点安仪,测得角值与 90°之差应满足要求。(如:等);否则按角度归化法调整。
(3)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见极坐标放样法)
(4)施工坐标系与测图坐标系的换算
即:

方法:
a、由控制点 1 、2 、3 ,极坐标法放样建筑基线 AOB
b、O' 点架仪,测角值与 180°之差 ,应满足要求(如:);否则按下列公式进行调整:

c、 用拨角 90°的方法测设短轴线。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按建筑基线测设的方法,先确定主轴线。
(2) 采用拨角 90°的方法加密形成方格网。
二、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相应水准点分别称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1、基本水准点
一般建筑场地埋设 3 个,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将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之处。
2、施工水准点
靠近建筑物,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的高程。通常设在建筑方格网桩点上。
§ 10.4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2、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
3、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工放线的依据。
4、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
5、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
6、制订测设方案,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
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1、定义
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2、定位方法
(1)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定位——有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
(2)根据已有建筑物定位——无控制网时。
从已建建筑物引出 ab ——延长 ab 得建筑基线 cd ——拨角、量边得角桩——检查角度和边长,以满足要求(如:1/5000,1' )。
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建筑物墙的厚度。
三、民用建筑物的放线
1、内容:
(1)根据定位出的角桩,来详细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中心桩)。
(2)延长轴线,撒出基槽开挖白灰线。
2、延长轴线的方法
(1)龙门板法——适用小型民用建筑。

(2)引桩法——适用大型民用建筑。
四、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基底。
当基槽挖到离槽底 0.3-0.5m 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
五、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
在墙体砌筑施工中,墙身上各部位的标高通常是用皮数杆来控制和传递的。皮数杆应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画有每块砖和灰缝的厚度,并注明墙体上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高度位置。在墙体施工中,用皮数杆可以控制墙身各部位构件的准确位置,并保证每批转灰缝厚度均匀,每批砖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皮数杆一般都立在建筑物拐角和隔墙处。

立皮数杆时,先在地面上打一木桩,用水准仪测出± 0. 000 标高位置,并画一横线作为标志;然后,把皮数杆上的± 0. 000 线与木桩上± 0. 000 对齐,钉牢。皮数杆钉好后要用水准仪进行检测,并用垂球来校正皮数杆的垂直。
为了施工方便,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皮数杆应立在墙外侧,如采用外脚手架时,皮数杆应立在墙内侧,如系框架或钢筋砼柱间墙时,每层皮数杆可直接画在构件上,而不立皮数杆。
§ 10.5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
一、高层建筑物轴线的投测
关键:控制竖向偏差,即:精确向上引测轴线。
要求: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得超过 5mm ,全楼累积不得超过 20mm 。
1、经纬仪投测法
(1)选择中心轴线(主轴线)。
在距高楼较远处钉出轴线控制桩。基础完工后,将其投测到楼底部,并标定,如 a 、a' 、b 、b' 四点。
(2)向上投测中心轴线。
分别照准 a 、 a' 、 b 、 b' 四点,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向楼房各层投测中心轴线点。
(3)轴线引桩
为避免投测时仰角过大而影响测设精度,须把轴线再延长到距建筑物更远处或附近大楼的屋顶上。
注意:经纬仪要经过严格检校,特别是照准部水准管、横轴要与竖轴垂直。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每条轴线至少要两个投测点,投测点距轴线 500mm-800mm 为宜,且在每层投测点处要预留洞(300mm×300mm )。
3、吊线坠投测法 ——受风力影响大,要设档风板。
二、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
常用方法有:用钢尺沿墙身直接丈量、用钢尺和水准仪的吊钢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