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带给中国经济的“烤”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6:03
先来厘清热钱的概念。一般认为,充斥在世界上而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就是热钱。对于热钱若无适当管制,当本国利率较外国利率高时它就会涌向本国投资;反之,若外国利率较高则涌向外国投资。热钱的移动会大幅影响外汇供需,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汇率起伏。
热钱的投资性质有时对投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有刺激投资的正面帮助,但是热钱太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剧烈、投机风气高涨、储蓄率下降等,均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解决,热钱最后将带走了投资利益,留下了经济发展等等的相关问题。
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了中国经济全面“过热”。一方面中国经济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和贸易活动,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中各种势力也快速进入中国,期望从其繁荣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这种境况下,中国市场正在变成全球各种不同背景资本的投资场所。
当前,资本流入的大幅增加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环境变化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征。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04年,国外资本流入的年均增速高达28.95%,中国甚至与美国交替成为世界最大引资国,其中私人资本流入约占国外资本流入总额的90%。
另外,近年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给钉住美元或货币篮子中美元比重过高的很多亚洲货币以巨大的升值压力,尤其是人民币,施压其升值会对亚洲货币升值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巨额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人民币投机狂潮。
尽管中国的外汇管制甚严,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也尚未放开,但境外热钱仍能通过诸如直接投资、购买中国企业与政府债券、虚增出口商品货值获得贸易项目下更多的外汇资金,乃至通过中国沿海地下钱庄等种种渠道、方式流入中国。
若短期内不能如愿获取汇差,同时又不能轻易退出,进入中国的热钱必然要寻找短期投资项目。一是游资迅速进入股市、债市,通过抬高股价等方法,在证券市场上大赚一把。当普通投资者跟进时,这些热钱就会乘机退出。二是迅速进入楼市,抬高楼价后脱手。
那么,进入中国的热钱到底有多少呢?据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谢国忠估计,亚洲地区目前囤积的热钱超过7000亿美元,其中可能有一半资金身处中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则披露,2006年的上半年就有超过232亿美元的热钱涌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升值。
同时,中国重启A股新股发行(IPO)后,让热钱找到新套利淡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约有3800亿元热钱等待申购新股,并且都是采取“快进快出”的模式,即新股发行上市后,立即抛售套利,而这波热钱数量仍在持续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一项研讨会后语出惊人地指出,中国游资过剩,保守估计有超过30万亿元的热钱在房市和股市里兴风作浪,导致市场价格出现暴涨,去年的房地产热和现在的股市狂潮就是最佳明证。
而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汹涌而至的国际热钱在拉高中国股市的同时,也在累积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如何应对国际热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数据显示,已获批的QFII总投资额仅90.45亿美元(合人民币700亿元),而目前A股市场流通市值是2.4万亿人民币。显然,仅凭QFII这点外资根本没能力这样拉动大盘上扬。因此,除经过国家审批认可的QFII资金外,还应当有大量境外资金涌入中国并进入股市。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经济体在本世纪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在今后数年内都要面对国际热钱的不断涌入。于是,中国监管部门和实体经济在接受热钱冲击挑战同时,就必须尽快学会主动灵活地与之打交道,这才是热钱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