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心灵之窗(文艺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2:31:20

擦亮心灵之窗(文艺点评)

谢天武《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25日   24 版)

  从中央电视台心理健康栏目《心理访谈》到湖南卫视关注“80后”、“90后”情感问题的《8090》,从江苏卫视王牌栏目《人间》到贵州卫视异军突起的《人生》……情感访谈类电视节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关注。然而,在“收视率”的诱惑下,某些蜂拥而上的情感访谈类电视节目少了些智慧和理性,多了些莽撞和混乱。节目真实性频遭质疑,选题策划过分集中于“婚外情”、“性侵犯”等个人隐私话题,盲目激化当事人矛盾……不仅严重影响了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也让情感访谈类电视节目走入误区。

  应该说,情感访谈类节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近两成的被调查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偏执、敌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正逐渐困扰着大众的生存和健康,甚至有人指出,现代人正集体进入“情绪负重的年代”。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物质丰盈而情感匮乏的现代人在倾诉和倾听之间,寻找心灵的解脱之道。电视情感节目通过倾听当事人的情感故事,给予有效的疏导和援助,使更多观众得到启示和帮助,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

  然而,当下一些情感访谈类节目狭隘地理解“情感”概念,在选题上过分倚重诸如“第三者”、“畸形恋”、“性侵犯”等猎奇题材,虽然获得暂时的收视率,却不可避免地落入低俗化、模式化的窠臼。

  此外,部分节目主持人言辞刻薄,直接劝婚姻关系危机的当事人“离了算了”;当事人双方在节目现场互相谩骂,扭打在一起甚至割脉自杀……本应充满温情、理性和尊重的聊天室成为窥私、躁动、煽情的秀场。低俗猎奇的选题加上缺乏专业素质的伪专家虽然制造了“看点”,却给当事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痛苦,使观众受到误导和愚弄。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郑重反思:电视情感节目如何才能摆脱片面追求收视率带来的恶性竞争和低俗取向?

  首先,应该明确电视情感节目的定位。情感节目出现的背景是社会快速变化和社会转型期间,人们普遍面临情感问题和心理困疾,因此情感节目应该顺应社会需要,以情感纾解和心理调适为主,应该侧重服务性而不是娱乐性。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节目追求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把心理疏导的功能发挥得更好,收视率自然就会随之提高。而那些跟风之作往往缺乏这种清晰的定位,以致忘其精髓,徒袭其形,想方设法制造噱头,最终沦为低级恶俗之作。

  其次,应该完善优秀节目评奖和鼓励措施,引导电视人从唯收视率至上转向以社会效果为重。在收视率至上的评价体系中,恶名也是“名”成为某些电视人的不二信条,通过造假、恶俗、恶意炒作等方式搅动舆论、制造争议成为他们屡试不爽的法宝。这种现象的屡禁不止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比如通过透明公平的评奖制度对那些形式新、社会效果好的电视情感节目进行奖励,增加靠“恶名”博取眼球的劣质节目的社会成本,从而造成以创新为动力、以社会效果为追求的良好电视文化氛围。

  再次,淘汰缺乏专业资质的伪专家。情感疏导和心理治疗是相对专业的领域,缺乏专业资质的伪专家不但无法起到替人解忧的作用,反而会使当事人的心理困境雪上加霜,乃至误导更多的电视观众。既然心理治疗需要专业资质,那些电视节目中的心理专家应该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因此要严格电视情感节目中专家资质的确认程序,让那些专事忽悠观众甚至借机推销的伪专家没有生存空间,让电视情感节目起到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

  此外,情感访谈类节目应该更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灵困境,纾解普通人的心理难题,引导人们更加乐观、宽容、豁达,更加理性、平和、自信。而作为节目现场的主导者,主持人应当真诚、亲切而有技巧地引导当事人吐露心声,适宜地介入当事人的情感历程,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把握当事人的“情感激发点”。同样,现场心理专家的分析和引导承担着节目“心灵按摩”的重要功能,专家要以专业素养提出有效方案,引导当事人走出困境,给观众提供有益的启示。

  央视《心理访谈》节目开播多年来,不靠噱头吸引目光,更不以恶俗赢得名声,专家、主持人循循善诱,以温婉、理性、乐观化解人心的郁结,使人们走出心灵围城,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事实证明,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情感节目必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在社会转型期间,大众媒体以真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精耕细作,将真诚、善良、美好的种子撒播在人类心灵的沃野,引导人们擦亮心灵之窗,实现健康的心智生活,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