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个女中学生的启示》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52:15

评《一个女中学生的启示》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误解

刘鸿燕同学发明任意等分角器,荣获“世界青少年发明家”金奖的消息传开后,人们在歆羡、惊讶之余,有几个会想到她竟是一个学习成绩居于中下的“差生”呢?《一个女中学生的启示》(下简称《启示》,载1986年10月16日《韶关日报》第三版) 可以说是及时地还刘鸿燕同学以本来面目,再现了她发明活动的特殊轨迹。这对于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对于每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对于刘鸿燕同学的许许多多的同龄人,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遗憾的是,《启示》所谓的启示,即“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宜在青少年学生中提倡,却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也是十分错误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从刘鸿燕同学取得发明创造成功这一事实上,当然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但是,就《启示》反映的事实看来,我们很难看出刘鸿燕同学的成功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有何相悖之处。刘鸿燕同学过去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受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影响吗?“德智体全面发展”妨碍了她的发明创造吗?其他学生搞不出发明创造是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结果吗?《启示》里面没有说,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材料。那么,《启示》的作者怎么会从刘鸿燕同学的身上得出不宜在青少年学生中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启示呢?我看他这种突如其来的“启示”,同他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误解有很大的关系。

《启示》的作者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对于人的完善境界的一种抽象的概括,是人的最高标准,因而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他还说:“人的完善境界并不是产生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而只能在它的成熟阶段,是人逐步发展的结果。”他认为,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去框套”青少年学生未免“太苛刻”了。他还以雷锋、张海迪为例,说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不现实性。显然,《启示》的作者在这里是误解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从逻辑上说,他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错误,即把“全面发展”偷换成了“全面完善”或者是“高度完美”。就因为雷锋身材瘦小、高小(初中?)文化;张海迪身患残疾,于是乎他们虽不失为“时代的英雄、青年的楷模”,却够不上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不是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解为“德智体全面完善”又将作何解释?

《启示》的作者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我们认为,正是由于他“单从理论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涵。他没有看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它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内容。比如说,在全日制小学,它指的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质,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在全日制中学,则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可见,“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可能性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做到的,并不是什么“只能在人生的成熟阶段”才可能达到的“完善境界”。

当然,会有些学生在“德智体”三者中有所欠缺,这对于学生本身和学校来说都只能是一种遗憾。唯其如此,也就更显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怎么能够以有些人没有做到为口实去否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呢?

《启示》认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宜在青少年学生中提倡的另一理由是:“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一批批个性鲜明、单科突进的特长型人才,被无声无息地却是有效地扼杀在摇篮里了!”很难想象,“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竟会成为扼杀人才的凶器。看来《启示》的作者在这里是把“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理解成“各科学习均衡发展,门门功课成绩优良”了。这是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一个误解。

我们知道,教育是有层次的,是循序渐进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就知识传授方面来说,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给予学生以普通的基础的文化科学和生产的知识,而不是关于某一种专业的知识。至于专业的知识、技能,是应该在各种专业的工作实践中,在各种专业的中等和高等学校中学习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掌握较为全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比单科突破更为重要。当然,不能把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理解为各科学习齐头并进。这种绝对的均衡是没有的。要承认个人差异,要允许学生在某些学科的学习上有所突破,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种突破应该是在打好全面的知识基础上的突破。也唯有这样的突破,才是真正的突破、有前途的突破。学校课程的设置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它不但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与需要,也反映了客观事物间的互相联系与制约。如果在中小学就一味地搞什么单科突破,而放松了其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这只会破坏合理的知识结构,失去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展的基础,形成知识上的“偏枯症”。上海有个中学生叫茅嘉陵,他读小学时曾发明高空穿绳器而获得国际大奖。后因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一门心思去搞发明创造,结果上了初中后,不但新的发明创造没有搞出来,而且学习严重退步,有五门功课不及格。他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是很可担忧的。我看,把一批批个性鲜明、单科突进的特长型人才扼杀在摇篮里的,恐怕很大部分就是片面地强调单科突破哩。刘鸿燕同学说:“今后我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打好基础,为将来攀登科技高峰做好准备。”可见她并没有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在一片赞扬声中仍能保持着清醒的意识。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

 

——发表于《韶关日报》1986.11.20第三版

附记:

1.本文写于1986年10月20日

2.《一个女中学生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时任《韶关日报》副主编。该文发表后,曾在《韶关日报》上引发了一场为时约两个月的以“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否应该作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主题的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