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铜山)董氏渊源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00:40
      (一) 董善权就是董士珍二儿子董守庸.
        睢宁(铜山)一支董氏系藁城董俊第八子董文忠后裔.分布在西起徐州,东至连云港,北至滕州,方圆100平方公里范围内.据铜山县牌坊村董仲舒七十八世孙董守道测算,族群人口约15万.
        董文忠(俊八子,字彦诚,资德大夫,大夫佥书枢密院事,典瑞卿.卒于1281年10月25日.赠光禄大夫,大司徒,封寿国公,谥忠贞,后加赠体仁保德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正献.娶顾氏,封寿国夫人,又封赵国夫人.生子五,长子士珍--字周卿,文忠长子,生于1255年卒于1314年7月20日,资政大夫,柱国,大司马,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江南行御台中丞,河南江北行省左丞,.赠纯诚肃政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赵国公,谥清献.生子六,守中,守庸,守恪,守逊,守简,守康......次子士良,三子士恭,四子士信,五子士能-- 官职,封,赠,谥号从略). 睢宁家谱只写出士珍及其以下之善权 -- 扬......显然,这本家谱派衍名谓与藁城家谱对不上来.在藁城家谱上士珍以下并没有"善权"这个名字.按藁城家谱排辈:"文士守敬.武尉秉诚......"士珍以下为"守"字辈,可"善权"是那个"守"字辈的后裔呢?如按守字辈的名谓与"字"查找,守字辈的"字"均为"子"字.如守中字子平;守简字子敬;守庸号肃斋......通览士珍六个儿子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善权的后裔.善权既然是守字辈派衍,肯定是士珍儿子中的一个.那么这个善权究竟是士珍六子中那一个儿子呢?笔者曾与湖南仙桃县董氏取得联系,他们那里的族群堂号叫"江都堂",与睢宁的堂号一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始迁祖叫"善发",似与善权相呼应.善发的家谱记载中善发的为官经历,时间,地点等历史背景均与善权相仿.经过与藁城家谱对照,似乎与文忠三子士恭大致能对应.董士恭,资德大夫.陕西储道行御台御史中丞,生子三,守常守让守训.藁城家谱中士恭长子失考.就是说守常一支没有任何记载.笔者以为善发善权很可能是这两支派衍的先人.仙桃很快作出反映,基本同意这一论点.但后来总觉得证据不足,从而失去联系,中断探讨..后来笔者从藁城家谱排辈中悟出,应从文士守敬的敬字辈着手查找,核对睢宁(铜山)家谱的排字.结果发现睢宁家谱的士珍以下是善权,善权以下是"扬"字(董扬).就是这个"扬"字揭开睢宁家谱的秘密.按藁城家谱排字,文忠支守字辈以下有扬者为董守庸 (董守庸.士珍次子.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泰定帝御史中丞.生子六.鍚鐏镔镌鍒鉅).藁城家谱记载的守庸六子中,只有敬镌一支有记载,其余五门失考.守庸长子叫鍚.这个字其实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扬);一个是(锡),只是在易字日的下面多一横少一横之差.从字义上解释 锡只是一种金属,在古代对它的认识是不完全的,但对鍚字却有着较全面的了解.古代的官宦文仕们由于对战马的钟爱,他们对作为战马额上的装饰"鍚"抱有无上崇拜.于是"鍚"被引用于名谓是极为平常之事.在确定文字价值后,笔者认为守庸长子敬鍚(扬)的定位,肯定了睢宁(铜山)家谱上的士珍子善权的真实名字.另外,从年代上也证实了藁城敬字辈与睢宁(铜山)扬字辈同步关系.如若从士珍守庸以下家谱上的列名看,其他门派无一能与其吻合者.为此,更加证实守庸(善权)即士珍一支的长支派衍.那么,董守庸为啥叫董善权呢?这要从董守庸当时的处境说起.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1307年成宗死后,元朝就开始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斗争,持续到元朝灭亡.从1308年到1333年25年换了八个皇帝.特别是从1328年 -- 1333年,不到五年时间竟换了五个皇帝.每换一个皇帝都要爆发一次皇室内部的相互残杀.弄得统治集团内部四分五裂,并给人民大众带来极大灾难......
        董守庸在元朝英宗时期有过不平凡的遭遇.据元史本纪:泰定帝辛亥御史中丞董守庸坐党铁免官.元英宗被铁失弑,后派人到大都封府库收押官印,有人急报当时御史中丞董守庸.董守庸借口"宫禁事"而不予配合,被免除官职.据说后来又复职,可能本人拒绝复出退出政界隐居于景州.可他又为什么将名字改成善权呢?查史料始知,善权是上古尧时代的学者,有很高的社会威望.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毅然脱离政界而隐居他乡.尧曾数次寻访他,请他出山执政,被婉言谢绝......董守庸免官后,考虑政界的险恶,借用"善权"的名字隐居他乡(实为董氏先人之故土--景州).他的长子董扬(敬鍚)就是在景州成长起来的.这就是睢宁(铜山)始迁祖董全体从景州宦游徐州的历史背景.家谱中的董守庸名谓隐伏,而代以善权,造成后世不识其渊源后果.
        (二) 睢宁(铜山)董氏周边董氏群体分布.
        连云港(赣榆)董氏.经过笔者与全国相关董氏学者三年研讨,证实赣榆董氏系藁城董俊长子董文炳后裔.董文炳,董俊长子.字彦明.生于1218年.17岁任藁城令.资德大夫.累官中书左丞.佥枢密院拜平章参知政事.1278年9月13日因病卒于上都.11月17日葬于藁城董氏先茔.殁后赠金紫光禄大夫.宣忠佐运开济功臣.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赵国公.谥忠献.娶赵氏,兀氏,该氏,樊氏.俱封赵国夫人.生子三.士元,士选,士秀......目前赣榆董氏主流是董文炳孙董守忠后代(从密云首迁胶南,再迁赣榆).另外两支为歙州及五夷山董晋后代.他们在前清时期已合谱为一.这一支董氏群体沿黄海岸线分布于盐城,日照,诸城等地.人口十数万之众.他们的始迁祖叫董雄,是藁城家谱四代传人......
        当我们调研藁城董氏迁徙史时,不得不研究他们的历史背景.董俊家族一门十三公,四十三名大夫,二十二将军.其中,以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最为显赫.文炳三子四公四将军.文用一门仅大将军就有七人.文忠五子五公,在皇宫任职者竟延续五代人......如将藁城董氏在元代及以后为官者统计一下,约有百人以上服务于元朝和后来的明朝清朝,乃至民国及现代.在过去的朝代,他们无一例外的受到政局动荡之强烈影响.元末明初易鼎之际,恰是他们纷纷避乱(逃亡)之时,于是就形成了数十门百门董氏后裔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奔走隐藏他乡的混乱态势.睢宁董氏与赣榆董氏似乎同一时间从密云(景州)迁徙至东陇海诸地.从时代背景与家族组成情况分析,两者家族很可能在迁徙目的与走向上有着人们难以了解的默契.到达目的地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为了族群的安全,肯定有着某些内部联系,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各自后代族人若干年之后仍然记得:东边有文用,西面有文忠;沙沟有文用,赣榆有守志(守忠)等口头传说.藁城本土也对自己各门派的迁徙有着外人难以觉察的记载.如藁城家谱就记载着外迁族人的若干地址.
        文忠另一支族群,紧靠睢宁落籍到徐州的贾旺,山东的藤州等地.他们是文忠三子董士恭的后代(董士恭.文忠三子.资德大夫.陕西储道行御台御史中丞.生子三.守常守让守训).三子董守训中书左丞中奉大夫翰林集贤直学士.他只生一个儿子,名敬鍰(朝列大夫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敬鍰第三子叫董武峕(凤阳府知政事,平定州超授扬州路总管).这位武峕,就是藤州董氏的先祖.他是在被朱明王朝软禁若干时间后放出来,自己带着族群选择了藤州这块地盘落籍生根.几百年后,这一族群已经繁衍了25万之众,不禁让人感叹.其实,这一族群并非单一的董武峕后裔,其中早已经参与了董文用的后代.最近,藁城本土文用后裔曾专程来藤州考察,想要将文用一支后裔从家谱中清理出来.
        笔者对三地董氏渊源曾进行长期调研,结识了若干董氏群体,从接触三地董家人中深切感觉到三个地方的群体有着三个不同的遗风习俗.这可能与长期囿于一方土地,与周边人为隔离,加之古代信息闭塞等因素所致.赣榆董氏由于三个族群来自三个地方,尽管三谱早已合一,但他们始终仍以一村一乡为自己挚亲,当然他们并不排斥同县的董氏同宗.这种风气为他们进一步追溯其租宗渊源带来不利影响,以至在很长时期只知道董雄,不知道董俊董文炳.与赣榆董氏相仿,睢宁董氏只满足于知道董全体始迁祖,对藁诚家谱甚至一无所知.由于族群横跨两县,似有近疏之分.他们家谱董俊以上的先祖与藁城对不山来,这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索.藤州董氏近来很活跃,他们在网上频繁发出信息,寻找本族遗失族亲.他们已经召开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可能与本地经济发展相关,族人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憾.近一年来以上面貌已初步发生变化,睢宁董守道,赣榆董淑光,贾旺董月星都纷纷表示:他们有信心将本族家谱进行一次修整,将近年来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写入各自家谱,有的还主张修造祠堂,进行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