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观澜之诸子百家:“重化工业化”道路的名家之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1:59:26
学界观澜之诸子百家:“重化工业化”道路的名家之辩
金羊网 2006-03-12 15:22:10

.NoUser { } .Title { FONT-FAMILY: } .SubTitle { FONT-FAMILY: } .IntroTitle { FONT-FAMILY: } .SmallTitle { FONT-FAMILY: } .Author { FONT-FAMILY: } .Source { FONT-FAMILY: } .Abstract { FONT-FAMILY: }

●吴敬琏:质疑“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必走之路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在《财经》杂志撰文质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无法得出中国经济必须经过“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一结论。

问题并不在于“重化工业化”的“必经阶段”能否绕过,而是各国的工业化过程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必经阶段。“必经阶段”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的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品工业优先增长的“霍夫曼定理”。问题的要害在于,先行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实践是否证实了他的预言。先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变化并没有按照“霍夫曼定理”进行,增长得最快的并不是工业,更不是资本品工业或重工业,而是服务业。

中国经济结构扭曲的首要表现,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在中国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但大大低于当时典型中等收入大国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大国的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要用多国模型来论证在中国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必要性,无异于南其辕而北其辙的徒劳。

●蔡昉:中国重化工业化的条件不成熟

蔡昉在《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9期撰文认为,重化工业化新趋势是否标志着中国工业化新阶段的到来,或者说这个过程是否有水到渠成的发展结果,是值得怀疑的。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成和资金回收周期长、能源原材料消耗大、排斥劳动就业等特点。因此按照经济规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中国的工业化才可能进入需要提高重化工业化比重的阶段。如果这些条件尚不成熟,中国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就没有到来。如果不存在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应发生根本性变化、重化工业所要求的其他投入资源是可以获得的,而且相对价格比较低的条件情况下出现了重化工业化的趋势,则意味着引导产业发展的市场信号被人为地扭曲了。

●厉以宁、樊钢:大国的发展不能绕开重化工业的道路

《解放日报》近日刊发了厉以宁和樊钢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都很相近,认为中国走重工业道路是必然的,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重化工业未必是以资源浪费为特征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重化工业效率太低;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2.5亿~3亿农民的转移和就业问题。而要创造就业,就得什么都做。重化工业不做,这一块的就业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赵国鸿:走新型工业化而非新一轮“重化工业化”

赵国鸿在《新华文摘》2006年第1期指出,我国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而非新一轮重化工业化之路。如果不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技术进步趋势和国情对产业发展进行调控,为了增长而增长,不及时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任由消耗能源和资源高的产业发展,试错后再调整,碰头后再转向,那我们走的工业化道路与过去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就没有本质区别,代价将会很大,而且难有实现的可能。我国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信息化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人力资源优势、城市化和国际化为动力,以制度法律和法治下的政府作用为保障,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栏供稿: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沈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