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劳动报酬占比 需要客观分析//“占比”关乎社会公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3:59:59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贾康:劳动报酬占比 需要客观分析 ■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大
■过分夸大与其他国家差距不利于分配制度改革 李丽辉 2010年05月18日07: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贾康:劳动报酬占比 需要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近日,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连续22年下降”。

  此言一出,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

  我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应该怎样客观认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

  本报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进行了专访。

  统计口径有变化——劳动报酬占比被低估

  据贾康介绍,财科所最近通过1993年至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进行的核算分析,对劳动报酬占比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他介绍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统计时通常在宏观意义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对应的初次分配收入分别称为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

  贾康说,按照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从统计数据看,1993年—2007年,居民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由49.49%降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政府部门的生产税净额由11.68%增加至14.81%,增幅为3.1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即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增加6.62个百分点。

  贾康强调,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口径在2004年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个体经济业主收入从劳动收入变为营业盈余,二是对农业不再计营业盈余。据估算,受2004年统计核算方法变化的影响,大约使劳动报酬占比被低估了6.29%。

  如果在2004及以后年度的劳动者报酬降幅中扣除了上述统计因素,1993年—2007年间,劳动者报酬的实际降幅为3.46个百分点,年平均降幅为0.23%,2007年的占比应为46.03%;企业部门的资本收益实际增幅仅为0.33个百分点,在2007年的占比应为39.16%。也就是说,剔除统计口径变化因素的影响,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大。

  至于劳动报酬占比上世纪80年代末比90年代初还要高,有些专家给出的结论是:农业中的劳动报酬占比远远高于工业和第三产业。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之农业占GDP比重的也不断下降,从而使整个劳动报酬占比出现下降。应该说,这一结论是比较客观的。

  按照国际口径统计——我国劳动报酬占比,高于“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

  我国GDP在部门间的收入分配格局与其他国家存在多大差距?鉴于国内统计口径与国际统计口径之间的差异,财科所的研究比较中,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采用国际口径的收入法统计数据进行了计算。比较对象选择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以及“金砖四国”的另外3个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

  从国际口径统计结果看,我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基本走势和国内口径统计相一致,但差距缩小。从1992年到2005年,除了2003年、2004年低于50%外,其他年份劳动报酬占比均在50%以上。

  具体来看,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劳动报酬占比均在40%或以下,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接近50%外,其余国家均在50%以上,最高的为美国,达56.92%。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为50.5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11个国家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左右,高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10—23个百分点,并不存在比发展中大国更低的劳动报酬占比。

  从数据看,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与发达国家只差几个百分点,但为什么居民的实际收入与发达国家居民却相差一大截?对此,贾康解释说,劳动收入占比是指劳动收入占本国GDP的比重,虽然各国劳动收入在“占比”上相差不多,但由于GDP的总量相差很大,人口相差很多,所以人均劳动收入上的差距也相当大。

  剔除统计因素——劳动报酬占比仍呈降势,应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

  贾康指出,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部门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居民部门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这一大判断总体上可以成立。

  然而,围绕这一结论,媒体和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忽视我国与国际统计口径可比性、混淆初次和二次分配的舆论观点,夸大我国居民收入占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这不利于正确引导规范国民收入分配秩序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比如,有一种说法: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居民所得的占比,是国民收入的70%以上,我国却只有不到50%,就是因为政府在“蛋糕切分”中拿得太多了。但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40%以上,发达国家中的福利国家更高达50%左右的水平。显然,把不同参照系、不同口径、不同分配层次的数据放在一起,只会引起认识的混乱。

  贾康认为,剔除统计的因素,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仍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是由分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政府应当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 【2】 【3】 

 
“占比”关乎社会公平 世怡 2010年05月18日07: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占比”关乎社会公平--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从网上看到“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连续22年下降”的说法,确实让不少人吓了一跳:改革开放才30多年,劳动报酬占比怎么会连续20多年下降?“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是不是我们的劳动收入也在下降?

  其实,“劳动报酬占比”与“劳动报酬”并不是一回事,占比下降也并不意味着劳动收入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1倍。为什么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却在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社会财富“蛋糕”变大了。

  1978年,我国GDP只有3645亿元,即使劳动报酬占比超过50%,全社会的劳动报酬总和也不到2000亿元。

  2007年,我国GDP总量为25.7万亿元,虽然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到40%以下,但全社会劳动报酬的总量却超过了10万亿元。

  可见,国家“家底儿”的薄厚,才是直接影响百姓收入多少的关键因素。

  不过,同样要看到,虽然劳动报酬占比并不直接等同于劳动收入,但占比多年来持续下降却不是件小事。因为这个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财富“蛋糕”如何分切的问题:劳动报酬占比减少,意味着整个社会劳动报酬增长趋缓,参与收入分配的政府、企业就可能“多吃多占”。

  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报酬占比不仅关系到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更关系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因素,也与统计口径变化、经济结构转型有关。而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当务之急是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陆续出台举措,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相关举措的落实,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将得到扭转,劳动者的劳动也会更加值钱。

  同时,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劳动报酬占比究竟多少合适?劳动报酬占比提高到多少,才能使劳动报酬增长与GDP增长大体同步?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看法。

  希望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目标就会更加明确,百姓心里也会更踏实。

(责任编辑:赵健(实习)) 劳资双方应“工资共决” 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  张建国 2010年05月18日07: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劳资双方应“工资共决”--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普通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企业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是否给职工涨工资是企业内部行为。国家可以从政策上对职工收入增长进行宣传引导,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不过,企业自主确定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者单方面决定,因为企业的利润是由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企业利润分配理当由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决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或叫“工资共决”。

  从微观层面看,建立起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因为大量的劳动关系矛盾都是因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平衡而生,而集体协商恰恰是劳动关系双方之间最好的利益平衡工具。

  从宏观层面讲,集体协商赋予普通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话语权,对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当前,只有切实做好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通过立法规范集体协商的内容、程序、形式和违约责任。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推动集体协商机制建设中协调、沟通和指导的作用。雇主组织应切实承担起引导、组织和代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的责任。

  各级工会应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基础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导服务,切实把集体协商机制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报记者  潘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