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性格是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3:39:23

培养良好的性格是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于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1)

 目前,我们尽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教育体制和高考模式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材是师生们最重要的道具,分数以及由此决定的各种重点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升迁比率成了人们评价教育质量的最关键依据。由此,其他方面的要求则降到了很低的程度,甚至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如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体质状况、心理素质、生活技能等等。这种情况导致大量的在校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甚至有严重的缺陷,特别是中学生。因此,关于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便成了重要的课题。这就决定我们所做的工作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里,我们先明白几个概念:

   所谓智力因素,是指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观察力,要培养其全面性、敏锐性和深刻性;注意力,要培养其稳定性、持久性和广泛性;记忆力,要培养其准确性、巩固性;思维力,要培养其主导性、流畅性、逻辑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想象力,要培养其丰富性、新颖性等。

   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概念。从广义上讲,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素质。从狭义上讲,主要指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5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求知欲、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自制、意志力独立性等。

   所谓性格,就是指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

我们所说成熟的性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在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如,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敢于面对现实,能客观地对待别人的评价和客观地评价他人和社会,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等。

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就是从这些基本的方面展开的。在我们确定这个课题的前后,就已经开始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和了解,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我们作了不同的工作,以达到研究的目的,最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打开新形势下面临的教育教学难题而开辟出新的途径。

根据实际情况,我选择了自己的班级,对其中的几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观察,同时,对所教班级的学生作了辅助观察,来完善自己课题的整体资料准备。

一、观察和研究

在观察和了解中,我发现,平时被认为是好的和不好的学生都程度不同的对学习表现出担忧和困惑。中学时代就像一条漫长的隧道,当他们走进入口的时候,人们便习惯于向他们描绘那令人羡慕的或十分狰狞的未来出口图案。这无疑使他们在行进中越接近出口,压力越大,越不安宁。功课的繁忙,未来的难测,长辈的期望,现实的困难,使他们非常地在乎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每一次测试之后。因此,这便造成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或是过度的焦虑,或是无谓的放弃。

先看这些曾经不时地出现过焦虑的学生吧,他们一般都是表现比较好的,有较高的和主动的学习兴趣,劳动积极,关心班级和学校的事情,愿意为大家付出的(当然,一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也具有这样的品质)。例如:2003年级我班的任宏飞、李阳、史培良、刘永杰等同学,他们都是各科老师公认的好学生,是班级主体的骨干力量。但他们同样承受着因学习紧张而带来的苦恼和忧愁。任宏飞同学相对比较稳定,李阳和史培良就不同了。李阳同学有一段时间胳膊上出了疙瘩,没有时间去治疗,他生怕因治病而耽误的太多,从而失去可能获得的学习成绩。这背后藏着的是巨大的学习压力。更有甚者,平时成绩优良的史培良同学,在一次很小的测试中竟然想到了作弊,尽管实施没有成功,但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她非常地懊悔并痛苦流涕。从此她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得沉默寡言。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学习及每一次测试后的评价,都是对学生的考验。他们的心理也随着每一次的测试和评价波动着、变化着,有时候连老师也感到不忍心去触动他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这一部分学生,家境相对都不太好,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却比较高。他们非常懂事和听话,因为父母们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尽力去支撑他们学习,并且理解其难处,无形中既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同时又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以自己刻苦的努力去报答父母,以踏实的学习精神去度过每一个时日,其毅力令人可敬。然而,其内心世界则非常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去经常地关怀和抚慰。否则,可能会出现扭曲。我与李阳的家长有过几次谈话,这位刚强的汉子是个复员军人,又是个老矿工。他有两个儿子,都在读书,开销很大,而这几年矿上的收入处于低潮,因此他是咬紧牙关也不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然而,他对孩子却是那样的理解,从不去做无谓的批评和指责。这一点可解释为李阳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的理由。我认为这是形成学生健康性格的基础。

进入高二年级之后,学校因为正常的文理分科,进行了大规模的班级调整。原班只有刘永杰等少数几个学生留下来,同时有补充了很多新同学,组成了新班级。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新集体终于稳定了下来。毫无疑问,这对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经过两次月考之后,不少同学发现自己成绩下降。为此我让他们进行了总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7班来的陶静静,若不是她报文科,班主任是怎么也舍不得放她走的。这次,她考的不好,排在全年级文科的第64名。所以,她在总结中写到:“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将告一段落,高二的半年里,自己的得失也许只有自己清楚,当初选文科,一方面也是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对文科也比较感兴趣。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我也永不后悔。”她仔细分析了考试的各个科目,通过比较,得出导致考绩原地踏步的原因是“审题太粗心,导致失分”。其实,基础知识的薄弱,应试心理的脆弱,加上某些学科的严重缺陷,才是最要紧的问题。单是要把这严重缺陷的学科补起来,就需要相当的勇气(因为,英语只有39分)。因此,从总结来看,不管怎么样,她内心世界里“敢于面对现实”这一点是值得打个问号的。

高二期末考试,陶静静同学考了全年级文科79名,班里的第3名,这一次,她后面的很多同学都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如:景小鹏、刘永杰等,自己却榜上无名,心理很不平衡,“好像我这一年中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抑或被忽视了。”因此,给我写了一封书信,以表倾诉。我立即找她进行谈话,帮她分析,这次没有被评上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成绩达不到合格要求,这种情况往年也同样出现过。并鼓励她要全面发展,既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也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她基本上接受了我意见。之后,看着她迈着自信的步子走出我的办公室,我特别地感觉到这个瘦弱的女生一下子坚强、成熟多了。正如她在信中所写下的:“我不屑于一个三好学生的称谓,我更看重的是明年的高考。只是现在,我的内心需要一种安慰,一种慰籍,可以平抚一下这种失落感。不要让它影响我近日的学习心情。”“当然,为了高考,我仍然会继续努力,付出的努力,到底有无收获,就看高考之后吧!”尽管陶静静同学的成绩目前仍不够理想,但她的心灵经过如此的斗争得到了较好的发育,这是她的性格走向逐日完善并趋向成熟的非常关键的发展。陶静静是所有青少年学生中性格走向健康成熟的一个实例。

不管怎样,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世界的正常发展和自我调控的恰当,是决定性的因素,他人的帮助和开导只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效应。当然,只有一个人愿意并从内心里接受教育的时候,成长的果实才会是甜蜜和引人的,尤其是一个处在中学时代的青少年。

二、问题和思考

再看那些对学习无谓放弃的学生吧,他们大部分都集中在平行班。并且给人的印象是,正课睡不完的觉,自习说不完的话,谈的是网络体系,看的是侠义艳情,感兴趣的是网络游戏。他们可以逃避值日,却不断增添垃圾;可以完不成作业,但不喜欢听到批评;可以违犯纪律,却不怕校纪处分。他们基本上都是选校生(以高费入学),就具体某一个班来讲,真正敢于违犯校纪的也不过几人,但影响却很大。客观的说,这些学生也有学习的愿望,有自己的尊严,但他们总是控制不了自己,最后,变成了真正的“坏学生”。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无奈。就拿我在2003年级任班主任的12班来看,有数个学生,正好凑在一个班里,在高一的一年中就发生了多次违犯校纪的事件,基本上是平息了一起又一起,让人应接不暇,精疲力竭。其他班级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我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生缺乏自觉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忽视了孩子良好素质的培养。通过解决学生们引起的各种问题,以及和家长们的接触,我了解到,这些不断制造麻烦的学生,一般来说家庭状况都比较好,生活富足,供应充沛(也有例外的)。但他们的父母一般都做着比较有规模的生意,业务特别繁忙,没有时间来关心孩子的比较烦琐的日常学习,他们重于对孩子的物质关怀,轻于心灵沟通和日常品行的培养。还有个别家庭,由于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使其在很长时期里得不到必要的家庭关爱,心理扭曲。尤其某些有不良嗜好的家长,他们自己在平时就沉醉于游戏、扑克、麻将等娱乐中不能自拔,或是酗酒、抽烟、语言不讲究。这些都给孩子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学生智商并不低,有的还在小学或初中阶段,曾有过非常优秀的成绩,但他们毕竟不是成年人,还不具备自觉抵制不良习俗和诱惑的侵袭,反而常常被感染。因此,他们的不良表现是,小小年纪就上网成瘾,还抽烟、酗酒、看色情画书。所以,其学习成绩不可能赶上去,健康的性格也难以形成。可见,一个悉心关爱孩子的家庭,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多么重要,它是弥补孩子缺陷的原始的凝合剂。为了孩子,我们宁可让家庭忙碌些吧!

其二、目前,学校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方式,不利于各具特点的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和成长。尽管我们天天都在宣传和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学校为了生源和发展,为了通过高考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评价,为了生存,都更加重视应试教育。外素质里应试是公开的秘密。因此,学校对学生评价主要是看成绩,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看高考结果(或考试结果)。即使“三好学生”的评选也是首要看成绩,像品行优良、意志坚定、性格成熟很难量化,体育成绩则人们一般不很看重。这使得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如同婢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各具特色、千差万别的,思想、行为、爱好、个性、家庭影响等都不一样,智商、情商也不相同。而我们对学生绩效的评价是用统一的标准,实则事出无奈。不然,社会就通不过,老百姓就不买帐。这样,我们只有通过扼杀学生的个性,甚至是创造力来追求绩效的统一。所以,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长辈的眼里,成绩好又听话的必是好学生;难以管理者,若成绩好方能说得过去,否则,那当然是“坏学生”。毫不含糊,连学生自己也是这样评价的。这个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说一无是处,但它存在有一定问题是毫无疑问的。如何改造和完善这个评价体系,并赢得社会的认同,将是一个非常艰巨而长期的工程。

从学校的管理方式来看,也是围绕着提高升学率而建构和运行的。就像国家设立重点大学、院校,重点科研单位,地方上设立重点中学、小学、幼儿园一样,学校设立奥赛班、宏志班等重点班级也是一种权宜之计。然而,在这个前提下,学校的管理自然是有别的。从资金供应、师资配备、资料订购、教室安排等各方面只要能优惠的条件,也就很自然的倾向于重点班级了。平时尽可能的照顾,关键时刻,荣誉利益也理所当然的倾斜了过去。这样,学校名义上是平等设置班级,实际上存在着等级差异,还美其名曰分层次教学、分层次管理。这样,形成明确的界限,即重点班创名誉,平行班创收入。但是,从学生来看,一旦分入平行班,或由于某种原因从重点班级调入平行班,那必然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内心挫伤,或精神压力。这种人为的管理设置,把学生平等的接受教育权,变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再加上每遇重大的表彰活动,如奖学金获得者、省市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基本上被重点班级所垄断;而每遇处罚,或管理中被批评的对象,自然基本上都是针对的平行班。因此,进入平行班的学生,会普遍的存在一种压力,甚至包括家长在内,无形中会把自己定格为“不好的”行列。其实施的结果是,平行班纪律差、卫生差、成绩更差。老师上不成课,学生难以学习,班主任不好当,学校管理难,社会评价差。哪一个学校如此分层次管理,也就必产生从领导到群众都会有说不出的痛楚。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谜恋网吧、打架、抽烟、酗酒、谈恋爱、与老师顶撞等基本上都出自平行班。它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各种因素促成下学生们那种扭曲的心理和不健康的性格。这种情况摊上谁都会难以接受!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有责任感的人,去思考和行动的重大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不然,后人会继续这个劫,我们的心灵也会必然遭谴责!

可以说,出现这种教育和社会现象,决不是哪一个学校或哪一个单位完全愿意去做的,它的弊端人们并不是不知道。但不得已如此去做,是与高考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高考的改革还基本停留在以试卷的答卷质量和考分来决定考生前途的基础上,至少是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取代目前的高考。如此,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不变,应试教育和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素质教育也只能流于形式。看来,改革高考体制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

其三,社会不健康因素的诱惑,将可能会毁掉我们对下一代的希望。这个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所谓社会不健康因素包括:通过现代媒体传播的有害信息,以及不适宜青少年的娱乐节目;黄色的读物、光盘、杂志等垃圾文化的污染;成年人的抽烟、酗酒、赌博、脏话等不良习惯的感染;社会上存在的色情活动的影响,国家干部中的个别人贪污腐化、道德败坏的负面作用等等。这个问题涉及的面非常宽泛,不是我们轻易能够说清楚的,又是尽人皆知的。可以说,解决这个问题是事关全民,人人有责。这个问题若得不到控制和解决,任其泛滥,真的会毁掉我们对下一代的希望,这不是危言耸听。在这里,也请各位反思!但是,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治理和解决它。当前,我们党和政府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其关键的任务就是净化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民族素质。这必然会促进我们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我们培养的下一代具有健康成熟的性格,具备完整的人格。

三、期望和建议

我们课题组在研究期间,分工合作地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活动。其中,我负责的是关于性格成熟方面的问卷测验。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高一高二年级有较大差别。如,我问卷的一(15)班,共有68名学生参加,其中合格者1人,占1%;性格成熟者21人,占31%;不成熟者25人,占37%;完全不成熟者21人,占31%。高二年级就不同了,我在自己任班主任的二(12)班也进行了问卷,65人中,只有42人交了问卷,其中合格者3人,占7%;性格成熟者21人,占50%;不成熟者10人,占24%;完全不成熟者8人,占19%。问卷说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业的增进,他们的性格发展也进一步趋向成熟,这不完全受所在班级决定。但总有一部分学生的性格在发展中存在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格障碍。它表现在情绪不稳定,难以和别人正常交流,缺乏责任感,态度偏激,疑心重等。这一点希望能引起教育工作者、领导和家长们的注意,并从各方面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造就条件。也希望学生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客观地看待各种问题,主动地改造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步形成良好而成熟的性格。

根据上述情况的探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平衡的教育资源体系,均衡地区差别,从宽泛的方面创造受教育者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主要是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去实施,加强对现存问题的通盘考虑,从以人为本和为民服务的思想出发,首先从教育上开创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让全民共同富裕”的先例,为提高民族素质奠下坚实的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单位应主动配合,为达到教育的“让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做些最踏实的工作。这才真正是造福万代、流芳百世的事业。

二、                  不特设各种层次的校别、班别,从而压缩可能产生问题的范围。这是基础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直接从事的事情了。但它同时又是最难以理顺和处理的问题了。因为,它密切关系着老百姓的利益,又与高考有着特别显著的联系,是最容易招致非议和引起争论的关节。前提是它的头顶高悬着高考这把克摩利斯剑。如果高考体制改革得不到实质的进展,这个问题的进展也就很难迈开实质的步伐。即便是如此,我们也希望能有个给人鼓舞的良好开端,希望有人敢于去吃吃这个“螃蟹”。

三、                  净化校园环境以及校园周围的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造就良好的基础氛围。这已经不完全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了。净化校园环境,任何学校只要努力,加强力度,都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但净化校园周围的社会环境,就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它遇到的阻力会几倍于净化校园环境。它需要政府的协调并且由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使权力才能达到目的,同时还需要社会舆论在道义上的有力支持。

四、                  提倡以人为本,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职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工作。这是我们教师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但需要改变传统教育中旧的师生关系理念,在依法执教和人人平等的理念下确立新的师生关系。同时又时时反思,通过探讨寻找出建立新的师生关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