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是怎样拉关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6:58:43

老美是怎样拉关系的
荣筱箐 2010-05-09 22:02:10

两周前的一天清晨,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吵醒。朋友急火火的声音从大洋彼岸传来,她在北京念高三的女儿收到了报考过的一所美国大学的回音,既不是录取也不是回绝,而是通知她被列在了等待名单上。
这种做法在中国不大常见,在美国却稀松平常。被列上等待名单的学生基本上相当于在百老汇剧场门口等退票的观众,对剧场来说用一个无须承诺的可能性留住这些随时愿意替补入场的观众是保证场场满座的经营之道。但对于徘徊在门前的戏迷们,这一点点若有若无的希望却难免让人陷入无可救药的焦虑和抓狂。
正处于这种情绪中的孩她妈在中国多少算个人物,上下融通,左右逢源,怎奈人脉也有地域限制,给我打电话的目的是想请我帮忙到学校找找熟人,拉拉关系,给孩子抢一张常春藤大学的入场券。“钱不是问题,所有费用我全包。”朋友看我犹豫补上的这句却更让我哑口无言。
朋友的孩子聪明伶俐,我很希望在她的远大前程的起始帮上一把,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让她的妈妈相信她一生屡试不爽的中式关系学在美国不仅起不到作用,更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美国人并非不识人间烟火的刻板机器,人情关系在美国和在中国同样重要。这里很多聚会晚宴开始前或结束后都会特别留出一个叫做“networking”的时段,专门给来宾互相认识建立关系。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端着高脚酒杯在场上穿梭,寻找看着顺眼的谈话对象。难免要在接过名片的几秒钟内迅速判断出对方潜在的价值,难免要费尽心机寻找些不痛不痒的话题,难免要面对语枯词竭时冷场的尴尬,难免要在合适的时间用一个合适的借口脱身向下一个目标出击。
这情形很有点像中国人在推杯换盏间与有权势的陌生人热络起来的酒桌文化。只是在美国,晚宴上“拉关系”的人们都是主人家一视同仁的来宾,也都是抱着互惠共赢的目的,不会因为有人专来吃酒,有人专来买单而分出轻重主次,影响到大家讲话的底气。
这种在晚宴上建立起的关系,一般也只有在完全没有行贿受贿或任人唯亲的嫌疑的前提下,经过一回生两回熟的悉心培养,在与对方共同建立起的信任平台上才能开花结果,成就诸如求学升职、买卖交易、合作经营的大业。想靠名烟好酒首饰红包的引介交个能立竿见影的“朋友”或靠自己的“路子”给亲朋好友谋个美差在美国正是犯了大忌。
前者的最好例证发生在大约两三年前,一个华人老太太参加公民入籍面试怕自己过不了关,现场运用自以为精明的人生哲学,塞给考官几张钞票。结果入籍没办成,还蹲了两年大牢。后者可以举个新鲜出炉的例子,去年卸任的纽约市议员Kendall Stewart刚刚补交了1250美元的罚款,原因是他在任期间把一个工作职位给了自己办公室主任的女儿。
这倒不是说权钱交易或以权谋私的事在美国绝对不存在,因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千丝万缕有时候可以让最赤裸裸的违规也可以无声无息的藏身在被遗忘的角落。不过即使是这样,牵扯在其中的人也一样可能因为将来某时某刻的某个偶然被翻出旧账,身败名裂。
对于朋友的女儿,最可行的办法其实是按照美国人的惯例,自己写信或打电话到学校,表明希望能得到录取的强烈愿望,顺带也向招生官展示了自我表达的能力。这个方法不一定会奏效,但比起另外那套一定不奏效的还是要好很多。【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5-9/1NMDAwMDE3NjM1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