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世博 湖南精彩(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37:24

回眸世博 湖南精彩(图)

2010-04-27 10:44:00 来源: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据《新中国未来记》,清末文人陆士谔描绘了这样一个梦境:开办万国博览会,上海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陆士谔充满期待:“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还有3天,这颗梦想的种子即将破土而出。这一次,湖南将在国内参展“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本报记者张尚武曹娴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工业革命鼎盛时期开幕。

  穿越时光的隧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身影已触手可及。关于世博会一度远去的梦境片段也渐渐清晰,150余年世博光影中的湘人、湘景跃然而出。一段湖湘文明发展、魅力张扬的世博篇章舒卷铺开。

  从筹资办会到赛品“炫奇”

  106年前,清政府指令湖南筹资4万两白银,参加路易斯世博会;此后,湖南赛品“炫奇”捧奖

  从1867年始,当王韬、李圭等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把世博会的各种信息传回中国,人们将“世博会”称之为“炫奇会”、“赛奇会”。

  根据上海图书馆整理出版的《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第一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世博会是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1904年在美国举行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指令各省筹资办会,湖南的数额是4万两白银,这是目前记载的湖南最早参加的世博会。

  早期世博会并不像后来固定为每5年举办一届。那时中国的参展物品以传统手工产品、农产品为主。在1905年的比利时列日城世博会上,当时的《中国展品目录》商船类中,提到长江中下游的大木排,其木料的一部分就来自洞庭湖区。

  在1911年的意大利都灵世博会上,应邀赴会的中国制定了“赛会办法”。在赛品指南的“竹木料”类中,提到了湖南的斑竹、方竹器。与此同时,各种独具湖湘特色的工艺品、农产品乃至日用品,开始在世博会上崭露头角。醴陵釉下五彩瓷是由画师在泥坯上作画,高温烧制,晶莹剔透,让外国参观者看得见,却又摸不着,首次在都灵世博会上获最优奖(为二等奖,一等奖为卓绝奖),在此后的世博会上多次获奖。湘绣手工精湛,绣的花鸟虫鱼、人物等栩栩如生,也在都灵世博会上获最优奖,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均获奖。宁乡的红木椅、长沙马大生布号的夏布在都灵世博会上获得了优秀奖(三等奖)。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世博会(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故旧金山世博会又称“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我省目前获奖最多的一届世博会。据俞力主编的《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1851—2008)》一书记载: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湖南参展的物品中,浏阳菊花石雕名匠戴清升创作的菊花石雕《梅菊瓶》和《梅兰竹菊横屏》荣获“稀世珍品金奖”;前后经过80多道工序制成的邵阳翻簧竹刻——荷叶花瓶获银质奖章。此外,绸绫刺绣及夏布、湖南出品协会的各种兽皮、长沙胡上吉的梳篦、浏阳萧仁和的漆器,湖南麓山玻璃公司的各种玻璃器,以及彩画瓷器、稻米、黄麻、酱油、纸张、火柴、安化红茶,均获奖。

  从手工产品到工矿模型参展

  95年前,“世界铅都”水口山矿场模型参展旧金山世博会,湖南工业开始与世界对接

  由于近代工业起步较晚,中国在早期世博会上的科技展示乏善可陈。“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有着满腔渴望,把湖南工业通过世博会向世界展示。

  20世纪初的湖南水口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铅锌矿,有“世界铅都”之称。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湖南展出了水口山矿场模型和坑道照片,受到称赞,这一展品获金牌奖章。湖南参展产品从农产品、手工产品到展示工矿业,这是湖南参加世博会的突破。

  据《水口山铅锌志》记载,光绪22年(1896年),清政府将水口山收归官办,由湖南省矿务总局管辖。建矿之初,用土法开采明窿,后改用西法,开第一坑斜井,装设锅炉、蒸汽机、吊车、铁轨等机械设备。1908年,水口山矿区兴建新式机械选矿厂,又称洗砂台,进行重力选矿。这是旧中国第一个新式选矿厂。1912年,铺设水口山至松柏的轻便铁路,全长6公里,备有30匹马力蒸汽机3台。1914年至1918年为水口山的“黄金时代”,有五六千矿工,产量最高的1916年产铅96840吨、锌28104吨,年收入达600余万两纹银。

  史料显示,当时在旧金山世博会上展出的模型,就是装设了机械设备、进行重力选矿、用蒸汽机运矿的新式矿场。当年获得金牌奖章的还有华昌锑矿公司。

  这些工矿企业是湖南近代工业兴起的见证,在当时中国近代工业中有着显赫的地位。湖南工业与世界对接的脚步一旦启程,就不曾停下。百余年来,战乱、灾害也曾让步履变得蹒跚,但今天工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努力争先。

  从物品展到主题展

  5年前,湖南参展爱知世博会,在中国馆内设有“湖南馆”,诠释“大自然的智慧”主题

  上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参加世博会一度中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82年才重回世博会大舞台。

  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博会,湖南与全国其他13个省区和城市共同进入中国馆参展。这是我省首次以地方省份组团的形式参会,在中国馆内设有“湖南馆”。


  围绕爱知世博会“大自然的智慧”主题,我省在会展期间的5月26日至6月1日举办了“湖南周”活动,组织长沙、株洲、张家界、岳阳、常德、湘潭6个城市,集中展现“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这是我省参加世博会,从物品展到主题展的提升。同时借助世博会的平台,在东京举办招商引资洽谈会。

  “湖南周”期间,我省参展的每个城市都办有一天的“城市日”,“长沙日”推出“山、水、洲、城——生态的长沙”,取一瓶白沙古井水,用精美瓷瓶包装,湘绣包裹。长沙市长与日本鹿儿岛市市长共同打开白沙水,研磨成墨,亲笔书写“长沙”二字。

  这届世博会上,“湖南馆”还有“自然之声”、“翰墨流芳”、“风云对弈”、“禅茶一味”四大板块的活动,将湖湘文化的精髓与开放发展推向世界。 (本文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