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谈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00:40:01
编者按:慈城是千年县治所在地,是我国长江以南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现作为宁波市的文化休闲“客厅”,与东钱湖并列为当地两个旅游新亮点。凌晋良同志日前写了一篇长文,广征博引,古朴典雅。现选登慈溪、慈湖、慈城、民风几段,以飨读者。
慈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山水相依,北高南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开始建县,按照传统风水学说和天人合一模式,采用龟背式(又称棋盘式)的街巷、一街一河槐柳一行、县衙门背山面南,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在这种规划的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历代名人辈出,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明清建筑成片,鳞次栉比,保存完好,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书院精舍、宅寓府第、书楼堂阁、寺庙殿堂、祠堂坊表、池井街巷,构筑了特有的建筑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和名人文化。著名的古建筑有孔庙、县衙、校士馆(俗称考棚)、城隍庙、关帝庙、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局、状元宅、刘家祠堂、驸马宅、符卿第、大耐堂、宝善堂、酒税务、桂花厅、向宅、冯宅、俞宅等,古风犹存。其中慈城孔庙是浙东现存惟一较完整的孔庙。
慈溪本呼大隐溪
县名源自董孝子
人们说起慈城,就自然会联想到慈溪。慈溪之名从何而来,在哪里?原来慈溪最早是一条溪名,以后逐渐衍化为县名。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载:“慈溪者在故句章治南,汉孝子董黯居地也,母嗜此溪水,黯时时汲此奉母,县名取诸此”。又载:“慈溪,县南三十里与大隐山接,本曰大隐溪。后汉时里有董黯,性笃孝,母寝疾,好饮此溪水,每思之恐不常得,黯遂筑室溪滨,板舆就养厥疾乃痊,因名溪曰慈溪”。这条溪水处于古句章旧治大城山南面,即姚江之南岸,今赭山乡王家坝村对江,距慈城西南约20里,源于大隐里山,入姚江东去,今辖余姚市。笔者曾于建国之初从这条溪水逆水行舟直抵大隐镇,两岸风光秀丽,溪水清澈见底,水势旺盛,还在溪中游过泳。
把大隐溪改名为慈溪是为了表彰汉孝子董黯慈爱笃孝之事绩,唐代又进一步把它提升为县名,这在当时全国也是极少见的,可见先人们对慈孝风尚的提倡与推崇,后人为继承与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冠以“慈”字取名者相当普遍,如“慈城”、“慈湖”、“慈湖先生”、“慈江”、“慈中”等等,足见人们对慈孝之崇敬与钟爱。
慈城镇作为县治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一直到 1954年,慈溪县的体制及其治所(慈城镇)并未发生过大的演变,而这个县名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慈溪的县名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沿用到明初,“明永乐十六年改溪为”。据明代天启志载:“令有失印者,请于朝诏更铸,恐失印复出,致滋奸利,故更印文从谷而名慈”。自此慈的县名长期沿用,长达530余年。这样一改,虽杜绝了被奸人利用滋事的隐患,但将小股溪流改为大涧壑了。建国以后复用慈溪县名,1954年行政区划调整,其辖区改为三北地区(慈北、姚北和镇海北部),县城迁至浒山。
慈湖——壮一邑形势 利一方黎民
慈湖,为唐开元年间县令房所凿,“在阚山下广百五十亩”。唐时谓阚湖,或称德润湖,为纪念三国时东吴重臣阚泽之功绩而取此名,阚泽字德润,早年居读于此。开凿慈湖意在“以壮一邑之形势,利一方之黎民”。唐时在这处水源丰盈低洼之地,背山面城凿湖,其最大功能是蓄水利民,防旱防涝,优化环境。据史料记载:慈湖作用在于“以时蓄泄之,民胥称便”,“湖上山田若干亩,旱潦不灾民不苦”。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 1395年)遣官修堤塘闸,“启闭以时,民田赖之”,“此湖又为郊外一游观之地”。慈湖开凿后,山不高而清幽,湖不大而秀丽。县民对慈湖爱之有加,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的诗文赞美。现摘抄几首:
元人翁传心《慈湖诗》曰:“好山四面绕青螺/十里慈湖胜事多/阚相门前花似锦/杨公祠下水如罗/人从碧玉壶中立/乌向青铜镜里过/买尽江南霜白纸/品题不了欲如何/”
明人夏时正《行阚湖诗》曰:“雨后青山青不断/ 水田一望稻平铺/画船载酒看秋色/未必西湖胜阚湖/”
姚朝羽《北湖春游杂咏诗》曰:“四季风光三月花/ 慈湖丽景斗春华/山容水意都成画/结伴寻游兴信赊/绿杨芳草冶春天/湖畔游人正少年/逐队寻春春烂漫/ 野花开满北山巅/一叶孤舟荡绿苹/轻轻才受两三人/风和日暖湖波细/绮棹中流下钓缗/”
可见当年慈湖风光之秀丽和游人之盛况。
自唐以后,历代对慈湖都有疏浚。宋代慈湖称普济湖,当年“普济寺僧复于湖中筑横堤通南北”,又在堤中央建以小亭,亭名先后曰“清凉亭”和“涵碧亭”。因宋名儒宝谟阁学士杨简(字文元)居之并在此设“碧逭”馆讲学,湖谓之曰慈湖,又自称“慈湖先生”,慈湖之名由此而来。到了清乾隆年间,知县胡观澜重浚慈湖,“复盖小亭于湖上,颜曰师古,志予之非妄作也”。(《胡观澜重浚慈湖记》)意为景仰宋儒杨简师道教泽,千古表率,小亭遂更名为“师古亭”,直至如今。
房倌铺街 两廓尽是碧阑干
汤和视察 小县安用阔大街
慈城镇中轴线上的大街是城里厢的一条主要街道,原称中街,俗呼大街,以其阔也。自南向北直通县衙(大堂位于浮鳖山麓,居高临下),全长约二里,为县令房所建。据明《成化府志·王淮旧景记》载:大街“自唐开元二十六年齐浣画制,阔七丈余,两傍开市,河阔八尺,深八尺,东西河旁作廊房,前植槐柳,其下设肆,宋元来皆然”。当时的大街阔度达七丈多,是一条名符其实的大街,而且街市景色相当优美,街道两侧槐柳成荫,东西河旁建有廊房、阑干,免除了行人雨淋日晒之苦,街的两旁开市,聚集了众多的商家店肆,商贸业繁荣发达,尤其是酒肆餐馆人气旺盛。城中“东西郭皆酒楼,东楼自东郭桥至接官亭,西楼乃今山川坛基。唐宋元以来皆为戏台,台之四面为楼伎者居之,南北百戏歌鼓之声不断,楼前商舸百货云屯,往往于楼上取乐”。市肆晨开昼闭,井然有秩。
明代王淮曾写有《中街诗》,诗曰:“旧日中街七丈宽/两廊都是碧阑干/柳边迟日三春暖/槐下薰风五月寒/长廊对列两街头/檐影沈沈落市沟/来往行人俱得便/雨天晴日总无愁/昔年城市太平场/柳馆花楼处处香/多少风流子弟/玉箫声里醉春光/昔年街市贾人多/花酒春风乐太和/午后家家关却肆/吹箫击鼓唱清歌/”
大街的这种景象自唐开元一直延续到明代初期。到了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开国大臣信国公汤和到县视察,“谓市人曰,此小县安用此大街,何不令民作居室。自此,市民皆占居之,街遂狭小,仅阔丈余”。从而,压缩了大街的阔度,街旁的长廊、阑干折除了,街旁的柳树槐树消失了。
慈城还有许多古建筑遗迹,为房以后所建。如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的清道观,以及周边地区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赭山寺等古建筑,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精巧的工艺,在宗教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古镇文化底蕴深
风俗敦庞贤才众
“慈溪之风矫厉,其俗尚文而善党”,“风俗励俗者在是,即所谓惟其实而不惟其华,取其严而不取其滥,传其信而不传其疑”,“风俗醇漓”,其俗一而不杂。宋代宰相王安石说过:“慈溪小邑无奇产淫货”,且具有许多优良的习俗风气,以致承传至今。
典籍对慈城的文化习俗多有记载,在此略选几则:
淳民风。勤俭淳朴是慈城民风的一大特点。《会稽志》曰:“其民勤于身俭于家,奉祭祀力沟洫,有禹之遗风”。又曰“其风俗唐则清雅风流,宋则衣冠文物,雍容典雅,尊德乐义,皆有士君子之风”。并且“三代不易民而治”。倡导孝行,“教民以孝”,“邑有董孝子遗风,人知孝爱,乐循理事旧矣”,故慈溪有“三孝之乡”之美称。旧时城南建有孝子庙。
崇教育。王征士《旧景序》称:“慈自唐后代有贤令皆务兴学育才,以故风俗敦庞贤才辈出”,他们以德业淬厉底于成材。特别自宋以来,“家诗户书,科第相继,甲于东南”。士子们艰苦学习,“皆甘于菲陋,不羞韦葛,昏旦闭户诵读,绝鲜他营”。(明嘉靖《宁波府志》)城中有学始于宋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间,明洪武三年开设县学,改成德堂为明伦堂;元皇庆二年县令乌马儿修孔子庙。
尚礼义。城内士子“谆谆导之以俭节循礼,朴茂淳实”。“邑中男女昧爽,具衣冠问父母舅姑安,不顶冠长衣不见客,小儿亦有礼度,市肆晨开午闭,余时击鼓吹箫为乐”。“少者见长者,即肃肃长揖,屏息道侧过之”。
勤于业。“农狎于野,妇勤蚕织,商贾鬻鱼,盐工供日用,绝无四方奇袤之物”。“邻里不相侵窃,外辟而不扃,庞(犬)不夜吠,捕吏不入于乡。虽王化所薰,大都其习然也”。
善商旅。慈城人很早就善于外出经商,甚至到海外发展,并取得业绩。清光绪《慈溪县志》载:“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四出营生,商旅遍于天下,如杭州、绍兴、苏州、吴城、汉口、牛庄、胶州、闽粤,贸易綦多。或一岁一归或数岁一归,携带各处土仪馈送亲友,甚至西南洋诸国,亦措资结队而往,开设廛肆,有娶妇长子孙者”。
乐善施。据记载:清代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慈城地区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三月,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秋和二年七月,灾情重,灾民多。为了救济饥民,慈邑城由社会各界出资捐助,设粥厂40所,舍施灾民。据计算,“每名每日之粥合米不足以给即止于合米一日,约须15石,自本年(指雍正二年——作者注)十二月初一日始至来年二月三十日止,共九十日,须米一千三百余石”。“灾黎赴厂领粥近者越一、二里,远者至越十有数里,其间有瞽者有跛足者有久病羸者,有老迈不能举步者,至有一老妇不能前,口一筐,以手代足匍匐而至,性目击心伤。一厂如此,他厂类此者殆不可枚举”。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邑人叶仁、王庸敬等乐于慈善事业而建云华堂(堂址在太平桥附近),专门收养贫困孤残儿童,直到解放初才由政府接管。近代慈籍实业家秦润卿先生资助开办的普迪一小、二小,帮助贫困学生免费入学,笔者便是其中之一。这种乐善好施之风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得到发扬光大。
精食艺。慈城之地“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物产丰盈,经济发达,市井繁华,所货饮食,百味珍馔,应有尽有。当时城内商家所制的食品,做工相当讲究,色香味俱全。“市井所货饮食担掠卖者,百味珍馔及香茶香汤、茶果茶食无不具有,人家所用茶汤皆细芽茶合和香料为饼,或磨茶碾或臼为末,箩过投于茶铛,三沸三点仍用竹筅之令匀。香色味三者俱足,则以盘或碟市茶食茶果,或八碟十碟供客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