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性的社会代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5:59:33
  我平常去的一家足疗店,有名相熟的技师A好一阵没上班了。听店里人说她得了肾病请长假,不确定什么时候回来。每回光顾总不由自主问起她的情况,心想她挣钱毕竟不多,现在还得补上医疗费,日子想来不容易。何况我听她说过,她有个不大好调教的女儿。

  零零散散地,慢慢从其他店员处积累到不少她的消息。A第一任丈夫病逝后,她带着女儿改嫁,但她在外地工作婚姻难续,终于离婚。女儿她自己带着,无奈长到十几岁了不好学习,沉迷上网。我过去并不知道在中国,到网吧上网原来这么费钱,但其他店员告诉我,A的女儿“有了钱就去上网”,还为此偷东西。

  她当初从老家来北京时,曾经把妈妈北京家里的一切家当:电视机、电冰箱、沙发全卖了,变现成钱去网吧上网。近期则到母亲工作的足疗店,偷母亲同事的钱。第一次向我透露这些内情的技师说,A对人很好,“有好东西经常给我们吃,大家就是看A的面子,也没怎么样。但我们就不让她女儿来了。”

  最近一次,听说女孩又到店里偷钱,店主决定将她送派出所。说到A,与她关系好的技师情绪有点波动。她说:“A这个人最好强了,对女儿最好,鞋子都给她买几百元耐克牌的。女儿偷她的东西她从来不哭,但是偷了同事的钱,她当场就哭了。”

  我脑海里浮现A上班时的样子:专业、开朗。她有时会向我介绍她干活的成就:点她的客人特别多,而且一做都是多种项目,虽然老顾客对力度与技术的要求都不低,她却乐此不疲。她也说过女儿:就是在县城家里没人管教,嫌祖父母做的菜不好吃,老打电话要求她请假回家,我却没想过她是单身抚养孩子,更没想到年轻人上网吧能带来这么大的隐患。

  这几年中国政府做足宣传要整治青年人的网瘾,还出动过“电击疗法”,引发是否有违人道主义的争议。我也曾看过新闻报道称,17岁青年因父母阻止其上网吧,在白菜汤里倒入杀虫剂,结果父母双双毒发身亡。而今从A的故事中,第一次接触网瘾之害的实例,不免心有戚戚。

  但是,中国年轻人比其他国家同龄人更严重的网瘾现象,也说明网瘾不只是网的问题。网瘾的根源涉及到层面更广的社会背景,包括价值观的失落,经济发展与社会心理建设失衡,也包括与经济相关的原因:例如大批农民与县城居民,到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去打工,城市生活形态对农民本人观念产生的冲击,以及农民工两地栖息造成家庭分居与留守问题,这都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所承担的隐藏性代价。而且,越是生活在底层的大众,承担的越多。

  来中国工作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古语“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分量。大城市里,集中了这个国家最光鲜的一面:包括在改革开放以来暴富的一群,或者在良好教育与机会下诞生的城市白领。将视角稍从这个层面移开,和家里的小时工聊天,出差时与外地出租车师傅结识,听他们说起家里的烦恼,可能是一箩筐一箩筐。当现实物质不足,或者解决矛盾的条件很少时,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足以引起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失和,子女失教。就以网瘾为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农村青少年成瘾倾向网民占比高于城市。

  国内媒体较少关于中国社会问题,尤其是家庭问题的调查报道。对于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只能通过间接信号来得到暗示,如世界卫生组织称中国自杀人数占全球的26%,农村人口自杀率可能比城市高2至5倍,女性自杀率又高于男性。

  当然,在政府与社会精英关注点的排序里,这些一半属于私人领域的社会、家庭问题肯定占不到前列——还有这么多的贫富悬殊,失业,房价更兹待处理的问题都管不到,谁还管你这个?

  国家的首要工作是调和地区差异,使经济建设成果更公平地让全民分享,以此建设健康的社会环境。在那一天到来前社会会付出怎么样的成本,我不能估计。我只知道,在我所不知道的世界里,许多普普通通的人在承受着还不为众人所体察的压力。发展带来优于过去的物质条件,但是过快且不均衡的发展,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的打击与影响,也一直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