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效用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24:29
交易双方对未来需要预期,为确定预期效用,需要他们既关心未来的环境事件,又关心未来的价格。由于环境变化是外生的,交易者的预期效用可由完全的环境历史形成的信息集上的主观概率测度刻画。  

拉姆齐(F.R.Ramsey)1931年发表反对《真实与概率》一文对效用和概率进行公理化的首创性研究,此后冯·诺伊曼和摩根斯特思在1947年发表的《博奔论与经济行为》一文中提出了预期效用理论。

在预期效用理论中,预期效用函数是唯一确定的,其形式为:

     式中以x、y表示行为者在两种状态中的支付;p、(1一P)——两种状态出现的概率。(该形式可以扩展到多种状态)

预期效用理论认为,风险情景下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行为者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加权评价后获得的,行为者谋求效用的最大化。

对行为者按其对不确定性的态度描述为: 的和的情况。

前者被定义为风险规避者(risk aversion),后者则被定义为风险偏爱者(risk loving),并提出了风险规避度量,其公式为:  

行为者的选择与他的风险态度密不可分,预期效用理论建立在行为者偏好理性的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假设体系基础上,包括独立性、完备性、确认性、传递性、连续性等。通过确定性的预期效用和可计算的主观概率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与个体理性相容的分析体系,然而理论体系的完美并不意味着它的实际价值,一系列彩票选择实验对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阿莱悖论(A11as paradox)和埃尔斯伯格悖论(E11sberg Paradox),该实验与偏好的独立性、传递性等相违背,埃尔斯伯格实验结果也与标准的主观概率不符;心理学中还有著名的偏好颠倒(Preference reversal)实验等显示偏好颠倒的存在。

从偏好的独立性、传递性受损,到偏好颠倒,理性人进一步受到沉重打击。埃尔斯伯格实验发现人们偏好具体的清晰事件而对模糊事件不太关心,常常出现概率小于1的情况;并且发现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和锚固效应(anchor effect)问题——后视偏差显示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事件的新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估价过高,锚固效应则指人们常常将第—眼看到的东西作为目标的最重要维度;而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则突出重要的公众事件的影响,与贝叶斯法则进一步扩大距离。

针对出现的问题,预期效用理论作了修正,针对偏好颠倒提出非传递性效用模型、非加性效用模型;针对埃尔斯伯格悖论,卡涅曼和特维斯基提出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替代预期效用和主观概率,价值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收益状态的正向凹性(风险规避)和损失状态的反向凸性(风险偏爱),即偏好确定性收益和不确定性损失。

理论研究表明,在不确定性环境中,预期效用和主观概率与一般的效用和概率有很大的区别。阿莱悖论促使人们在贝努利方程中加入了风险偏好的特殊项,以说明整个基数效用的分布。同其它许多观点一致,我们并不认为完全不存在由原因所支配的确定性行为,但是反对所有行为基本上都是由理性计算所支配的观点——在社会运行和人的行为中不确定性的出现使确定性的、简单的数学计算失去效力。